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电影文化圈子,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电影艺术和文化。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1
陶艳波:儿子失聪,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48岁的陶……辞职陪儿子一起学习,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大学。
星期五晚上,我收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有着许多感人的事和人。《感动中国》里面,虽然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但令我最为感动的,无疑就是陶艳波对儿子的`付出和爱。陶艳波的儿子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但儿子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陶艳波因为儿子的失聪,对他宠爱有加,对于儿子的梦想,自然是一直努力实现。因此,48岁的陶艳波辞了职,一直陪在儿子身边陪读。12年的苦读,12年的苦苦付出,终于有了成果: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听了这个家庭的事迹,我不禁潸然泪下,为陶艳波浓浓的爱感动。再转过头来回想,妈妈也是用这样浓浓的爱来对待我的。而我呢?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感谢《感动中国》,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反省了许多。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2
陶艳波:儿子失聪,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48岁的陶……辞职陪儿子一起学习,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大学。
星期五晚上,我收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有着许多感人的事和人。《感动中国》里面,虽然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但令我最为感动的,无疑就是陶艳波对儿子的`付出和爱。陶艳波的儿子耳朵听不见任何声音,但儿子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陶艳波因为儿子的失聪,对他宠爱有加,对于儿子的梦想,自然是一直努力实现。因此,48岁的陶艳波辞了职,一直陪在儿子身边陪读。12年的苦读,12年的苦苦付出,终于有了成果: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听了这个家庭的事迹,我不禁潸然泪下,为陶艳波浓浓的爱感动。再转过头来回想,妈妈也是用这样浓浓的爱来对待我的。而我呢?又是怎样对待妈妈的?感谢《感动中国》,让我懂得了许多,让我反省了许多。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3
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
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她们队训练中所造成的苦痛从不叫苦叫累。凭着坚韧的毅力,她们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兼备高打强攻的独特风格。中国女排,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女排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4
本报去年曾发表长篇通讯《百年守望》,深情讲述叶氏家族的故事。通讯中说:“一百多年过去了,海峡中来来回回的船只在变,守塔的人在变,始终不变的,是守塔人的情怀。”
出生于1940年的叶中央21岁正式上塔,辗转守护过浙东海域半洋、花鸟、白节山、鱼腥脑、菜花、七里屿、太平、大排山上的近十座灯塔,用闪烁的光亮温暖了一个个航道。在绵延一个多世纪里,他的祖父叶来荣,父亲叶阿岳,儿子叶静虎,孙子叶超群,都登上岛山点亮光明,刻写灯塔世家的“百年孤独”。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颇具影响力的一个品牌栏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本次评选投票到20__年1月5日23:59截止。如果您被“宁波守塔人”的事迹感动,请登录央视网“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专题页面,为“宁波守塔人”投上宝贵的一票。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5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__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____年。
20__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在列。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6
今年的10位感动中国模范中,有五位是科技兴国的人才和团队典型,有一对平凡而又不平凡夫妻,有一位奥运冠军,一位香港媒体人,一位朝鲜老兵,一位身残志坚的清华高材生。从中可以感受到赤子爱国心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脊梁,是他们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贡献一切”的`信念传承给一代代中国人,也才有了现在我们的国富民安,国际地位!艰苦创业,相亲相爱,和谐致富,家和万事兴是国家最希望看到的。
其中我认为身为父母的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江梦南的父母,他们坚持让孩子上公立小学而不是特殊学校,坚持锻炼孩子认知唇语,最终把孩子送进了清华园,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对比一下,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简直是九牛一毛,没有理由放弃。父母的养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爱能成就一切,精神因爱而伟大和恒久。为了小家,为了大家,更为了国家,我们需要生活中的坚守和感动,它是我们前行的力量,致敬感动中国的模范。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7
星期六,妈妈陪我观看了《感动中国》。看着看着,感动的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模糊了我的双眼。陈斌强老师的孝行;身患绝症却无私善良的何玥……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孝顺母亲的陈斌强老师。
陈斌强老师九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__年,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语言和生活能力。为了能亲自照顾母亲,他用一根布带将自己与母亲绑在一起,骑着车去学校上班,五年如一日。开始同事们并不理解,说:“带在身边,一两天还行,一两年怎么能吃得消呢?”可他却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五年。
再想想我们这些小公主、小王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从爸爸、妈妈那里索取爱,一点也不懂得感恩,更不知道回报。以后我们在家里,要帮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洗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脸、刷牙、睡觉、穿衣服……
我们要懂得感恩,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300字篇8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其中,我最欣赏第二个人——陈斌强。
在他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照顾他们三个孩子,为了不让他们三个孩子走丢,便用一根布带把母亲和孩子们连在一起。现在,他长大,母亲在58岁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而陈斌强在离家三十里外的一所学校当语文老师,一个星期跑一趟,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有一次,他在学校上课,母亲因不识路而不知道怎么回家这件事后,陈斌强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来,并用那根布带把他们紧紧绑在一起。每天既要教学生,又要带妈妈,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帮母亲上厕所,晚上哄母亲睡觉,还要给母亲喂饭,真辛苦呀。
他的颁奖词是: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孝更绝伦足可矜。
我真敬佩他呀,他每天不怕辛苦来照顾母亲,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