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后感作文 > 初中生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

初中生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

时间: 志全2 观后感作文

《五月的四天》是一部由阿希姆·冯·博里斯执导,Pavel Wenzel / Alexei Guskow / 伊万·舍甫多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1

电影的名字听上去有点《五月碧云天》的恬淡诗意,又有《罗马假日》的烂漫清新,还未看过电影便首先生出无数绮思遐想,但看过之后确定应该改霸气点叫《四日战争》,如果为高票房考虑的话。

电影讲述的是二战尾声的事情,盟军四面夹击之下,德军纷纷溃退,一支八人苏军小分队追击到一个德军村庄,刚到地方就遇到德军部队,匆促进攻,丧失战意的德军不堪一击,丢下几具尸体迅速逃跑。除了一个人,目睹战斗的德国男孩决定留下来独自抗争,他穿上德军士兵的衣服,拿起枪,准备对苏军发起突袭。但很快被苏军发现,一路追击着进了孤儿院,里面是一帮弱质女流由一个果敢强硬的女院长带领。小分队俘获了小男孩,没有杀他。随后接到驻守此地,拦截退散德军的命令,小分队决定在孤儿院里暂时驻扎下来。于是开启一段《海的沉默》般的敌我之间的微妙抗争。

导演特地挑选了一个小男孩的视角看待这场战争,而没有赋予他旁观者应有的中立视角,在他的眼里入侵者便是敌人,是一个偏差的观点。但奇怪观众很容易就接受了剧本的设定。这里显示了电影制作者的狡黠,因为小孩子的视角都是比较单纯的,少有辩证能力,对一件事的判定不可能如大人那么成熟,更不可能像旁观者那么冷静。但事实上,从一个平民的角度,都有可能对突然造访的外来者产生警惕抵触,何况对象还是原本仇视的苏联人,只不过换做一个小孩子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苏军一开始就显露出侵略者的淫威。他们抓走了院长的保姆,一个战争中的女人面对一群持枪的男人,其结果不言而喻。这给留下来的女人们造成巨大阴影,尤其是那个最年轻貌美的女孩。为了躲避苏军的凌虐躲了起来。可最后还是被发现,如果这之前小分队的人还算规矩,如今女孩的出现彻底点燃了大家压抑的情绪,纷纷蠢蠢欲动,想要一亲芳泽。一个男兵率先发难,在晚餐时间对女孩动气手脚。而就在关键时刻分队长出场救下了女孩,缓解了紧张的氛围,也使得士兵们和剧院里的人们的隔膜在这一刻开始溶解,由对抗走向共融,剧情在这里走向一个转折点。这一幕似曾相识,在许多电影里我们都曾经看到过,当你面临黑暗的关键时刻,总有人性的闪光将你照亮。

分队长便是整部电影人人性的光辉顶点。身世在所有人中最为凄惨,妻子、儿女全部在战争中死去,像这样的孤家寡人,在以往的记忆里应该是充满暴虐心灵扭曲的,但只有他保持着善良本性,甚至在其他人的本性在战争中迷失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他不仅救了那个女孩,还两次救了男孩,尤其第二次当他在从海中救起遭士兵们折腾差点溺死的小男孩的时候,那姿态真像一个爷爷抱着他疼爱的孙子。而第三次他的决定拯救了孤儿院里的所有人。也许在他的眼里,战争必须杀戮,但绝不可以泯灭人性。

提到分队长就不能漏了孤儿院院长。这是一个中庸处世的人物,她不参加战争,但严格守护人性争议。当德军溃退,苏军入侵的时候,决然留下,用她的智慧和苏军周旋,用她的威严威慑那些怀有二心的苏军士兵,尽力所有保护孤儿院里的每一个人不受伤害。作为一个俄裔德国人,她也是整部电影里思想最接近上尉,最了解上尉的人,两人相仿的年龄,相似的恬淡气质,更巧的是有着的阅历。当上尉将两个人共同的出生地说成列宁格勒的时候,她坚决更正那是“圣彼得堡”,小小的举动,却勾引出两人共通的回忆,激发出上尉的同情心。不清楚他们之间是否早已暗生情愫,但她的确在之后的几个关键时刻影响了上尉的决断。假如没有战争、意识形态的差异,真想撮合他们两个在一起。

第二股德军的出现,对孤儿院里对峙的双方起着制约的作用。小分队本身人少,而且不走运在之前的战斗中发生了减员。德军那边则败局已定无心恋战,早就想着举起白布投降,只是不想投降苏军才迟迟不肯放下武器。双方就那么默契的对峙着,唯有小男孩一心想要撺掇双发打起来。此时,他的动机已不单纯是因为外敌入侵和父亲身死沙场的仇恨,而是充满着浓浓的醋意。小男孩由于在女孩躲藏旗舰暗中给女孩送吃的,赢得了女孩的好感。但女孩后来有受到了更年成熟帅气的还会弹钢琴的接线员的追逐,黑面包怎能和钢琴和成熟的荷尔蒙相提并论,女孩迅速移情别恋。小男孩愤恨至及,便偷偷跑到德军那里告诉小分队兵力空虚的事实,天真的要求德军能够发动进攻赶走苏军。然而德军早就无心恋战,那肯听他的馊主意。小男孩失望而归,但他还是戳穿了两人的恋情,小分队把的接线员关了起来,他很可能会以强奸罪处死。夺爱之恨终于得报小男孩却没有胜利的快感,反而感到失落,慢慢认清、接受了女孩不爱他的事实。转而向小队长求情。这里的小男孩彻底成熟起来,不再片面看待战争,对战争中和认清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战争没有摧毁他反而发掘出她内心的善美。

战争会导致对峙、诱出黑暗。和平即使很短暂照样可以释放出最美的人性。随着剧情的推进,孤儿院的人们和苏军小分队的士兵们逐渐接受对方,打一片。而德军最终投降的消息也适随广播而至,孤儿院陷入欢腾,再看看播放器的进度条,还剩不到十分钟,已经准备好迎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然后洗洗睡觉了。正如一场球赛的最后几分钟,一方大比分领先剩下的几乎都成了垃圾时间,观众们意兴阑珊纷纷准备提前退场。但很多时候逆转的高潮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电影里这时突然出现了另一股苏军,粗鲁的苏军少校,像当初的士兵们一样看上了女孩,迫不及待要施行淫乐。上尉再次出手打断少校的暴行,暂时保护了孤儿院众人的周全,却因为以下犯上招致少校的疯狂报复。少校纠集大批苏军展开对孤儿院的进攻,决意消灭小分队。而为了保护孤儿院的众多妇孺,小分队决定和德军联合起来,抵抗这股红军的进攻。

矛盾转变之快让人猝不及防,但仔细想想之前铺陈了那么多不正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导演隐忍了这么久终于迎来和盘托出的抒情时刻。如果没有最后这个震撼人心的结尾,这个画龙点睛之一笔,整部电影定会失色不少。电影到了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两个国家军队之间的仇恨,败者与胜者地位的悬殊,而是关于人性践踏与保护的较量。让德军和小分队这两个曾经的对手联合起来的只有对人性的守护。最后结尾的时候,接线员站在马头目送载着孤儿院老幼的船只离开。苍凉的背景里寓意着一部分人的死,和一部分人的生。是一个生死并存的伟大时刻。这里只想用一句话作为结尾:战争里没有是非对错,只有人性善良。

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2

从《铁皮鼓》,到《英俊少年》,还有《罗拉快跑》等等,德国电影很善于描写孩子们的心理和成长。或许和德国的文化在欧洲来讲比较年轻有关?

年轻人最大的优点是勇往直前,不会顾虑重重;最大的缺点是因为荷尔蒙和轻信而造成的冲动,而二战带给德国最大教训之一也许就是如何控制冲动。

比很多二战中的德国青年更幸运的是,小彼得在整个故事中不断成长,从最初的英雄主义、保护欲、占有欲,到最后理智地区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克制住悲伤,勇敢地活下去,他终于成熟了。

这份成熟,无疑和上尉对他父亲般的保护和引导有关。失去孩子的上尉,对小彼得和漂亮的安娜爱护有加,把自己曾经不能为儿子做的事,在两个孤儿身上实现。电影中最温馨的一个镜头,是上尉把冻僵了的彼得从海里抱起来走上岸,彼得又羞又气,挣扎着要脱离他的怀抱,逗得他哈哈大笑的那个片段。

成长于俄罗斯的德裔男爵夫人气质高贵,举止文雅。在苏军和孩子们接触的最初,她无疑是最好的润滑剂。气质如兰,内心强大的人,具有征服所有人,甚至是敌人的魅力。而她温柔地纠正上尉“不是列宁格勒,是圣彼得堡”的段落,比血脉喷张,声嘶力竭的口号让人觉得温情多了。是的,其他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温情是这部战争片中最大的亮点,古典音乐的穿插,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生命是如此残酷,也是如此美好。是不是二战涉及德国的电影一定要有古典音乐的陪衬?笑。

这部电影无疑让人联想起十三钗,类似的战争背景和为他人牺牲的题材。但十三钗过于追求叙事的宏大而加入很多枪战的场面,追求视觉刺激而选取的强奸段落,无疑减少了主要人物的表现机会,对个人经历情感变化的描述又不够细致深入,导致没有感染力。章诒和女士曾经说过:经过多年的集体主义教育,我们丧失了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力。(大意)

我不同意很多人纠结于“妓女和女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平等的”这个观念,因为判断一个人的做法是否合乎情理,要依据当时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极端地强调现代更文明的道德观,并不有利于去宽容地理解过去的人。

但十三钗的故事逻辑确有问题,米勒从最初的挣钱动机到后来的保护学生,固然有看到日军暴行而激起的善良本性,可还不够充分。至于妓女们舍命偷梁换柱,除了在躲藏日本人的时候,占用了女学生们的地方的恩情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理由,看到对方要去死就代替对方而死的情分相对来说也太重了。所以妓女打扮成女学生的那一段戏,虽然拍得不错,却有点空穴来风。

至于有一个很害怕而不愿意去日军俱乐部的妓女,依然被押着上了车的情节,看似减少了对妓女们高大全的刻画,可为什么一定要集体牺牲呢?为什么事前不能有一个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把这个畏惧死亡的人换回来呢?那才真是人性的宽容。导演或编剧让妓女集体牺牲,观众用妓女和女学生两个集体的概念来比较生命价值,这二者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共同逻辑?

更为可怕的是,现在社会中的集体对抗情绪,因为职业惹来的杀身之祸。好像那句恐怖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又要响彻开来。因为一个人的国籍、种族、职业和财富的拥有度而妄下定论,采取敌视或友好的态度,不是一种头脑的简单化和逻辑的笑话吗?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告诉人们,那些集体属性都不是判断一个人善恶的标志,选择爱恨,要针对在你面前活生生的个人。

最后,饰演上尉的Aleksei Guskov很有魅力,前一阵看过他演的俄罗斯电影《音乐会》Le_Concert,也十分好看。

大概今年是我彻底沦为叔控的纪元年吧。

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3

谁不想战争结束了回家,谁不想获得正常的生活和自由,

但是,战争啊,

让人的理性被吞噬,让人们心中的恶被放大,

每一个战争的参与者都是受害者,

战争,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来都没有赢家。

这一刻,我们都期望和平,

可是,为什么拿起了枪,对准了同胞们?

因为我要捍卫的是生命、尊严、自由,

因为我是人,我也用一样的眼光对待每一个人。

我不是一个任人驱遣的木偶,

我不要被那些虚伪命题、所谓的伟大而变得盲从和疯狂

不要被那些别人给的标签、标榜的正义所蒙蔽

我时常摸摸柔软的内心,

重温深处几乎被掩盖的初心,

人性的光辉,永远不能被掩盖,不会永远被遮挡。

我要挺直腰杆去抗争!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

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4

观影之前真的没想到这部片子这么精彩,面对二战这个沉重的题材,导演举重若轻,将整个影片的节奏控制的非常出色。

整个故事中,小男孩彼得是线索人物,他的行动很多时候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点;同时它也是主要的观察者,从孩子的视角去解读这个残酷的世界更耐人寻味。在他这个年纪,正是叛逆的时期。父母双亡的惨剧也为他的生活蒙上阴影。在他眼里,父亲是英雄,是为国捐躯的勇敢者,他内心也梦想着成为英雄,赢得尊重。

然而此时,德国却宣布战败了,英勇的军人们一夜间就变成了失败者,这与他的英雄梦严重冲突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也是彼得重新理解英雄的含义的过程。

在这条线索的引导下,影片的张力开始慢慢积蓄,如同慢慢拧紧的发条。孩子们对红军越来越亲密,红军也越感觉对这群孩子负有责任。终于红军之间为了这个孤儿院反目成仇。当坦克炮弹轰开孤儿院的那一刻,积蓄的力量宣泄而出。心中的隔阂消失了,人为设定的标签脱落了。不管是布尔什维克还是法西斯,是沙俄后裔还是革命者,是胜利的一方还是战败的一方,是敌还是友……都不再重要。只有最纯粹的人类的感情展现了出来。

面对这种深刻而又沉重的战争题材来说,导演能克制住抒发个人情怀的欲望是很难的。在这种激烈的冲突背景下,充满冲击力和情绪性的影像能极大的影响观众,从而将导演自己的关于人性善恶的,关于战争残酷性的,关于民族与国家的荣耀与苦难的许许许多多观点可以强有力的表达出来。然而这部片子的导演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克制了抒情的欲望,克制了说教宣讲的欲望,竭力将情绪控制起来,避免用影像直接对观众进行引导和说服。正是这种克制,才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影片能更深的接触观众的内心。

这种克制不是回避,对战争痛苦本质的反思贯穿影片始终。真情而不煽情,正是这部影片充满魅力之处。

五月的四天观后感作文5

战争的意义对于任何一方都是残酷的,所有的作品展现的欧洲战场没有中国红军思想境界可以舍身往死的英勇士兵,更多的是从军的无奈和家毁人亡的惨痛境遇。

五月的确是个浪漫的日子,法国人在五月“随心所欲”逃离(『随心所欲的五月』情节),这里德国男爵夫人带着女孩们在结束战争的那一天与苏联红军得士兵们浪漫的户外聚餐,无不体现欧洲人热爱生活的情怀,而荒.唐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上尉红军没有被海边多数的纳粹德军袭击,而是被自己红军上司因为一个女佣的个人恩怨遭到了屠杀,而德军没有表现出纳粹的残暴,却来营救帮助妇孺们的红军上尉,一场红军联合纳粹与红军展开的对抗。

这里没有敌我的正义与邪恶,没有民族的“犯我必诛”的“情操”,而是对人性善恶的讽刺,是对放大个人尊严的嘲讽,更是展现真情可以不分国界,善良的人与人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上尉并不可怕,男爵夫人高贵气质强大内心也是可以放下架子,帅气的士兵也可以用钢琴得到女孩的芳心,更加展现了男孩从开始的纳粹思想到最后单纯的爱,这都是人性善良带给所有人的希望。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性是带阶级的,不想过多评论,但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看于人为善的意义。

大量古典音乐的点缀增加轻松浪漫的气氛,更加映衬出真情超越了战争带来的煽情感动。

一个人炫耀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欧洲在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而我们还在树立一种情怀。

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