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者难以理解的术语。怎样才能写好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这里给大家提供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__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2
先说下《八佰》电影主要内容是啥?
故事原型为 1937年 发生于上海的 四行仓库保卫战 ,此战为 淞沪会战 最后一役。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 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 孤军奋战4昼夜 ,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为壮声势,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简称 《八佰》 。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根本不知道八佰是啥?如果你还没看过电影,也没有在抖音以及各种自媒体、新闻看到过,你肯定也不知道,对吧?
再说1937年,如果说到1937年,问你发生哪些大事,你肯定会说,卢沟桥七七事变。是啊,这个从小学到大学课本都有。除此之外,淞沪会战可能也听过。那四行仓库保卫战呢?
讲真,我也没听过。呐,现在的 四行仓库 遗址如下图。我去过上海几次了,一次也没去过这。至少管虎导演这部电影让我记住它了。
看吧,旧仓库那破旧的墙壁上那密密麻麻的弹孔,感觉战争就发生在昨天,看着电影,感觉自己也像是苏州河对岸的看客。前期像是看热闹,后面真正的被壮士们震撼到了。
看这部电影,我真正动容落泪有两次。
一次是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在欧豪饰演的端午求饶那里。面对端午的愤怒和威胁,老算盘卸下所有的伪装,苦苦乞求端午放他一条生路。
是啊,你是不是会觉得老算盘太没骨气了,油滑懦弱、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等等,但是啊,这反而演得很现实。
朋友说,张译以前演戏都是很正经,很励志的,这次角色完全不一样。 是啊,演技真是没得说。 即使老算盘这样极端利 己 的人,最后却选择了安全以后选择与战友站在一起。
另一次就是护旗了。(其实还有一场没说,就是郑恺饰演张树生绑满炸弹跳楼那里,真的太感动了,不哭也难。而且,这是真实的的事!护旗激烈战斗,据说不是真实的)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以前看的历史上战国时代的事,好像也有护旗。与其说是在护旗,不如说在护住中国人的骨气。所以说,中国人历来是有骨气的!
我也在想,如果是我,或者是你,生在彼时彼景,会怎么办?是啊,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真的。我大学是中文系,有一门选修课叫电影电视剧剧评。其实,我觉得不好,完全没有从专业角度来写。
另外,据说这个电影从立项到现在推出,花了整整十年。十年,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在互联网上来说,十年可以一大变了。
其实,这也是白杨想说的,现在不管做推广还是SEO啥的,一上来就是多久我可以看到效果,新站有没有什么快速方法等等。做人做事都应该看得长远。要坚持付出才会有回报。
再放两张照片吧,建议到电影院一看,对了,别忘记带口罩。
偷偷说下,开头有几分钟没看到,后面出来了,再刷一遍。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3
前两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个电影。
他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被现场直播的战争。它以苏州河为界限,一边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边是满目疮痍的四行仓库。就像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狱。这场战斗是淞泸会战的最后一役。团长谢晋元,明白这一站的意义,敌我战力相差的巨大,他已经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四行仓库背靠租借,地理位置悬殊,且易守难攻他是四家银行的合资仓库。有大量食物军用级医物储备,仓库附近还装有30万立方米的巨型煤气罐。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爆炸,日军担心战火波及租界,不敢轻易使用重型武器。西方列强为避免战火波及租界,强迫国军指挥部命令谢晋元撤退。尽管谢晋元再三表示拼死一战的决心,但军令难为。
10月30日当晚,800壮士只得在枪林弹雨中,分组撤退。电影的结局就定格在冲桥的这一幕。
他是一个看了就让人忘不掉的电影,我们也不会忘记800壮士在那四天四夜的煎熬。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4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一部电影:《八佰》,看后觉得非常震撼和伤感。
《八佰》这个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自从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一路向华北直扑西北,与中国军队在上海相遇,淞沪会战展开。
中国军队在十月份撤出了战场,让八十八师奉命断后,驻守四行仓库。
第一天,战斗彻底打响了。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企图占领仓库,但是却并没有成功,反而损失了许多兵力。八十八师仅剩下四百余人,但副团长谢晋元说:”这里有八百壮士。”
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国民党总统让八十八师升起了他们的国旗。于是,在第三天四行仓库发生了一场惨剧,在国旗下,有着几十人的尸体,这些人都是为了守住旗而牺牲的。
不仅有这些惨剧,还有电影中八十八师过桥的场景,日军在后面疯狂进攻,到最后只活下了一百多人。电影《八佰》告诉了我们:我们要不想被人欺负就要变得强大起来,就像英国和美国的租界,日本人就不敢进攻。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5
8月最后一天,我来到电影院,看非常有名的电影《八佰》——一个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历史故事。
虽说我们现在的国家很繁荣,但也有让人悲伤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们中国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们国家的军队却没有在这种时候退缩。当日本打上海时,竟然有一位小孩也去跟着打仗了!
除了这位小孩,其他人也一样勇敢。就在日本人开着飞机向国旗俯冲扫射时,一位年轻人毫不害怕,冲过去就开枪,最后把日本人打跑了!他高兴得连自己被子弹打到了也丝毫不知道,真是一位爱国者!只是因为重伤,去世了……。看到这,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除了这位小孩以外,还有些人也一样。为了炸掉日本人,军人们把炸弹绑在身上,跳进敌人阵营,与日本人同归于尽。一个一个的名字喊了出来,一个个军人从楼上跳了下去!还有那些军人留下的遗言,使人心里一阵又一阵的痛。
老百姓们也为这场仗帮了忙,国家的军队希望有工具帮助他们,于是老百姓一个个想冲过伏击,跑去帮忙,结果都受了伤,或是直接被打死。
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军人们都知道很难打赢,于是准备好了一切。军人们说:“咱们!来日再见!”这句话说得如此坚定啊!打仗时,军人只要有一口气,就会呐喊出这一声:“冲啊!”只要还有一丝力气,他们就会冲向前方!
9月3日,是抗日战争纪念75周年,我向所有抗日战争中的军人说一声:“谢谢!我向你们致敬!"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6
时值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各大媒体对中国人民的抗战进行了多方面的历史追寻,让我们对那段血与火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加了我们对于亲历那段历史的抗战老兵有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抗战老兵是抗战历史的见证人。抗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在历经磨难后浴火重生,摆脱了列强的欺辱,脱离了内部的战乱,建立起崭新的国家,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征程。而抗战老兵们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在他们的青年或者少年时期,遭遇了空前的国难,但年少的他们没有犹疑地参加了烽火连天的岁月,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战中,他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的担当,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的奋争,见证了侵略者的残忍与猖狂,见证了中国军民的顽强与坚忍。有人否定这段历史,掩盖侵略者的罪行,有人戏说这段历史,歪曲英雄的形象,这些都是历史虚无主义史观的表现。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抹杀也不容篡改。这些历经战火的老兵就是历史的铁证,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了解历史的真相,没有人比他们感受更加深刻,他们的经历向世界表明了一个真实的抗战历史:中国人民以贫弱的国力,薄弱的军力历经十四年的抗争,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这志胜利。
抗战老兵是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典型承载者。他们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绵延不绝,是因为一代代人的努力创造和忠心的保护。每一个时代都会赋予人们当代的责任。当日寇入侵,国难当头,当年的抗战老兵们勇敢地担当起了时代的重任,走向战场,成为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生死存亡的考验,显现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有人卖国求荣,有人忍辱偷生,但他们没有,以积贫积弱的国力对抗强敌,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他们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爱。让他们在苦难中不退缩,在生死决择时不含糊,在战斗中不畏惧。他们来源于人民群众中,植根于人民群众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正如他们所说的“这样的祖国值得我守护,这样的人民值得我牺牲。”他们有钢铁一样坚韧的民族气节。抗战老兵们经历过生死考验,经历过失去战友,经历过征战的困难与艰辛,面对强敌,他们没有动摇信念,没有对胜利失去信心,保持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无数的战士牺牲了,留存至今的抗战老兵更加稀少,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年战场上的残酷,感受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节操。
历史是一个民族成长的足迹。一个民族从脱离丛林,进入人类社会,是一步一步地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一点一点地积累文明星光的过程。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就如同一个人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就是背叛父母的生养之恩,忘记自己的弱小和幼稚,就是拒绝成长。无论我们怎样否认,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只有以唯物主义史观,客观地看待历史,才能让我们的文明前进步伐更有力、更快捷。如今日本首相安倍说二战后的日本人已不用为战争道歉,这是典型的割裂历史的行为,前辈们创造的历史,并不仅仅只是光辉灿烂,还有成长中的曲折。后人只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要向老兵们敬礼,一是不忘记他们的的功绩,珍惜今天的和平共和幸福生活。二是传承他们的精神,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观看《八佰》电影观后感篇7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的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