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对作品或创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写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下载,供大家参考。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1

一个从小在富贵中的少爷,一个不把别人放在眼中的风流人物——福贵,他因为好赌被骗去了家财父亲也被气死了,但他却因祸得福最最后绞幸的活了下来,他的老婆家珍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慢慢的用爱和自己的信念感化他,最终福贵终于被感化了,但是为时以晚,害得自己的家人受到苦日子。

当我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家珍没有怨言,是那样慈祥那样平静,我看到她无邪的纯洁的心灵,她仿佛在净化着一些"丑恶"的事物。福贵的女儿儿子相继死去,最终连女婿也惨死在了钢板下面,苦根也因为家中的贫穷最终被饿死了。看到福贵的亲人相继死去我的心情也触动了,留下了泪水。但是福贵也是可怜的上帝对他如此不公平,让他的亲人死去,只让自己潦倒的一个走向生命的尽头,也许这是他的"素命"吧!

亲人的相继离去使福贵变得不在是很新痛了,是他渐渐明白了,亲人一只活在自己的心中,要让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他买的老牛也是给予自己的自我安慰。

我对福贵的精神是十分赞赏的,他坚定的信念,背负着祖先留下的一句话,让自己活下去。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让自己的路走的更长更远。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2

《活着》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的剧情电影,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主演。这是一部被誉为“张艺谋最好的电影作品”的电影,电影生动的描述了中国从内战时期到革命结束这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大时代背景下男主的命运多舛一生坎坷,这正是一代中国人艰苦命运的缩影,这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佳作。之前我分享过电影的图文剧情,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活着》张艺谋最优秀的电影作品 带你感受峥嵘岁月中活着的意义

男主角福贵一生可谓是历尽沧桑,尝尽人生苦难。我们今天尝试从他经历的几次生死来领悟活着的意义

因赌博输掉家产气死老爹:

在输掉家产之前福贵肯定认为活着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每天就是到赌馆里赌几把,优哉游哉的日子就过去了,可是到了这天输掉了家产还气死了老爹,甚至连老婆都带着孩子走了,看着老爹被气死福贵都来不及悲伤,甚至还没回过神,从安逸度日到一无所有这个转变让他深刻的认识到:活着,不是安逸度日得过且过,活着是努力拼搏、敢于担当。

被抓壮丁目睹战乱死伤无数:

福贵在和春生唱戏的过程中被国军抓了壮丁,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们两人目睹了那种死伤无数的场景。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人命卑贱如蝼蚁。在死人堆里,春生说:“要是能活着回去就好了。”福贵说:“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着。”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过的福贵,深深的明白了:生命可贵,活着,是上天的眷顾;活着,是一切的根本。

目睹龙二被枪杀:

电影里当初处心积虑夺得福贵家产的龙二,未看清时局大势,太过爱财不服政府改革,暴力抗法被定为反动派反革命份子,在公判大会后被押往刑场打靶,目睹了这一切的福贵,被吓得尿了裤子。福贵说如果当初不输掉大宅,现在被打靶的肯定是他。经历了几次生死关头后福贵明白了:活着,是一样幸运,生命,远比钱财重要。

儿子意外被撞死:

电影里有庆是个懂事的孩子,却被区长春生不小心倒车撞死了。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儿子,福贵真的是悲痛欲绝,我们看着也是非常的揪心,但是生活就是如此无常,往往在你不经意间给你致命一击。儿子的离去虽然让福贵一家非常难过,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逝者已矣,生者坚强。儿子的死让福贵明白:活着,就是一种痛苦,活着就是在痛苦中坚强

女儿产后大出血致死:

电影里福贵女儿凤霞在小时候因发高烧变成了哑巴,从小就是被其他小孩子欺负,这孩子很是命苦。长大后通过镇长做媒跟工人万二喜结婚,凤霞结婚这段在整部电影了是少有的喜庆气氛,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可是上天似乎就不打算放过这一家,凤霞在分娩的时候适逢革命,医院里有经验的老医生都被打成反动派关起来了,凤霞在生下一个男婴后大出血死掉了,凤霞也离去了,生下了小外孙馒头,这是新生的希望。凤霞的死,让福贵明白了:活着,就是好好活在当下,活着,就是期盼明天更加美好!

福贵经历了中国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动乱的战争年代死亡不是个例,而是常态, 生命卑微如蝼蚁。虽说那个年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在那个年代活着是一种幸运,能活着尚且不易。而在我们现代的和平生活里,国家日益强大,我们活着的烦恼痛苦往往来源于事业,爱情,家庭等出现的矛盾。但相比于电影里的福贵,相比于那个年代的先辈们我们已经了足够的幸运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被任何困难挫折击倒,好好活着,好好活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3

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断讨论生的意义,而作家余华直接以《活着》为题,以中国特有的年代,特有的人的方式来展示他心中的话。

与书名《活着》的深沉不同,书一开始描写一个旧社会的地主家的儿子福贵,他嗜赌成性,游手好闲,甚至带着妓女去当众羞辱大人。“这样的人死了也罢了吧,他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我心中暗想。不出所料,他很快输光了家里所有的财产,在父亲临终的话下,他开始重新做人,而悲剧从此在他的生活里渐次上演。

他进城为母亲买药被国民党了抓了壮丁,在战场上失去了难得的朋友。几经辗转回到家,母亲已死,妻子含辛茹苦养大孩子,可女儿却是哑巴。接着妻子病倒,女儿含泪送人,唯一指望的儿子因给人输血失血而死,女儿在生孩子时死了,女婿又在工地事故中丧生,最后的亲人苦根竟因吃豆子撑死……如果说世上真有因果报应的话,那么福贵一定是最好的体现。

面对无数次的“天崩地裂”,福贵的反应却令人惊叹。他并非拥有处变不惊的能力,而是有着超脱凡人的韧性。倾家荡产,他还有老婆孩子和一小片田地;被抓壮丁,他心里坚定着回家的念头;妻儿死去他还有哑女儿和孝顺女婿;他俩死了还有未谙人事的孙子等他抚养;最后连孙子都离开了他,他就放十块钱在枕头下让人替他收尸,终日以黄牛为伴!从令人憎恨的纨绔子弟,到让人泪流的悲惨农民再到受读者心生敬畏的老者,作者笔下的福贵用自己从旧社会开始,历经大跃进、革命、自然灾害的一生展示了人的生命的韧劲究竟多大。

有作家这样评论道“福贵身上是中国近代所有苦难的集合”。我认为他是亦是面对苦难时我们的好榜样,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不倒翁。任凭残酷生活的拳打脚踢,他总能找到活着的重心,让自己摆回最合适的位置,就算命运残酷的像一把铁锤,将他最后一点的盼望也砸得粉碎,他也要捧起一抔土将它小心埋好,让自己死后的骨灰能与之相伴。

余华以《活着》为题,却专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壮丽生命诗篇,却以琵琶轻轻弹唱,激起的是深沉的生命鼓点,却像哄孩子一样温柔拍打。正是这样以平淡的口吻诉说着一个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给人以最朴实、最厚重的生命力量。

活着,在苦难中静静绽放。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4

活着,是一种无奈,一种得不到满足的期待。悲苦,磨砺人的意志,富足,虚荣人的思想。命运,总那么捉摸不透,戏耍着人们。

命运是现实的。主人公福贵从小在父亲的保护下,不愁吃不愁穿,于是他开始了挥霍无度的生活。他机械化地活着,每天“早出晚归”,徘徊在赌馆和家两点一线间,就这样毫无思想地活着。父亲的三座房子也被输得只剩下一座宅子,每天他的归来总是引得他的父亲一顿臭骂:“你个小王八蛋,每天这样去赌……”他却不以为然。他的女儿凤霞也开玩笑似的,对福贵说:“爹,爷爷又在骂你啦。”福贵说:“没关系,那是你爷爷在唱歌呢。”

终于有一天,福贵把父亲的最后一座宅子输给了别人。就在他一无所有的那一夜,赌馆外面,他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执意向他告别。凤霞的离家出走,无疑是对福贵灾难性的生活雪上加霜。他的父亲也因此被他气死,他的父亲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死在这个院子里,也正是债主上门讨债的那一天,他真的死在了院子里。但却是愤恨而终。他的母亲也生病。

他离开了他的家,过上了贫苦的生活。这个时候家珍带着凤霞和他新生的友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名声,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在国民党军队的那段时间,他们亲身感受了死亡的悲哀,残酷的寒冷环境。有一天,共产党军队打来了,原本就无意打仗的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春生因为喜爱汽车而留在了共产党军队。福贵平安回到家,却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凤霞也因为发烧变成了哑巴。一家人过着幸福的日子。可是有一天,平静的生活受到了强烈的撞击,继而破碎。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友庆,一家人悲痛欲绝,谁也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家珍更是不愿意原来春生,她满怀悲痛地对春生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春生受到迫害,妻子被逼自杀。正当春生有了自杀的念头了的时候,家珍又劝他说:“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你可得好好活着。”凤霞认识了工人阶级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命运还是不肯放过他们。凤霞即将生产的时候,把生命交给了几个卫校护士革命小将幼稚的手里,福贵他们去找深受迫害的三天没吃饭的王教授。而王教授则因为福贵给他吃了七个馒头又喝了一点水,撑晕了。结果,凤霞大出血,死掉了。她的儿子,就叫馒头。

命运总是由一头牵着另一头,如果福贵没有让友庆去学校,春生没有开上汽车;如果福贵没有给王教授那么多馒头,没有让他喝水……那么,现在的他们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命运是美丽的,它让人笑,让人哭,幸福和 悲惨交织在一起,谁也不能分离。悲哀,是现实的特色,而梦想,永远只存在于心中。

面对命运的捉弄,坦然接受吧,勇敢活着吧!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5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因此,忍受与苦难造就了活着。

看书过程中对作者文笔无比佩服,用第一人称讲述他在田间遇到的这个叫福贵的老人的一生。却又恨他,恨作者一次次给我们一点点美好,一点点希望,却更把我们推向更大的深渊。

第一次大哭是有庆突如其来的死亡,那个早上还迷迷瞪瞪就跑去给羊割草,中午放学又光脚跑三四十里地回家割草,急急忙忙扒了饭回学校的有庆就这样,被抽血死去。怎么能让人接受呢?等看到凤霞有了美好的家庭,却又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好不容易生下的苦根,却又因吃豆子而死。骗我的,生活还是这样狗屎。

我无法再像一开始那样批判福贵,将他不幸的开始归结于自作自受。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世界上也从未有过“感同身受”这回事。没有经历过,其所言所行都十分苍白而无力。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你是福贵,你能挺过这么多苦难,继续活着吗?我想我是不能的,但是如果我真的成了福贵,可能也是这样活着。

我以前也总觉得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意义。有一段时间心理上出现了很强的抑郁情绪,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却感觉自己在泥潭里。在深渊,在低谷,甚至对生活失望,对人际交往无感,其实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经历跟福贵相比不值一提。

现在我只想好好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6

因为我曾经两次看过余华的小说《活着》,故事中的主人公富贵一生的悲惨遭遇勾起了我深深的同情,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自己,这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但富贵在亲人都离他而去之后,在忍受亲人离去的巨大悲痛之后,在自己只身一人的情况下,仍能以老黄牛为伴,好好活着,这是令读者感动的地方,对于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那是今年的3月11日早上7:14分,还在学校的我突然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父亲病逝的电话,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默默办理了请假手续,搭车赶回了家。父亲在临走之前,我都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这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也将自责和愧疚终生。在送走父亲的那一刻,我摸着父亲冰凉的手,看到父亲还有一只眼睛没有合上,我想父亲在临走之前一定很想见我最后一面吧,我后悔没什么周末没有回家看看父亲,我多么希望母亲在父亲临走之前能够告诉我,让我见父亲最后一面,可是,父亲临走之前仍未能见到他这个不孝的儿子,只能在走后睁着眼睛看我了。我知道父亲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的,就像奶奶和五叔那样,留给生者无尽的痛苦和悲伤。虽然在父亲临走之前,在亲人面前,我忍着不哭,但谁比我心里更加痛苦难受呢。在父亲走后第二天,睡醒之后我忍不住哭了,就偷偷地跑到屋后的角落,泪流不止,我是不想让爷爷和母亲看见我流泪痛苦的样子。我知道,很多人都会有我相同的经历,也忍受着亲人离去的痛苦。在往后的.几天里,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就看了根据余华的《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活着》。该剧的主人公富贵经历了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先后离开自己的痛苦事实,虽然在余华的《活着》里还有他的老婆、外孙等亲人也离他而去,遭遇更加悲惨,但谁不希望好好活着,但生活总是这样,让我们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使我们一次次遭受痛苦的打击,使我们沉浸在伤痛之中,但亲人已去,活者就应该好好活着,我想这也是《活着》给我最大的教育和感悟吧。最后,愿父亲一路走好,在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7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

福贵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实是几万万人的缩影,中国近百年来经历的所有苦难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来,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但你绝对不会希望拥有那样的传奇。

福贵当年是个二世祖,每日挥霍家里的积蓄,不知哪修来的福气讨了个贤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贵依旧吃喝嫖赌,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气死了爹,老婆连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儿凤霞相依,这时的福贵才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万幸的是,家珍在产下福贵的第二子之后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了他身边。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贵在为病重的母亲抓药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聋哑,儿子虽机灵活泼,后来也因为县长夫人输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贵经历--、大跃进、自然灾害,凤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凤霞产下的一子苦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远,颇有些孑然一身的萧瑟。夕阳的余晖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驾着牛渐远,沙哑的歌声在土地的尽头缓缓升起——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这本沉重的蓝皮书,泪已湿眼眶,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经历的种.种悲惨,更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他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但是,正因为如此,生者才要更坚定地生活,那是因为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8

乘复习功课的间隙,我把《活着》给看掉了。余华的这本书早有所耳闻,可是一直没什么时间,到是张艺谋的电影先看过了。读过原著之后不由得赞叹这书天生就是本很好的剧本,我想编剧更本不用改什么。故事的描述镜头感十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讲故事的模式。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但平实中却充满了力量,是一种能从内心感动你的力量。我不想说什么涉及灵魂的字眼,可能书看多了就不太容易随便给感动了,但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我推荐。希望每个人读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给出一段书中的文字,大家欣赏下: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观后感一千五百字以上篇9

今天,我妈让我看电影,我妈推荐看《活着》电影,我开始不太情愿,到后来才觉得挺好看的,我就认认真真得看了起来。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故事情况?好,我现在就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啊,有一位少爷,叫徐福贵。他呀为了赌博,输光了家产,输掉了房子,他爸被他气死了,他妈身体不好,而且没有家产,真是在福贵少爷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福贵呀,什么家产也没有了,只好出去要饭,福贵立即从少爷的宝座上跌到了一分钱也没有的穷光蛋,真是可怜。反对赌博的妻子也回娘家了,只剩福贵一个人过日子,他靠皮影戏勉强生活。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回来了,生了个小男孩,叫有庆,有一天,福贵正在做皮影,忽然一把刀刺了进来,日本人把他捉去做苦力去了,没过几天,八路军就把福贵救了出来,他和妻子相见的时候,有庆已经五岁了。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我忘给你们说了,县长拿着刚炼成的铁,说:这一块铁,可以造三颗大炮弹,一颗打到蒋介石的床上,一颗打到蒋介石的饭桌上,还有一颗打到蒋介石的毛坑里,让他睡不了觉,吃不了饭,也拉不了屎!“这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有一天,有庆去练钢,说区长要来检查,结果区长的车撞在了墙上,把墙对面的有庆撞死了。安葬它的那一天,区长亲自来看,福贵说了他几句,他从此就不开车了。以后,区长经常来送礼物,又过了几年,凤霞出嫁生了个小子,可是她自己却大出血死了,现在就剩福贵和他妻子小孙子了,最后福贵逗他的孙子说:”鸡长大了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就变成新社会新时代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人类不也是一点一点进步才到新时代的么?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福贵不应该同情他,因为他不孝,变卖家产来赌博;又觉得他很可怜;没有住处,儿子死掉,女儿死掉……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庭,不能放弃我们家中的哪一个成员。并且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和坎坷,要勇敢的面对一切苦难和不幸。

10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