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
写观后感也是一种很好的反思和总结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观点。写好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1
周五下午,我在学校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周末,我回家再一次将它看完。这部电影从国民党和共产党准备和好免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将其中的内容叙述的完完整整。在江南烟雨之中,看着蒋介石孤独、寂寞远去,故国的身影在那恢弘的背影之下使人不由得想到一首诗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同志、周恩来、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蕃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
那一刻,毛泽东同志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十四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那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挑起来,笑起来。
通过这个片子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的寓意:红色象征革命,星星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互相连缀,疏密相间,每个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一声嗔,百万雄师过大江,趋狼赶豹,悯尽英雄血涛涛,倭畜恐震,龟缩丸岛,还我华国!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2
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革命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主席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主席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主席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共产党、主席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3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我是怀着期盼和崇敬的情绪看完的。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前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段内战的历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当那些情景再次出此刻眼前时,自我还是不由得不心潮澎湃,不由得不激动。当看到革命党人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蒋介石残酷杀害时,我既痛恨蒋介石的残忍和没有人性,又为革命党人惋惜,完美的新生活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却被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他们没能享受到,自我用不折不挠的、舍生忘死的斗争换来的胜利。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革命烈士,在当时那个年代,执着的坚持真理、坚持追求自我向往的共产主义、坚持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而不惜一切的牺牲精神,才打败了蒋家王朝,才建立了新中国,才为中国人民换来了自在的幸福生活。
革命前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即实现自我的信仰——为中国人民求得解放。在与敌人斗争时,表现出的大智大勇、表现出的坚定和坚韧、表现出的无畏的牺牲精神,无时不刻不在感染着我。
不一样的时代,造就不一样的英模。建国以来,我们在共产党的一代代英明领袖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发展、强大自我的祖国,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学习、休闲娱乐环境。祖国在发展,人民在进步,社会在和谐,精神、物质双丰收。我是时代的宠儿,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享受着烈士们用献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学习、运用着现代社会的知识、技术,为此刻中国的小学教育做着自我的贡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饮水思源,《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再一次为我敲响警钟,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要珍惜这天,志在明天。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灵活的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力求做到全心全意的为祖国的下一代服务。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4
随着片尾曲的响起,我看完了神往已久的电影《建国大业》,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影片讲述了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反映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剧中那一幕幕感人场景又浮现在了眼前:茫茫大雪山,漫漫泥草地,大渡桥边,金沙江畔,他们不畏艰险,滴血奋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英勇无畏?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是坚强的革命意志。想到这里眼泪也情不自禁流了下来,不禁感慨万千:新中国的诞生,正是无数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难道不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意志,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1921年党的诞生那天起,伟大的共产党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信仰和希望。是它让中国这条东方睡龙结束了千年的睡梦,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让世界不敢小视矗立在世界的东方的这条巨龙;是它让中国由国弱民贫到国强民富,由腐败无能到万众瞩目。如今,我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如此,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见证了中华儿女无坚不摧的脊梁。
而今,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六十周年,共产党妈妈又迎来了他九十岁的生日,望着头顶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又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振兴中华,勿忘国耻”是我不倒的信念,我一定要苦练本领,努力学习。牢记历史的重任,让五星红旗永在心中飘扬。在此,我由衷地祝愿共产党妈妈永远年轻,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5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10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电影《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邀请到178位演员参演,试举胡适与辜鸿铭在北大图书馆的辩论为例分析,当时两位才俊在围绕文言与白话展开辩论,实则是谈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优劣势,深层次也谈到了该坚持孔学还是师从外国的问题,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自然是进步积极和正面的,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无庸再多言,但究其辩论本身却恰恰相反。
看完后,真的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体内的热血又沸腾了,让我对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甘愿赴汤蹈火!真的很感谢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建立新中国!真的很感动先辈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当个领导,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振兴中华的!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祖国妈妈没让我生在那个战争时期!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6
寒假里,我观看了影片《建党伟业》,影片中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国的东北三省及青岛都被西方侵略者占领了,并且还逼迫清政府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清政府的懦弱激起了国人的公愤。当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到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秘密召开了共产党的首次会议,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他当时积极推崇“共产主义”,让国人都理解“共和”之真理,大家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拯救中国。在影片中这样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毛泽东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高喊“人民万岁,中国万岁!”的口号,台下则是报以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激昂的呐喊声。救国,刻不容缓!
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上千千万万伟大的革命先辈为了救国洒下了无数的鲜血和汗水。1919年,李大钊等领导学生上街讨伐卖国贼,并在北京大学和陈独秀一起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精神,激情高昂地高喊“打倒溥仪‘打倒张勋!”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那时,他们的手不约而同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大家都明白,紧握在一起的手,不仅仅是对北京大学学生激情澎湃的鼓励,也是预示以后中国革命一定胜利!同时,在辩论会上李大钊他们与辜鸿铭等人的保守思想的冲突与绝妙的辩词。让在场的所有人拍手称快。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一路风风雨雨、披荆斩棘地走来,已经走过了100年了,今天我们国家昌盛、民族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观看《建党伟业》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和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700字篇7
微风拂过,那火红的旗,飘啊飘,飘进了我心中……
走出影院,一群大雁列着整齐的队形正从空中掠过,消失在视线中;一树枯叶悠悠地飞扬,离开了大树的怀抱;只有那一面火样的旗,在大地仰望的地方,飘扬了七十个春秋,笑对着未来无数的日日月月。
旗傲然地对不自量力的风雨抬头,千千万万张面庞都映上了它坚定的颜色,但是,也有千千万万的生命选择了染红它,用自己的鲜血洗去它曾经溅着的污点。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历史才会选择了中国,而中国也因此选择了共产党。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面对这些无畏的鲜血,我们有什么理由选择懦弱?我们又怎么能玷污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时光?怎么能毫不在意地对待党给予我们的一切?而我们,却是如此漫不经心地挥霍这珍贵的、以鲜血为代价的幸福!
回到家里,走进书房,举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了一行行字,一个个方正正的汉字排成了新的“长城”,这是我们为祖国修筑的防线——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心往一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还用担心“两个一百年”的实现吗?
怀着坚定的信心,我一笔笔地摞着知识的砖头,一字字地积累技术的水泥。不仅是我,而是全国的青少年,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并肩奋战着,如七十年前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们,怀着无畏之心,同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中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一束金色的阳光射进窗户,在纸页上照出一片光明的未来,它是从这一代朝气的脸上映出来的,它是从我们疾走的笔下冒出来的,它照亮了祖国的大地!
我们会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将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