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

时间: 新华 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电影文化圈子,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电影艺术和文化。要怎么写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供大家参考。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1

1976年7月28日的那个夜晚,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范围多达14个省、市、自治区。整个唐山市在23秒后变成了废墟,共造成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人民币,地震罹难场面为世界罕见。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地震前的幸福融洽。但地震爆发后,面对即将倒塌的楼房,丈夫方大强与妻子元妮抢着去救被困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自己却在营救时不幸遇难。这一切都发生在妻子元妮的眼前。震后人们发现了废墟下的龙凤胎方达与方登,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若要营救,必定会牺牲一方,情急之下,元妮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而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中,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方登在被王德清夫妇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喜欢说话,因为方登拥有一段痛苦的记忆,并不是她不记得,而是她忘不掉。方登高考后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杨志产生了感情。

方达虽然被救但却失去了左胳膊,元妮以母亲无私的爱抚养方达成人。成年后的方达去杭州打拼,干出了一番事业。

32年后,汶川地震让这家人再次相遇。

在国外定居的方登听说汶川地震,作为一名医疗志愿者只身前往。身为企业老板的方达也带领员工参加了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姐在一旁听弟弟与救援人员的述说后,姐弟终于相认。身为人母的方登在救援现场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不忍心看到救援队员再次受伤,忍痛锯断了女儿的.双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救弟弟”三个字的痛苦与折磨。地震的23秒拆散了这个家庭,却让压在水泥板下的女儿方登怨恨了母亲32年。

影片的结尾,叙述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时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当女儿踏进家门时,母亲低垂着头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包饺子的双手不停地颤抖。方登看到了自己儿时照片下依旧摆着几个硕大的西红柿,想起了地震前一夜母亲答应第二天买西红柿给她吃。而这一天却足足等了32年。母亲最后对自己当年的决定给亲生女儿下跪认错。

所有的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子女,将最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呢?很多时候,父母所做的决定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绝对是最无奈的。

《唐山大地震》,是在诉说生命的真谛。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2

一个生在70年代的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第一时间目睹那个真实而残酷的日子。今天中午乘着午休时间赶往湖南大剧院观,结果时间不合适,又驱车赶往王府井影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买到中午12点的全价票。

刚进影室时钟已经指向12点零5分了,屏幕上出现无声的开场字幕,显得格外沉重。我屏住呼吸。瞬间时间回到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发生在河北唐山。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夷为平是迄今为止

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带给我们的是惊恐,害怕,悲伤,难过……在23秒时间里几十万同胞瞬间消失,亲人骨肉分离。

影片中一位母亲(徐帆饰演),当她看到自己的一对双胞胎被埋在废墟中,在当时那种特殊状况下,又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情况下,一个伟大的母亲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所有人都被这场景感动着……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停的回忆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历历在目,每天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受灾地区的最新情况,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人名子弟兵、是你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危抛诸脑后一心一意的救援。人民子弟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成为激励灾区军民顽强奋战的强大动力。哪怕是手无寸铁的人民教师和学生,都奋不顾身地营救埋在废墟的同胞们。

清楚地记得在汶川灾区温总理曾说过:“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华儿女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的深切友谊!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在一次次灾难严峻的考验面前,体现的是我们祖国人民的团结,众志成城。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好片,尤其生活在蜜罐年代的孩子们值得一看!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3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4

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一片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5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我心中有几个问题,为什么王登明明已经失去了知觉,为什么她又能在装尸体的车上活了过来?为什么王登的弟弟遇到地震后第一时间去救援,他不怕再给他扎死呀?看了这部电视,增加了我对亲情的理解。这就如我和弟弟之间的故事。

我和我弟弟的感情也很深,虽然我和弟弟在家里打打闹闹,我一直都不谦让他,但是他一走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

他走的时候我很亲他,妈妈还把他送到电梯口。回来我坐了一会作业,妈妈说:“正道为什么不爱学习呀!我都快愁死了。”我说“妈妈,那是因为你没有对正道全力以赴呀。我从小你就全心关注的教我学习。而现在呢?你的责任就大了,每天都读书读到1、2点,自然没有时间交正道了。”妈妈说:“哦,我知道了。看来以后还要和你多聊聊,毕竟小孩子最了解小孩子。”

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在家也没趣,于是我就给弟弟打了个电话。我对他说:“弟弟你是我最依靠的人,请把我的玩具找到,带回来吧!”弟弟双开地说:“哥哥,没问题。”结果弟弟回来了却没带回来我的玩具,我就对弟弟说:“你骗人,我的玩具呢。”弟弟说:“是奶奶不让带,不是我不带。”我说:“哦!弟弟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第二天,弟弟回来了。我马上感觉不孤独了,我又是原来那个活泼的谢正天了。所以结局王登一家消除误会又团聚了。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6

今天,我和爸爸观看了冯小刚导演拍摄的灾难片《唐山大地震》。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四口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那天,两个孩子在家中睡觉,爸爸妈妈出门了,没过多久,鱼缸里的鱼都跳了出来,天霎时变成了紫色,人们才发觉地震来临了。天崩地裂,房屋倒塌,睡醒的孩子们在窗口不停地喊“爸爸妈妈来救我! ” 妈妈听见孩子们的喊声,马上冲到楼里救孩子,可是被爸爸拉住了,因为楼就要倒塌,爸爸奋不顾身地冲了进去,但不幸被一块石头压死了。在短短23秒里,24万唐山人民被夺去了生命 ,我不禁流下了滚滚热泪。在灾后,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为唐山人民捐衣赠粮,共同度过了难关。看了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毫不畏惧,患难与共,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精神,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

地震是可怕的,但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摧不毁的。今天的唐山是美丽的,将来的唐山将更加繁荣。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参考篇7

吃午饭的时候重温了遍《唐山大地震》,刚开始便是震后满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难受的要命,觉得饭也变得难以下咽。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个人看着电影,很快便投入剧情。

元妮为选择救哪一个孩子而痛苦挣扎的时候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奶奶要把方达接走元妮看着车离去我掉眼泪,奶奶于心不忍让方达下车我流泪,方凳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宁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认时妈妈洗好了一盆西红柿对已经中年的女儿说:“妈没骗你。”的时候,难过的喉头哽咽,简直想放声恸哭。还有最后打开女儿的墓地,里面放着给她的从小到大上学的课本。

影片写实又残酷,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爱。但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她总是更偏向儿子。只有一个西红柿了,两个孩子都想吃,妈妈却直接拿给了弟弟,并对姐姐说:让给弟弟吃,妈明天再给你买。但殊不知以为的明天却是32年后。所以,当一块水泥板一头压着一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时候,最后会被救的那个人是弟弟是早已经注定的事情了。但是,在妈妈面临选择的时候,姐姐还是充满了希望,她一动不动的睁着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妈妈做那个决定,这个时候她在想什么呢?应该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恋的,她会觉得妈妈其实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妈妈应该会选我的吧。可是,妈妈说,救弟弟。姐姐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人为什么而活呢?生物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应该是主要以生存为目的吧?可是,这么说好像很对,但是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个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样的生存还不如去死。人类还需要爱啊。我们辛苦奔波,痛苦挣扎,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更被爱的那一个。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爱的那个,妈妈选择了弟弟。我被抛弃了。

从此,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梦魇。

但是,她还是活了下去,带着被遗弃的恐惧活了下去。被一个没有孩子的军人夫妇收做养女。他们待她很好,都很爱她,但养母是一个精明但却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总是疑心这个领养的女儿长大了会不会离开,也担心自己丈夫和这个养女会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感情。方登知道养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时候她也要小心应付。

10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