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
观后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对影片的看法和感受,从而促进人们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写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下载,供大家参考。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1
先说下《八佰》电影主要内容是啥?
故事原型为 1937年 发生于上海的 四行仓库保卫战 ,此战为 淞沪会战 最后一役。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 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 孤军奋战4昼夜 ,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为壮声势,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简称 《八佰》 。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根本不知道八佰是啥?如果你还没看过电影,也没有在抖音以及各种自媒体、新闻看到过,你肯定也不知道,对吧?
再说1937年,如果说到1937年,问你发生哪些大事,你肯定会说,卢沟桥七七事变。是啊,这个从小学到大学课本都有。除此之外,淞沪会战可能也听过。那四行仓库保卫战呢?
讲真,我也没听过。呐,现在的 四行仓库 遗址如下图。我去过上海几次了,一次也没去过这。至少管虎导演这部电影让我记住它了。
看吧,旧仓库那破旧的墙壁上那密密麻麻的弹孔,感觉战争就发生在昨天,看着电影,感觉自己也像是苏州河对岸的看客。前期像是看热闹,后面真正的被壮士们震撼到了。
看这部电影,我真正动容落泪有两次。
一次是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在欧豪饰演的端午求饶那里。面对端午的愤怒和威胁,老算盘卸下所有的伪装,苦苦乞求端午放他一条生路。
是啊,你是不是会觉得老算盘太没骨气了,油滑懦弱、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等等,但是啊,这反而演得很现实。
朋友说,张译以前演戏都是很正经,很励志的,这次角色完全不一样。 是啊,演技真是没得说。 即使老算盘这样极端利 己 的人,最后却选择了安全以后选择与战友站在一起。
另一次就是护旗了。(其实还有一场没说,就是郑恺饰演张树生绑满炸弹跳楼那里,真的太感动了,不哭也难。而且,这是真实的的事!护旗激烈战斗,据说不是真实的)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以前看的历史上战国时代的事,好像也有护旗。与其说是在护旗,不如说在护住中国人的骨气。所以说,中国人历来是有骨气的!
我也在想,如果是我,或者是你,生在彼时彼景,会怎么办?是啊,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真的。我大学是中文系,有一门选修课叫电影电视剧剧评。其实,我觉得不好,完全没有从专业角度来写。
另外,据说这个电影从立项到现在推出,花了整整十年。十年,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在互联网上来说,十年可以一大变了。
其实,这也是白杨想说的,现在不管做推广还是SEO啥的,一上来就是多久我可以看到效果,新站有没有什么快速方法等等。做人做事都应该看得长远。要坚持付出才会有回报。
再放两张照片吧,建议到电影院一看,对了,别忘记带口罩。
偷偷说下,开头有几分钟没看到,后面出来了,再刷一遍。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2
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七十五周年,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影片《八佰》上映了,今天,我观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影片。
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国难当头,八百壮士早已将生死置于度外,冲锋陷阵,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四行仓库,抵抗住了日军多番进攻,足足留守了四昼夜。在这些壮士中,很多人都是无名小卒,但他们无惧强敌、孤军奋守的壮举,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个有关血性和尊严的传说。英雄本无名,中国一定强!
舍生取义
当天下午两点,孤军用架在楼顶的机枪伏击并歼灭了第一波来犯的敌人。随后,100多名日军在铁甲的掩护下再次向四行仓库发起进攻。眼看日军就要冲进仓库大门,敢死队成员陈树生浑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弹,从顶层跃下,与敌军同归于尽。陈树生是四川人,生前他在一件白汗衫上给母亲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看到陈树生如此壮烈牺牲,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让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啊!他是不怕死吗?答案当然不是。他的家里还有他的老母亲等着他,等着他回去尽孝。可是为了仓库不过早被日本人攻下,他已没有时间顾忌生死。“人生自古谁无死”,为国而死,他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永远忘不了他们!
冒险送旗
当时中国军队都没有携带国旗和军旗,谢晋元突然提出希望有一面国旗悬挂在四行仓库顶上,以振国威军威。听到这个消息,上海市商会迅速送来了一面大国旗。突然一名女童子军杨惠敏,很勇敢地用油布包了一面大国旗,在枪林弹雨之下,跳入苏州河,租界的外国人都用大喇叭朝她喊,让她赶紧回来。可她却像不要命了似地拼命往前游,最终成功泅水到达对岸,将她带的国旗送入国军手中。四行仓库中所有国军集体起立,向这位勇敢的女童子军敬礼。
虽然她没有像那些军人一样上战争杀敌,但是她做的事情极大址鼓舞了上海市民和守军的士气。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个叫杨慧敏的女子,她也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誓死护旗
第二天,国军早早地把军旗插在了仓库顶端,以示军威。由于久攻不下,急眼的日军派出了战斗机,对着仓库楼顶就是一顿狂扫,在楼顶的国军来不及躲避,顿时伤亡惨重。而军旗的旗杆也被乱弹射中,断裂开来。就在军旗即将落地的那一刹那,“羊拐”冲上前去,一把抓住旗杆,与此同时,又有几个人冲了上来,尽管日军的战斗机无情地扫射着他们,但他们仍抱紧旗杆,纹丝不动。他们守护地不仅仅是军旗,更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尊严,战可以败,士可以杀,但不能丢了尊严!“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中华民族万岁!中华民族必胜!”
看完电影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在想,如果我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一员,也许我就像“老算盘”一样,连枪都不敢开,总是想着活命,想要逃出去。如果我是被迫到租界避难的平民,我只能隔岸观火,不能上阵杀敌。
我十分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出生在如今繁荣富强的中国。这些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继承先烈们的意志,为国家做贡献。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国家强了,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3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们的“白”在于愿意为八佰壮士捐物资,在于企盼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不能死,我娘还等着我回家呢。”这是剧中的一个人物端午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见,他们所令人愤怒的“黑”其实是由每个人对团圆尽孝这一期望的“白”所产生的。每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
影片中的苏州河(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后被上海人称为苏州河)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表面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4
疫情期间,憋了好久都没有出去看电影,听说最近有个名叫《八佰》的电影震撼了许多人,于是,今天我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出去看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那些士兵们为了祖国而奋不顾身的精神把我深深地打动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陈树生的烈士,当时敌人们头顶着钢板,往四行仓库的墙里装炸药,因为钢板,国民党所有的武器都无法伤害到他们。陈树生见此情况,身绑着炸药,往楼下跳去!其他的士兵见了陈树生这一举动,也纷纷与他一样,将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体炸弹,用自己的一条命,换了日军一群人的性命!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忍不住去查了查这一段历史的背景。其实在战争最后的阶段,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害怕危机租界,于是命令国民党士兵们撤退。当仅剩的四百余人(对外称800人)听到进入了租界要没收武器时,他们纷纷拒绝了进入租界。因为他们说,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没有了武器,就相当于没有了灵魂。
身处逆境,但八百壮士誓死抗日的信念没有动摇。壮士们把孤军营生活当成另一种形式的战斗,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友邦从我们身上看出中国军人之气概,从此认识中国的真精神。
我很佩服这些军人们,我佩服他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佩服他们为了守护国家的尊严而不顾自己的安危,我佩服他们有着坚定地意志,坚信他们能够打败日军!
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军人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帮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5
人生中的坎坷好似天上的雾或者是倾盆大雨,但这些状况不可掩盖和逃避,它的后果只是让自己的内心更加软弱。
很多人都会害怕遇到坎坷,包括身上的一些疾病,但有些人却并不害怕,只要有一线希望,这个绊脚石就有可能会跨过,其实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是对这个坎坷的最有用的力量,抱着一个成功的信心去应对。即然不幸降临在了你的头上,就不要想着去逃避,在《八佰》这部电影中,有许多人想要逃避责任,放弃打杖,到租界过日子,可最终都失败了。所以,有的坎坷确实逃不过去,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充满光明,拥有一个强大而又坚强的内心。
《八佰》这个电影,在同志们过桥却要受枪林弹雨的过程时,队长呐喊着一个口号:“战士们,冲过去,即使爬也要爬出桥!”只要有一个士兵活下来就能代表这个磨难可以消灭。没有掩盖的机会,但却有扭转命运的机会,即使失败,也可以代表我们有勇气去挑战自己。
这次的疫情其实是一个很高的坎,在外国,特朗普曾经用不靠谱的方式掩盖疫情,但时间不等人,我们中国却总是有一种必胜的决心,去想方设法把疫情消除。
人生坎坷不可掩盖,只有自己内心强大,经得起挫折,才有可能战胜挫折!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6
还记得半年前你看的什么影片嘛?记得大银幕开启的音乐声吗?记得光影中的那些笑和泪吗?180天后久别重逢,最难的时刻总会过去,大幕开启,疫情后的第一电影约嘛?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的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八佰》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这些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四百将士,便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这支队伍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时,我已泣不成声,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凛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凝聚了中国军民齐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绪,慷慨激昂。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历史都不应被忘记,英雄更不应被遗忘。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7
昨天我们在段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战士们奋勇抗敌英勇战争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离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里没有战争,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对面,是战火纷飞的战场。租界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对面战场上横尸遍野。战火纷飞。虽然敌人的攻势猛烈,但战士们却一波一波地扛了下来。敌人们的武器先进。但战士们英勇无畏,丝毫没有畏惧之心。敌人攻势越来越猛了。军队里的战士丝毫没有畏惧,但也有贪生怕死之辈,可是最终他们坚持了下来,与将士们一起对抗敌人。从马棚里放出来的白马在战场中奔跑,这匹白马代表着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敌人攻势越来越猛烈了,他们决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们身上绑满了手榴弹,一边喊着娘一边纵身跃下,看着河对面的年轻人为了一根电话线倒在了血泊中,还有那面旗帜在战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飘扬在半空中。我为战士们骄傲,也为战士们留下了眼泪。他们准备撤退时。敌人却早有预谋。用一颗闪光弹发现了士兵们的准确位置。士兵们没有畏惧一步一步的冲上去可伤亡惨重,再没有退缩,没有畏惧,部分士兵撤离了。可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这片战场上。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8
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牺牲的英雄。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日夜,誓死保卫祖国防线的事情。整个过程扣人心弦,还有许多情节让我们不由的流下了泪水。
这一段是最让我振奋的——当时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而且到处都是激烈的轰炸声,然而驻守仓库的国军就连一面国旗都没有,这时河对岸有人把国旗绑在自己的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交给到了战士手中,国军英雄不惧牺牲把国旗在四行仓库的顶层高高升起,民众们也为此而感到振奋,他们在不停地欢呼,每个人都咬着牙,含着泪!
这时日军也发动了更加疯狂,残暴的进攻。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英雄们也组织了敢死队,他们把炸药绑在自己的身躯上,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身阻挡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对岸的民众看到此景都愤怒的攥紧了拳头,真想冲上去同他们一起战斗,此时的人们心中是多么的愤怒,多么的悲痛!而我们的英雄又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无畏!
日军眼看久攻不下,又开始用轰炸机对仓库狂轰乱炸,他们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们的国旗,摧毁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军人毫不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帜,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会倒,中国不会亡。
影片结束时,我的心一直是激动的,愤怒的,拳头也是紧握的!
最后我想说:同学们,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老师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懂得感恩,报效国家!向为了和平而流血牺牲的先烈致敬!
八佰观后感简短200字篇9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王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在香江电影院包了场,带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八佰》。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样一个片段:当日军要炸毁四行仓库时,战士们为了保住仓库,陈树生带头抱着炸药包从楼上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没有看清他的脸,就这样一位年仅21岁的小伙牺牲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他的名字。像这样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把他们永远铭记在心!
看完电影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国家,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更加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