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

时间: 新华 心得体会

心得可以记录学习或工作的过程,包括学习或工作的内容、方法、思路、问题、收获等,有助于更好地回顾和总结自己的经历。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1

做新时代里的“圆梦者”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迎来了无数人的点赞和敬仰。12年来,张桂梅同志为1804名学生圆了“梦”,她是大山里当之无愧的“圆梦者”。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圆梦者”。

要有“圆梦”的赤诚心。她是学生们心里的“张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正是张桂梅同志把孩子们视为己出,才有了这样深沉的爱。这背后是一颗党员的赤诚之心,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人民最真实的爱。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是把群众当亲人和家人。在为民实践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和态度,让群众少跑腿,自己脚下多沾泥,坚实步子;让群众多开口,自己少插话,耐住性子;让群众少为难,自己多辛苦,厚实里子。要跨前一步,主动为群众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关切提早谋划,及早落实,多一些“暖心包”“温馨袋”,少一些消极应付,把忠诚和热爱融入到为民的点滴之中,融入到为民的“圆梦”之中。

要有“圆梦”的硬本领。张桂梅同志带领华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民还要有能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这一矛盾,没有本领是不行的。斗转星移,“能”要与“时”进,要更强,这样遇事才不会一筹莫展,而能迎刃而解。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向群众学,向先进学,向优秀学,尤其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好党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到为民的事上去练。积极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在具体事务的“练”中不断锤炼意志,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孰能生巧,干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短板就能补得越齐,本事就越高强。

要有“圆梦”的无我境。张桂梅同志以学校为家,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生追求。即使学生们离开了校园,成家立业,她也时刻关注着她们的人生和成长。无我无私,白璧无瑕。在为民“圆梦”的路上,我们要涵养这样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坚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奋进,全心全意、不留余地为民做好每桩事,干好每茬活,答好每张发展卷。为民无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础、管长远”的潜绩。面对这样的事业,我们更要踏踏实实、无怨无悔、久久为功地埋头苦干,把追求潜绩作为内心为民担当的“基石”。有这样的“基石”,我们就能去除浮躁之气,真正行稳致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就是圆了人民群众的梦,也是圆了每个党员干部的梦。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2

12月30日的昆明天气寒气逼人,身处海埂会堂内的人们,却因聆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从心底涌起阵阵热意。

下午3时整,张桂梅同志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步入主席台,全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伴随着短片《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张桂梅历经磨难却仍坚持付出无私大爱的人生画卷,徐徐在大家面前展开——

63岁的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办者,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12年来,张桂梅带领学校奋力前行,让1800多名山区贫困女孩圆梦大学、改变命运,用知识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2002年,作为一名普通山区教师的张桂梅下决心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们继续读书。这个梦想源于她在家访中看到的一桩桩山区女孩因贫辍学的悲剧。

“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们拥有公平的起跑线,可这些女孩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张桂梅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就必须帮助孩子们走出“低素质女孩成为低素质母亲,进而培养出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

为建设这所学校,张桂梅不顾他人的白眼和误会,四处奔走、风餐露宿,想方设法筹集经费。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终于建成,她又一次次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做工作,将改写命运的机会送到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女孩手中。

12年来,孤身一人的张桂梅把家安在了华坪女高的女生宿舍里。每天清晨5时许,宿舍楼里就会响起她拿着小喇叭喊大家起床的声音;一直忙到凌晨,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躺下休息……在她的带动和严格要求下,女孩们凭着勤奋和努力书写出了一张张耀眼的人生答卷。但是,终日的奔忙却让张桂梅的身体极度透支,肿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0多种疾病不断折磨着她——如她所说:“我的学生能考到厦大、川大、武大,是用命拼来的!”

报告会上,5位报告团成员依次上台宣讲。他们中有张桂梅的学生,有她照顾的孤儿,有和她并肩奋战的同事,还有多次采访她的记者。随着他们深情的讲述,大家仿佛走进了华坪女高,与张老师、张校长、张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

大屏幕上,不断播放着张桂梅的一张张照片:看到华坪女高终于开办,她在开学典礼上欣慰地笑着;看到福利院里孩子们穿上新衣,她抱起最小的一个孩子,开心地笑着;当说出“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要站在讲台上”时,她眼里带泪地笑着;看到山区女孩们纷纷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开怀地笑着……岁月流逝,照片里的张桂梅平添了许多憔悴,却似乎总是饱含笑意。

最后一个宣讲的,是张桂梅本人。刚刚听到她的名字,听众席上便再次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省委书记阮成发主动起身,与张桂梅老师交换位置,搀扶她坐到了主席台正中央的座位上。此时此刻,每个人都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位身型瘦弱却品格高尚的老师表达一份敬意。

如今,华坪女高的学生们正一批批走上教师、警察、医生等岗位,茁壮成长为张桂梅希冀的模样,成长为自立自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有媒体曾问张桂梅,“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她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改变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多年来,张桂梅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40多项荣誉。今年6月,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12月,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华坪女高的学子们,用汗水立下的铮铮誓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这是张桂梅老师用生命唱响的《红梅赞》。

报告会结束,华坪女高学子们向国旗立誓的镜头、张桂梅校长带领教职工向党旗宣誓的画面,好似重叠交映在了一起。让每个人感到,张桂梅所点亮的,不仅是众多乡村女孩人生的梦想,还有更多人心底信仰的力量。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3

“每一个孤儿背后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母亲,有杀死家暴丈夫获刑的母亲,有因重男轻女陋习导致分娩死亡的母亲,有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的母亲。”在担任“儿童之家”院长过程中,张桂梅对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得愈发深刻。

这让她意识到,贫困的女孩成为贫困的母亲,贫困的母亲又将养育贫困的下一代,“恶性循环一直存在。”

班里女孩本就不多,张桂梅发现,总有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去大山里找,发现有的女孩十几岁就嫁人了。

“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升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张桂梅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遭到不少人的质疑,但张桂梅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到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日,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日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位企业家和张桂梅对话,争取帮她解决女子高中的困难。

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提供50~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

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4

张桂梅老师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燃起教育这盏灯,点亮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用执着与坚守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使命和担当。她身上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以她为榜样,像她这样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牢记初心使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昆明市西山区妇联主席张琰:

张桂梅老师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许多贫困女学生前进的方向。她瘦弱的身体有着强大的力量,她经历曲折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作为一名基层妇联干部,会认真学习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并带着这种精神去鼓励更多的妇女工作者。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吕婷:

再次被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正如她所说,挽救一名女孩拯救三代人。她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执着的坚守改写着贫困孩子的人生,也践行和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女性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光辉榜样。

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张咪:

报告会让我内心深受震撼、备受鼓舞。张桂梅老师扎根云南贫困地区40余年,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和祖国,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坚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知识,向张老师学习,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5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6

张桂梅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她是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也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她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

张桂梅说:“我那个班里几乎都是山里的少数民族,这些学生真的是很穷,他们冬天就穿一两块买的塑料凉鞋,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会这样,我真想进山里去看看”。山区的贫困刺痛着张桂梅的心,她开始意识到,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获得教育,才能有效的阻断家庭的贫困,她开始四处奔波筹款,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学校建成后,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又成了许多孩子的“妈妈”,给予了福利院孩子无私的呵护。福利院孩子吴思思说:“每天晚上妈妈因为工作忙,几乎整天都在学校,但她还是会每天抽时间回来看我们。妈妈每次回来对着我们都是甜甜的微笑,我们就会感觉特别的温暖。”

张桂梅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将一片丹心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地方。她说,“就是要解救山里的孩子们,因为我是党的一员,还是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事”。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7

她播撒的爱在流动和传递

“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桂梅就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顶层,开始一天的工作。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在校园里回响。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专业学科,而是让我们抄写党章。”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的毕业生邓婕回忆,“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我变得坚强独立、吃苦耐劳、勤奋勇敢了。”

这是张桂梅的“特殊教育”。

张桂梅在探索中制定了“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读红色著作、记红色名言、看红色影视、塑红色课堂、办红色校报”等教育教学方针,坚持每周开展“五个一”党性教育活动(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开展一次党员理论学习、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她努力“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张桂梅说。

一个叫何先慧的女孩,对11年前的那一幕记忆犹新。

2009年,华坪县中心镇河东村,张桂梅来到学生何先慧家里家访。看到何先慧的妈妈衣着单薄,在地里割韭菜,张桂梅把身上穿的新棉衣脱给了她。知道这件事后,何先慧的眼眶湿润了。她家境贫困,初中毕业后没钱上高中,是华坪女高接纳了她。

现在,何先慧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到周末,她就会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帮忙。只要张老师打一个电话,她就会无条件支持。因为她知道,张老师播撒的爱,在流动和传递……

张桂梅事迹及心得感悟篇8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