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

时间: 新华 心得体会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1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腾冲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学培训,通过3天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品味一下,确实受益匪浅。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加强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变化气质,涵养德性。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二、坚持培养,激发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国学》里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较深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德音老师说过校园里每天听一段国乐,读一段圣贤书,做一段国学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间久了就能熟读成诵了,她还推荐了《菜根谭》一书。

三、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悟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四、加强学习,提高国学认知水平

我原以为国学就是《老子》、《孔子》。这一次培训听了罗艺峰教授的《在听中领悟世界---中国人的听道》的讲座让我知道原来听也是国学,再听到罗守诚老师的笛演奏,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并且连续不断的吹奏了两个多小时,让我震惊。国学里居然蕴含着那么多动听的国乐,我真的是太浅薄了,这让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国学知识的匮乏。国学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历尽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教师有既定的教学任务,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增加阅读量,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训等手段来提高我们的国学认知水平。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这几天的国学培训,让我深刻领略到国学的魅力。《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是很好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做学生的导航者,为他们打开这扇门,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吸取营养,构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诗篇。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2

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时20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

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3

通过学校这次征文,我才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搜到我们山东卫视20__年推出的国学竞赛节目《国学小名士》,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节目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让青少年通过诵读学到的知识把我们中国的传承文化告诉所有人,包含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衣食住行等等。我被里面的选手们优秀的表现、丰富的经验积累、精彩绝妙回答深深的吸引了。看到专家老师们的点评,知识的活学活用,每个问题都能举一反三,让知识在生活中孰能生巧。让我感到了我有点孤陋寡闻,我所知道的,所懂得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看完这个节目,对我的感触很大很大,在我的脑海里搜一下我们大美临沂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其实我们临沂就有游不完的名胜古迹,这些都是集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地方,有学不完的历史文化,临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建成时间是公元492年,原名叫古城琅琊。以沂河得名,几十万年的沂河两岸就活动着人们祖先的足迹,临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文化资源孕育了特色鲜明,异彩缤纷大美临沂,主要体现在了----我们每个临沂人都知道的位于琅琊王路与水田路口的琅琊王遗址。还有我们的书法广场里面有学不完的历史名人的书法和文化。王羲之故居,北城的博物馆和位于沂蒙路的烈士陵园等等。临沂的乐舞已成为民间传统舞蹈的精髓,扑蝴蝶也是沂蒙地区极具特色的广场舞蹈,柳琴戏、剪纸、印染、捏面人,老虎鞋,书画等。还有我们临沂特有的特色小吃---糁、八宝豆豉、沂蒙六姐妹煎饼、蒙阴光棍鸡,莒南锅饼等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这些都是我们临沂专有的历史文化的记载。

说起我们临沂的传统美德,也是说不完的。二十四孝中的六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临沂的。负米养亲、单衣顺母、卧冰求鲤等等,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些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做到的。正如我现在学的跆拳道正是先学习礼仪。礼仪可以说是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外在表现。也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礼仪每时每刻的都出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要做个有礼,又孝的青少年。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4

凉风吹起书页,在清风吹拂中我想起了高尔基的说过的一句话:“走正直诚信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这句令人深省的名言,刚好与那一期《国学小名士》的考验主题相吻合。

在“美德大考验”的环节中,四位选手依次进入一个密闭的房间里进行考试。在房间里与栏目组提前准备好的“托儿”一起考试。在考试期间,监考老师在两位考生不经意间离开房间,以此来考验选手们的诚信度。第一位选手在“托儿”窥探答案时将试卷轻轻向“托儿”的方向挪了挪,“托儿”便轻而易举地抄到了答案;第二位选手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不论那个“托儿”怎样软磨硬泡,他纹丝不动,依旧专心致志的答着题目,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第三位选手在“托儿”的“糖衣攻击”下居然在考试前因为胆小而离开了考场,这样无法做出评判;第四位选手是最值得批评的一位,在考试期间她不但没有认真答题,还与那个“托儿”有说有笑的商量起了答案,完全忽略了考试期间应该遵守的规矩和纪律。这四位选手都是在普普通通的考场上做出了不经意的动作,他们之所以不经意,是因为早已形成了习惯,可是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难道不是因为诚信的问题吗?

说到了诚信,我不得不提起一件我不想面对的事情——那天我在翻阅小学时的作文集,偶然看见了我“写”的那篇文章,这使我的思绪飘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临近小学毕业前夕,大家都在紧张的准备毕业考试,我也是这样。可是在这个时候,老师说让我们每个人写一篇自己最拿手的文章,选出好的来发表在作文集上面。当时我心想:学习时间这么紧张,哪里有空写这么一篇没有太大作用的文章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抄一篇算了,这样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又能够在小学的历史上留下光辉而有灿烂的一页!我就按照这个方法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作文真的刊登在了作文集上面,我欢呼雀跃,身边的同学们都在赞扬我的文采好,我心里顿时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满足感,这就是我想要的啊!升入初中后的一天,有一个朋友突然对我说:“我好像在一本中考满分作文上面看到了你作文集上的那一篇文章,你不会是抄的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怎么会呢?”我当时好像真的把那篇文章当成了自己笔下的成果。可是过去了很久以后,我一想:这本来就不是我的啊!我为什么要拿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来的赞美而去满足呢?这件事令我后悔了许久,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这种事情。

由《国学小名士》的考试中引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考试互相传送答案在同学们看来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一次考试,我的后桌与离他很远的一个同学传纸条,只见那个纸团在空中划过了一个“优美”的抛物线到达了那个需求者的手中,当那个同学欣喜地抄着答案的时候,他是否还记的诚信是什么呢?

因为诚信而闹出的问题有很多:“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为了博取妃子褒姒的一笑而戏弄了诸侯,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小时候听过的童话《狼来了》中的小孩因为撒谎而致使自己的小羊被吃掉了……

而讲诚信的人也有很多:北京的一家彩票店中,有一位彩民中了533万的大奖,店主在第一时间给这位彩民拨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亲手交给了彩民;还有商鞅的“立木为信” ……这不都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人吗?

诚信,“言”和“成”组成了“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承诺的事情就得完成,这是一种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组成了“信”,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也是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心灵依赖。诚信,是做人的一种闪光品质,它是做人的根本,能够使你傲骨永存!诚信使人们升起心中的太阳,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天使用诚信作为绷带,医好了飞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谎言如果被揭穿,他的魔杖会失灵。诚信不可抛,它是法宝!

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5

学习国学,让我受益匪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下面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国学使人提高素养

传统精神的力量震撼人心,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国学是关于道德的学问。学习如何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规则、奉献社会的人。《论语》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志向,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其进取意识和向上精神值得我们汲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让人知道自身的不足从而去改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国学,加深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明理和睿智,拓宽看问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对道德修养认知的水平,使自己懂得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二、国学为人指明方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

三、国学教人学会做人做事

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都可以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找到传承基因和历史渊源。儒家学说倡导“礼义廉耻”、“忠孝仁爱” 等等,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传承至今。我们在学习国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它对当前工作的重要借鉴意义。比如对于“礼义廉耻”,“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我们要深刻理解其广博的内含,融会贯通于当前的廉政建设之中。又如“忠孝仁爱”,“忠”就是要忠于国家、忠于党;“孝”,就是要孝敬长辈,试想,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干部,怎么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仁”,就是要广施仁政,以人为本;“爱”就是要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庭。尤其对国学中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学习,要努力发掘其中的人文智慧,领悟其中做人做事的原则、为人处世的哲理、生产生活的奥秘,以求得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6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十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题目,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答应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顺”的个性。

二、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以为把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题目。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进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条件,“举一反三”是启发的结果。站在学生角度看“愤”、“悱”是能“思”,“举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孔子以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熟悉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正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三、学思结合

孔子一向夸大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熟悉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夸大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说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学习往思考,其结果必然徒劳无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主张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餍饫终日,无所专心”(《论语?阳货》)。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与行结合,思与社会生活结合。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不是漫无边际的思。学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结合的真谛。

四、学以致用

孔子很夸大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往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往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据《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达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孔子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练习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留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五、学而时习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孔子以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往伪存真。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述而》),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往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

让我们一起为弘扬国学而努力吧。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7

经过此次的学习 ,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读国学心得怎么写作文篇8

老师今天布置作业,让我们回去看山东少儿频道的《经典诵读大赛》,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了,看完之后,我有许多感想。

晚上九点五分,比赛如期开始了,我仔仔细细的看,这是一个对于少年儿童积累诗词的比赛。主持人先让选手们上场,上场之后,主持人宣布比赛分三局,第一局是根据大屏幕所给的重点字词答诗,必须在五秒钟之内说出来自己的答案,不然的话就取消这一轮的机会了。第二轮会出来一些小朋友扮演的诗人,小朋友会出题给选手们做,有10分的,20分的,30分的,选手自己选题,还是五秒钟之内,打错加分,打错减分。第三轮是让选手们到幼儿园去教小朋友背古诗,成功或者不成功,不加分不减分。

我的感想:古诗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要把它学好,看,小选手们可以急中生智,轮到自己是毫不紧张,不假思索就说出来了,我们却总是学了就忘了,记不住太长时间,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把自己国家的古文化学到最深点,学到最深处,还有我们要学习选手们的惊人毅力,他们在台下肯定也没少吃苦头,俗话不是说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自己的头脑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这个节目还能让我们对古诗词更加的了解,知道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这个节目对我们青少年儿童是有益的,这是一个能让我们学习的好节目,我非常喜欢看这个节目,我以后一定要继续关注它。

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类似的节目,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诵读能力,报中国的诵读经典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深有感触。

37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