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用客观、全面、准确、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1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2
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依靠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奋战的技术工人们。他们也许读的书并不多,没有什么高学历,是走在人群中会被淹没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他们演绎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神奇。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向八位大国工匠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争做行业精英。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3
大国工匠彰显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巨龙腾飞。央视播出的宣传片《大国工匠》,用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一群杰出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了一部劳动者之歌。他们毕生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专注和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传承和钻研职业的技能。他们是国宝级的顶尖技工,他们是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用无可挑剔的技能书写者人生的平凡与不平凡,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时代为社会奉献着人生。他们的技艺让人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他们是事业的脊梁。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同时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用他自己的话说:“追求极致,超越自己”。
《大国工匠》给人们展示了中国工匠的博大情怀和无以伦比的技艺。我们要以“工匠精神”为动力,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真正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4
《大国工匠》选取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起眼,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了“工匠精神”的体现。这些工匠能够说是真正的“国宝”级人物。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欢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我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我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我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当没有最好,仅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终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所以,“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当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做为一名战斗在中职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加应当清醒地看到祖国建设多么需要能工巧匠,培养这些人才,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们要进取进取,认真备课,关注关爱学生,勤奋钻研教学,背负教书育人的义务,为未来的”能工巧匠”们铺平职业人生的宽广大道。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5
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
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
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6
通过这两次观看大国工匠,我懂得了:
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的方式仅在于,各种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不过终其一生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混的如鱼得水,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工作的认识和对待方式不同。
在市场化成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工作机会都来之不易,如果不珍惜工资作机会,不努力工作只知道抱怨别人,总是会被放弃在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很强,也只能是一个配角而已。我们每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惜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匠,如果也冷淡的态度去工作那怕是做最高尚的工作,也只能做个最平庸的员工。
用心做事是一种人生原则,他能使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学到很多,做到更好,只有用心事,才能把事做出色,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的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大国工匠作文观后感篇7
20__年“五一”开始,央视推出了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工程师高凤林等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看了之后,我感到震撼。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习惯了用机器代替人工,用电脑代替人脑,但是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上天,“蛟龙号”下海这些高精尖领域,机器不适用时,我们的工匠用自己的双手代替了机器,甚至做得比机器还要好。
我很好奇他们有着怎样的一双手,可以焊接火箭的“心脏”,可以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个漏点,可以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7000米级“蛟龙号”装配组组长顾秋亮,人称“顾2丝”(1丝等于0.01毫米)。为练基本功,他将十几个十公分厚的钢板锉到0.5公分,手上几乎没有指纹。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传承和钻研,专注与磨砺,精益求精,是他们对工匠精神做的最好的诠释。
与这种工匠精神相对应的是一种“差不多”的精神。有一个故事,讲中国人和德国人用同样的零件组装出来的设备,德国人组装出来的质量就要好。我们民航用的相当一部分设备都是进口的,同样的螺丝钉,进口的用十几年还闪闪发亮,国产的没几天就生锈了。还有如今的中国人一窝蜂地到国外买电饭煲和马桶盖,这都在打中国制造业的脸。我们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唯独少了一流的产品。而对民航业来说,工匠精神就更重要了。飞机维修的机务员有着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检查标准,如若飞机检修不严格不细致,轻则造成安全隐患,重则机毁人亡。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科技部部长万钢说,工匠精神实际是种敬业精神,就是每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契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放松。我们身边不乏爱岗敬业的楷模,但也有一些人工作挑肥拣瘦,不求技术“过得硬”,但求“过得去”,这些人必将被淘汰。一个人只有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国工匠》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们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在浮躁的当下,工于心,匠于行,静下心来踏实做事,将我们的工匠精神真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