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视观后感 >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

时间: 国渝2 电视观后感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尽管不是完全的吻合,而这些是由它们的创作目的决定的,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一部电视剧观后感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1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看到《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这部剧集,在韩剧、穿越剧充斥各类综艺节目占据荧屏的新潮时代,再去追忆那段峥嵘岁月、再去瞻仰那些革命先烈遗留下来的了历史遗迹,让人有种无比敬仰的情怀。那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年代,那是一段精彩绝伦的历史记忆。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无论时间怎样流逝,这段历史都不会褪色,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都是一如既往的光彩夺目。

同样是风华正茂,同样是青春年少,我们与那些革命前辈中间却横亘着一条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美其名曰,他们顶着"赴法勤工俭学"这样一个华丽的桂冠,前面即将面临的艰辛会是怎样他们都无从知晓,但是依旧义无反顾,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征程,漂洋过海为了祖国的未来、心中的理想而奋斗,他门带着我们中华儿女特有的质朴、坚毅来迎接一次次的考验与艰险,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雄辩的口才为在法的华工打赢官司、争取到利益,让所有在座的外国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在中国留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想尽办法,请愿、游行示威都只是为了向世人争取我们的平等权利,向世界证明我们不是一个任人宰割、任人欺负的羔羊。

昏暗的夜色里,我们依稀可见一个伟岸、健硕的身影,漫步在巴黎的街头,虔诚地站在埃菲尔铁塔前立誓要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献身,他就是我们中国人人人敬重的周总理。还有一位就是在法国读书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激愤的在胸前挂起“我是中国人”的纸牌表明身份,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家蔡和森。

而令我们不得不提的另一位革命家,也是日后引领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赴法留学生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他的执着、坚持、努力无人能比,在法国的街头,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人生目标,他要学习法国的先进知识、先进文化,他要让在法国所见的新鲜事物,在未来的中国也会有,而且甚至比其更先进、更胜一筹,而且历史足以表明,他做到了,他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日渐走向富强。

在这次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除了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外、当然也不乏侠骨柔情、刚强坚毅的女中豪杰,他们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但却因为一个目标相聚在一起,那就是中国的崛起。他门在异国的热土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只是为了革命事业能够继续!

的确,古今中外,没有哪一次留学运动,像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一样,培养了如此众多的杰出人才,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用青春与热血为中华民族勾勒了美好的宏伟蓝图,他们的名字永垂青史!上个世纪已经离我们悄然而去,但是这个世纪上演的精彩剧集却依旧萦绕我们耳际,时刻都鞭策着我们,新世纪的钟声已然敲响,中国的未来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我们都翘首以待。战争与血腥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新一轮的科技攻坚战接踵而来,我们甚至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我们只有手牵手、肩并肩共同抒写属于我们的华丽篇章。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2

国产电视剧近年来陷入一个怪圈,很多明明脑残闹剧却因为出奇高的收视率而成功围剿诸多优秀的大剧,这样现象级“劣剧驱逐良剧”让人一度感慨“都是什么人在看电视剧?”而且这一现象也很自然的过渡到网络播放领域,为这样的现象似乎再度干柴烈火一番。然而妖风肆虐依然挡不住浩然正气,好比刚收官的年代剧《刀客家族的女人》不仅一路电视收视节节高升,网络点击也成功接近15亿,干掉了很多脑残剧创造的佳绩,也为很多正、大剧网络点击炮灰的过往成功翻牌。如此令人欣慰的成绩之余,也为劣剧的邪不胜正更添一份愉悦。

当然了,《刀客》(以下简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战绩并非是偶然,所以鉴于该剧的成绩也本着大环境中劣剧PK良剧的必然,对《刀客》这部剧之出色就有着深入分析的必要了。

作为一部电视剧的骨架,首先该剧故事情节足够挺立。开篇围绕两大家族的矛盾展现一段年代戏典型的剧情冲突,快速带观众进入剧情,而且伴随着情节的推进将大环节矛盾中的个体之间的爱恨情仇裹在其中,编织出一张复杂又多线索的网,将观众的心一网打尽。当然该剧并未停留在两大家族的矛盾中纠缠翻腾,更将故事时间线拉长延伸之抗战抗日。当家族与个人的恩恩怨怨在融合进历史年代的洪流中时,所展现的就不仅是小视角了,而是在恰逢国仇家恨中三代人如何生存如何成长中承载历史的意义与沉重。

毫无无疑问如此厚重的故事意义,所折射的魅力足以深入人心,如此弘大的历史篇章中的风云变幻,岂是那些小打小闹小情小爱或是脑残无聊无病呻吟的脑残剧可以相提并论的?

其次角色人物性格鲜明饱满,尤其女性角色更是鲜活生动。故事够精彩,也需要人物够饱满才更富有吸引力。而无疑在人物设置和塑造方面,该剧确实做得非常出色。如杨烁饰演的铮铮铁骨的汉子“余化龙”,咧咧雄风的行事做派让这个人物始终如一的挺拔在观众心中,其次是“余老八”(郭鹏饰演)的烂泥扶不上墙的的性格特质也极其深入人心。当然作为一部女性角色为主的剧集,该剧着重在女性角色方面的塑造更是令人称赏不置。佟丽娅饰演的“葛大妮”泼辣正直,毛晓彤饰演的“明月”富有正义感,高露饰演的“莲花”端庄又悲情,何赛飞饰演的“九奶奶”一生刚烈,许还幻饰演的“石彩凤”强烈的冲击下扭曲人性的爆发……

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质,这让人看得既清楚又过瘾,而且生动的角色背后所代表的也绝非是人性黑白分明的丑与美,善与恶。各种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辛酸无奈彷徨纠结,在挣扎中与命运搏击,在颠沛中世事抗衡。从封建时代的无情无奈,到抗日战争的大舍大爱,时间无情的带走人物岁月改变命运却最终塑造的人物足够的饱满立体感,让各个角色一步步深入到观众心中,扎根发芽。

此外该剧从对生命价值的探讨,让人看到一种从心而活的信仰。人人都在活着可是差别在一个活法,看看剧中的“葛大妮”她虽然率性而为,但在面对和“余化龙”的爱情时却并非活的相对坦然,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几根怎么也拔不掉的刺。再看剧中的“余化龙”大大咧咧也有自己的柔软心防,“石彩凤”则是典型的复仇心理黑暗扭曲的代表。这几个人都活在自我中,从心而活。然而当面对国仇家恨时,每个人都不仅是为自己而活,时代的推动所带来的冲击在本能之后更有着对活着价值的抉择。

所以她们一帮女人开始扞卫起家园,这帮爷们热血沸腾爱小家护大家,当然也有人价值观背离做出卖国求荣的行径,但也正是这些汉奸人物,才更好的衬托出抗日平民英雄们的高大和伟大。中华儿女,赤子之心,活着就要站直了而活,“做一个正直的,问心无愧的人”,这是葛大妮的原则和信仰。其实这样的信仰非常值得当下人去思考,所以该剧虽然是年代剧可传递的精神确实任何时代都可以共通的。

此外再加上一众实力演员的倾情塑造,如突破最大的佟丽娅,完全颠覆也以往剧中或清纯或娇俏的年轻女性形象,这部剧中她演了一个虎虎生威的辣妈婆娘,并且年龄跨度之大也着实让她有了表演上的充分发乎。此外杨烁的硬汉形象,毛晓彤的刚柔并济,高露的端庄背后强烈的人性冲突,许还幻的心理反转等等,演员的出众表现让该剧吸引力再上一个高度。

由此可以总结整个剧集的进行性分析不难看出,从各个方面来谈都足以证明该剧的优秀和精良,有深度也有高度,有借古喻今的点醒也有人性价值的拷问,让人看的不仅是一部剧,更像是读一本好书品一杯好茶。自然的高收视率高点击观看率并赢得人心赚的口碑,也是必然的结果。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3

在这个情感泛滥的年代,闪婚、闪离似乎已经司空见惯,高离婚率成为整个时代之殇。家庭情感剧《婚里婚外那些事》以三个法官和两个律师的情感为主线,直击现代婚姻主题,在形形色色的离婚案件中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从某种角度而言,《婚里婚外那些事》更像是一部平实的生活画,沉稳而厚重地讲述着社会中的情感之殇。大剧伊始,作品直击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出轨问题。面对离婚当事人的指责,海归律师庄亚明正色说道:“我评判过错的标准不是肉体的出轨,而是精神,精神的出轨更可怕、更残忍。”这一论点打破了人们以往的传统观念,第一次将精神出轨、冷暴力等问题放在了法律层面,从本质上揭示了婚姻存在的本质。

事实上,现代婚姻关系中的危机未必是真正的肉体出轨,精神出轨在很多家庭中都或明或暗地存在。作为以爱为基础的家庭单位,婚姻不是简单的AA制生活,而是需要彼此的关爱、包容、体贴。相比普通意义上的出轨,精神出轨乃至冷暴力的现象值得每一个人重视起来,大剧呼吁人们在家庭出现问题的时候,正确处理矛盾,经营婚姻。这一点,在当今时代显得尤其可贵。

与此同时,作品对 “家庭暴力”等社会常见问题进行了深掘。原告何大军诉庄建珍离婚一案中,庄建珍长期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却拒不离婚,引发了法官的种种疑问。从表面上来看,这个案件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然而作品从人物内心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庄建珍因弄丢儿子对丈夫的负疚心态、被判离婚之后居然选择服毒自杀等细节格外引人深思。而这一切都在现实生活中根深蒂固地存在,引导观众重新考量家庭暴力的根源及危害,对于女性群体起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关注时代焦点,同样是作品的一大特点。在冯嘉离婚一案中,律师向法庭提供了文昕是人造美女的相关证据,以欺骗为由对文昕进行诉讼。面对咄咄逼人的指控,文昕含泪表示,富商冯嘉为了改良家族基因,公开征集高个漂亮女孩为妻,本身就是对于女性的一种侮辱……其实,这种将女性作为生育工具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大剧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弘扬了婚姻的主流价值观,成为作品中的又一正能量。

目前,《婚里婚外那些事》正在央视八套热播,与大剧一起冷眼审视年代之殇,追寻情感生活中的正能量,不失为闲暇之时的乐事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4

韩国电视连续剧《我怕恋爱》前十集讲述了一个从瑞士学成回国的青年与一个比她年长多年的女子的情感故事。

这部电视剧除了以情取胜外,美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干净清爽的街道、幢幢外形美观的三层尖顶公寓,均因白雪为衬显得纯洁宁静,加上挂满白霜的树木,觉着有一种超尘脱俗的意味,剧中人在此演绎着一出不食人间烟火,此情只应天上有的故事。

从一开始两人相遇的一瞬就让人觉得有一种内心悸动的感觉。郑仁华从瑞士归来,在他以前的老师金俊锡家里洗浴,当仁华裹着浴巾从浴室里出来找内衣时与刚进来的韩英子碰面,而英子来后以为放在椅子上的衣裤是屋主她的朋友俊锡的,已将它们全部丢进洗衣机里洗了。两人在此情形下相见,自然倍觉尴尬。仁华那局促不安的纯朴憨态与英子忍俊不禁的神情让人看了心里隐隐生痛,这是一种愉悦的痛感,朦胧间竟觉得他们是如此神似,两个演员从外形到演技都让人看了生出好感。

后来,从仁华看英子的神情,以及他追踪英子到植物温室的举动,让人觉察出他对英子的隐隐情意。仁华找到英子的时候,英子已在温室对着兰花取景拍摄,盛开着的朵朵美丽的兰花在微微颤动,英子在取景框里看见了花丛对面的仁华,在她抓拍的一瞬,仁华的影像也就永远定格在了她的照片和脑海里。在仁华送英子回家的路上,英子接到她女儿生病入院的电话,她要仁华放下她,她自己坐车去医院,仁华不作声,默默地执意把车开到医院,之后他悄悄退去。英子带着女儿出来时,仁华又及时出现在院门口,此刻英子才意识到他竟一直等候在这里,这个细心周到的青年男子让她感动不已。

再后来,仁华又找机会送英子去玻璃房拍摄玻璃器皿的制作过程。离开时,厂家送给他们一对镂空玻璃瓶,仁华很兴奋,回家后郑重地把它放在卧室里。

不久后,英子与仁华共同出席仁华公司新车发布酒会,期间仁华紧跟着英子,英子不小心碰掉了一杯酒,英子去捡杯子碎片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仁华急切而鲁莽地把英子受伤的手指放进嘴里吮吸,让人看了心里又是一阵隐隐生痛,泛起阵阵涟漪,让人真真切切地为仁华的一片真情感动。

仁华为了多见英子几面,同意与英子介绍的同事相亲,而这是英子在觉察仁华的感情后为了杜绝他的念头故意提出的。在见面的晚上,仁华对英子表现出了明显的依恋,当英子要走时,他不顾一切地追了上去……

仁华对英子的感情,英子不敢接受,多次向他暗示自己比他年纪大许多,是他的前辈。在仁华来英子家找她的一个晚上,英子开玩笑地对仁华说,他这样跟着她是花花公子的行径,仁华很伤心,反问英子自己象花花公子吗?他注视着她似在对她说又似在自语,说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呢?之后他低下头,眼泪一滴滴地滴了下来。英子被他的话语打动了,也被他勇敢的行为震惊了,心被这个年青男人的眼泪滴碎了,同时内心深处有柔波在荡漾,悸动不已,无言以对。

当天夜里,仁华为英子留言:“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爱你,我爱你。”荡气回肠的真情话语,深深地打动了英子的心,也打动了我们观者的心。

仁华向英子表白自己的感情后,英子很为难,她内心确实为仁华而感动,但她已经答应了仁华以前的老师,现在的上司,她的学长金俊锡的婚事,虽然仁华表示要承担一切后果,但英子仍在两难间挣扎。仁华得不到英子的确切答复,心绪不宁,请了假在家,他弹着钢琴,唱着歌,想着无法排解的心愁,眼里流出了两行热泪。男人的眼泪啊,更让人心碎。

英子见仁华请假,心里放心不下,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前往仁华住处看他。到了仁华的房间,看见他一脸哀伤地躺在床上睡觉,她看着睡梦中的仁华,见他的脸上仍依稀残留着两条泪痕,爱怜之情油然而生,她轻轻地撩拨着他额前的头发,柔情地抚着他的脸庞,心里揪着难受,眼泪不觉流了下来。仁华醒来,睁眼看见梦中的女人就在自己的眼前,难以置信,英子向他柔情地一笑,他才相信眼前的一切,他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因为有了英子无言的承诺,仁华心里觉得世界重新充满了阳光,他向英子表示一切苦难将由他一人承担,如果世俗容不下他们,他将带她离开以免让她受到半点伤害。

对俊锡,仁华充满了敬意,是他在自己求学期间对自己寄予厚望,是他去瑞士开会时,将已在瑞士完成学业留连在当地做导游、过着无拘无束生活的自己带回国,并为自己安排工作,对他有负疚感,但自己太钟情于英子,于是几次想把事情对俊锡讲清楚,希望他能成全他们,而已在英子家门口看见仁华和英子相拥情形,已明白一切的俊锡不愿承认现实,多次故意岔开话题,他心里也深爱着英子,希望与她走进婚姻的殿堂,他希望维持现状,处处关心英子,以期打动英子。

英子面对两个有情人,不知如何自处,她与仁华有着相知相依心心相印的情感,又有着对俊锡的一份愧疚之情,使她精力交瘁,终于在一天夜里晕倒,送到医院检查时才发觉她已到了胃癌晚期。

突闻如此恶耗,仁华恨上天不公,让他在历尽磨难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情时就要夺去英子的性命,想到无法改变的结局,仁华的眼泪又现两行,这时让人感同身受椎心刺骨地为他们心碎流泪。人生无常啊,不久前我们还曾为他们的真情心醉泪流。

在知道英子的病情后,俊锡也是悲伤莫名,他向仁华表示只要英子的病能好,他愿意成全他们,只求英子幸福快乐。仁华哀伤地望着老师,强忍住眼泪,默默地垂下了头。

英子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也难以承受,她哀求医生要救她,因为如果她死了,可怜的女儿就要成为无父无母的孤儿,而且她也有了所爱的人,她要与他永远生活在一起。仁华在门外听到英子内心的话,为她的病情,也为她对自己的感情心碎了,靠在墙上默默地流着酸楚的泪。

仁华决心为英子做最后一件事情,为的是完成英子十年后的心愿。他在英子公司搜集英子的摄影底片,亲手把它们冲印放大,为她办一个个人影展。

英子出院后,仁华带着英子去自己住处,告诉她要带她去看一样特别的东西,要为她完成十年后的梦想。到了仁华住处,上到楼上,英子看见自己的影展,百感交集,在一幅兰花摄影前,她象是自语又象是对仁华说,这张像为什么会有你呢?仁华开玩笑说可见那时你心中已有了我,所以有意把我摄进你的影像中,英子向他凄然一笑,眼含热泪说:“我竟会遇上一个比我更傻的人,你为什么这么傻呢?”仁华轻轻地从背后抱住英子,用头靠着英子的头,柔情地注视着她,也不自觉地留出了热泪。

不知过了多久,英子紧紧依偎在仁华身上,两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这时的画面现着柔和的白光,宁静而圣洁,画外音出现了仁华的声音:“我是真的爱你,我爱你。”英子满足地躺在心爱的男人—仁华的身上静静地离开了人间……

在教堂里,在向英子送别的仪式上,仁华悲伤地坐在椅子上,眼泪不住地流在脸上,伤感的音乐再次响起,我们的心一次次地被揪着,心里麻麻地,不住地打着激凌,长时间地流着热泪,热泪洒湿了衣襟。

我们真真切切地为英子和仁华的真情打动了,一次次地被感动,一次次地随着他们流着愉悦、伤心的泪,心里酸酸地,麻麻痛痛地,这是人间最后一出真情的绝唱……

对一部电视剧写观后感5

前有《绅士联盟》,后有《9号秘事》,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这一对好基友凭借其独有的英式黑色幽默风格,早已独步荧屏十余年——如果说《神探夏洛克》和《唐顿庄园》让世界见识了英国人的儒雅和古典贵族精神,憨豆先生和《小不列颠》让全球为英式的无节操恶搞前仰后合,那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的组合则让那种饱蘸着恐怖惊悚、在大笑之余让你脊背发凉的英伦迷情在荧屏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俩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剧集《疯城记》,这是一部有两季十三集再加上一部串联两季的万圣节特别篇组成的剧集,整个故事由一封恐吓信勾连起来,一张“我知道你做过什么”的字条让英伦三岛上的一群怪咖被卷入了同一个巨大的阴谋:热衷连环杀手文化的弱智屌丝、暗恋剧团女主角的侏儒演员、沉迷于收藏玩具公仔的瞎眼富翁、被医生误截右手后又被同行处处挤兑的失意小丑,以及一个肥胖臃肿执迷于把玩具娃娃变成自己亲生孩子的医院女护士,当这五个人凑到一起后,便把整个英国变成了一座偌大的疯城。

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延续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路数,而且都是一人分饰多角,谢尔史密斯更是一人演了七个角色,男女老少都有(他在后面的《9号秘事》里也是这么干的),从“作者论”的角度来讲,《疯城记》算是十足的“作者剧集”。而且《疯城记》里俩人的好基友马克·加蒂斯还专门客串了一集,这位《神探夏洛克》的编剧也是剧集中福尔摩斯哥哥的饰演者,也是英国文艺界知名的出柜才子,早在《绅士联盟》中,马克·加蒂斯就跟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有过精彩的合作,在《疯城记》中也算是给小伙伴们客串力挺。

两季《疯城记》在最后走向了惯常的纳粹阴谋论,一家“乌鸦岭”精神病院铆定了诸位怪咖的前史——他们都曾在这家精神病院里遭受过残忍护士的虐待,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失手)杀死护士后放了一把大火逃了出来,未想多年之后,护士的儿子开始四处寻仇,这才有了《疯城记》的故事。这一剧情设定难免让人想起着名的美剧《美国恐怖故事:精神病院》,事实上,就算把这部美剧看作是《疯城记》的前传,也毫无违和感。

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宣布《疯城记》两季而终,确实是明智之举,对于每集三十分钟左右的体量(《绅士联盟》和《9号秘事》也都是这样),本就以翻包袱的黑色幽默为最大趣味点,一俟无休止的延宕下去,恐怕只能让观众有注水之感。而且剧情抻长了,难免要有些大格局、大背景,选择纳粹阴谋论来说事,就是常用的路数,总不能真的是一群疯子无缘无故的杀人越货吧?——想想美剧《真探》把克苏鲁式的邪教都翻了出来,也就是防止剧情彻底的滑向无聊。

那个马戏团团侏儒的支线其实有可能把剧情引向另一个超自然的方向,可惜在侏儒命丧黄泉后就戛然而止,有特异功能的女侏儒也只是在剧集末尾打了个酱油——也轻而易举的收拾了残局。我有时忍不住腹黑一下,是不是因为这种特型角色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无法出演,所以才匆匆砍掉?

不过《疯城记》在表面的疯狂背后也匠心独运的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苦寻真爱却总被嘲笑的侏儒、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世人鄙夷的大龄单身男,凡此种种,其实都是草根阶层扭曲、异化的反映。或者说,他们是谢尔史密斯和佩姆伯顿对于优渥的中产阶级生活不满的哈哈镜式描摹。

如今不少年轻影迷热衷于偏门的“邪典”电影,而《疯城记》则提供了几乎独树一帜的“邪典剧集”的范例。电视剧集一般被认为是日常化、生活化的表达,而《疯城记》这类英剧却让我们明白,电视剧集也可以不家长里短。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