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视观后感 >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

时间: 福臻2 电视观后感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极富思想性、文化性和感染力。其中的励志电影由于鲜明的主题思想和强烈的励志色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励志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1

电影《上甘岭》的主要情节是: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不能今天同这个吵嘴、明天同那个打架,否则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这部电影让我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自己得到的也将会是最多的。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2

唯一值得夸的是,导演用他的功力,成功把电影变得没有那么低俗了。

这样更符合某些人的“审美”需求,但同时,也让这部性喜剧,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首先自证一下自己是有看过这部电影的,然后再从电影的演员,剧情上来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电影中的设定是在高考完放暑假的一段日子,也就是人物角色大概17-18岁的年纪。

三位主演,除了彭昱畅 24 岁还有少年感的状态在,另外两位分别是28岁和30岁,扮起18岁的高中生来看,可以说是非常的勉强了。

魏大勋

魏大勋在本片饰演角色的是搞笑担当,笑点方面的表演完全复制了韩国版的演员,甚至表演状态,表情。

另外他还用了一种“精分式”的表演,让人捉摸不透,在搞笑的时候端着笑,不搞笑的时候又回归到他电影本身的人设,就造成了一种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感觉。

当然,笑点也有,我承认我笑了。

但总感觉,这和他在综艺里的表现出来的笑点,没什么不一样。

王大陆

而王大陆呢,除了台湾腔听起来有点怪以外,演戏似乎还停留在《我的少女时代》的那个角色,电影里唯一能展现他演技的片段,想必就是那一段乞丐装残疾人害他暴走的剧情了。

但,我的尴尬癌犯了,他向乞丐嘶吼着,你能站着为什么要躺着重复五句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某部电影“苏韵锦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的那种尴尬。

尬到什么程度呢?尬到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用手挡住脸等这部份情节走完。

彭昱畅

彭昱畅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演的也非常自然,基本上与原版电影的人设相符,,一是符合年纪的定位,二是本身实力也过硬。

虽然电影里只能靠头部和眼神来表演,但也演绎出来了这个角色本身该有的样子,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后用自己的牙齿咬住笔,写下那封给兄弟的信那个片段,是本片演技最高光的时刻。

今天还看到个新闻,说是拍海边溺水那场戏的时候,彭昱畅问能不能早点喊停,导演回了句:我们这有救护车你怕啥,你以为躺着就能把钱挣了吗?也是非常迷惑了。

谈谈剧情

剧情的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吧,残疾少年想要破处,兄弟们各种帮忙最后成功帮他完成了这个愿望。

我以为砍掉了“伟大”,把破处换成了谈恋爱就完事了(毕竟大家都懂嘛),快看完的时候我也是这样以为的,谁知道电影来了个高能操作,这一切只是我说说而已,其实我假尿是真的,走火是假的。

这下好了,妥妥的青春性喜剧,变成了青春兄弟情,可如果改成真的只是为了谈恋爱,根本不至于费这么大劲呀。

如果你兄弟,只是为了让你谈个恋爱,怎么就跟女生说一句谈恋爱就要被打一次了,这个逻辑显然是不对的。

这个设定崩了,整个电影结构也就崩了。

电影的最后,也是强行正能量,加入了非常多素人关于友情的合照,虽然很多电影都有这么做过,但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强行煽情,让人再一次犯起了尴尬癌。

当然,电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原因大家都非常清楚。

但抛弃了这些,电影就一定好看吗?我想未必。

因为除去审cha的这些,导演基本是复制了这部电影,意思是连原版本身的缺点也一同复制了过来,再加上选角方面的问题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3

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谷文昌》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作为谷文昌的故乡人,大家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以前就听说过谷文昌的事迹,知道他是从林州南下的干部。这两天,我们全家一起收看《谷文昌》,更加敬佩这位人民的好干部。希望子女以后学习谷文昌的精神和情怀。”退休职工侯成学说。他从3月1日起每天准时和家人一起收看《谷文昌》。

“谷文昌的心中只有人民,他是时代楷模、林州的骄傲。”林州市年近八旬的乡村医生王银珊用毛笔写下了《谷文昌》的观后感。

3月5日晚,安阳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林州市影视家协会主席李万兴准时收看《谷文昌》。他说:“作为一名影视工作者,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内容深刻,反映了谷文昌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也体现了太行山区人民倔强的性格。谷文昌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两大精神,作为林州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谷文昌是林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林州人民的好儿子。谷文昌骨子里有一种林州人坚韧不拔、战天斗地的精神,他把林州人的好品格带到了外地、带到了东山,给东山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给我们林州人争了光、争了气。”林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傅玉生说。

记者了解到,林州市谷文昌精神培训中心所有教职人员每天都会在家收看该电视剧。3月5日,该中心3名教职人员专程到谷文昌故居打扫卫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电视剧《谷文昌》取材于“四有”干部楷模谷文昌的真实事迹。该剧歌颂了谷文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信仰、公仆情怀和担当精神。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4

它讲述了具有高超技艺和天赋的骑师本.科恩一家的故事。本.科恩曾是无数人追捧的偶像骑师,曾赢得无数荣誉的他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摧残,接连的后起之秀将他抛到身后,从此成了“待处理垃圾”,然而当他遇见和他命运相同的赛马桑亚后,一切就此改变。。。

电影虽是属于励志的,但其中的亲情是不可忽略的一大亮点,主人公与小女儿凯尔之间的亲情流露更是将电影提高到了另一新的高度。总的来说,它可以总结为梦想、勇气、亲情。

梦想:

主人公本.科恩、小女孩凯尔,都在带领我们走在追梦路上,当本.科恩收留下受伤的赛马桑亚的,是他面对自己梦想的开始。凯尔的天真善良和坚持让本.科恩看清了自己的梦想并找到了坚持的理由。当看到桑亚被允许参加最高荣誉的育马者赛时,虽然早就想到这样的如果,但心里还是会有些失落后欣慰的感觉。最后桑亚的获胜无疑是给坚持梦想者的最大奖励。不只是物质,更是精神的。

勇气:

有勇气支撑才能走到最后,本.科恩留下一匹受伤的赛马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为了恢复桑亚他不惜卖掉地产、被老板辞掉。凯尔虽是小女孩,却拥有也许成年人也难得的勇气,果决拒绝了十万美金,选择了桑亚,也许这种勇气只有纯真的她才有吧。为桑亚报名比赛的她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定深深打动了裁判和无数观众,当没有参赛费时,她表现出来的勇气与决心再一次帮助了她赢得了阿尔巴的信任。

亲情:

电影里本.科恩和凯尔之间的父女情深一定触动了不少人,父亲的关爱,女儿的天真笑脸刻画了一副温馨的生活画,特别当父女俩一起站在马前的画面,再也找不出形容词形容这样和谐的没了。

励志类电视节目观后感5

新冠疫情期间,电视剧《谷文昌》在央视播出了。谷文昌是人民的好干部,也是共和国的英雄,他如一座丰碑,矗立在百姓心中。

英雄是属于历史的,也是属于文艺。每一位英雄都会和人们相逢至少两次,一次是历史的,一次是文艺的。毫无疑问,谷文昌就是这样的英雄。我曾有缘欣赏过话剧《谷文昌》,深受感动。转眼三年过去了,舞台上的“谷文昌”依然印象深刻。这几天,隔着银屏,与“谷文昌”再次相逢,有一些亲切,更多了几分期待。

电视艺术长于叙事。电视剧《谷文昌》充分发挥了这一艺术优长,全景式、生活化地讲述了一番英雄往事。与话剧《谷文昌》直击人心的震撼开场不同,电视剧开篇先叙谷文昌潜入东山岛侦察敌情。应该说,这样的开局值得点赞。一来,深入敌营的设置,展露出了谷文昌的英雄气和“机灵劲儿”;二来,后文中的一些人物在“序曲”中就不动声色地登台亮相,为谷文昌和东山这块土地以及这里人民的深厚感情作了巧妙的铺垫。

据报道,电视剧《谷文昌》共有30集,在当下的电视剧丛林中,“块头”并不算大。不过,对于一部诚意之作,已足够营造景深,从而把谷文昌的人物前史和人物特征交待清楚。目前我看到的前几集,已为谷文昌主政东山事迹的建立了顺畅的叙述逻辑,让人产生追剧的信心。

看过话剧《谷文昌》的人大多认可其形象塑造,辛柏青也因而获得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面对“辛郎饰谷在前头”,刘佩琦凭借精湛的演技,再一次成功塑造了电视版“谷文昌”。

一方面,电视“谷文昌”和舞台上的“谷文昌”保持了内在气质的一贯性和统一性。这应该得益于主创者对历史的充分尊重,以及在历史境况中把握人物内在精神气度的能力。于是,我们看到银屏上的谷文昌初心不改、坚持原则,同时,又“手腕子活的很”,善于处理复杂问题。比如,群众受到煽动,出现群体性事件后,谷文昌现场处置,巧妙化解矛盾,还顺势宣传了党的政策。又如,为了推动土地改革,谷文昌通过召开表彰大会,让地主豪绅“自愿”赞同土改。再如,谷文昌想尽办法,把铜钵村那些男人被国民党拉了壮丁的妇女,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通过换一顶“帽子”的方法,找到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出路。

另一方面,电视剧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刻画,丰富了谷文昌的人物形象,细腻地呈现了一位好干部的“成长史”。比如,谷文昌刚从军队转到地方工作时,听说出现群体性事件,赶紧出门处理,顺手抓起一件军装,一转念,又马上放下军装,改而拿起了一旁的中山装。这个极小的“换装”细节,设计巧妙,表演得当,表现出谷文昌身份意识的自觉转变,深层次则体现了谷文昌服从组织安排的党性意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把谷文昌的成长和新中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融为一体,也和党在新解放区赢得民心的曲折历程融为一体。我们观看谷文昌的故事并为之内心感动,实质上是回顾新中国走过的光辉岁月并为之心潮澎湃。

艺术塑造人物,不仅要描绘他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在于刻画他是怎样做的。也正是对“怎样做”的不同呈现,为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作为历史人物的东山县委组织部长、书记谷文昌只有一个,他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格已永镌史册。作为艺术形象的谷文昌,却可以也应该多样化。在不同的艺术手法下的“谷文昌”,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犹如一块宝石在不同的光照下会流露出千姿百态的风韵。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反复刻画一位英雄的形象,使之不断丰满,与塑造众多英雄人物,同样重要。

如果说,话剧《谷文昌》更多地是以一个好干部折射出了新中国的人民性,并赋予其审美意义;那么,电视剧《谷文昌》则把“人民性”作了更富故事性的细致阐发,在展现生活质感中彰显出谷文昌党性之崇高、人性之光华,就如他在剧中所说的,“对党的威信有损害的,事儿再小也不能做”。“做领导的,首先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腰杆挺直了”。这些道理,十分朴素,看似卑之无甚高论,实则指向现实、经久耐用。

类似的例子在剧中俯拾皆是。比如,面对解放初南下干部和东山当地的居民因为语言不通而带来的交流障碍,谷文昌对自己和干部们提出,要少说多做,甚至可以不说,通过实际行动来告诉百姓党的政策是什么。当遇到老乡对政策不理解时,谷文昌说,要多鞠躬,多微笑,少辩解。这是谷文昌在70多年前东南一隅的“执政心得”或“为官之道”,但谁又敢说,这些做法在今天就过时了呢?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这是谷文昌作为一名干部的生前事,也是他作为一位英雄的身后名。

“人生一粒种,漫山木麻黄”,这是《人民日报》2015年报道谷文昌事迹的文章的标题。木黄麻,是谷文昌留给东山的一份礼物,是他留在世间的精神象征,也是电视剧《谷文昌》的一个重要意象。关于木麻黄,植物学辞典里一般是这样描述的:根系深广、生长迅速、萌芽力强,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而这又何尝不可以用来描述“谷文昌精神”呢?

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