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景点观后感 > 南京旅游观后感怎么写优秀范文

南京旅游观后感怎么写优秀范文

时间: 嘉盛2 景点观后感

合上扉页,感慨万千,书中字字句句透着泛黄的颜色在脑海浮动。南京,一个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着南京的繁华与喧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京旅游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南京旅游观后感1

相比其它江南2113名胜古地5261,我以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4102,酒葆菜佣俱带六朝烟气的1653南京是最为不幸的。它花容月貌,沉鱼落雁,四季景色怡人,接受长江千年滋养,地处江南,富沃千里。当然享受同样得到大自然溺爱的还有我们的苏州、杭州,但是“远近高低寺间出,东南西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的苏州,有园林遍胜,书香氤氲,可以品诗论画,饮酒笙歌,即使无花无酒也可以锄作田,岂不美哉乐哉,惬意盎然,因此它虽是失落文人的后花园而有些许低迷凄凉,但是没有风声鹤唳的血光,反而文化弥香久远,才子遍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杭州则更是远离兵燹之灾,这里烟柳画桥,户盈罗绮,可以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决然超脱于历史的主流,飘逸潇洒,独自静谧的积淀着它的浑厚,它就如同王国维《雪溪图》中悄然点立的茅舍,意境悠然与世隔绝宛若仙境,不理尘世纷扰,让人羡慕不已。

而南京,地势险要,四周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世称“虎踞龙蟠”,诸葛亮也称赞南京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确是帝王之宅”。三国的东吴孙权最早定都于此,史称金陵,以及后来的东晋、宋、齐、梁、陈连续在此建都,故称六朝古都。明代文人以为最适宜做都城的是北京与南京,但是北京向北便是大雁荒漠蛮夷之地,南京则江南秀丽富庶,且自古就有“苏杭熟,天下足。”江南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天下租调赋税,十之89出自江南。富足的财力对于一个新王朝巩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南京成了都城不二之选。但是幸运似乎没有眷顾这个城市,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故。太祖架崩尸骨未寒,皇室内部惨绝人寰、骨肉相残的政变就有四子燕王朱棣靖难起兵开始,生性文弱的侄子建文帝,显然在战场上不是“马背上”成长的四叔敌手,再则朱元璋血洗武将,能征善战之士所剩无几,于是朱棣剑锋未抵便使新都举城惊慌。当兵临成下,李景隆、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建文帝也不知所终,南京皇宫内便兵血撕声裂肺。注定这个城市是不会平静的,明末期间,南明就将小政权的都城建立于此,可现在的明朝已经没有开国时期那种所向披靡的宏伟气势,而是一片落魄败相,它的头等大事似乎就是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而不是抗击清军,收复失地。朱由崧这个弘光皇帝忙着到民间选美女以供淫乐,朝中大权旁落于马士英、阮大铖之流,他们乘机肆无忌惮地大闹党争,党同伐异玩弄权术内耗,竭力排斥打击正派而有才干的东林党人,夕阳西下,王朝气数已尽,一个行将就木的髦耋老朽依仗几个正直的文弱书生怎能抵抗住如日骄阳的满洲族南下铁骑,最后还是史可法留下“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为朱由崧的南明政权草草收场做了最后的祭奠,史可法可谓是不识时务了,其堂弟史可程已经投降清朝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却以《复多尔衮书》中“贵国笃念迸发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若乃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为德不卒,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言辞拒绝招降,还好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可以给史可法留下绚烂的一笔,这也应该南明政权最值得黎道和最大的幸运了。而后太平天国洪秀全再次定都南京并更名天京,可惜义军为酒色沉迷,纸醉金迷,不思进取,洪秀全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山河日下,都城不久被湘军攻陷,它的行宫难免重蹈“项羽烧阿房宫”的厄运了,钟灵毓丽的宁城难免又一次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只留下一段惨痛的历史教训。

南京旅游观后感2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它无疑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随着现代化脚步不断地加快,它更是增添了不少的现代化元素。前段时间终于下定决心要来一次古都之旅,而我们选定的地点就是南京。现在就把我旅游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希望大家看到我所写的南京旅游心得之后,能够为你设计南京旅行的时候有所帮助吧。

在南京旅行,我首先觉得这里的交通很方便。你随时能够在这里乘坐到对应的公交车,去任何一个旅游风景区。一般来说,八个站点以内的公交车都是2元钱,而站点越多,那需要花费的价钱也就越多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如果是和我一样都是穷学生的话,那么你提前准备好零钱坐公交了。

在众多的景点中,我最为喜爱的就是娴静的前湖和朱雀湖。在我写南京旅游心得的时候,我就整理了一遍前湖和朱雀湖的资料。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不妨去东郊看看,梅花山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我个人觉得南京的地铁的屏蔽门做得不错,很有南京当地的特色。

来到南京,很多人都不会错过这里的玄武湖,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玄武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后湖。在周围看到凹下去的地方,那就是被雨水冲垮的,毕竟已经六百多年的高龄了,已经不堪重负了。

来到南京旅游心得最深的是,这里的人。或许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了,这里的人生活得很幸福,很安康。闲暇有时间,也会回到这里来,看看这个古老的城市!希望它能够永远都如此有魅力吧!

南京旅游观后感3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踏上了由北国开往南京的列车。列车犹如巨龙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间,把游者的心带向远方!

南京,一个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着南京的繁华与喧嚣;期待着亲手抚摸六百多年的明长城;计划亲身登上阅江楼,近观围绕南京城的秦淮河,远望那宽阔的长江。

22日上午九时,当列车跨越长江大桥,我兴奋起来,稍有平静的内心又喧嚣起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孩子,终于了却了“梦回长江”的心愿。就这样,我轻轻的走进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犹如一个可爱的孩子,张开双臂热情的欢迎我们。

轻轻的踏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深情的注视着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细的观看那些珍贵的图文资料,用心聆听着导游的细致讲解,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莫名的触动一下下。自己反复告诫自己,这场刻苦铭心的惨痛经历不应忘记,要时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语。怀着压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纪念馆,蓦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爱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马路上,呼吸着南京的空气,感受着南京人们的温婉细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个粗矿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这所集荣辱、繁华、变迁的伟大城市之中。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听着名字浪漫极了,看着美艳极了,可它们历经沧桑,一路从民国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缠绕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丝胭粉香气,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个集体的旅行,总能听得欢声笑语,高亢嘹亮的北方话与温柔婉转的南方语音融合于一体,别有一番风味,好不活泼热闹啊!

暮至十分,走进夫子庙,感受着被秦淮灯光所点亮的二龙戏珠,看见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龙舟,游于河上,欣赏着各式花灯,聆听各种小曲,心中好不惬意。这不仅是一时的享受,而是几百年留下的一种文化记忆。饥肠辘辘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满中华的鸭血粉丝汤、细嫩的盐水鸭、刚出屉的金陵灌汤包等各式各样的美食让我大饱口福。同时,也让我在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不得不敬佩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阅江楼,真的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深刻真谛。向远眺望,长江犹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卧盘于此,长江大桥矗立之上,沟通着四面八方的人们;俯瞰,高楼大厦平地而起,象征着现代化的大都市;平视,老虎山被郁郁葱葱的松柏之树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盖着。好羡慕南京的人们能和花草树木、鸟儿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南京给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礼物。站立于南京站,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爱作为回报南京的礼物留个她,感谢南京接纳我!

南京旅游观后感4

5号终于踏上了开往南京的D31次列车,这次出差是临时要去南京一所学校教一个月课,虽然在车上就已经和校方联系好了会有人接站,但心里还是有有点忐忑。19点05准时到达南京站,走出列车瞬间感觉回到了一个月前的北京,简直像个蒸笼,北京这个时候早晚已经比较凉了。随着人流走出站台很远就看到了校方教务处的吴老师举着牌子在等我,带我来到学校,值得一的是南京火车站和地铁站是连着的,这样不用出火车站就能直接座上地铁,非常方便。最初南京给我的感觉还可以,虽然没有北京那么繁华,但基础设施都还不错,至少绿化作的挺好的,道路两旁的大树基本覆盖了马路的上空,但慢慢发现南京的优点屈指可数。

一转眼来南京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下面谈谈我对南京的印象

交通:南京地铁是按站收费的大概8站以内2块,之后按站向上涨,这个也可以理解,但公交竟然一色的两块,非常的不爽,就是本地人刷卡之后也要收1.6RMB,外地人更别提了,去那儿随便倒几趟车就得一把零钱,每次坐车为了破钱都得东本奔西跑。然后是服务态度,司机就和别人都欠他钱一样,对乘客呼来喝去,随随便便就出口成“脏”。甩站不停更是家常便饭。而且南京的公交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只要车一开动就跟司机他媳妇要生了似的,真是“飞”一般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欢乐谷的云霄飞车。疯狂的还不只公交,南京市内交通也十分混乱,尤其在一些次级马路上,车见到人决不减速,所以建议来南京的最好还是上份保险。

南京人:之前对南京人的了解仅限于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但通过几次和南京打交道已经彻底对南京人失望了,在网上随便搜了相关内容,发现骂南京人的还真不少,看了之后非常的有同感,南京人已经谈不上什么素质了,更别提什么民风淳朴,在这里我就不想举太具体的例子说明,网上已经太多了,个人总结了一下,心胸非常狭隘,态度非常装B,办事非常差劲,当然这不是代表所有的南京人,但绝对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南京人。南京人看过了也不用急着辩驳,先看看说的对不对,至于各位看官,个中感觉就来南京自己体会吧。

南京旅游观后感5

南京记忆。作为一个外省学子来到南京求学,自然少不了时常在这座城里四处走走,让自己慢慢融入这座城市,融入秦淮小曲绕梁、商女亡国叹息的六朝古都——南京。

现在我还清晰记得,入学时刚下南京车站,眼前便是那碧波无际的玄武湖。湖很大很美,已经不能用壮阔形容了。湖对岸是高楼,突然有一种渺远阔大的感觉。这不同于北海,岸上是安详的北京老胡同,也不同于大明湖。到南京,最重要的还是感受它的文化。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从东吴的建业,东晋的建康,到南唐的金陵,明朝的应天府和太平天国的天京,最后到中华民国的南京,这座城市经历了无数的辉煌,繁华与成功,同时在这一个个朝代轰然衰败之际,这座城市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细数南京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我不知道应该将他看做是一个历史洪流中的主角,还是仅仅把他看作是历史的见证者。但无论是什么,无可否认,他都是历经沧桑的,都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两年的时间里,我匆匆走过这座城市。城南的老门东、夫子庙,秦淮河,再到明城墙、大行宫、中山陵,沿着地铁线一路走来,玄武湖、莫愁湖,走在南京最深处的小巷里,看过民国风格,明清建筑,各个朝代留下的古寺庙。繁忙的新街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似乎少了一些停下来的脚步,年轻人朝五晚九的生活将每座城市慢慢同化,只有当你走进南京大排档,听着小曲,吃个盐水鸭时才猛然发现自己身处南京。每座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城市印迹,我用了两年时间来找寻,越来越发现历史的厚重岂止朝暮间便可寻得。所以今后的时间里,我将继续行走在路上,用心体会这座城市的味道。

在走过的这些地方里,还是有很多值得说说的。首先就城南老门东,也是偶然间和同学一起寻到这个地方的,原因也很简单:南京味道!一颗吃的心一直是很多人不远万里游行的动力,其实也算是我找到城南的动力之一。城南我在2013年10月中旬去的,秋意渐浓,夜晚还有丝丝凉意,城南作为一处新建设规划的秦淮景区,我们算是前几批的游人,当时里面的部分食铺还没有开张,走进去你几乎能够把南京人生活的细致了解一番,小茶点、胭脂水粉、阁楼小曲,似乎这就是老南京人生活态度,连郭德纲的“德云社”都入住了此地,这是一个慢节奏的生活区,古建筑里时不时出入几个游客,转身一看一群人还在排着队等着烧饼和粥,至于食物的具体名字忘了。如果前来游玩的同学千万不要忘了多往两边走走,因为主街道还是很短的,不足十分钟便会走到尽头,尽头处是南京古城墙。一面城墙似乎阻隔了老南京和现代化的发展,但是晚间的3D灯光秀表演有似乎向来往的游客表明南京是一座活力青春的城市,古代和现代的交杂中,南京,一座值得体会的城市。最近一次前往的地点是南京鸡鸣寺,今年的3月份,在微博上一片宣传之后,我带着对于一道樱花的憧憬去了,结果很失望,今年的樱花没有如期开放,星星点点的花旁围绕着层层人群,拿着相机拍照。此行的目的不是特地来拜访鸡鸣寺,但是最后却满足而归。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之称,现在的人们前往这里,大多数可能和我一样,就是为了看看樱花,进而传言该寺求姻缘很灵验之说,鸡鸣寺历经朝代洗礼,饱含历史沧桑,不是因为这多来的一道樱花而能取代的位子,踏进寺中,虔诚地接过递来的几株香火,我本人却很少烧香拜佛,也不是很信仰,但是我尊重佛寺,尊重每一位虔诚的拜佛人。其中比较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持一注香火,跪倒在佛像面前足足有十几分钟,嘴里叨念着,也许是家人健康的美好祝愿吧,这是一种信仰,我同样为之感叹。这让我喜欢上了古寺庙的环境,不同于任何其他地方的感觉,能够让心静下来,只是简单的一份夙愿,祈求身边的家人朋友能够健康平安。

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