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景点观后感 >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

时间: 新华 景点观后感

在写观后感时,需要对作品或场所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加深对作品或场所的理解和认识。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1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2

怀着激动的情绪参观了齐齐哈尔市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讲解员认真,仔细的讲解了从原始社会到解放中国的这段历史。让我们对这段历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有了重新的认识。

博物馆里虽然有些文物是仿造的,但却十分逼真,甚至有些文物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体会一下当时的年代和人文景观。

同学们在听讲解员的讲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他们不懂和不明白的问题,讲解员认真并且热心的为同学们解答了问题。

历史有时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让人无法相信。当我们看到一些小石头时,原始人类就用它来切割东西,这有时让我们质疑,但它确实是真的,也真正存在过的,那是我们的人类就很聪明。他们有时候想的办法连此刻的我们也会想不出来。历史也是透明的,什麽事一看历史就明白。例如日本侵华战争,我们一看罪证便知是真事,日本那些右冀势力是否定不了的,因为历史在证明,历史不会欺骗我们。

这次活动很有好处,让我明白了一些以前不明白的事,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期望多有机会去参加博物馆,更多了解人类,了解革命烈士,了解历史。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3

五颜六色的颜料,构成了我那调色盘似的童年。红色代表喜悦、灰色代表悲哀、绿色代表惊奇……正是这一种.种色彩的出现,使我时常回忆起那像按了录像带的后退键的往事。那天一大早,我随着妈妈一同来到历史博物馆。车上有说有笑,好不开心!

这是我对博物馆的憧憬度随之上升。最后到了目的地!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古香古色的三层建筑。金色的房顶,紫色的门窗,加上那飞翘着的房檐,显得十分的典雅壮观。历史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馆内收藏了超多的古书、古画、古瓷、古砚……充分的表现出了历史博物馆的长久历史。“这次我可真是大饱眼福了!”我不紧不慢的自言自语道。

在一楼大展厅的正面墙上,挂着历代名人像:有南宋理学家朱熹、有明代天文学家齐颜槐,还有中国的铁道鼻祖詹天佑……画像的左边是一排展橱,展橱里摆放着一方方巧夺天工、形态万千的砚台,展橱里还陈列着牙雕、石雕、木雕和各式各样的玉器、陶器……我觉得最搞笑的要算一尊彩色的花鸟瓷瓶了。瓶上有几枝蓝色玫瑰和三五只黄莺,栩栩如生。忽然背后传来了一声“多美阿!”的赞叹。原先,妈妈正在欣赏一尊唐代菩萨像。妈妈拉着我的手,向我解释着她对这尊雕塑的理解……妈妈说完后,我看看妈妈又看看雕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随之也挤出“真美!”俩字。原先一尊雕塑蕴含着这么深刻得内涵。

看来我还真来对了,能够欣赏到这么多的历史文物,让我的视觉细胞又来了一次冲击。哈哈!你们也来参观吧!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4

星期天,我们全家十分高兴地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沈阳市故宫博物馆。

沈阳故宫博物馆是清朝入关前的一座皇宫。整个故宫是以崇政殿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进入故宫建筑群会有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游览路线。

我们走的是中路,首先看到了崇政殿和十王亭。崇政殿居中,十王亭左右竖立,每排各五个,整齐排开,整个建筑看起来十分威武,庄严肃穆。其中,我最喜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是清朝皇帝上早朝问政事地方,而且据说崇政殿的`搭建没有用一根钉子,复杂的木制结构精准有序。崇政殿的颜色主要以红色,蓝色和黄色为主,内壁呈圆柱形。看着威严的崇政殿如同看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坐在大殿中央,接受百官朝拜的壮观场面。

走出崇政殿来到十王亭,这里陈列着八旗军的各种兵器,真是应有尽有。其中火枪是我最喜欢的兵器。火枪的枪托和枪把都是木制的,枪身很长,像极了早期的步枪,显示出了当时清朝官兵的智慧。但是也不禁让我想到一个问题,火药本是中国发明的,却在清朝晚期成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武器,心里不由地升起一阵悲伤。

"瞧!那是什么?"寻着声音望去,我看到了大名鼎鼎的锁子甲,立刻来了兴趣。锁子甲是古代的"防弹衣",由铁环做成,中间一个母环控制着四个子环,环环相扣,刀枪不入。当年清军将士不正是身穿锁子甲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勇猛杀敌的吗?心中不由得赞叹锁子甲发明者的伟大智慧!

以前我认为清朝相比其他朝代,军事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游览故宫时,却从博物馆的陈列中看到了清朝人的智慧与勇敢,让我对它产生了几分敬畏之心,更激发起研究清朝历史的勇气和决心。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5

今天,我们四年级全体同学在家委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博兴县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最醒目的是坐落在大厅中央的天禄。第一间屋里全都是些石头,上面有的刻着佛像,还有的刻着字。再往另一边走,有许多莲花宝座,这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莲花宝座上面没有佛像呢?好奇之下,我问了博物馆的阿姨,阿姨告诉我说,“这些莲花宝座上原本是有佛像的,只是有的被人偷走了,还有的找不到了”。虽然这些莲花雕刻非常精美,但缺少了上面的佛像,真让人遗憾。

接下来,博物馆的阿姨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露天的小院,小院里是一排人物雕像。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第一个雕像没有名字,同学们就好奇地向博物馆的阿姨询问,阿姨告诉我们说那是翁仲。所谓的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汉时代就被汉人引入关内,当作宫殿的装饰物。

从小院回到大厅,我们从东楼梯上了二楼。首先应入眼帘的是许多玻璃瓶,每一个玻璃瓶里都有一个动物标本,有可以产珍珠的珍珠海贝,有各种鱼类,还有可怕的蛇等等。

再往南走有三间房屋,我进了第一间,那里有一个麋鹿头头骨,有许多赏瓶,还有一匹陶马,它是汉代的。这些对我来说都没有门口的象牙吸引人,那个象牙长两米多。

第二间是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物,有布老虎什么的。第三个门里面有王竹川同志的钱包、王英才同志的照片等等。

整个博物馆被我们详细地看了个遍,最让我留恋的是那些玻璃瓶中的小动物标本。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很高兴能有今天的这个参观活动,博物馆让我知道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给了我无限的遐想。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6

今天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一天!

一大早我就和同学们、学生家长及老师一起坐大巴车去了山东省济南市的省博物馆。到了目的地,我们先去参观了昆虫系列的知识,然后又去看了长着又细又长的犄角、满身带着黑色斑纹的大蝴蝶,五彩斑斓的,好看极了!接着又去看了刻着古老图案的瓷器,各式各样、形状不一,富有许许多多的文化特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后观赏的——“非洲大迁徙”那里面有各种各样在动物园里所看不到的动物模型,非常有趣!

希望老师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因为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把自己没有听到的,没有看到的,都可以借鉴一下,补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也通过这次的活动把我们不所熟悉的、有疑惑的问题都解答出来了,又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相关的科学知识。

今天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在玩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我非常的开心!

博物馆观后感格式范文篇7

今天,我和父母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前八座宏伟的汉白玉雕像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博物馆由方形底座和巨型穹顶组成,分为四层,各有特色。一楼是青铜博物馆,二楼是陶瓷博物馆,三楼是书画博物馆,四楼是货币博物馆。

我们带着有序的参观团队进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来到青铜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令人眼花缭乱,达丁、西尊、黄丸等青铜器历史悠久。达丁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前,古人就能创造出如此精美图案的宏伟青铜器,真是令人惊叹!

参观完青铜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陶瓷博物馆。我发现了两件非常不同的瓷器。一种叫如潘瑶,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茶壶。它的质地很硬,直到现在都没有磨损的痕迹。我觉得一定是古代无名艺人的心血。相反,大汶口文化中的黑陶空心高柄杯,质轻易碎,壁厚只有一毫米,故称“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文物,我最喜欢的是青花瓷。雪白的瓷器上画着蓝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光着头,仿佛在找人比拼;有的两条龙纠缠在一起,好像在打架;有的努力飞向天空,仿佛摘太阳……看着这些矫健的龙,不禁暗暗赞叹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飞逝而过,很快就离开了博物馆。回头看看身后的博物馆,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绘画和书法沉淀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

1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