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的过程是对于电影深层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电影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写创意电影观后感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创意电影观后感下载,供大家参考。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1
下午先看的满江红,第一印象是群星璀璨,每个演员都是本身我就很喜爱的。没有带一点准备就去看了,剧情连贯舒畅,每一个反转令人惊喜但都合情合理。
演员角色和人物关系在第一个院子里就被很清晰地刻画。每一对副的和正的职位上的人的对立,明里和,暗里对的冲突,都为反转做好了铺垫。副的砍掉正的,变成正的,权利的转换伴随着杀戮。
第一遍看时会有一些没明白的地方,沈腾一个大头兵居然能轻松叫来丞相府里地位排前三的岳云鹏,刚开始觉得是,小岳岳对权力的追逐,需要去立功争夺正管家的位置。但后来觉得,是他的背景身份被沈腾所了解,在丞相府里,皇权和相权是对立的,如果小岳岳的皇室背景在这个地方被揭露,那他注定不能接触到丞相的核心秘密和圈层了(虽然事实也是每次在阁楼上的秘密会议,守在丞相身边的人是张译而不是小岳岳)。在第一次沈腾揭露他的背景时,他惊讶,同时答应沈腾很不合理的要求,但并没有反驳他其实是爱妃的内侄。
但后来,密信被偷到,小岳岳(皇权)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去抑制丞相方的势力,所以选择鱼死网破,摆明身份拉拢千玺和沈腾。在小岳岳府门口的一口茶一句话的剧情里,小岳岳正式向丞相方势力声明自己的身份,这里也是皇权和相权在整个电影中最正面的对抗,明显的结果是,相权赢了,这也影射了当时丞相的权势滔天独裁专制,免死金牌不顶用了。所以后来小岳岳自觉地把柴房的钥匙给了张译,这是求和的信号,他知道自己失败了,他想活。但因为他的.身份,他哪怕现在活下来,以后也指不定哪天就被丞相处理掉,所以最后还是被沈腾诱骗。
张译也想活,他知道丞相太多秘密,也害怕有一天被处理掉(丞相的贴身婢女都是聋哑人,如此谨慎胆小狡猾的丞相很可能把每个了解他秘密的人都做掉),所以张译想给自己留个后手,从歌姬那抓到丞相的把柄,但也被反杀。
在后面全军复诵的段落终于没忍住。
国难,家愁,小人物搅动时代的方式,代价很大。有信念重气节,对人的支撑很重要。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2
“我们要感谢的永远不是苦难,而是苦难中永不言弃的自己,还有那些来自于周围的微光”。—题记
在春节档众多电影中,我选择了《奇迹》它是一部励志、温情,是泪点与笑点并包的电影,很适合在这个合家欢乐的节日中与亲朋好友一起观看。
这个故事发生在深圳,那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那里有高楼大厦、纸醉金迷,也有脏乱破败的出租屋和很多拼命赚钱努力生活的小人物。大城市就是这样,充满无限可能与机会,一夜暴富也可能倾家荡产,景浩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带着先天性心脏病的妹妹在这个城市生存,扛起了巨大的责任,他的成熟让我忘记了他是一个二十岁的少年,母亲因病离世,父亲抛妻弃子,为了给妹妹治病,他赌上了一切。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购买了一批翻新机,本以为有了赚钱机会,结果一条处理倒卖翻新机违法的消息让他宛如晴天霹雳。他历尽艰辛找到机器的原生产公司,劝说他们回收零件,而公司老板答应他只要合格率在85%以上就回收,是浩在没有本金的&39;情况下开始拆机。
在梁叔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个破旧的屋子做为工厂,几个人才市场都不要的人做员工,开始干活。卖了唯一的交通工具—电动车,因还不上贷款抵押了小门店,为了赚钱兼职高空清洁工,没钱交房租被房东赶出来和妹妹一起住在工厂。当未拆机被偷时,他为了抢那批货差点付出生命,车上打斗那个片段看得揪心,被摔断的手指血肉模糊……苦难不是单独来袭而是接踵而至,受伤不能擦玻璃没有了入收,工厂房东将他赶出,就像那场台风卷走了景浩的希望,但太阳总会出现。
他的那群员工,更是他的朋友给了他希望,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抵抗风雨总让人热泪盈眶,他们是普遍人,挣扎的活着,乐观的面对未来。
“致敬新时代里每个拼搏奋斗的你,我们都是奇迹的创造者”。
愿好景常在,相信上天会着顾努力生活的笨小孩。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3
整部电影看下来,不知为何会有一种遗憾,或许是因为个人喜好的参差以及不同的审美风格。
稍微的觉得前期与后期的画风有一些不搭,感觉前期的铺垫略微不足,以至于后期全军朗诵《满江红》时,会觉得中间空了一段,但是又不知道空的是什么,突然间就上升到家国情怀,让我霎时间接不上,有一种从片段A跳跃到片段B的感觉。
最大的收获: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爱上了《满江红》这首词,被岳家军和岳飞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能写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词!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啊!为了家国可以做到如此这般地步!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4
曾经在懵懂时看过霸王别姬,当时纯粹是从故事片的角度去看此片。而此次活动,让我得以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和片中的角色。
霸王别姬的时代背景的复杂是我看过的影片之最,它的故事横跨数十年,又涉及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最快的时期,从清末一直到结束。而两位主角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落落。
两位主角的命运映出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脉络。电影中处处蕴含着变与不变,大到从社会体制到人们思想的变革,小到人们的衣着。同样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同一个剧院演着一样的霸王别姬,连表情和脚步都未变,而底下的观众却换了一茬接一茬从太监,日本兵,到人民解放军,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不变的戏码,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观众的不同得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舞台上的京戏帷幕落下,舞台下更大的帷幕却拉开了。同样的演出错误,在清末时期可能是被投入大牢,在民国时期是蛮狠的拳脚,而当观众换成了解放军,两位主角惯性般的做好了接受处罚的心理准备,但回以他们的是热烈的掌声,与“前进,前进,前进”的歌声。此时段小楼和程蝶衣的手足无措和小四脸上从愕然但微笑的表情变化让人记忆深刻。我也被此刻的场景深深震撼,嘹亮的歌声回响在曾经歌舞升平的剧院,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即将产生的变革和在这之后起推动作用的共产党思想的伟大。
程蝶衣在这电影中无疑是灵魂人物,而他跌宕的人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让我着迷。程蝶衣活的是精彩的,作为“角儿”,他为人狂热的喜爱。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一个个时代的烙印也深深的打在他的人生中。在清末,他年幼时为了进戏班而被切去了畸形的手指,为了讨生活,学技艺,忍受着严酷的打骂,成名后又受太监的欺辱。而到了七七事变,日本入侵后,他又染上了毒瘾,无法自拔。在后来,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法庭也让人哭笑不得,程蝶衣当庭说自己是汉奸最后法官还是在百姓的质疑声中判他当庭释放。而在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后,他却下起了戒毒的决心,虽然电影中没有说明缘由,但我认为他应该也是感受到了社会即将改革的浪潮。
“不疯魔不成活”是段小楼两次用来形容程蝶衣的话。细细品味,程蝶衣对戏的执着是该要我去学习的。其实在电影中,程蝶衣始终只想好好的和段小楼演好戏,演一辈子的戏,无奈,时代弄人。但是他对戏的执着始终未变,他曾问过段小楼,虞姬为何而死。当时我并未想到答案,而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没办法完成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吧,同样这也许也是他最后选择像虞姬一般死去的原因吧。
最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我应该学习这种执着的精神,坚持自己的党性,并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5
今天下午老师说:“一会儿人到齐了,我们去大礼堂看电影。” 顿时,我们欢呼雀跃,都盼望没来的同学赶快来。不一会 儿,我们都到齐了,老师又说:“先去上厕所,然后有秩序的排队下楼。”
到了大礼堂,我们一队一队地进。等我们坐好安静下来的时候,电影开始播放了。
电影大致是讲在一片蓝精灵村庄住着一群精灵,他们的皮肤跟蓝天一样蓝,所以叫蓝精灵。蓝精灵中没有女精灵。有一位邪恶的巫师格格巫制造出一个邪恶的女精灵叫蓝妹妹,她非常的调皮,皮肤是灰色的。聪明的蓝爸爸把她变蓝了,并教她要善良,要有爱心。她变好了,因为她的心被蓝爸爸净化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格格巫看到了,他又制造了两个精灵,并把蓝妹妹抓来,逼她说出配方,蓝妹妹不愿意说出配方,可是他看她的朋友就快饿死了,就说出了配方。格格巫把其余的两个精灵也变蓝了。格格巫把他们都抓起来准备吸他们的精华。就在这时,精灵的朋友帕特里克、格雷斯和蓝爸爸救了他们。蓝爸爸说:“只要有爱就不怕困难,爱能战胜一切。”这时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在我遇到困难是他们帮助我、鼓励我。尽管蓝妹妹不是蓝爸爸的亲女儿,但蓝爸爸还是像亲生女儿对待她。每次蓝妹妹想到自己的身份时,蓝爸爸都会对她说:“你来自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最后他们告别了帕特里克和格雷斯,然后和新朋友一起回蓝精灵村庄了。
“你来自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这句话将使我受益终生。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6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自己看这部电影的原因。这学期我选了中国当代小说研读这门研讨课,老师带我们解读了很多的中国当代小说,而他提到了很多次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而且一直在对它好评,所以忍不住就看了。
这部电影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震撼,真的是震撼。从故事的设想、演员的演绎、情节的细腻、电影的场景、人物的成长、时代背景的反映,给我带来了极大地冲击。以前从没有接触过张国荣的任何作品,所以对于大家对于张国荣的尊敬都没法了理解,但是看了霸王别姬之后,真的不得不佩服张国荣,感觉他把蝶衣的那种柔与刚以及隐忍都表现出来了。还有就是巩俐的表演也让我咋舌。以及影片所反映的那种京剧文化在逐渐受到破坏的现状,也让我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思考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感受到了在不同的时代下人民大众以及文化事业者的痛苦。还有一个我的感受就是,我感觉这个电影以蝶衣的成长为主线,似乎蝶衣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死亡。踏进戏园子的蝶衣,伴随着的是他身上的女性一面的消失;少年时代的蝶衣,伴随着小赖子的上吊死亡;日本人侵略中国,成角儿了的蝶衣伴随着科班师傅的死亡;民国时期的蝶衣,伴随的是陆小楼和菊仙的孩子的死亡;建国时期,伴随着袁四爷的死亡;时伴随着菊仙的死亡;直至最后他自己的死亡。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7
看过《乱世佳人》后,心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情感的潮水仍在尽情地冲击着理智的堤岸,沉思良久,经过对女主人公思佳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爱的执著追求的思索,我既为其钦佩,可同时又为其深深地感到悲哀,也许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载体,在追求着爱情的同时又失去了人生中这最最宝贵的至爱情感。
作为思佳丽——一个出身高贵的小姐,迷人的外表和特有的气质曾倾倒了无数的痴情男子,使他们为其或歌或悲,但她却独独迷恋上了卫希礼,一个并不是最出色的男子,爱情的魔力令其如痴如醉,但是卫希礼所爱的却是美兰而非自己,面对着即将结婚的卫希礼,她能够抛弃少女的羞涩心理,将内心的爱慕之情大胆地表达出来,这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啊!但是思佳丽偏偏做到了。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爱一个人并不是追不到,而是没勇气表达出来,当然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后是否能够获得爱情,这又是另外一回事,毕竟爱情是两厢情愿,任何单独的相思和强迫都是无济于事的。爱情并不是形体上的结合,而是灵魂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沟通,琴瑟和谐,只有这样,爱情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是优美动听、震撼人心的,在此思佳丽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是我所深深敬佩的。
第二,当思佳丽的新婚丈夫查礼死后,她能够抛弃世俗观念而不顾,顶住压力去参加舞会,这又是体现其勇气的第二点表现。本来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大厦就是相当脆弱的,丈夫的忽然战死使其轰然倒塌,一切都灰飞烟灭,只留下名义上的片片残骸和联系,与其虚伪地放声大哭,倒不如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将其真实的情感赤裸裸的流露出来,尽管她的这种做法人们在情理上难以接受,但是在虚伪和真实之间我宁愿看到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有她这样的勇气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少一些披着美丽外衣的人们,那么处处防范、渐渐冷漠的人际关系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越来越流行的所谓“隔膜”也便会冰释瓦解,人们将会更容易地相处,所以我钦佩她的这种冒着将会遭到世人唾骂、名声扫地的危险而展现真实自我的勇气。
第三,我欣赏她的那种在困境中百折不挠、愈挫愈坚的顽强意志和对诺言的严格遵守。
在战争前,思佳丽可以不必为自己的吃穿住行担忧,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与劳动基本上脱离了关系,然而当战争爆发后,面对着昨日的财富转瞬间化为虚有和那片烧焦的黑土地,她咬紧牙关以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整个家庭生活和重建陶乐的重负,其毅力、其信心、其勇气,又岂是一个柔弱女子所承担得了的。生活的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在随时出现的天灾人祸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战争的熔炉里,在社会的动荡中,她完成了一次由柔弱到刚强的全新蜕变。
经过重重困难和远途跋涉,当重返故里时,面对着眼前荒芜的田地一片狼籍,昔日美好的陶乐和相关的记忆怎不令其潸然泪下?当看到饥饿难挨的她好不容易在地里找到一个箩卜而爬在黑色的泥土中放声大哭这个镜头时,我们又怎会不为之动容和赞叹?特别是她举手发誓要重建昔日陶乐和再也不挨饿时的那份不屈不挠,浑然大气,更令我看到了一个非凡女子钢铁般的意志和韧性。而今天的一部分人当稍微受到一些挫折和磨难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看到这时是否为此汗颜而自叹不如呢?
如果说感动我的是她的那份坚强和勇气,那么夹杂在其间的也有她对诺言的严格遵守,这也是她身上的一处闪光点。只因答应了卫希礼让照顾美兰的诺言,于是在即将被攻陷的亚特兰大城市,她冒着被捕的危险毅然留了下来,照顾将要生产的美兰,后来并带她们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除了房屋而一无所有的陶乐,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怎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到的,面对着自己的情敌、卫希礼的妻子美兰,思佳丽可以有足够的理由对美兰母子置之不理,让其自生自灭甚至毁了她们,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以宽容的态度包容了一切并给予悉心照顾,与其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姊妹情,这是我所钦佩的另一点,其闪烁着人类善良本性的光芒是不容我们抹杀的。不管她对待别人如何,就从美兰这一点上思佳丽善良的一面就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对于她优点的肯定并不代表对她缺点的熟视无睹和掩盖,思佳丽同样是人,而既然是人,那么她便有着人类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她的那种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把别人的感情当儿戏、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态度和做法是我强烈反对并坚决屏弃的。我欣赏她的精神,但不欣赏她的手段,毕竟爱是一种奉献而不是索取,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她把别人的青春当赌注,毫不顾惜地挥耗在自己的舞裙下,这又表现了她的自私。
而爱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精神、一种百折无悔的选择,所以玩弄感情的人最终必将被感情所玩弄。结果女儿的去世在其深深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其痛苦是撕心裂肺的,可是她却又因仍爱着卫希礼而使深深爱着自己并屡次给予自己帮助的丈夫白瑞德因误会离开了自己。此时她才真正地感觉到她是多么地爱自己的丈夫,只是一直生活在自设的爱情梦幻中没有发现罢了,可是为时已晚,一场梦醒来后已是曲终人散,在清风明月夜,在陶乐这片历经沧桑的黑土地上只留下其孤寂的灵魂默默地伴随着空荡荡的房屋。可悲!可叹!
是的,她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可又是精神上的失败者;她得到了许多,同时又失去了许多。
下一个太阳升起的时候,在陶乐那片浑厚的土地上是否会重新走来那熟悉的身影?思佳丽期待着、追求着……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让思绪任意驰骋的空间。
创意电影观后感篇8
电影《重返·狼群》真实展现了狼妈李微漪帮助小狼格林从城市回到草原的曲折历程,不仅全方位呈现了小狼的生动萌态和整个狼群的生存现状,更探讨了关于生命与自由的选择。在观影现场,很多观众都被人狼分别的画面戳中泪点,并为影片中超越物种的情感深深震撼。一位观众直言,在当下商业片特别泛滥的现状下,这样一部走心的电影堪称“国产电影的清流”,而完成这部作品的两位主创也十分值得敬佩。
这部电影也颠覆了观众之前对狼的印象和认知,让他们发现狼其实也是一种聪明、重情义、懂得感恩的动物。导演亦风还现场辟谣,澄清狼其实是不会吃人的,“狼吃人”一直都是大家的误解。当天见面会上,几位热心动物保护的爱心人士也来到现场。在被问及如何看待流浪猫狗的问题时,李微漪呼吁大家不要遗弃小动物,要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谈及《重返·狼群》拍摄历程,李微漪坦言他们并非专业的纪录片人,无法以一种第三者的目光去看待小狼格林,因为在那段相处时光里,他们已经将格林视为亲人,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在7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他们既是记录者又是当事人。李微漪还现场爆料,由于在草原上生活了近7个月,她和亦风都成了“人中之狼”,回到成都后一度不适应城市生活,导演甚至忘记红绿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