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

时间: 新华 电影观后感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撞击灵魂的力量,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1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标准更不是一般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要求,“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诚的情绪感染力。

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著名作家刘震云也参加了《朗读者》的录制,带有口音的他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董卿说她说服刘震云来参加这个节目,是因为两个真诚的人最真诚的交流,“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节目的核心,真情实感才是节目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真情实感是《朗读者》要传递的价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表达。所以,也会有平凡人带着动人的故事来到这个舞台。四川成都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这个鲜花山谷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实现她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浪漫的花海。这对夫妻被邀请参加《朗读者》的录制,他们用共同走过的26年人生路,诠释着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2

2021年1月8日,筹划了将近一年的《朗读者》开始了第一场录制。当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中国一共有28位无国界医生,有4位来到了录制现场。妇产科医生蒋励不无激动地分享着令她难忘的经历。

对录制追求完美的董卿和节目组,为了更好地呈现朗读时的意境,特意让舞美团队对现场灯光进行了调试。在调试灯光和音效时,董卿还为这些非专业的朗读者们传授了经验:“随着音乐酝酿情绪,不要着急,你们读得都很好。”她又对观众说:“你们的倾听很重要。如果你们给朗读者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鲜花山谷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实现她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浪漫的花海。

《朗读者》把这对夫妻请到现场,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洁开始讲述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结婚26年中所发生的浪漫故事。他们用日记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手翻开十几本日记,其中的一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节,丈夫写下的一段话:“亲爱的,我想送给你最好的礼物。首先是一栋房子。还想送你一辆213越野吉普车,

这句话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车不正是北汽的车吗?他们20多年前就有这个梦想了!周小林回忆起那时他们经常在祖国西南的横断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车最为合适,每次出行他们都租用这种车。通过那段日记,我们能体会到丈夫对妻子的爱,对北汽的信任和向往。而今他们站在北汽集团冠名的《朗读者》舞台上,董卿幽默地说到:“你们应该获得一个北汽颁发的‘最佳梦想奖’。”

正如董卿所说:“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她与观众互动道:“你们读过情诗吗?没读过情诗的人生不完整,读过后你的人生会升华的。”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见失败”的经历。董卿夸赞他气色好,他说:“这份鼓励我接受20%。”在柳传志先生朗读完一段特殊的献词后,董卿说她很受感动。柳传志先生笑着说:“这话我接受80%!”

舞台上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屏幕上出现了一段美丽译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这样,我们遇见了许渊冲先生。

他告诉我们:“生活有不同状态,要懂得欣赏每一处的美。”十位特别朗读嘉宾中,有许渊冲先生的学生,和他学生的学生。十个人不同语言的接力朗读,让观众体会到不同的美。

几天前董卿采访了濮存昕先生。这次录制,他带着一本书来到了采访间《老舍散文》。濮存昕先生演绎了很多经典角色,他依然在潜心研究作者创造一个角色的中心思想。在舞台上朗读,他仿佛来到了剧场中,用声音再次塑造了一段鲜活的人生。

钢琴的声音空灵且荡气回肠。现场听着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弹唱,观众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仿佛随着他唱出的一首千年古诗去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享受着岁月沉淀的甜美和安宁。此刻的小朗仿佛成了老朗,品味到了时光的智慧和如陈年之酒般香醇的情操。

国际钢琴家李云迪献上了天籁般的钢琴伴奏,在他琴声的熏陶下,朗读者感情更充沛地读着美丽的篇章,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李云迪也朗读了一段与音乐有关的文字。

在《朗读者》第一场录制接近尾声时,每个人都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朗读者》的舞台有一扇门,打开就能通向采访间。当董卿风趣地说到“芝麻开门”时,相信我们的心灵之门也随之打开,我们心意相通,期待遇见。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3

选择是一次次自我重塑的过程,它会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完善,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留下的便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题记

选择无处不在,我们会徘徊在生死之间,踌躇于明暗之间,世间万物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海选择了碧蓝,山选择了翠绿,世界选择了“万类霜天竞自由”。

面对无穷无尽的选择,王千源在面临一次角色抉择时,他决定去在若隐若现当中左右徘徊;秦玥飞在面临光辉与平凡时,他选择了希望的田野;徐静蕾面对一成不变,她选择了挑战与变化;理查德·西尔斯面对异国的文字,选择了成为热爱文字的流浪汉;郭小平面对渴望知识与关心的孩子们,选择了呵护与守望;麦家面对和他一样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与宽容。

选择,是生命旅途的驿站,用心灵去感悟,便不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选择,是时光隧道的中转站,用心灵去体味,便不会在大千世界中不知所措;选择,是编织梦想的彩带,用心灵去探索,便不会在虚无幻想中走入梦魇。

有时,一个选择会改变人的一生,王千源由配角蜕变为影帝,秦玥飞由高材生重生为村官,徐静蕾由善变转化成挑战,理查德由对文字的爱好变成了“汉字之父”,郭小平由医院院长成为了红丝带校长,而麦家从一个叛逆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理解孩子的父亲。

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许多选择,是遵从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追求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守住恒久平静的善良?希望每人个做出的决抉,都终生无悔!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4

星期六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朗读者》,本期节目的主题词是坚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姚明。

他的理想之火,是在十七岁那年盛夏被点燃----要做一个出色的运动员。自此,他告诫自己,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姚明在坚持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中国男篮最优秀的球员到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超级球星;从上海大鲨鱼俱乐部老板到中国篮协--。在篮球的世界里,他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2008年奥运会时,姚明左脚骨裂,有几套治疗方案征求他的意见。姚明说:“任何治疗方案,都要将奥运放在第一位。”他坚持要参加奥运,决不放弃。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然后在挫折面前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往往一念之差。是放弃还是坚持,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姚明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选定了目标,只有坚持才能到达彼岸。

记得上六年级时,我的数学常不及格,我一度心灰意冷,埋怨自己怎么这么笨,直到有一天老师找我谈话,说:“丁丽洁,数学该加把劲啦,不然上初中时会很吃力的。你要知道,努力终有回报,你再坚持坚持,说不定数学就上来了。”老师的谈话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放弃不学就等于宣布读书的路已到尽头,我越想越害怕。事实上学习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选择放弃,就好似游戏闯关一样,一旦放弃就会滞步不前,硬着头皮坚持一下,或许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坚持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拥有了改变命运的力量。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正因为她不懈努力,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最终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再比如刚逝世不久的伟大的科学家-- 史蒂芬?霍金,小时候医生诊断他活不到三十岁,但他不向命运屈服,一心搞科研,正因为他的坚持,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的财富。

只瞄准,不射击,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不是好士兵! 所以,不要为失败而彷徨,更不要畏缩不前,只要我们坚持行动付出努力,就一定会穿过暴风雨,到达成功的彼岸!

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朗读者第4期李亚鹏观后感5

有人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同书的作者进行一场精神上的交流,那么听一个人朗读,便是在听朗读者诉说过去的故事。

最近,我看了央视大热的一档节目《朗读者》,节目中的嘉宾在朗读着一篇篇优美的文段,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各自的故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聆听他们故事的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点启示。

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许渊冲老先生。许老先生是一位翻译家。他的成就可以用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来概括。这句话乍听起来好像并不稀奇,但真正去了解却让人大为惊叹。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个将《诗经》翻译成英文法文的人。他还将《楚辞》、《唐诗三百首》、《牡丹亭》等中国古代诗词作品翻译成了法文。20_年8月2日许老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来到《朗读者》这个节目的时候,他已经96岁高龄了,满头银发,看上去精神矍铄,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虽然快成百岁老人了,但他的心却是年轻的,感情是充沛的。回忆起70多年前的往事,并朗诵诗歌时,仍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仿佛看见,这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耄耋身体里有一个朝气蓬勃的灵魂正满怀激情为我们朗诵。

许老不仅精神上像个年轻人,在他的翻译事业上也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拼搏精神。他已经获得了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又是这般高龄,按说早可以颐养天年。但他没有,许老还正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计划在一百岁之前翻译完成,也就是四年之内还要翻译30本书。为了抢时间,跟时间赛跑,他现在每天工作到凌晨3.4点钟,这是一般年轻人也很难做到的。用他的话讲就是白天不够用,向夜晚借几点钟。他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能活一天算一天,不敢奢求。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许老已经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笔巨大的文学财富。但他仍争分夺秒,永不停息,尽可能多地去翻译更多的作品,是因为他无比的热爱自己的事业。翻译对他来讲是一种别人无法剥夺的精神上的快乐,是他自己喜爱的价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许老就是这样的学者。

由许老我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先生患了肺病。医生嘱咐他要多休息,但他仍不停地努力工作。别人认为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他解释说其实并不是这样。他知道自己不可能长寿,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我的脑海里,鲁迅先生和许老的影子重叠了。他们都是高尚的人,是无私奉献的学者,他们都喜爱自己的价值,并且,用这价值给社会创造出精神的宝藏。我们也会铭记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

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一生回想起来还有一点价值,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话,那么就让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完成学业,以便我们长大后能为社会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

朗读者观看感悟相关文章:

1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