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650字

电影观后感650字

时间: 新华 电影观后感

在写观后感时,观众需要对作品或场所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加深对作品或场所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才算好的电影观后感650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电影观后感650字,供大家参考。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1

最近我看了《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感受颇多,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女孩莉兹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吸毒,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成长道路,经历无数坎坷后最终实现了梦想,考进了哈佛大学。在莉兹身上,我看到了她对父母无私的爱。无论是影片开始莉兹无怨无悔甚至愿意逃学来照顾吸毒酗酒,有精神分裂的母亲,还是在最后莉兹面对台下记者说愿意用她的奖学金和在哈佛学习机会来换取她完整的家,无一不体现了她最渴望的是父母的爱,就像她说:“我爱妈妈,如此之深,虽然她做过一些事,但是我决不会忘记她爱我。”有句话名为“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无论如何,都永远孝敬父母,是他们将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爱他们。但是这份爱固然伟大,却也是一把沉甸甸的枷锁,锁住她读好书,改变命运的愿望,却要莉兹为照顾母亲而放弃,放弃麻省展翅高飞当凤凰的愿望。这不禁令人引发深思,爱既是神圣的,又是受束缚的,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爱?显然莉兹选择了保留。

在莉兹身上,我还看到了对目标无限追求的精神。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有行动地、乐观地面对现实,挫折定会冲我们举起白旗。有志者事竟成,不要抱怨不幸,要去竭尽所能地改变它,用自己的乐观向上和奋勇前进换取成功。难道从纽约贫民窟出来的莉兹最后成为哈佛大学的骄子是通过原地踏步得来的吗?不是!现在的不幸将是对我们最大的历练,绝不放弃,我们的梦就在前方!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2

中国文化被别人搬上银幕,亲切,多少也有点别扭。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不仅看到了爱国爱家的闪光点,还挖掘出了属于花木兰自己的心路历程,就是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开发潜藏的能量。影片采用了大量写意式的水墨画作为背景。山水,花草,庭院,田野。色彩并不是迪士尼通常的那种浓重,而是完全模仿了水墨画中的清淡。

当花木兰发现自己永远不可能做一个完美的贤妻良母时,外人否定她,认为她不能为家人争光;家人则鼓励她,希望她努力改变。是快乐地做自己?还是沮丧地迎合他人?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不得不让木兰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

军营的生活并不好过。每天从早到晚的耐力训练,让木兰有些跟不上他人的脚步。但她从未放弃,还是相信,生活虽不美好,但也不是太糟糕。

战场上,靠的不仅仅是力气,有时候也得靠智慧。木兰制造的雪崩,使军队胜利。当然,《花木兰》中的木须,也是功臣之一。在人生的过程中,每个人总是不断地在寻求自身的价值,这并不代表我们活在他人的眼光和掌声之中,而是对自身的一种自我肯定。当木兰都承认了自己其实只不过是假冒的时,她便接近了真实,因为她最终成就了最真实的自己。

终于,她为之努力,又发挥潜能的转折点出现了,替父从军、击败匈奴使她成了全民女英雄。

就像木须所说:“那是因为头盔太脏了,我给你擦擦干净。”也许再擦擦,我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发现自己的美与善良以及勇气。在故事中能令人处处得到启发。人,只有在发挥所长时,才能散发出强大的光芒。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有属于它的春天。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3

电影《我本是高山》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人物塑造,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

这部由郑大圣和杨瑾联合执导,海清、陈永胜、胡歌和刘雅瑟主演的电影,于2023年11月24日上映,它根据“_”获得者、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真实事迹改编。

这部电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矛盾,这些情感和矛盾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感同身受。电影中的情节安排也十分巧妙,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在角色塑造方面,导演们选用了优秀的演员,他们的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海清、陈永胜、胡歌和刘雅瑟等主演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

此外,《我本是高山》的制作和技术也十分出色。电影的画面优美,音效和配乐都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部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电影《我本是高山》的主题深刻且引人深思。它探讨了人性、道德、爱情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电影中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的交织和冲突。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困扰,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疑虑。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求自己的答案。

总的来说,《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它不仅有扣人心弦的剧情,还有生动且深刻的角色塑造。它的制作精良,技术上乘,同时又引导我们思考生活的诸多方面。这部电影以其对人性的细腻描绘与深刻启示,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性和价值观。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我给它打9分。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4

冰心曾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却不曾看到在绽放之初,它曾经受暴风与血雨,洒满了奋斗的泪泉。”

如这花儿一般,当新中国成立伊始,当中国的五星红旗耸立于珠穆朗玛峰之巅时,成功已向我们展现出它丰盈又明艳的光辉,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背后所经受的种.种困苦,番番磨难。

胸有理想者怀锦绣,这部电影中一位位“攀登者”们,个个自信、心怀大志,渴望与山顶并肩,渴望为祖国争光,于是心中卷起万千浪涛,于是胸中跨过壮丽的山河。有理想,仿佛若有光,于是困难中给予力量,使之不至于气馁彷徨,即使身处险境却仍心存希望,终于在逆风的攀登中收获了自己的梦想,广袤的皑皑白雪中,祖国的壮丽,梦想的来之不易,皆尽收眼底。

勇于前者得云梯。电影中的风雪大得惊人,呼啸着使人心颤,攀登者难道不畏?非也。他们并非不畏,而只是有着更大的勇气,而只是有着更强的意志,这如同火种般的热血,在他们身上流动着,书写着一份份不畏艰险,勇于前进的壮美诗篇!不是没有失败过,不是没有痛苦过,而只是坚定那份炙热而真挚的勇气,暗自振作,为下一次冲刺积蓄力量。终于,奋勇前进有了最本质的收获,是国旗飘荡的欣喜若狂,是多年理想终得实现的泪流满面。无疑,都是奋进这架云梯所传达的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渴望。

生活亦是如此,人生长途,难免遇到各种心酸困苦,但又有什么能比那88444.43米的山峰更高哪?但又有什么是真正用踏在泥土上的脚步难以丈量的哪?或许,我们只是需要一颗更加坚强的心,只是需要更添一份勇气从头再来,勇于奋起前进的勇气而已,如此去行,相信吧!成功的花儿也终将向我们绽放。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5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6

昨天晚上,我带着儿子,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战狼2》,太震撼了,太感人了,为制片人和导演点赞。下面就把我的观后感与大家分享,按时间顺序排列。

第一个震撼太真实了,我们的法律已经改得好像不再代表人民利益了,好像更代表资本的利益,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被邪恶的人威胁和欺负。真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啊!

第二个震撼(航母舰队):太漂亮了,001型航母、052D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和071型船坞登陆舰等新型军舰再配合我们中国军人整洁的仪容、严明的纪律、专业的素养真是人舰合一,犹如天使降临,一切妖魔鬼怪都将灰飞烟灭。

第三个震撼(撤侨):拥有一个随时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中的大使馆和武装力量真是太重要了。片尾护照上打出的“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你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让我热泪盈眶。虽然真实的护照上确实没有这几个字,但这名话确是真的,他在护照封面的国徽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里,只是用字幕的形式向观众做以说明而已。

第四个震撼(华资工厂撤离):面对只有一架直升机的情况,年轻的老板说“他们都是我们家的员工,都必须撤离”,虽然现实很骨感,但是这是一种精神,他为我们中国的企业主树立了一个高尚的艺术形象。

每五个震撼(非洲战乱):传染病、战争、愚昧,让非洲人民找不到生活的北,为了一点点私利杀人放火,制造恐怖,甚至雇佣一些“只要给我钱,叫我杀谁我杀谁”的外籍雇佣兵参与动乱。

第六个震撼(战狼):一个特种兵(就一个),一个侦察兵(也就一个),还有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年轻老板,三人组合面对强大的敌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沉着冷静,把我们中国军人的威风演绎的淋漓尽致。

我的观后感完了,国人当自强,我要先从我做起!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7

《冰川时代5》最好的地方就是充分利用了系列中尚未充分发挥的角色魅力,巴克的回归以及橡皮松鼠斯克莱特——无台词的经典形象完美继承了2维手绘黄金时代的典型角色特质——充满活力细节惊人,和倍显疲态分配不均的主角组相比简直夺走了所有光彩。而二人的配乐也是最引人注目和异想天开的,充满灵感,尤其是巴克登场一段的《费加罗的婚礼》,不能再赞。

吉祥物松鼠斯克莱特的惯例开场秀堪称是《冰川时代5》中最滑稽的场景——kinda sad——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身体喜剧和视觉效果,和西蒙·佩吉为巴克一角热情洋溢的声演相比,可谓是难分高下。

然而,《冰川时代5》最糟糕的地方在于负重太多过于臃肿。不仅仅是故事想要囊括更多内容,每个常规角色和循环角色都要有自己独立的线索,和《冰川时代4》给迪亚戈拉郎配一样要给希德拉郎配,和《冰川时代4》一样又要给曼尼的为人父母之路留出空间,朝着现实主义家庭肥皂剧努力,又要给wild巴克放一个看似险要的复仇故事,甚至还要在这个复仇故事上再加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的经典套路。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让整个故事显得匆忙和铺张浪费,大量潜在的优秀情节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像迪亚戈的恋爱生活更是受到了主观无视。大量的角色混杂其中,太多的新人旧人几乎没有任何占据银幕的时间,唯一真正有趣的是巴克,斯克莱特和艾莉。迪亚戈作为老牌亮点仍然乐趣多多但完全没有空间,曼尼自第二集之后基本上很无趣。希德这次比以往要更烦人,显得格外人格障碍和自我意识过剩,几乎没有什么有趣的情节。剧本方面能看出些许诙谐的时刻,但是太过于平凡,远不及系列前作那样驾轻就熟。

总之,《冰川时代5》的失望程度要远大于《冰川时代4》,作为又双叒叕一部吃老本的续集动画,受到了疲劳和消化不良的故事的严重伤害。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8

昨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电影——城南旧事,我们迫不及待的找下了座位,兴高采烈地看了起来。

这部电影是由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改编而成的。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是英子,时间是1923年开始。英子由七岁的小女孩长大到十三岁。故事的发展循着英子的观点转变。英子原本是个懵懂好奇的旁观者,观看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直到爸爸病故,她的童年随之结束,她的旁观者身份也至此结束,在十三岁的年纪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该负的责任。我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里,随着剧中人物的悲而悲、喜而喜。

偌大的北京城,跨越了极深广的时空古城,在一个孩子的印象里却只展示了它亲切的一角——城南的一些街巷,不是旧日京华的遗迹,却是生生不息的现实生活,活得热热闹闹的。小英子的家已经有了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胡同口还有“惠安馆”中的疯姑娘和苦命的妞儿。她们传奇性的结局是故事,但是却不是阴暗的故事。观看后的整体印象中,好似那座城和那个年代扮演着比人物更重的角色。不是冷峻的历史角色,而是一种亲切的包容的角色。《城南旧事》若脱离了这样的时空观念,就无法留下永恒的价值了。观众第一遍也许只看故事,但仔细回味,会发现故事另有系人心处。因此看似简单的回忆,却能深深的感动人。有了这样的核心,这些童年的旧事可以移植到其他非特定的时空里去,成为许多人共同的回忆……

电影结束了,我还沉浸在故事情节里。剧中人物英子还在我的眼前晃,我知道英子的童年是超越悲欢的。而我的童年正是快乐的、幸福的。我一定会珍惜这快乐的童年,让它成为我美好的回忆。

电影观后感650字篇9

我坚信:每一个看过美丽心灵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部电影的。

它讲述了伟大的经济学家:纳什的曲折离奇的生活经历,励志且感人!

纳什年轻时是那么的专注于他的研究,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一直没有作品发表,面临着毕业不被任何学校需要的可能,强大的压力下,他挺了过来!终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原创性理论,被惠尔实验室录用。

纳什,很幸运!首先,年轻的时候发现了博弈论,这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但如果没有这第二个幸运,他得奖是不可能的,因为诺贝尔奖不希望把奖颁发给一个精神病患者,就象它不会颁发给逝去的人一样。这个幸运就是该电影的题目所说的拥有“美丽心灵”的女主角:爱丽莎Alicia(纳什的妻子)!

她崇拜他的老师纳什,不舍求什么浪漫,坚决的嫁给了他,一心一意帮助他搞学问;当她发现他有精神病的时候,巨大的精神压力她一个人承担、无怨无悔;当她发现纳什可能会因为神智不清而致她于死地的时候,她坚定的选择不送他去精神病院,而是冒着生命危险、相信他、鼓励他如何去战胜病魔!就这样,在纳什自身坚定的意志与妻子的帮助下,他终于胜利了!

战胜了病魔的同时,也成为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我由衷的崇拜他,但崇拜归崇拜,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生活中充满坎坷与波折,也有喜悦于快乐,没有悲伤的痛苦就无法感受快乐的喜悦,就想没有死就体会不到生的意义一样。世界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关键在于你看问题的角度与方法,有得必有失,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生活中得智慧还是需要我一点一点去体会、学习。

10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