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

时间: 新华 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人们的交流能力。这里提供优秀的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方便大家写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参考。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1

昨天,我看了《叶问4》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精彩,让我印象深刻。

它讲述了一代宗师叶问受弟子李小龙之邀来到了美国,为了救人卷入了当地的纠纷中。叶问发现很多美国人对华人及中华武术的歧视越来越深,甚至想移走唐人街,他挺身而出,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决一死战,最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获得了胜利。因此改变了美国人对华人及中华武术的看法,并使中华武术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门必修课。

这部片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中华武术的魅力,而是海外华人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他们身处异国,却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互帮互助,必要时为同胞挺身而出。这部片子里还有很多励志的佳句“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的确如此,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算他是个天才,也会表现得胆怯、不堪一击。

《叶问4》里面还包含父子之间的故事。叶问的儿子处于青春叛逆期,不爱上学、经常和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此时的叶问已患有癌症,但他不想让儿子担心,对儿子隐瞒,去美国帮儿子找寻合适的学校。在美国,叶问发现家长好像过于约束自己的孩子,不支持他们个人爱好,想到儿子喜欢练拳,但自己之前却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一味只是逼着孩子读书。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叶问想教儿子练拳,而自己已经是癌症晚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教导,他又不能让儿子放弃这门爱好,于是他把自己打木人桩的过程全部录下来,让儿子以后慢慢领略“咏春”的精髓。

作为习武之人,叶问和其他师傅也没有忘记学武术的初心“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要站出来”,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1972年叶问去世了,一代宗师结束了他那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叶问4》真是一部让我受益终身的电影。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2

“咏春,叶问!”这句台词已经成为了该系列IP的经典名句。每一部的重头戏决斗前,都会这样来自报家门,有着传承中华武术精粹的使命感,有着不畏风雨不惧挑战的勇气,更有着开山立派的豪迈与自尊心。在恶战之前的儒雅、古朴而又简洁、明快的自报家门,仿佛高手论剑琴筝和鸣的诗意吟唱,致敬了传统,也缔造了传奇。

参加《叶问3》的看片会前,我又重温了下两部《叶问》的前作。总体风格上还是一脉相承了,从08年至今,绵延八年的武林宗师形象,已成体系。导演依旧是叶伟信,他演绎自我心目中的艰难时世、门派江湖、朝堂市井、黑白边际,有着自我独到的构筑与思考。

甄子丹显然已经成为了叶问的代言人,《叶问:终极一战》中黄秋生演的老年叶问和《一代宗师》中梁朝伟演的传奇诗意版叶问都不如甄子丹的演绎深入人心。第一部里他说过“没有怕老婆的男人,仅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含蓄内敛,温情脉脉的儒雅宗师形象跃然于银幕之上。第二部里他爱护徒弟、嘘寒问暖的师徒之情,扶危济困的江湖情义,不畏暴力的民族气节,也都形象丰满。在这第三部中,导演期望深入刻画叶问与夫人张永成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在应对绝症病魔之下的感情演绎。心理的刻画,感情的描绘,有几段戏还是不错的。能够看出甄子丹期望努力修正自我武大于文的戏路短板。熊黛林的表演尚可,但妆容造型难以令人相信这是患不治之症已趋晚期的病人。

此片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动作戏,因为,这一部的武术指导是袁和平。袁和平导演整部戏的水平不济,作品诸如《苏乞儿》、《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都极其平庸,但他作为武术指导则换了天地,绝对是全球第一武指,当之无愧。他设计的武打动作创造了无数影史的经典场面,他也能深刻的理解每个导演的意图,并将各种意境及思路用绝佳的动作设计表达出来,纵横数十年,武指水准上影视圈无人能出其右。

《叶问1》和《叶问2》的武术指导是洪金宝,打戏设计得很不错,可谓先声夺人。我印象最深的几场戏,第一部里单拳暴打一堆日本人那场,以及金山找与叶问在家中的切磋戏,第二部里甄子丹与洪金宝的圆桌大战,都是令人过目不忘的动作经典。洪金宝在前两部里的动作设计写实性很强,但有许多地方和场面吊威亚的痕迹过重,为了好看,明显不贴合牛顿定律和重力法则,仔细推敲下,不合常理。所以某些地方看上去略显滑稽与突兀感,与塑造真实人物写实的风格不够搭调。在《叶问3》中,袁和平的动作指导方向上仍旧延续了前作硬桥硬马的写实风格,并且力求在好看的范畴之下更加雄强刚猛,更加贴近真实,最大程度上摒弃了脱离地球引力的动作设计。破坏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打斗的紧张度节奏感更进一步。前作的连环疾速快拳,快拳对拼,都有呈现,雨点般的速度,搏命厮杀,虎虎生风。

片中设计的几场动作戏,各具特点,互不雷同。开场高速摄影机下李小龙踢烟、踢茶水的细节特写很有创意。叶问在电梯里,在狭窄的空间里,一边保护妻子,一边痛击泰拳高手,也拓展了动作设计的新颖度。

泰森客串主角,我印象中是美国公路性喜剧片《宿醉2》片尾出来客串了一把,一个无关紧要的主角。这次他演一个坏老板。甄子丹和泰森的打戏,攀跳腾挪,注重下盘。泰森打法刚强猛烈,疾速出拳,快如雨点,浑厚霸气。片中极力呈现千钧之力带来的真实的承受本事和破坏性。硬碰硬显然是不行,不贴合东西方人的生理构造。过度自嗨显然不是导演期望达成的效果,在弱势之下,努力打成平手还是比较不戏说的。需要用四两拨千斤之巧劲,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片中多次突出肘部对于强大冲击的抵御本事。快速剪接的镜头,紧张的音乐节奏,打斗双方的近距离表情特写,突出打斗现场的压迫感。与东方人与外国壮汉对打获胜的场面不稀奇,《霍元甲》里李连杰打德国大力士,《叶问2》里甄子丹对打英国拳击手,《苏乞儿》中苏乞儿打俄国大力士,托尼·贾在《冬荫功》里也有对打外国壮汉的场面。但过于民族主义的精神胜利并不够客观评判,超越体质生理极限的意淫与自嗨显然也不可取。坚持了三分钟并未分出明显高下,在泰森一笑之间,有一种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姿态,也是值得欣慰的。看着那飘起飞升的红气球,泰森对女孩说:“随它去吧!”这个情节设计得妙,一语双关,也有尊重对手、消泯恩仇的隐喻。

此片中张晋帅爆了,可能受关注度会超过甄子丹。《一代宗师》、《杀破狼2》中,张晋已经尝到了自我饰演狠辣而帅气的反面主角的带来的受欢迎度,那种“坏坏的、狠狠的、帅帅的”形象渐成张晋的新式标签。片中饰演的张天志是个复杂的人物,出手狠辣凌厉,面无表情,如第一部的樊少皇演的金山找般的武痴,拉车穷怕了,打黑拳,在胁迫和金钱的压力下也会干坏事,爱徒弟,又有必须的正义感。

甄子丹与张晋的终极对决,精彩纷呈,堪称一场功夫的盛宴。拼棍法,拼刀法,拼拳法,拼腿功。场面紧张刺激,令人眼花缭乱。咏春八斩刀,双刀搏杀,犹如杀破狼里甄子丹用甩棍与吴京用短刀在小巷中的那场交锋。高手拼杀,电光火石间。场面狠辣凌厉,虎虎生风。终极绝杀,寸拳力道惊人。映出的刀光与刀刃摩擦的声音效果令人震撼。

武功没有优劣之分,武德却有高下之别。以德服人,武德比武功更为高贵。

影片期望说明一个道理,暴戾与征服不能带来幸福与欢乐,真情与陪伴才具有永恒的价值。纳兰容若词曰:“当时只道是寻常”。寻常的身影,温情的陪伴,在时间的轨迹中或许轻描淡写、平淡无奇,但这些终究要比“武林至尊”、“咏春正宗”之类的名头有意义得多。人们总是事后后悔当时不够好,不够珍惜,不能理解柴米油盐的小幸福,不能摆脱追逐名利的羁绊。片尾,叶问对张天志说:“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身边的人。”镜头随即滑向了两个台阶上悄悄观战的小孩。启示意味不言而喻。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3

最近爸爸妈妈带着我看了《叶问4》这部电影,是甄子丹老师主演的,因为在此之前我看过前三部,觉得每一部都很精彩,所以这次也非常的期待。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叶问为了儿子在海外学校就读的事情。他只身来到美国唐人街,本来想请华人会长万宗华写封推荐信,却没想到卷入了民族事件当中。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在美国当地生活的华人虽然很努力但不仅得不到尊重,还常常受到凌辱。比如影片当中反映出的几代华工为了给美国修建铁路,做出了很多的牺牲,可是美国政府一直都不承认他们的贡献,还时常想把他们从华人街赶走。

而万宗华会长为了维护华人利益在唐人街成立了华人会馆,大家彼此照应、互相帮助。可是因为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年轻气盛,没有和其他武馆师傅们搞好关系,导致叶问没有能够给儿子拿到推荐信。本来心灰意冷的叶问都准备回国了,但无意中救下了被美国人凌辱的万会长女儿,才让剧情继续发展下去。高潮部分是华人传统节日中秋节那天,一帮反派们到唐人街闹事,还借口非法移民问题抓走了很多人。幸亏叶问出手相救才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段,那个美国军队的大反派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最厉害的,让万宗华会长和他决斗,结果把万会长打伤了。叶问很是气愤,为了维护我们华人的权益和尊严,不怕强大的对手,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前往军营去找大反派切磋,经过一场大战,最终把他给KO掉了。之后万会长和叶问冰释前嫌,还给他儿子写了推荐信。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告诉我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大家更是要抛弃杂念牢牢地站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力量去和外部势力抗衡。还有就是要像影片中说的那样,做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就一定要站出来,不光是为别人,也是为了自己,维护民族大义敢于和不良行为做斗争,叶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4

完结篇没有叶问第一部那么惊艳。依旧设计了多场叶问与各类高手过招、打擂台的情节,看得很爽。虽然知道情节可能是虚构的,还是忍不住回来查了一下历史,发现叶问确实是跟日本宪兵队的高手打过,而美国人之类的,并没有真正在擂台开打。电影有意把叶问塑造成人民英雄、时代英雄,叶问作为电影的主角也应该是最强的。所以, 电影嘛,肯定要把叶问夸张和虚拟化,不然就不够戏剧了。

电影里面有一场戏我有些动容,可能是年纪大了泪窝浅吧。就是叶问打越洋电话给儿子,儿子得知父亲得了癌症后,在电话那头说会听话、要父亲早点回来的那段对话。这一段,虽然年轻的演员表演有些青涩,不过我能体会到大洋彼岸那头一个老父亲的关心与担忧。叶问作为父亲话不多,只是紧紧的叮嘱几句,对儿子的一切关怀,都隐藏在行动里,不明说却尽在不言中。这种克制式的父爱,不知道是不是叶问作为练武之人独有的表达情感方式。

吴樾饰演的万宗华,从开始对叶问的误解,到后来二者产生共鸣,惺惺相惜,二者结下深厚的情谊。叶问第一次见万宗华,俩人意见不合却不大肆争吵,而是在圆桌上进行轻微的武力僵持。这一幕,让我想起了第二部和洪金宝在圆桌上惊险对打的经典场景。圆桌玻璃两端的均匀震碎,也寓意着二者武功不分高下,为后期二者在中华总会比武时难分高下,埋下了伏笔。而叶问也重申自己的观点,即比武分输赢意义不大,应该团结一致,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一致对外抵抗不友好的洋人。

结尾用闪现的方式,快速回顾了叶问系列的精彩片段,让我很是触动。想想叶问就要完结了,叶问年纪大了得癌去世,让人很是伤感和不舍。看到张天志、看到去世的妻子张永成,令人怀念的一幕幕袭来,终将尘埃落定。也告诉我,叶问系列是时候结束了,但叶问的故事,还永远留在我心里。电影对叶问塑造的勇敢又爱国,长情又恋家的形象,与真实的叶问虽有出入,但不影响叶问在影片故事中的美好人设。甄子丹饰演的叶问,这个容貌与形态之根深蒂固,我想,我是很久都挥之不去了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5

《叶问》,是一部新上映的国产电影。我听别人说,《叶问》很好看,可它到底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许多的问号,我来到了学校的梯形教室。

果不其然,《叶问》的确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它讲的是在佛山,有一个很会武功的人,叫叶问。他和他的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日本人侵略中国。他们来到佛山,杀害人们的性命,抢劫人们的财产。叶问叶丛原来那栋别墅搬到了一个简陋的屋子里。叶问找。了个挖煤的工作。有一天,日本人来到煤矿,想找一些人和他们比武。叶问同意了一下子就打倒了十个人。日本的三浦将军很欣赏叶问,想和叶问比武。叶问毫不留情,把三浦打了个头破血流。日本人很狡猾,见叶问把将军打败了,还差点打死了叶问。也问离开了佛山,来到了香港。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叶问这个人很好。面对中国人,比武时,都会手下留情。面对日本人,他从来没手下留情过。他很憎恨日本人,他要保护中国!在危机关头,他挺身而出;在困难面前,他毫不屈服。他敢作敢当,不愿意让无辜的人为他而死去。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他不愿意让自己生活的土地人被别人占领。是他,让我再一次明白了“顶天立地”“忠心为国”这些词语的深刻涵义。

叶问不仅很爱国,还很会尊重别人。当别人讲他发明的“咏春拳”是女人拳时,当别人骂他怕老婆时,他并没有生气的把别人打个半死半活,而是很尊重的回了一句:“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人,只有尊敬老婆的人。”正因为这样,叶问的街坊邻居都很尊敬叶问。叶问又让我再一次懂得,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叶问的优点数不胜数:谦虚、勇敢、宽宏大量……他是妻子的好老公,儿子的好父亲,人们的大英雄。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叶问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为他的想法和举动感到骄傲,因为,我们中国能有一位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值得庆幸了!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6

这个电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时候看的《霍元甲》《陈真》,擂台上,我国武林精英屡遭外国选手挑衅,屡战屡败,武林被嘲笑,国人被藐视,忍无可忍之时,武林英雄现身,险胜对手,为国争光。

武打片,不仅仅展示武术的手眼身法步的绝美,还表现武林英雄的精神,比如隐忍,比如博爱,比如爱国。电影院几度响起掌声,为叶问的高强武艺,为叶问战胜美国空手道选手,教师们在为祖国的艺术鼓掌,为自我的爱国之心鼓掌。

叶问和美国选手的对决,其实是空手道和中国武术流派之咏春拳的较量。中国军官坚持把武术引进来进行训练,美国军官只承认空手道。其实空手道的起源与中国武术关系密切,早期空手道被称为“唐手”。如果当时的冲突是真的,美国军官绝对不会想到,此刻的“ChineseKongfu”多么受世界青睐,好莱坞有多少的武打动作来自于中国武术,连美国迪士尼动画片也引进中国武术题材拍摄《熊猫1》《熊猫2》。当然,那些只传授武术给中国人反对教授外国人的华人,也绝对不会想到此刻的中国,有多少地方分布着跆拳道、空手道的学习场所。观念的分歧,往往是因为不够了解文化的渗透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电影也加入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成分,叶问与儿子叶正,美国中华会馆万会长和女儿之间,关于下一代的爱好及发展,作为长辈不等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否则双方都徒增烦恼,影响情感,最重要的是误了孩子的前途。

电影的故事性还是很强的,叶问到美国为儿子找学校,与华人会馆产生误会,又无意遇到万会长女儿与同学发生矛盾,继而同学矛盾上升为民族冲突,当地移民局决定逮捕华人会馆所有人,美国军官与中国军官意见分歧,美国军官意欲和中国武林人士决一胜负……曲折跌宕,扣人心弦。

每月一场电影,是一次团体休闲;每月一场电影,是一场视觉盛宴;每月一场电影,是一堂精品好课。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7

最近爸爸妈妈带着我看了《叶问4》这部电影,是甄子丹老师主演的,因为在此之前我看过前三部,觉得每一部都很精彩,所以这次也非常的期待。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叶问为了儿子在海外学校就读的事情。他只身来到美国唐人街,本来想请华人会长万宗华写封推荐信,却没想到卷入了民族事件当中。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在美国当地生活的华人虽然很努力但不仅得不到尊重,还常常受到凌辱。比如影片当中反映出的几代华工为了给美国修建铁路,做出了很多的牺牲,可是美国政府一直都不承认他们的贡献,还时常想把他们从华人街赶走。

而万宗华会长为了维护华人利益在唐人街成立了华人会馆,大家彼此照应、互相帮助。可是因为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年轻气盛,没有和其他武馆师傅们搞好关系,导致叶问没有能够给儿子拿到推荐信。本来心灰意冷的叶问都准备回国了,但无意中救下了被美国人凌辱的万会长女儿,才让剧情继续发展下去。高潮部分是华人传统节日中秋节那天,一帮反派们到唐人街闹事,还借口非法移民问题抓走了很多人。幸亏叶问出手相救才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段,那个美国军队的大反派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最厉害的,让万宗华会长和他决斗,结果把万会长打伤了。叶问很是气愤,为了维护我们华人的权益和尊严,不怕强大的对手,不顾个人的安危,毅然前往军营去找大反派切磋,经过一场大战,最终把他给KO掉了。之后万会长和叶问冰释前嫌,还给他儿子写了推荐信。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告诉我们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大家更是要抛弃杂念牢牢地站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有力量去和外部势力抗衡。还有就是要像影片中说的那样,做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就一定要站出来,不光是为别人,也是为了自己,维护民族大义敢于和不良行为做斗争,叶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8

为什么各国运动员在国际跑步比赛中挥汗如雨?为什么苏丽文被对手击倒仍勇敢爬起?为什么伊拉克运动员冒着生命危险,从战火中走出,想看到高高飘扬的伊拉克国旗?是因为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昨天,老师带领着全校同学,到电影院看一部感人的电影――《叶问》。它让我的爱国之心一次次强烈的跳动。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佛山是一个武术胜地,那地方出了一位“功夫王”――叶问,他的咏春拳打得非常好,没人能打过。后来,那些举着膏药旗,开着臭虫般的飞机,手里举着烂树枝般的枪的日本人神气十足的来到不属于他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昔日繁华的大街上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叶问被捕后宁死不屈,最后击起中华儿女的反抗之心,把狼狈不堪的日本兵赶出国土的故事。

电影中最让我难过的是:一个日本兵随手抓起枪,一扫,一位妇女应声倒下;一群日本后围住一个人快意地打得他口喷血水……这是多么屈辱的一幕!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它将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落后,就要挨打!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要外国人欺负我们!

最让我高兴的是:叶问一人打死十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样场面,太解气了!我心里想:“哼!日本鬼子,你们来侵犯我们的国土,太不像话了,咱们中国也不是好惹的!给你点颜色看看!更让我拍手叫绝的是:有帮坏蛋经常到厂里抢东西,打得员工死的死,伤的伤,叶问到厂里教会了大家防身术。当坏蛋又来的时候,大家齐刷刷地摆出了武术的动作,不用说,坏蛋们被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叶问真好!安静的电影院里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一次,叶问打败了一个日本“功夫王”,当恶霸眼闪凶光地问叶问叫什么名字时,叶问大方地说:“我叫中国人!”这句话给了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敬,让日本人无地逢容,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后来,叶问被捕了。一位外国人假惺惺地端来饭菜“招待”并“请”叶问去日本当教练,叶问却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因为他的心里烙下了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中国印!  叶问打死了日本的“功夫王”,一个日本人朝他开了枪。旁边观看的人民再也等不及了,冲上去报仇!不知是叶问的爱国情,感动了上天,还是叶问勇敢的言行唤醒了被压迫的人民,中国人团结一致,把日本兵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走,最终无条件投降!当电影播放动人的场面时,全场泣不成声。中国的屈辱史到此了结!

落后不要挨打!后来叶问开了中国第一所“咏春拳”学校,取得巨大成功,学员其中包括李小龙!场里骤然响起无比热烈的掌声!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好精神,你难道步觉得背叛养育你的祖国是很可耻的吗?我既然跟上了中国,就得保卫祖国!血液就应该是长江黄河,心就是中国心!既然我跟定了中国,就应该向叶问一样热爱祖国!

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叶问篇9

《叶问2》主要是欣赏我的偶像甄子丹的‘功夫’了,包括看第一部也是一样,完全是冲着丹,演讲稿范文哥去的。至于影片的内容,其实知道也就是这么回事了,宣传得不错,但心里清楚肯定不会如想象中的好看。

就象看李小龙的片子是一样的道理,光一部猛龙过江我就看了八遍,没其它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小龙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对中国武术的喜爱。

甄子丹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之一,严格讲是功夫明星之一。国内拍功夫电影成名的演员不少,但真正有真本事的不多。李小龙就不用说了,绝对是身怀真功夫的代表,截拳道的开派宗师。接下来就是甄子丹了,出身武术世家,擅长跆拳道、截拳道、格雷西柔术。另外两个我认为比较厉害的是周比利、倪星。

周比利据说是打擂台出身的,国内真正在拳台上战胜过泰拳选手的据说他是第一个,只可惜他自己本身主修的也是泰拳。李小龙应该也赢过泰拳王,但并不是在正规的场合交的手,只是私底下的切磋。而前阵子所谓的中国功夫战泰拳什么的比赛,中国功夫表面上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行家都知道,这种比赛只是作秀而已。我们这边出场的`全是一线的高手,用了全力,可人家那边虽然号称是拳王,但几乎都是些不入流的垃圾角色,人家来我们这挨打就是冲钱来的。

在精武英雄中周比利演的是日本将军,和李连杰对手,影片中当然是让杰兄给海扁了,但其实真要到现实中,李连杰这种花架子功夫绝对不会是周的对手,拳台上基本3个回合内就能被ko的。倪星也是从小练武出身,实战水平是相当了得的,不然甄子丹不会在导火线中选定他作为第一反派角色的,在导火线一片中,小倪由于角色的需要,几乎成了丹哥的拳靶子,但现实中他绝不至于这么菜,片中打斗时他唯一出彩的那记泰拳的旋风肘,的确是相当之标准凌厉,功底很扎实。

成龙、金宝之类的谈不上真正的功夫,他们那是戏班子的套路,身体素质不得不佩服,比如以金宝的身形照样能轻松的玩几下空翻啥的,厉害。但谈到实战格斗,依然是不行,只有被ko的份。需要补充一句,成龙、金宝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他们的电影我几乎都看过,这里只是就武术的问题在讨论,没别的意思。

哦,对了,忘了一位,吴京。小吴虽然也是武术套路的冠军,但近年来好象醉心于武学,在少林寺潜心修习绝技了。他是属于比较能打的类型,他的片子我也爱看,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时运方面的问题吧,始终踏不进一线功夫男星的行列。

叶问2的内容和节奏方面,比叶问1有明显的进步,丹哥的表现也远比第一部里要强。你要是光冲着他的名头去看的话,没问题,不会失望。你如果看叶问1觉得不错,那么看完叶问2,肯定会觉得非常不错。而假定你是位武术爱好者,那可能会有些许的失落。不管是叶问1还是叶问2,丹哥始终表演的是咏春拳技巧,比较单一,第1部和第2部表达的东西没什么区别。而且,可能是因为丹哥本身不是练咏春的关系,我发现他对咏春拳的展示也不是特别到位,只是让观众领略到一些皮毛而已。1,2两部中只是反复单调地着重展现咏春的日字冲拳,但两集中却压根没重点表演过寸劲拳这一咏春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所以说,叶问系列对功夫的诠释,当真还比不上导火线。导火线一片中,丹哥把截拳道、泰拳、拳击、格雷西柔术等格斗技法悉数融入了打斗过程之中,每一招每一式在内行人眼里都是有出处有讲究的实战攻防,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的。虽然其中也有败笔,比如讲丹哥在和倪星对打时使了一招腕挫十字固的地面技,但其实动作是出错了,这个动作一旦不到位,实际格斗当中是绝对锁不住对方的手臂的。不过,电影始终是电影,娱乐而已,99%的观众只是图个热闹,这类比较专业性的破绽是不会看出来的。

10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