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
写观后感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真实感受。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供大家参考。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1
上次妈妈去井冈山 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一本书,书名叫《闪闪的红星》。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红军长征北上抗日,在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冬子的故事。在冬子七岁那年,爸爸随红军转移,而妈妈却在掩护抗日同志时壮烈牺牲。妈妈临走前留下了一颗八角帽上的红星。 从此冬子在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环境下, 胸怀大志,历经千辛万苦,加入到红军的行列,成为一名最年轻的红军战士 。
看完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首先,我对冬子生出了一份敬佩和尊重之情。我敬佩他的勇敢;我敬佩他的机智;我敬佩他的正义;我也敬佩他的顽强。 他虽然小小年纪,却善于思考,他一边跟着爷爷做杂工,一边打听消息,最后打听到了杀害妈妈的凶手,然后巧妙地放了把火烧掉了胡汉三的屋子;他还非常有爱心和正义感,他看不惯胡汉三往米里塞沙子,抬高米价的奸商行为,协助农民夺得了白米,使大众能得到温饱……
同时,书中吴大叔的那句: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奋斗!也使我感触颇深。吴大叔说得太好了,是啊,干革命不能靠等!同样,我们的国家要想强大起来也不能靠等。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谁都懂。我们学习也不能靠等,哪天我们长大了,回过头来发现自己竟是一无所知,那岂不晚矣?要想实现任何愿望,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奋斗!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美好时光,不辜负老一代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闪闪的红星》真是一本好书,它让我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增强了不畏困苦的意志。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2
今天早晨,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国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坚强、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红军战士,亲手杀死坏蛋们。
我痛恨贪财的地主和残忍的日本军,他们不分昼夜地搜刮无辜的老百姓们,只要老百姓有一点儿违抗,不管老人孩子,一律严刑拷打。
当潘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乡亲们而被日本军用大火烧死时,乡亲们哭了,我也哭了,日本军全是猪狗不如的人!不,他们不是人!潘冬子的妈妈在临死前唱的那首《映山红》和那熊熊燃烧的大火,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最让我难忘的,是红军们再次来到潘冬子家的情景。当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映山红的花海时,乡亲们都从花海里窜了上来,手捧映山红,涌到红军面前,那熟悉的歌儿再次回响在我的耳边……
潘冬子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把那闪闪的红星戴在了自己的帽子上,并亲手砍死了地主,我在心里欢呼!乡亲们终于消灭土匪,讨还血债了!
看完电影,我深有感触,也深深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战士用血肉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3
暑假里,我看了一场让我回味无穷的电影《闪闪的红星》。
故事情节特别精彩,讲解并描述了一个和我们年龄一样大小、一般的孩子潘冬子,从小他的家里很穷,没钱读书,每天和小伙伴一起打土仗、捉土豪潘冬子的爸爸是一名红军战士,几个月前,随着红军转移了,妈妈又为了掩护同志而壮烈牺牲,他就跟着游击队里的叔叔一起生活,潘冬子正义感强,和善又分明善恶、机灵英勇。当时的坏蛋胡汉三,把山下百姓的田地都占为己有,又封山,让山下人不给山上人送吃的,想饿死山上人。机灵的潘冬子以郭振山的身份,在白狗子的米店里工作,静静地告知买米的百姓们米的藏处;还把外套用盐水蘸湿,然后挤出来,使它蒸发掉,白晶晶的米一下子就出来了;英勇的.潘冬子,趁胡汉三睡觉时,轻手轻脚的走到胡汉三的旁边,蹑手蹑脚地把煤油浇到他被子上,然后,拿出打火机一点,胡汉三的被子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把他从睡梦中烧醒了:谁呀?谁?胡汉三急得大喊。就是我,潘冬子!潘冬子也洪亮的回答,胡汉三还没来得及喊救命就被潘冬子拿磨利的斧头砍死了,最终,潘冬子和爸爸一样,也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
看完了这场电影,我想:胡汉三确定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死在不知比自己弱小多少倍的平民小孩的手里!潘冬子是一个机灵英勇的孩子,我们肯定要向他学习!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4
国庆节前,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闪闪的红星》。故事讲的是:在柳溪的这个小村庄里,有一个恶霸地主叫胡汉三,他总是欺压百姓,大家对他又恨又怕。
村子里有个勇敢的小男孩叫潘冬子,一次,胡汉三抓了反抗他的潘冬子的爸爸,多亏红军及时赶来,救出了潘冬子的爸爸,并活捉了胡汉三。
可是狡猾的胡汉三在同伙的帮助下逃脱了,他又召集了大批人马来5报仇,他得意地对村民们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在一次大战中,潘冬子的妈妈不幸牺牲了,胡汉三捉住了潘冬子,但潘冬子在朋友的帮助下逃了出来。胡汉三在追赶潘冬子时,聪明的潘冬子把粮仓的门给砸破了,粮仓里堆得满满的粮食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把胡汉三给淹死了。后来,潘冬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我认为潘冬子非常勇敢,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但他在面对凶恶的敌人时一点也不害怕。我最感动的地方是潘冬子的妈妈牺牲时的景象,我觉得获得胜利真是付出了很多人的生命,太不容易了!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5
今天,我看了一场极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描述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的红星的照耀下,由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的感想很多,受的教育也很大。潘冬子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冬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跟着队伍走了。冬子时常想念父亲,盼望红军打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回来了。”于是,冬子就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折下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闭上眼睛想:满山的映山红开了,红军就来了。他成了其中的一员,神气地走在队伍中……当他陶醉在美好的憧憬中的时候,吴大叔来了,吴大叔告诉他:“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
是的,吴大叔说得太好了,革命胜利不能靠等;同样,实现四个现代化也不能靠等;我们这一代是跨世纪的一代,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就要自己去思考、去奋斗!现在虽然生活好了,可这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如果你我他都在等,那么何年何月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国家何时才能强大起来?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个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期望。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6
今天,我们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面的主人公——12岁的小男孩潘东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潘东子住的这个小镇本来很安宁,打自潘东子出生后,跑来个“白狗子”(日本兵)的同党——吴汗三。当时在延安的主席把这个小镇定为红军根据地。听说红军要来了,小镇的人们都盼望着能过上好日子,东子也参加了儿童团。在一次站岗中,潘东子发现吴汗三想溜走,就上去和他搏斗。瞧!东子是多么的勇敢啊!要是我肯定躲起来,不出声。小孩始终是小孩,东子没能斗得过吴汗三,还是让吴汗三这个坏蛋溜走了。不久,日本兵轰了过来,红军是越打越少,于是大部分红军北迁了,有一部分还留在山下,偏偏这时侯吴汗三回来了。为了送米、盐到山下给红军,东子用水把盐吸在衣服上……
小小的东子是那么的聪明,相比之下,我虽然聪明,但我全用在歪脑筋上了。东子站岗、放哨,给红军送粮食,为红军送情报,最后把吴汗三给杀了,他的这种为祖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是多么的值得我们学习!他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时刻想着他能为祖国做些什么。面对凶狠的日本兵和那刺刀,他没有退缩,勇敢地和敌人搏斗,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东子的这种精神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在和平的年代,虽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但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我们在学习上更不能退缩,在生活中也要勇敢地面对每一件事情。
东子真是位“小红军”。东子,你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活中的偶像!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示例篇7
《闪闪的红星》是部1974年拍摄成电影,风靡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主角潘冬子的形象更是在代又代人的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部电影我在很久以前看过次,那时还小,看完了也并没有多大的感觉,现在重新看遍,被深深地感动了。
故事以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内,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颗闪闪的红星。不久,红军干部吴修竹向潘冬子和母亲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他们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潘冬子母亲的壮烈牺牲,使潘冬子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他积极参加对敌斗争,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冬子带着那颗红星参加了红军。
我敬佩红军,更敬佩影片中的潘冬子,我佩服他的机智,勇敢,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在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自强不息,逐渐变得坚强,成为个真正勇敢的热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