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观看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题、情感和思想。下面是一些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有用。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70多年来,他们扎根大漠,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努力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同志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称号。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几代人薪火相传,择一事终一生。他们的感人事迹宣传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敦煌文物保护利用群体大力弘扬和践行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接续奋斗,充分彰显了为国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为事业无怨无悔坚守的敬业品格、为文化传承发展拼搏奋斗的执着追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以几代敦煌莫高窟守护人为榜样,扎根基层、潜心钻研、矢志奋斗,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76年来,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奋发进取,敦煌文物保护利用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他们用实践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起初只有18人的机构现已发展为1500多人,管理的6座石窟地跨千余公里,保护、研究、弘扬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莫高精神“不是纸上功夫,而是一代代莫高窟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个个谦虚朴素、平易近人。他们深爱着莫高窟,深爱着从事的工作,深爱着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榜样。

莫高窟人为文博行业树立了标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把一切献给了莫高窟,没有对事业的诚挚追求是做不到这样的。几代人持续谋事,成效得到世界关注。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们基层文物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把事业干好。

莫高窟人的先进事迹坚定了敦煌学研究新力量前进的决心。老一辈敦煌学者的责任担当令人感动。他们甘愿放弃国内外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到贫瘠的土地挥洒汗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治学的坚韧,也看到了敦煌学人在文化复兴中肩负的责任。莫高窟人的感人故事正春风化雨般浸润人们的心田,他们的品格作风正激励更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向前、谋求新篇。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伴随着这熟悉的歌声,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颁奖典礼》。获得这一殊荣的分别有: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英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教师支月英、回国扎根农村建设的秦玥飞等十位人士。他们的事迹无一不感动着在场的人们,让我们的精神伴随着感动的泪水一次又一次接受着洗礼,使我们的心为之激荡,为之震撼。

最令我敬佩的则是红丝带学校的创办人郭。2004年,当时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郭建立了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红丝带学校”,为这些失去亲人、曾受社会歧视的无辜儿童重新建起了一个家,让他们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作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十几年来,郭把全部的爱都放在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们身上。作为医院院长的他,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空陪陪孩子们。后来,为了能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们,他竟然把工作也辞了。他办公室的门,始终敞开着,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这次录节目时,郭比节目组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两天到达北京,因为他想带学生坤坤顺道做个体检。学校放假了,然而,学校里依旧有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坤坤就是其中之一。“过年这几天最让人操心的就是这几个不能回家的孩子,我们老师会轮流陪他们过年。年后,我最担心的就是今年要参加高考的孩子们!”郭说。红丝带学校共有33个孩子,其中有16个读高三,他们是学校最早的一批孩子,郭挺担心孩子们的成绩的。孩子们因为身体的原因上学时断时续,还有很多孩子8、9岁才开始上学,基础比较差,他怕孩子们考不上大学,因此,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高三孩子们的备考上,还外聘老师为孩子们补课。此外,他还担心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却不能正常上学,因为这样,对孩子们的打击更大。

对于孩子的未来,他非常的担忧,他说:“大学将是这些孩子们生活的转折点,希望社会能少些歧视,宽容地对待他们,艾滋病并不可怕。”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是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毒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厉害了,而依然有一种“病毒”在我们身边肆虐,那就是“歧视”。那些艾滋病患儿是不幸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孤立甚至于歧视他们,这可能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了。

因此,“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高度地评价郭:“从医治人的身体,转向救助人的心灵,他投入了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当主持人敬一丹询问郭办学的艰难以及十几年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感悟时,郭回答:“刚开始办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甚至觉得自己挺伟大,现在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深,这种想法越淡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现在我和孩子之间就是个‘情’字。”多么朴实的语言,一个“情”字,概括了他对这些艾滋病患儿的所有付出!

他的辛苦努力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这次颁奖典礼,“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这样的颁奖词:“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郭,用无私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言”,这样的赞誉,他当之无愧!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在被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我想,我们的反应不应该仅仅只是流几滴被感动的眼泪吧?他们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人,然而不平凡的就在于他们去做了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而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或根本不愿做的事情。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呢?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的爱。正是这些充满真情的爱之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爱心永驻,从你我做起”。让我们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也来做一名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让无私的大爱之光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之路。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3

《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感动中国》的两个多小时,对于每个普通的观众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被擦干的泪水,或者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但对于这个社会与时代来说,《感动中国》的走红意味着什么?

诗人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感动的同时,我们有时是不是也该有点儿愤怒。我们要做的和该做的事还很多,只有感动、愤怒都不够,我们必须擦干眼泪后行动,站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身后,然后愤怒才会真正减少。

看感动中国,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有里面的颁奖词,这些颁奖词语言凝练,富有文采,魅力十足;精华浓缩,内涵丰富,短小精悍。我们读之,品之,手不释卷。我们仿写,撰写,受益匪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感动,真的有用吗?

感动,无用!是的,感动不能改变什么,行动才有用。很多像《感动中国》一样优秀的电视作品,都在传递一个思想——利他,是境界的利己。

每一年,《感动中国》的那些年度人物,都带来一种启示、一种力量。今晚,谁将让你落泪,谁将动你心魄。感动中国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行动起来才能凝聚力量,向上,更好,创造未来!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4

《感动中国202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播出,感动中国202_年度人物为:

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他说:“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

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

202_年夏,安徽庐江县遇洪灾,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转移群众2665人。营救过程中,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

建校12年,云南丽江华坪女高1000多名女生走出大山上大学。佳绩频出之时,校长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说:“听到学生们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值了。”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

抗美援朝时,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202_年8月2日,王海逝世,享年95岁。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飞得更高,英雄的丰功伟绩值得铭记!

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

202_年除夕,武汉快递员汪勇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送护士回家。1月25日到4月8日,他每天只睡4小时:一个人能力有限,就发动朋友圈,解决医护人员出行;为让医护随时吃上免费热饭,他又多方联络解决需求……以凡人之力,书写传奇。

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一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

向绝地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

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67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所有以生命赋使命,用挚爱付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5

人人都称她是一名园丁,一名真正的园丁。园丁是什么意思呢,园丁是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她就是感动中国的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她是一名慈母,是一名园丁,也是人们的楷模。

她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是华坪县“儿童之家”大家长。

她的一生没有生过孩子,但却是无数孩子的母亲。

在过去的10年里,她帮助了很多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孤儿,帮助他们步入校园,步入社会,找到人生中理想的工作,也教会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有人曾经过她,你还记得你帮助过多少孤儿吗?

她没有回答,但是在她心里,她十分清楚,她是82位孤儿的共同妈妈。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些孩子,而这些孩子也将张老师,张妈妈交给他们的精神传递于社会。当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也会回馈于社会,帮助更多像他们曾经一样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就在昨晚,张桂梅来到了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白岩松称呼她为大姐,看到她双手贴满膏药,心疼不已,问起了贴膏药的原因。

张桂梅低沉回答,“关节疼,如果不贴它,我就伸不开就不能动了,贴上它还能动一点。”在白岩松老师的谈话中,了解到她已经连续贴了几年膏药了,而且疾病的疼痛困扰她很多年了,她每天早上要吃十多种药,中午的时候还需要吃五种的中药,中西药都得吃。

白岩松沉默了一会,问到她:“您这是在拼命啊!”

张桂梅:“事实上,我也想,拼就拼一点吧。”

当问起华坪这块对她来说,是不是有种家的感觉,孩子现在特别的多。

张桂梅回答到,:“是的,华坪现在就是我的家了,给了当妈的这种感觉。”

张桂香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动了身边无数的人,也感动了社会,全社会的人们都在帮忙一起行动。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6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这是《感动中国》给予刘伟的颁奖词。

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我被刘伟深深地感动了。

刘伟十岁时被十万伏的高压线击中,失去了双臂。12岁时在康复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游泳;14岁时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两金一银;19岁患上过敏性紫癣,只好忍痛割爱,改学钢琴。后来,他用脚弹出专业7级的钢琴水平,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这一串串的成就,哪怕是一个正常人,也是很难做到的,但刘伟做到了,失去双臂的刘伟做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命运对刘伟狠了一点,刘伟对自己更狠。他妈妈告诉他,她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刘伟就开始学习自理自立,他学会了用脚吃饭,用脚穿衣服、用脚看书写字……正常人能做的事,刘伟都能做。正常人无法做到的,想都不敢想的事——用脚弹钢琴,他也做到了。为了让脚变得跟手一样灵活,他天天坚持刻苦训练。血泡出来了,继续练;脚抽筋了,继续练;他一遍一遍地练着,对自己毫不留情,对困难毫不退缩。看着电视节目中刘伟的种种奋斗,我不禁热泪盈眶,心里默默地想:“刘伟,你太了不起了!”

刘伟,我和你相比,我觉得自己很惭愧。今天,妈妈叫我背一页英语课文,我一看:天哪,足足有四大段!我的心里就打退堂鼓,不想背了。再说,新版《西游记》已经开始播放了,我很想看。于是,我就跟妈妈讨价还价:“只背两段好不好?”妈妈生气地说不行,我满腹委屈地说就背两段。妈妈说:“你看了刘伟的事迹,还不对自己狠一点?”我没辙了,很不情愿地开始背诵。我一边背还一边唠叨:“真烦呀!”过了一会儿,我静下心来想了想:刘伟那么困难,都能坚持,我还不能吗?于是我开始认真背起来。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背着,花了一个小时,终于把它背下来。

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对自己狠一点真不容易做到呀!真能做到这一点,许多困难都能克服。以后,我要好好向刘伟学习,学习上我不再偷懒,不再找借口,不再被吃喝玩乐诱惑,对自己狠一点,我一定能取得进步的!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7

2018年,张定宇被确诊患上了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患者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迈着病痛的双腿,身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的张定宇曾经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还有几百个病人等着你,你不能说我不行,不需要取舍。”就在张天宇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妻子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入院接受治疗。张定宇分身乏术,妻子住院期间只去探望过一次,病愈出院后也不能常在身边照料。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张定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面对主持人白岩松“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的提问,张定宇说,目前他的身体情况比一年前还要略好一些,真该尝试中医的治疗方法,“走路稍微平稳一点,可以踩自行车了。”

回头去看去年的那一段,是什么样的日子?张定宇说,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医院的院长,我们是一个拯救病人的岗位,所以现在回头看壮烈也很平常。“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据央视网消息,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8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也没有生活在穷乡僻壤等待我们去解放的贫困山区。生活在太平盛世衣食无忧的社会中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思考我们应该实现怎样的价值吗?   即使心之所向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不是教书育人的园丁,不是驻守边疆的战士亦不是解放劳苦大众的英雄,但我们也要记住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去奉献的一份力量。   

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黄大发,36年只为当初的誓言。想到古时候的君王坐拥天下又如何,想到现如今的富豪身家万亿又如何?却不及老人实现誓言时,站在亲手开凿的水渠上,那双噙着泪的双眼,告诉我什么是平凡可贵。   

告别康桥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大年,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时光奋斗在祖国科研事业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奋力拼搏。   

卓嘎和央宗的巡边守边,32年风雪中对家园对国土的坚守,“家是玉麦,国是中国”,那一面面飘在风中的旗帜,是那位老父亲心中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意,一代代的继续和传承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兰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晓。人们总说好人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但一个个走后被人悼念的灵魂,却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朴实的道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只会为这满满的善良和伟大的爱动容。   

为他人奉献是大爱值得敬重,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中,对妻子的不离不弃一辈子的守候也同样让人敬重。她是他心目中的女英雄,她那满是伤疤的身体却换回他的一见钟情,这难道不是对颜值主义的一种讽刺。有些爱情在剥去华丽外表下只剩毫无真情的浅薄。   

有的人在死后,被人悼念被铸以丰碑纪念。有的人在暮年垂死之时,获得他人最崇高的敬意。我相信奖励荣誉对于他们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可贵的是真诚是善良是毫无保留勇敢付出的真心,而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虚伪做作的表演。   

我无法穷尽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内心满满的感动。但我想记住这种复杂的感情,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去。用平凡用坚持用爱,去书写“伟大”哪怕是穷其一生的平凡人的伟大。

创新感动中国观后感篇9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名字,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为我们带来历久弥新的感动。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十个(组)先进人物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之中,为中华民族标注了向上向善的时代注脚,树立起高山仰止的精神丰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感动中国》背后的“精神密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以“不指南方死不休”的赤胆忠心,向着新的奋斗目标乘风破浪前行。

革命理想高于天。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无论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的防护工程学家钱七虎,还是“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的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亦或是“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的“世界菌草技术之父”林占熺……正是因为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我们党才能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共产党员。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到邓小岚、杨宁、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精神。前进道路上,只要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谱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党员干部要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以百姓之心为心,甘当人民公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当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多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

以“人生万事须自为”的奋斗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奋斗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31岁老将徐梦桃努力拼搏、超越自我,四战奥运终于站上冠军领奖台,为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中国阿甘”陆鸿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带领“折翼天使”们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人生之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成就梦想,实干铸就伟业。党员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保持历史耐心,笃实干事、久久为功,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和韧劲,在大时代里干出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