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500字观后感
通过写观后感,你可以了解其他观众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写好《夺冠》500字观后感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夺冠》500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1
昨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夺冠》。我早早的到了电影院,同学们陆续到了,我们合影留念后进入影院。
这部影片讲述了郎平年轻时到做教练时的事情。郎平年轻时,训练很刻苦,她要举100公斤重的哑铃,还要把一个动作做到上万次。因为训练很刻苦,连续获得5年世界冠军。后来,她做了美国队教练,让美国人夺得了冠军。
但她并不开心,因为她是中国人。她队友的离世,让她感到自己要为中国女排做点事,她说她有着60岁的'心脏,却有些80岁的身体,但依然坚持着,带领女排队员快乐的训练。在20_年里约奥运会的比赛的最后一局淘汰赛中,中国队战胜了巴西队,最后夺得了世界冠军。在中国国旗升起的那一瞬间,同学们一起唱起《国歌》,心情无比激动!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通过影片,让我感到:做什么事情都有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小,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
影片结束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2
今天,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这样一则广告,“体操男团稳拿金牌,零失误成就中国成功卫冕。”看到这则消息的我,心中不禁狂喜起来,打开电脑,重新回味夺冠的瞬间。
在28日的资格赛中,中国队表现不佳,仅名列第六。让人们对中国队决赛中的状态打下了一个问号。决赛中,中国队与宿敌日本队同组竞技。第一项吊环,日本队略微领先;第二项跳马中日对抗发生转折,中国队冯喆与张成成分别拿下16。216和16。200的高分,日本队却有一人被拉伤,被背出场外。此后,中国队在比赛进行中稳扎稳打,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优势,遥遥领先。我不由的呼喊了起来,热血沸腾。
竞争在鞍马上结束,先出场的中国队没有人出现过一次重大失误,不许看后面日本队的表现,金牌已经跑不掉,日本队王牌内村航平未能把自己比赛的句号画圆,却帮中国队圆了金牌梦。
这次中国体操男团的状态的确不佳,在杨威、黄旭、李小鹏等名将退役后,中国男子体操一下子面临全能人才紧缺的窘境,与此同时,近令日本队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队最大的对手,其全能型人才辈出。
所以,中国体操男团将“临时工”代替了上去,没想到,中国体操男团凭借着一股气,最终夺冠,让世界震惊中国!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知何时夺眶而出……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3
女排的故事我是很小就听奶奶讲过的,但这里的精神二字,我还是幼儿园时才略知晓了含义,女排精神大概讲的是努力拼搏,永不放弃吧!昨天王老师实现他的承诺福利,观看《夺冠》后,我陷入了沉思,仅仅是这样吗?
影片开始展示的是八十年代,朴素的服饰朴素的笑,女排老队员们配合默契,这时我有种领悟的感觉在我心头徘徊,是什么呢?直到当老教练说出没有你,没有他啊,只有我们时,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团结,她们都在为集体而战,这是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为实现爱国主义而团结奋进的体现自带荣耀。
镜头一转到了三十年后,郎平以国际化标准改革了女排,这些新队员们得到了更好的训练资源,这时的女排应该站在巅峰才对啊,却一次次的败绩另人迷茫,“老女排与新女排有什么不同吗?”这个疑问随着影片的播放在我心中停留,当队员们连夜训练时,我终于有了答案。第二天与巴西的对战格外激烈,她们是带着必胜的信念的。对,信念!他们的信念是把排球当做生命热爱。三十年前老队员们的信念是对于祖国的爱。信念也许不同,但它始终支撑着女排不停歇的脚步,我想这也是女排精神的体现。
什么是女排精神?
它不是一定赢,而是即使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
它是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它是团结奋进、永不言弃,她是逆境奋起、不骄不馁。
它是刻苦伴随的努力必胜的信念。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4
10月8日晚,我与妈妈一齐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夺冠》。
刚开始是在1978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我们也组建了属于自我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训练馆中,没有灯,没有高科技,只是两筐球,一张网,几个杠铃。当时的训练很苦,球员们训练完回到宿舍后,基本倒头就睡。其实教练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当时中国科技并不发达,于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经过计算机来得到自我队员的实力信息,他不得不经过高强度的训练,使队员们在赛场上爆发出最强的实力。由于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才使得我们的女排在日本比赛时,应对着既是东道主,又是东亚魔女的日本女排,我们中国凭借自我的努力,险胜。
我觉得如果把《夺冠》这部电影总结成一句话,那必须是“努力终会有回报”。比如说当时的郎平,教练让她举重100公斤后再碰球。这其实就是教练在刻意练她的臂力,因为在球场上臂力与技术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会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带领女排走上世界舞台,成为世界第一。
努力终会有回报,努力、坚持、不放弃,也是女排精神。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5
女排精神就是中国精神,什么是女排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带着疑问我观看了《夺冠》。
因工作性质,没能走入影院去感受电影本身的魅力,但是《夺冠》的精神一直牵引着我看到凌晨一点,中间自己也会感动流泪,也会紧张。看完之后,虽是半夜,我却久久不能入眠。
年轻的郎平因为有目标,不断的突破自己;中年的郎平又因为情结,不断的贡献自己。郎平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女排的时代;女排代表一种精神,一种中国精神。能吃苦,不服输,不放弃,团队意识,这是我理解的女排精神。
我们常说我们是君乐宝人,什么是君乐宝人,就像女排一样,他是一种精神,君乐宝精神就是敢想、敢干、坚持。从女排的坚持到君乐宝的坚守,都是初心不变,从女排的痛苦训练到君乐宝的梯队建设,都是重生前的涅槃,从郎平对女排的变革到君乐宝的创新,都是顺应时代,突破自己。
在所有的努力下,团队是我们的基础,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长久的,没有任何一种成功是属于个人的,需要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在同等的条件下,团队的配合是我们通往成功的阶梯。
夺冠,夺的不仅是冠军,夺的更是对中国人的认可;就像我们君乐宝做奶粉,我们不仅是在做奶粉,我们是在做中国制造。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6
坚不可摧的&39;力量,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即便是失败了,也没有意志消沉、“团队精神”依然存在,“军心”依然牢不可摧。女排姑娘们脚踏实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地狱式”训练,她们将最美年华奉献了出来,不攀美、不浓妆艳抹,整日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用尽全力塑造了永不言败的斗志和“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好似一颗火种,一代代人被她感召、受她鼓舞,激发出奋进的动力,这力量源源不断、薪火相传。这种精气神,不仅体现在历届女排教练员、队员身上,也展现在每一个被她感染、热爱她、传承她的人身上。
女排精神也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认可、钦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现场,随着女排队长惠若琪一记利落的探头球,中国女排拿下夺冠的最后一分,英国BBC的解说员激动地说:“中国女排完美诠释了奥运精神!中国证明了,重要的不是如何开始,而是怎样结束。中国是本届奥运的冠军!”
“用微笑面对蹉跎,看我光明和磊落。仰望着,夜空最亮的星火。所以我爱过,在角落天空海阔。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穿越过,生命之河……”电影《夺冠》的片尾曲《生命之河》中,王菲、那英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徐徐诉说。
《夺冠》500字观后感篇7
国庆第二天,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电影院,观看《夺冠》。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夺得冠军的电影,颂扬中国女排精神。通过影片你我知道了原来的训练条件很差,女排姑娘们刻苦训练,每面墙上都留下深深的排球印子,每次训练,即使她们已经累得支撑不住了,但仍在坚持,不断地坚持,继续用力打着每一个球,只是因为这种不断地坚持,才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这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段我印象深刻,2008年那场比赛输了,教练唱了一首歌鼓励队员们,“爱拼才会赢”,只要勇于拼搏,就会赢得比赛。她还说了一句话,“没有努力是没有回报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报。这种精神是无处不在的,放在学习和生活作文中也是一样,我想:只要我努力,认真做作业,用心写好每一个字,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这部电影体现了老一辈女排们打球的艰辛,但是她们每个人都用足了力气,就为赢得胜利。新一辈的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用科学的方法,战胜了巴西队。所以,每次努力,都会有回报,使用正确的方法,就能找到对手的弱点。
郎平跟她的队员们说:排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你们不可能永远打排球,也要找到生活的能力。所以,人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找到生活的快乐。
《夺冠》让我感受到中国女排的精神和勇气,还有她们的自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知道不可能胜利,但是依然奋起拼搏,就为了那一丝可能。未来,我也会刻苦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