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450字观后感
写观后感的过程中,你需要将你的思考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有助于激发你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怎么写好钱学森450字观后感?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钱学森450字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1
今天我们学校集体组织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钱学森》,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他发明了导弹、原子弹……让人民有了一份安全的保障。
蒋英是钱学森的老婆,是一个歌唱家,唱的歌很好听,钱学森就是在蒋英的歌厅认识的。他们结婚一后,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的新家陈设很简朴,钱学森的工作室与蒋英的一架黑色大三角钢琴,却是必不可少的。这架钢琴是钱学森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给新家平添了几分典雅、浪漫的气氛。
在基地一蹲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出于保密要求,钱学森出差从来不对家人讲。有一次蒋英在家里一个多月都得不到丈夫的音讯,她不得不找到国防部五院询问钱学森。
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六岁的儿子永刚、五岁的女儿永真,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2
在前不久,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钱学森》,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他的“心”。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爱国科学家,他,曾经赴美留学,但是在异国他乡的他,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怀着那一颗赤红的心,一心只想着为自己的祖国着想。他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从他这句话中,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他那颗爱国的心在烈火中燃烧,越来越强烈了!那种不忘祖国的精神,深受人敬爱。钱学森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一生的贡献,他,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的“心”只有祖国,看到现在繁荣富强的祖国,你也应该骄傲了!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中国人!中国人!你永远都是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你要记住,你是中国人,你应该骄傲!我们是打不到的中国人,我们要想钱学森那样,报效祖国。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3
今天是钱老诞辰100周年,作为一名中国航天人,下午提前看了这部片子。看开头陈坤和美女在一起恩爱以为要拍成偶像剧呢,心里各种晕啊,过了一会又觉得陈坤的扮相像冯远征,神啊,我心里是真怕这个片子拍得不好啊。
后来慢慢步入正轨,钱学森的形象也慢慢丰满起来。故事讲得不错,没有出现《飞天》那样的各种崩溃,情节虽然不太紧凑,但是音乐配的不错(虽然不是原创),弥补很多。里面几个美国人的形象挺有味道,尤其是他们的英语说得很好(恩恩)。
片子里洋溢着爱国主义者,革命者,科学家、爱人以及逝去的情怀。看到最后很多人流泪了。或许,一个航天人看到自己的祖辈,看到曾经的艰辛,看到恪守的坚定,看到执着、看到梦想、看到无数的失败还有相拥而泣的成功,总会有更多的感触吧。
我不想评论电影如何,但是作为一个航天人,我给她5星,因为我真的热爱着这份事业,热爱着我的国家。
向钱学森致敬!您的后人从未停止前行!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4
今天我们学了《钱学森》这篇文章,我很敬佩钱学森这种爱国的精神。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钱学森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他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终于,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我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钱学森在美国有那么好的条件,还一定要回中国,直到我学会了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才明白钱学森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再想想我们自己,做事情只要有一点困难就退缩了,而钱学森为了回国奋斗了五年之久,从这里我体会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像钱学森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精忠报国的岳飞,投江自尽的屈原,临死也要牵挂祖国胜利消息的陆游……他们不都是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吗?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5
这天我读了《钱学森》这一书,我被钱学森的爱国之心所深深打动了。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我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祖国此刻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钱学森不仅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他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最后,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读完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分。钱学森那种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着实令我感动。想想看,是祖国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生活在这完美的国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时代,作为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想到了祖国,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6
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今年是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逝世十周年。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钱学森》。
钱学森年青时学习优秀,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之后他在美国进行研究,年仅二十八岁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不过钱学森更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美国人觉得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所以将他扣押了足足5年。多亏周总理的帮助,钱学森终于冲破了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回国后,他领导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钱学森刚回国时,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造出导弹?”钱学森坚定地回答:“美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不比他们少个脑子,当然能造出来!”
看到这个片段,我深深为钱学森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感到敬佩。有时候我们在学习中不如别人。往往会觉得我不行,别人天生就比我优秀。可实际上谁也不比谁少个脑子。我们不应该以此为借口来放纵自己。勤能补拙,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7
在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学了《钱学森》这篇课文后,我深深地被钱学森那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
钱学森去美国留学深造,他心向祖国,放弃享有的优厚待遇,顶住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因为他的卓越贡献,被尊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掩卷沉思,浮想联翩,从新中国成立起,正是有像钱学森这样无数先辈和一代代建设者们,他们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甘于奉献,才使我们国家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李四光迎酷暑,斗严寒,历经勘探,科学论证,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袁隆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粮食难题;更让人振奋的是,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攻关,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天,太空行走,圆满回归,成就了中国又一壮举。
我更加懂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更要有过硬的本领。我要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像钱学森那样——报效祖国。
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钱学森那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8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习了《钱学森》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博士的感人事迹。钱学森爷爷当时是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有着富裕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钱爷爷满怀爱国热情,从没有忘记经受过硝烟和战火洗礼的祖国。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之后,他的心情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归祖国。尽管祖国当时还很贫弱,尽管美国军方多方阻挠恐吓,但都没有阻止钱爷爷回家的脚步。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历经万难险阻,钱爷爷终于回到祖国。那里,祖国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但这里聚集了一批又一批象钱爷爷一样的爱国科学家: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 正是这些人在生活条件恶劣、饭也吃不饱的情况下,克服了没有先进仪器,没有现代化计算工具,苏联专家撤走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毕生的贡献。我好像看到了导弹、氢弹成功试射的场景、惊叹着火箭冲入云霄的美丽,看到了茫茫戈壁升腾的巨大的蘑菇云,听到了祖国人民的欢呼。我多想成为一名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为祖国科技进步而努力。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热爱我的祖国,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钱学森450字观后感篇9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本是可以作成史诗的。
加州理工,冯卡门,喷气式飞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世界航空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勒令遣返,无端扣押审查,战俘交换,随便抽出一个头绪,就可见二战结束后冷战的漫天阴霾;国家领导人前的军令状,近乎白手起家建立航空工业,大漠深处的两弹一星工程,随便一个,都是这个国家成立之初如履薄冰的步伐。
激荡的历史风云慢慢远去,留下一个中国男子的内心坎坷挣扎。一个秀丽杭州的聪敏孩童,庚子赔款留学的青年才俊,加州理工,全美也就是全世界航空届的佼佼者。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上一路狂飙突进,知道突然而至审查迫害让一切戛然而止。
而后,现代都市里贵族西装换做大漠深处中灰暗中山装,连手插裤兜也换做以手撑腰。以前加州理工校园里那个上课不屑言语,一黑板一黑板书写公式的严厉冷酷钱教授换作了听不懂还会重新来一遍的钱院长。
面对竖立着的东风二号导弹,在心底里默念对美国同行的告白:这就是我种的苹果树。回国多年后面对美国受奖邀请时,以美国欠他一个道歉作为拒绝理由时,依然可见他那一身的傲气,正如年轻的他向夫人求婚时,只说跟我走这么一句话。
刻意压低的讲话音量,总显湿润的眼眶,是美国梦想破灭后的隐忍,还是家国情怀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