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深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增强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各种影视作品。什么样的参观刘胡兰观后感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参观刘胡兰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1

自从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我都很羡慕她。

因为,她这么小的年级,都加入了八路军,而且还这么勇敢。我记的,有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她的故事,就是敌人去刘胡兰的村里,抓八路军恰好刘胡兰就是八路军,然后,他们要抓刘胡兰,村民们就靠在她旁边,他们局然用枪托打村民们,刘胡兰就突然说:“闪开,我自己会走。”接着,敌人们就把刘胡兰的六个朋友用棍子打昏,再用刀一个一个杀死,杀完他们,局然还用机关枪,瞄准村民们射,刘胡兰就去堵住枪口挡自弹,还说:“中华万岁。”所已我羡慕她。

刘胡兰是一个革命英雄,她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真不愧为女中豪杰,一个真正的英雄,牺牲的时候才仅仅十五岁。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2

《刘胡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刘胡兰是个非常勇敢的女孩,而且她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不让敌人伤害更多的村民,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主席写给刘胡兰的一句话。

我要向刘胡兰学习,学习她勇敢,机智,不怕困难的精神。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非常有趣。就让我讲给你们听吧!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刘胡兰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军队包围了她的家,把她抓走,进行严酷的拷打,只要说出谁是军人,就可以获得自由。刘胡兰像钢铁巨人一样,一声也没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发出一声呻吟。

人们说人的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人民的敌人而死,一种是为人民的事业而死,我认为刘胡兰是为正义而死,死得有意义,死的伟大。我非常喜欢《刘胡兰》这本书。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4

今年暑假,我在闲遐时读了一本抗日战争时期的书《刘胡兰》,感受十分深刻,准备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主要讲了: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她生活在压迫、被剥削时代。后来到了十岁,就当了儿童团团长,还偷偷背着家人上妇训班。可在未满十五岁的一个晚上被匪军抓起来逼供,刘胡兰宁死不屈,什么都不肯说,最后毅然决然地死在了敌人的铡刀下。尚未满十五周岁的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刘胡兰,这个年轻的农村姑娘,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宝贵生命,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保全了地下党组织;她以自己无限美丽的青春,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特有的英雄气节。虽然她的鲜血洒满天,便是对自己参加共产党感到荣幸和自豪。她死了,她的肉体死了,可她的精神和那光亮的形象已经永远活在大家心中,她是每个人做人的榜样。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在1957年1月19日为刘胡兰同志所写的。我认为,就这八个字,完全可以体现出刘胡兰的那股宁死不屈的坚强品质。我读了这本书,深深地为刘胡兰感到无比自豪。

刘胡兰的事件让我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他为了一车乘客的安全,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不顾自己被玻璃刺入了心脏,沉着冷静,稳稳地将车停靠在路边,换取他们的安全后才倒在他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世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就要向他(她)们学习那种在危险时刻为了他人的安全和幸福,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伟大壮举。要是人人都有这种思想,那我们生活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啊!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5

我读了这篇文章,不得不敬佩刘胡兰这种不向敌人屈服的精神。

刘胡兰牺牲的时候才17岁,17岁是一个女孩如花一般的年龄呀!而且,她是为了共产党才牺牲的。当我看书到刘胡兰和一个日本人对话的时候,把我震住了:日本人说:“你才17岁,你就不怕死?”刘胡兰说:“在活17岁,我还是这样!”

刘胡兰的事情太令人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刘胡兰一样,为祖国做贡献。虽然,我们不能像刘胡兰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随手捡起垃圾,可以不要随地吐痰,可以不要说粗口话……这样,也算是为祖国做了一份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可以为祖国做贡献的人吧!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6

诗人说:“有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今天我在书上看到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几句话的含义。

刘胡兰1931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中,在她四岁时就失去了母爱,这让她过早就体尝到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1947年1月12日,敌人包围了刘胡兰住的村子,想在那里搜出共产党员,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刘胡兰从乡亲们的掩护中案首挺胸地走了出来,阎匪军官张全宝一次次地审问她村里有哪些共产党员?她却不怕死,斩钉截铁地说只有她一个,敌官还问了很多问题,刘胡兰依然鄙夷地说:“不知道!”敌官还威胁她不要当共产党员,想用金钱来劝说她,刘胡兰还是不改变那坚毅眼神,说:“不!”敌官发怒了,问她;“你不怕死吗?”“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她的语气带有几分自豪,还是那样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好,我就让你尝尝嘴硬的后果,给你判死刑。”就这样,刘胡兰在15岁就英勇牺牲在了敌人的屠刀下。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竟有如此的勇气,面对敌人的屠刀面不改色心不跳,为党和人们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她15岁,正是金色的年华,用自己的宝贵的生命去保护乡亲们。她的故事也改变了我“女子必定更娇弱”的看法。她的英勇事迹也深深感动了毛主席,于是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让我们静静回想,以前有多少像刘胡兰这样宁死不屈的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一个个革命先烈仿佛是一块块雨花石,静静地,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缤纷的路,让我们去迎接黎明,迎接快乐!

今天的我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要作为21世纪的接班栋梁,更应该学习刘胡兰那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碰到困难和挫折绝不垂头丧气,半途而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7

我看过一本书关于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她但任了革命,1947年日本鬼子反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子,敌人抓走了村里的几名同志,马上通知刘胡兰转移,刘胡兰看见了嫂子刚生完孩子,感觉有点不放心就不顾自己就到了嫂子那里,刘胡兰看到敌人来了觉的出不村子了,于是刘胡兰想,在这里的话就回不安全,于是刘胡兰就自己出去跟村民们混在一起,不知,一下子就被鬼子给认了出来,敌人问:“你最近和哪些共产党员见过面?”刘胡兰停起胸脯说:“没见过面。”可敌人却说:“你就是个共产党员。”敌人怎么说刘胡兰都没用,后来敌人用狠手段要刘胡兰说出来,说:“你的同志被我们给抓了,只要你说出真话我就放了他。”可刘胡兰说“你先放了他我就说出真象。”刘胡兰对同志皱了眉头然后快说:“快走啊。”敌人被发现了刘胡兰的同志逃走了,可刘胡兰英勇的死了。

我觉的刘胡兰的好品质值得让我们学习。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8

今天中午,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感触很深。

面对凶残的敌人,刘胡兰说:“怕死不是共产党员!”,随后英勇牺牲。我觉得她很善良,也很坚强,不怕牺牲。

她为了保护别人,她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愿让别人牺牲。我长大后要向她学习,做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不怕困难的人,还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做贡献。

参观刘胡兰观后感篇9

前段时间我看了关于刘胡兰的电影,她是我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她从小就加入儿童团,接受党的教育。

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荣,虽然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但她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镇压汉奸,积极向党靠拢,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好似刘胡兰面对残酷的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党的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对比一下,我觉得自己太不坚强了,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刘胡兰的故事给了我很深刻的影响,我决心要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永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为了人民幸福,默默的奉献!

10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