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积累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萤火虫之墓观后感?这里给大家分享萤火虫之墓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1

《萤火虫之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部完全适应了时代的反战作品,他只突出了战争中平民的悲剧,却缺乏对战争起因的描述,在这一点上,它绝对是失败的,没有顾及上爱国观众的感受正是它最为失败的地方。

一部作品总有优劣,感动者多基于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对主人公的同情;愤怒者则大多出于自己的历史观。但不考虑政治方面的原因,这部电影不失为是一部值得我学习的片子。

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自始至终贯穿全剧的悲哀,如丝如缕缠绕着,让人心境犹如沉入厚重的泥潭,整个人消融在弥漫的情感中。而在结尾的那一刻,在明知道的死亡来临的那一刻,黑沉沉的一片悲哀爆发,把人死死地压住令人几欲窒息。飞舞萦绕的萤火虫,企盼永远不会吃光的糖罐,最后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揉皱了的爸爸的照片,生活能给予他们的也只有这些。

注视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兄妹俩安详地睡去,那个糖罐此刻再也不会空了,伴随着永远的糖果的声响,一个普通少年,他只想养活自己的妹妹、和妹妹一起追逐那点美丽的萤火。但,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实现他愿望的唯一方式只能是——死亡!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2

《萤火虫之墓》讲的是日本一对兄妹在中国攻击日本时候的悲惨故事……

在日本,中国还没来攻击的时候这对兄妹就已经失去了爸爸,妈妈又突然得了重病需要“哥哥”的照顾,当时“哥哥”才14岁“妹妹”才3岁左右,叫:节子,中国的飞机来攻击日本的时候,人们都忙着把东西埋起来的时候一枚导弹坠落到了妈妈的房间里,“哥哥”想进去看看“妈妈”可是越来越多的导弹坠落,阻挡了哥哥的路线,但“哥哥”明白他再也不能失去剩下的亲人了,他赶紧带着妹妹离开,逃离了轰炸地点……

由于失去了妈妈,这对兄妹只好向亲戚求助,又因为姑姑动不动就打妹妹,碗里的米饭越来越少。这对兄妹只好自我生活了,兄妹找到了一个没用的防空洞,安顿了下,来哥哥拿出妹妹最心爱的水果糖,一打开罐子,罐子里只剩下三颗糖,和一点点糖碎,妹妹不舍得吃那三颗糖,反而吃那一点点糖碎。

之后,妹妹受不了挨饿和疾病,悲惨的死去了。哥哥在昭和20年9月21日饿死在火车站,手还紧紧握着那个糖罐……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明白要爱护自我的生命,不能白白的糟蹋它。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3

故事一开始在一个荒凉颓败的小小的车站里,匆匆而过的行人头也不回的往前走。镜头徐徐拉过,一个穿着破败的人影出现银幕上,绝望而疲惫的眼神,脏兮兮的脸颊,蓬乱的头发,伤痕累累的肌肤,却不停的念着妈妈、节子……

昭和二十年,

九月二十一日的夜晚,

我死了。

银幕上出现了这些话。我有些怔住了。我想,这不是个平凡的故事。

车站的管理员收拾着他的尸体,嫌恶的搜着他的`口袋,口袋里掉出一个装水果糖的铁皮罐子,另一个管理员漫不经心的说扔了吧,于是这个脏兮兮的铁皮盒子被扔到了夜幕下也脏兮兮的草丛中,惊起一片漫漫萤火虫……

一向很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片,淡淡的温馨,淡淡的感动,久久的回忆。虽没有激动激昂的情景,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那一丝一毫的温暖在观众不知不觉的时候却也早已刻在了心里,等你彻底醒悟时,确是没有边际的感动,会为主人公的善良所打动,为那不可言喻的情感所流泪。

这便是成功的电影了吧,只要你一听到名字便能想起那夭夭桃花林或是漫漫萤火虫……

一开始看完这部《萤火虫之墓》总觉的天空都是灰暗的,标准的杯具,情节也不够精彩,不免稍微有些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现,再也忘不掉了,每一个情景。真的,是真的,再也忘不掉了,一想起便是微微的苦楚溢满胸口,却泛着一点点淡淡的温馨。

看了这部电影我对日本的态度有所改观,想罢战争真真是无情的,不论哪个国家,人民却是无辜的。这部电影讲述的便是日本与美国打仗的时期作为背景,以相依为命的兄妹两艰苦度日的故事为资料的。空袭时,大家都躲到防空洞中避难,炮火连绵不绝,一幢又一幢的房屋被摧毁,到处充斥着着哭声喊声。炮火过后,到处都是遇难的人民,死前痛苦的表情还未曾变过……

哥哥叫清太,妹妹叫节子。他们活了下来,可他们的妈妈在战火中再也没回来。

他们寄人篱下于姨妈家,起初姨妈的态度还能够,到后面却越来越恶劣,人的自私与贪欲暴露的淋漓尽致,清太将家中埋藏在地下的食物和衣物都给了姨妈,才换来完全不等的白米饭,每一天只能喝稀稀得咸粥,而姨妈一家却吃着用清太家东西换来的白米饭做的饭团,妹妹很是不高兴,哥哥却让妹妹忍耐。半夜妹妹因为想妈妈而做着梦哭闹着,姨妈狠狠拉开门怒吼着要不要人睡觉了之类的,哥哥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带着妹妹到屋外散步,看看漫漫萤火虫。最终一天清太也忍不下去了,带着妹妹搬出了姨妈家,住在了破旧的防空洞中,过着自由的的生活。可好景不长,妹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身上长出了痱子一般的的疹,看着连走路都成问题的妹妹病成这样,哥哥立刻带妹妹去了医院,可医生只是不耐烦的说了声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就打发他走了。

我想,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战争造成的,原本有些富裕的清太家,因为战争,一切的幸福都化为泡影,无影无踪。因为电影最终,节子也死了。

她手中拿着还未吃过的一块西瓜,安静的死去了。我想,她是再没力气去吃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有战争的地方就有杯具。期望这个世界再不要有战争,再不要有杯具了。

抹抹眼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酝酿好的眼泪,滑落了下来。

放映到最终的最终,还是那一片漫漫的萤火虫,和牵手而去的兄妹俩……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4

假期的时候,把《萤火虫之墓》看了一遍。故事说的是二战尾声,战火燃到了日本,一对失去双亲的兄妹在亲戚的冷遇下,被迫躲进一个无人洞,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哥哥最大的愿望就是养活妹妹,和妹妹一齐去追逐那片萤光。可是妹妹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生病去世。哥哥亦因为严重的腹泻,最终也在车站离世。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心境很沉重,它透过一对命运悲惨的兄妹来折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可是是一个看萤火的小小愿望,却因为一场无情的战争被剥夺得消失殆尽。丧失双亲,流离失所,人性的冷漠,哪是两个刚刚认识世界的孩子所能承受的。战争可是是贪婪者为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展开的残酷游戏,却要无数无辜的生命给他们陪葬。

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更何况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自我的欲望而无视别人的生命,这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不会认同的吧。还有那些抛弃两兄妹的所谓的亲戚,人性的冷漠真的令人感到十分的心寒。自私自利,到底是人的本性,还是人性的悲哀。

可是令人动容的是,兄妹俩朴实纯真的真挚的情感,他们相互扶持,虽然年纪尚小,却能为对方着想,让人在故事残酷的背景下,亦感受到丝丝的温情。

作者笔下的故事朴素真实,却字字铿锵,令人真实的感受到残酷凄凉,所以更加的痛切动人。这本书给人的是不断的拷问与反省,令人久久难以平复。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5

最近刚刷了一部电影,名叫《萤火虫之墓》。影片讲述了在二战后期的神户,因空袭而失去母亲被亲戚家领养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在临组的(二战时期为统治当时的人们而设立的机构)统治下,远离人们,藏在一个洞穴里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渐渐走向死亡的故事。

看完这部动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没法儿体会战火纷争带来的悲惨,但影片中的几处共鸣深深触动着心弦。

一,作为家中老幺,有个哥哥确实是一种幸福。不管是吃零食还是平时的家务活,对哥哥撒个娇,总能吃到更多的糖果,总能成功的把家务活甩给哥哥,然后像个大佬一样,站在凳子上,拿着鸡毛掸子,指挥着哥哥干这干那,满脸骄傲的模样。影片中的哥哥清太,对妹妹节子情感是真,也让人感动,宁为太平,莫作乱离人。

第二,小时候家中突遭变故,有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十分困难,家中日常靠着那几大缸的腌菜萝卜过活。可是,母亲总能在艰苦的日子里给我们带来简单的欢乐,有时候是路边的一束野花,有时候是菜篮子里变出来的大西瓜,有时候是口袋里掏出的小龙人奶糖。

尽管生活困苦,但母亲从没有怨言,也从不奢求别人的帮忙。别人能帮得了一时,但帮不了一世,自食其力永远是正解。影片中的哥哥,带上妹妹前去废弃防空洞进行艰苦生活的时候,附近的那位农民伯伯给予兄妹两的帮忙也不算少,不仅仅在开始时免费借用了手推车,还给他们赠予了茅草和悉数鲜蔬,且在哥哥多番前来讨要食物而萌生出一种厌烦情绪的时候,还作出了“呼吁影片中的哥哥前去生产小组”以及“回到亲戚阿姨家”的提议,只可惜倔强的哥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明晃晃的又将这一“工作”和“回家”的提议忽略掉,并作出前去另一家讨要食材的行动。在那个年代,又哪有人能够如此慷慨呢?

哥哥携伴妹妹于废弃防空洞生活的这几个月时间,事实上就变成了逐渐将妹妹引领向死亡的不归旅途。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照顾好自我,照顾好亲人,我们都想做正取,但其实连坚持锻炼都做不到,怨恨别人和这个世界,获取别人的仁慈作为生活的支撑是要饿死人的,困难到来,总有人熬可是去,也总有人熬过去,而我们,应当追求做一个有本事的人,起码有自食其力的本事的人。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6

战争,总是残酷的。是人们为了一种利益、一种权利而发起的一场争夺战。然而,因此而吃苦的不只是士兵,还有老百姓。从天而降的炮弹、深入人心的子弹、锋利无比的刀刃……这些武器都成为了夺取利益的工具,也成为了屠杀百姓的工具。多少个家庭因此破碎,多少个孩子因此成为孤儿,多少个地方因此人群减少,多少栋房屋因此倒下……

同样,深受战争之苦的一个家庭,也因此受到伤害,并且家破人亡。这就是本篇观后感所要讲述的电影——《萤火虫之墓》。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家庭因为战争,家破人亡的故事。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由一个男孩的尸体延伸他的回忆。先是母亲去世,接着受到姑姑的冷淡,带着妹妹过艰苦生活。唯一的精神支柱是父亲,可就在妹妹生病之时却得到父亲壮烈牺牲的信息。得到噩耗之后,又发现妹妹的病已严重到出现幻觉,随后妹妹也离开了这个少年。孤独活在世上的他,最后也英年早逝。

一连串的遭遇,一个不幸的家庭,这些悲惨的故事让我们深感凄凉。在悲痛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做出深思?是什么让这个家庭遭到如此凄惨的待遇?在战争的背后,是老百姓的悲哀,是平民的不得已,是长官的凶狠,是人性的泯灭。千万百姓的苦衷只能归到一个点——胜利的必需品。

萤火虫,是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昆虫。那微弱的光芒,却让人倍感温暖。这星星点点却又让人倍感温暖的光芒,是希望,是点亮远方的火种,是激励劳苦大众的使者。这百姓的希望,却被战争的残酷给掩埋。这温暖人心激励大众的光荣使者,就被这样送进了坟墓。萤火虫之墓,就是希望之墓。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篇7

喜爱看动漫的朋友,就应都知道日本的宫崎峻大师吧?是的,他有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他的动画作品中的人物时而唯美、时而质朴,时而让人感动的眼泪哗啦,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层好处。

我向来喜爱动漫,虽然此刻年近三十,可这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影响看动漫的兴趣,朋友们都笑我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每个星期六最喜爱干的事,就是将家里的卫生都打扫干净后,端上一杯开水或者一堆零食,享用CCTV-6和其它频道的精彩电影。第一次看宫崎峻大师的作品是无意之中的,那是某月的星期六晚上,一个电视频道看到的《幽灵公主》,当时我还不知道那是谁的作品,只知道里面的美丽景物、鲜明的人物是如此的鲜活,个性是在景物处理上,是如此的逼真,我就被吸引住了,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动漫也能把深层好处发挥得如此好。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在每个星期同样的时刻,看着各部宫崎峻大师的动画电影,有《飞天红猪侠》、《百变狸猫》等。经过我妹的指点,我才知道那是宫崎峻大师的作品,接下来的几周,我便在电脑中搜索他的作品,我基本都看了个遍,而让我百看不厌,但每次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就属《萤火虫之墓》!正因战争而给多少无辜的人民带来同样的家庭杯具。

刚开始,我有点看不明白,正因故事采用了剧中男主人公(阿泰)亲身回忆的形式展开。影片一开始,阿泰站在他自己1945年9月21日因战争带来的饥饿即将死去的地方,在地下通道里,行人给了奄奄一息的阿泰一个食物,但阿泰已无力食用,他即将死去,他倒下的时候嘴里念着妈妈和妹妹,正因这两个人他最亲的人已经先一步离开了他。阿泰死了,地下通道清理的工作人员来了,那里已经有好几个正因饥饿而死亡的少年,他们一一检查了每个人的身上,在阿泰的身上找到了一个糖果罐,糖果罐是妹妹以前最喜爱的东西,以前里面装满糖果,之后糖果吃完了,他和妹妹便拿来装了闪闪亮的萤火虫。清理人员尝了一下,很甜,另外一个人则说这个糖果是没用的东西要他扔掉,清理人员使了很大劲,丢了糖果罐,糖果罐被丢到了草丛里并打开了,这时候萤火虫出现了,漂亮的绿色光出现了,妹妹也出现了,妹妹看到即将死去的哥哥,想走过去,这时候哥哥已经出此刻他后面了,原来,哥哥死了,和妹妹一齐相聚了。哥哥笑着把糖果罐交给了妹妹,妹妹开心的拿起了糖果罐,他们乘上了一趟列车,不知开往哪里,但妹妹打开糖果罐并倒出了一粒给哥哥,她享受的吃着糖果,两只够不着地的小脚在快乐的舞摆着。

10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