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观后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分享给他人,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从而丰富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1

“抹去岁月厚厚的封尘,一幅幅一帧帧不能忘记的画面,引领我默默的前行。追寻我生命的那份纯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寻那属于我们那份无悔忠贞。我苦苦追寻那人世间的大爱无疆,大道无垠。”老一辈的革命人,也许就像这个词中所述的那样,在大陆上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的方法。就这样,中国共产党就这样成立了。

嘉兴红船之上传来低沉的《国际歌》,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我坐在电视前看到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们真的做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让我们着着实实感动了!整部电影从1911年写起,孙中山任民国大总统。到最后中国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这段历史,是让我震撼。一开始出现,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土崩瓦解。多么开心啊!封建社会崩溃是必然的。历史的进步也是必然的。按照孙文先生的话来说:“结束王朝,停止战争,走向共和,皆可让。”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最后的皇帝,最后的太后,他们也有不舍。最后的一道圣旨,小德张的宣旨声中,冲龄之年继位,在朝堂之上还想玩蛐蛐。他只是个孩子。隆裕太后的一句“因为你是皇上”,加上浓妆之上的两行清泪。她是一个悲哀的女人!这世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

袁世凯继位,不得不说这是一场闹剧。封建王朝已是一捧碎土了,现在,在想着把他们组起,后果只有一个,被人民的洪流冲垮。许多人终于明白了自由的重要。一位位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投入洪流。湖南的同学决定去法国;中国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进入巴黎的和会;毛泽东,杨开慧都在李大钊的文章的影响下,认识到了共产主义,也就是“庶民的力量”;学生们形成爱国的洪流,展开了五四运动;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展开了驱张运动……青年的力量如此大。他们如此有作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主导。

在一条大道上,李大钊和陈独秀共同确定了共产党的雏形。12位各地的先进代表来到了上海,几经周折,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响彻南湖!

整部影片震撼了我的心,这十二位优秀的共产主义先驱,将始终留在我们记忆中。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2

23日晚,市环保局组织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这是一部给建国60周年献礼的好作品,讲述了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的这段历史。新中国成立是那么来之不易,当影片演到革命党人闻一多被国民党暗杀时,那枪声来的是那么突然,不只是闻先生没有想到,也同样出乎在座观众的预料。

国民党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迫害了那么多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手段卑劣残忍,令人发指。在记住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印象最深的是穷途末路的蒋介石对蒋经国说,腐败已经长到了国民党的骨头里,要反腐败,可是现在,反,则亡国,不反,则亡党。

当年建立新中国,真是无数人的鲜血铺的路。共产党在当年可以迅速的获得各党派人士的支持,夺取政权,应该说还是民心所向!60年过去了,看着夜幕下霓虹闪烁,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不知道如果当年他们都还在,会是种怎么样的心情?看完建国大业,想到的是,国家的进步,言论的进步。建国大业是两条主线,蒋中正和毛泽东,没有一再的去诋毁败的那方是如何的背信弃义,如何的奸猾狡诈,也没有再洗脑式的宣扬我方如何正义凌然,民之所向。反而我看到了一个演的十分出彩的蒋中正,和剧中我认为最亮点的陈坤的蒋经国。政治斗争始终是残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国民党败就败在内部,败在了国民党自己人的手上。建国大业确切的说讲的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如何召开的,毛泽东等人是如何取得民主的。毛泽东请到了国内各民主党派人士,名正言顺,堂堂正正;而蒋中正自立为王,不得民心。

淮海战役胜利之后,彭德怀,周恩来等人,唱着《国际歌》,流下了眼泪,英特纳雄尔,就一定要实现。镜头转向了毛泽东的一双儿女,他们用无知的眼光观察着世界,不解着他们的叔叔为什么唱着歌,喝着酒,就抱着头哭了起来。在北平检阅军队时,刘烨扮演的红军老战士说,仅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老战士,向毛委员长致敬。毛泽东回想起了抗战,内战的场景,落下了泪。是我们的祖先,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啊,五星红旗,就是用血染成的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提醒自己要踏实,勤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新形势下为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愿中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永远像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3

在这秋风送爽,五谷丰登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祖国的第59个生日,在今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为祖国送上一份真切的祝福吧!

今日,我和爸爸、妈妈一齐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爸爸告诉我:《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强大,百名巨星齐上阵,共同来为祖国成立__周年献礼,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界的所有明星和知名导演,可视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毫不夸张地说:一不留神一个大明星出现了,一眨眼功夫几个大明星就出场了。要是想在这部片子里面去看大明星,那你必须会看的眼花缭乱。

据说这些赫赫有名的大明星们都是不计报酬自愿来演这部戏的,因为大家都想为自我母亲的__岁华诞奉献一份自我的力量。爸爸异常强调:“全世界仅有中国才能汇集如此多的明星,才能拍出如此震撼、如此生动、如此精美、如此优秀的电影!”并且一边儿看,一边儿给我解释我看不懂地方。

我们看得都很认真,最终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喜悦和欢呼声中,我们开始建设我们的新中国。我想:新中国成立真不容易啊,看看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喝酒,把头紧紧地碰在一齐,可见他们的兴奋之情,对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尤其看过《建国大业》之后,对毛主席更加敬佩和崇拜了,还有周总理、朱老总、任弼时等革命老前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代价,当演到开国大典那一时刻,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我必须要好好学习,热爱自我的祖国!长大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4

最近看了《建军大业》,胸口滚烫,握紧双拳!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历史都应牢记在心!

无论过往成功或失败,此刻开始,从零开始,当勇士!

每一场硬仗,都要全力以赴!

几场硬仗,比如南昌起义、三河坝大决战,每一场都惊心动魄,每一场都让人感叹指挥将领的滔天谋略,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五体投地。在影院里,感同身受,惊叹眼神坚毅背后的内心坚定,下一刻,我就要抗枪上场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

这是一次修炼也是一场磨砺,对于敌情的考量也是对自己的挑战。球场如战场,每一次比赛,无人预料结果,也无人知道90分钟内会出现何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作为一名披甲上阵的战士,你的选择,只有全力以赴。

一个有信仰的人,才能组建一支有信仰的军队!

“要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胸腔热血,双拳紧握。在三河坝决战大军撤退的畏难之际,需要死铁部队掩护。三万敌军压境,这些年轻的生命毫无惧色,“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成为每一个人年轻战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里有光有血性!即使身中几枪,但仍要跨过战壕,点燃引爆器。以蔡晴川为首的掩护军队,无法称为勇敢,而是孤勇!

生死的较量、大我与小我的权衡,这些年轻却饱受征战的命运,倘若没有坚毅的灵魂和信仰,如何成为一支势不可挡的雄狮部队?

刚开始比赛的那几年,得失心很重,会在意每一个球的得失。但现在深感,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无论输赢,我们对于足球的信仰没有输赢得失。

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和比赛中,汗水、泪水、血水,凝结在一起加深和兄弟们在一起并肩作战的决心。是在心里大声呐喊:“我不认输!”的体育精神!

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倒下!

贺龙带领的部队要端了敌人的老窝。拿着炸药包的小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炸药包也随之掉落在地上。几乎在同时,另一位小战士火速抢救起炸药包朝老窝的方向狂奔而去,我疾呼过瘾。

炸药包存在的意义是直捣黄龙,那在他为完成使命前,他便不会也不应该在任何一个地方爆炸。这是使命!是所有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个人倒下了,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

我们告别了生死的战场,但在球场上一争高下,贺龙的炸药包,我们的那颗球!

炸弹爆炸前,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倒下!

每一场比赛结束,无论输赢,都是磨砺!于我而言,下一场,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球场见!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5

当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扑面而来,看得人热血沸腾。火烧赵家楼、血书“还我青岛”以及女学生滴血喊冤跪在地上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大布为四万万同胞喊冤等历史事件逐一呈现。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

现在党已经100岁了,从当年的“腥风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了现在的和平,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员肩上的责任。我们全国的党员到现在已有8000多万,这是多么辉煌的成绩啊。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能燎原;100年艰苦辉煌,7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带领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美好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她让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不需要担忧衣食住行,只需安然前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共产党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在党的100周岁生日之际,忠心祝愿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6

《建国大业》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大片,其拍摄和开映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建国大业》高唱主旋律,历史味厚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观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感想之一:是一部很好的国情教育片。让人们重温了一段重要历史,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把中国共产党推上政治舞台的领导地位。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新胜利。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过程。通过新中国成立60年政党制度的实践证明,使我们认识到这项制度坚持的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推进就越顺利,取得的成就就越大,人民得到的实惠就越多。

感想之二:是一部很好的党风教育片。毛主席在60年前,也就是毛主席风趣地说“进京赶考”前,在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辛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一个伟大领袖的睿智和清醒,这是一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这是一位看透历史兴亡更替规律的哲人的警语!

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再一次提醒每一位共产党人应该铭记“两个务必”,其蕴意深远。

感想之三:是一部很好的党的统一战线史教育片。毛主席1947年12月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这是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统战工作者要始终树立和坚持的政治意识。

感想之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风貌。影片向人们展示了中共党内民主作风和中共与民主党派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实现了中共的号召和承诺,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貌,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团结和争取一切民主政治力量的根本所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学史明理,温故知新。此类影片无需追求高票房,重在让人们受到一些教育,懂得一些道理。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7

《建国大业》还是一部可看性比较强的片子,较同类型影视而言,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腻,尤其是和现在央视放的《解放》比。不过由于要表现的东西太多,跨度太大,所以大多只能蜻蜓点水,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看起来是非常累的(光辨别这么多明星演的这么多名人,就很累人了)。当然,只要你读过初中历史课,且有些记性的话,应该还不至于云里雾里。

我以重温历史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片子,内心颇有些激荡的。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锦上添花的时代、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片中淮海战役后,毛、朱、周、刘、任把酒庆贺,相拥唱起国际歌的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些老弟兄从长征开始,一步步走向夺取全国政权,我相信是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这是一种类似虔诚宗教徒的信念,他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全身心地托靠在这种信念上。现在大多数人可能已经没有类似感受了,也很难对他们的激动产生共情。还有就是西苑机场阅兵时,刘烨扮演的红军老兵那发自肺腑的呐喊,这份真诚让人感动,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今中国的一线电影明星,几乎都在片中露了个小脸,这恐怕和追悼会上的名单有得一比,因为在片中的出现,说明了在中国影视界的地位。这种盛况与那个年代也是类似的,邓小平、贺龙、彭德怀等也仅仅在片中露面片刻。李云龙之辈,最多只能在北京城下放个照明弹。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让我们无法忘怀,无论国共还是第三种势力。

至于弱肉强食之说,片中更是借蒋介石之口点明:“对毛泽东要边打边哄,那一天毛的军队打完了,也就不用哄了”。毛泽东也说,和蒋谈判的资本就是几十万条“破枪”。等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获胜之后,其实也就不需要再和国府谈什么和平,一鼓作气解放全中国便是了。毛、蒋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民主党派,则从来一样,只是政治协商会议中的点缀,无论谁掌权都要拉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广泛性。记得笔者在尼泊尔遇到个初中生问,中国是不是只有共产党,笔者义正严词地告知,中国有九个党派,一个执政党、八个参政党。回答这个问题时,真真切切感受到民主党派存在的必要性。

承上启下之说,无需细言。没有建国大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是在看到毛、朱、周、刘、任把酒庆贺、激情燃烧的场景时,想到了后来1969年开封的“刘卫黄”;看到西柏坡会议,想到了1969年北京的“王玉”、1972年的温都尔汗、1974年的“王川”、想起了1992年南海边画的圈……

建国大业观后感大全篇8

《建国大业》这部片子明星阵容强大,而这些明星们不求报酬,不求出镜率,只要求在这部片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就满足,这种反常态却是最能体现出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对建国的这一伟大事迹的认可。也是建国的这一伟大的题材给了明星们强烈的梦想,也给了中国人强烈的喜爱,因此,这部影片正确的选材和正确的放映时间给了观众喜爱,获得了最好的票房也是情理之中和理所当然。

在电影中,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组织开会的画面,两种气氛是完全不同的。完全可以用阳光和阴暗来形容这两种氛围。共产党的阳光般的政党的成员们坐在阳光下,农村的土堆上,但是总感觉像是其乐融融的农村大家庭。没有压抑,没有等级观念,大家是一家人,共同付出,共同强大的团结精神就在此体现的很突出。但是片中有一次拍摄的是晚上的会议,没有点灯,可是毛泽东同志爽朗、阳关般的笑声和话语似乎顿时让整个房间充满着光芒。而国名党政府的天空似乎没有阳光,阴暗深冷的办公室,纵使豪华,但是终究是压抑的,是昏暗的,而拍摄到室外的环境时也总是阴雨绵绵或者阴暗的天。这些都是在片中可以观察到的。这部片中也明显的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给中国人民真正的阳光,人是需要阳光的,人民自然而然也选择共产党的政党,共产党的政党才会给人民完整的其乐融融的家。

建国大业,建成了伟大的中国,建成了几亿其乐融融的家庭,充满阳光的中国

从教育宣传的角度讲,回顾了历史,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振奋了民心,面对当年的镜头,品位今天的幸福生活很多人都有一种国家和民族自豪感!

虽然因为众多导演明星的卖力出演,《建国大业》惊鸿一瞥般塑造了冯玉祥、毛人凤、杜月笙等许多人物形象,也用醉酒高歌、摔杯怒骂等形式试图拓展对我党革命领袖的人物塑造。但仅就艺术表现力来说,我和几个一起看电影的朋友观点是,《建国大业》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蒋介石父子,张国立对蒋介石张弛有度的表演证明他不只是电视皇帝,而陈坤则完全可以说是《建国大业》里的一个惊喜,他以往角色挥之不去的阴柔转化成了空有热血、片中壮志难酬的压抑,父子两人在凉阶并肩而坐的镜头让人不胜唏嘘。

10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