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相互交流和理解。下面是一些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有用。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1
我让妈妈给我买的《三十六计》,我读完了,我感觉这本书挺好看的。好多妙计,有的人用妙计把敌人甩开或彻底打败。其它的书我看过后,过不几天就忘了,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十六计》的独特之处它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典故,让我又学了许多新词语,它剖析和解释了古往今来的经典谋略,所列举的事例也都是耳熟目详、简单易懂的,例如:《上屋抽梯》、《釜底抽薪》、《连环计》、《空城计》……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2
今天,我读完了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主要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记。我还知道了三十六计的作者是孙膑。
三十六计中有许多的计策,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暗度陈仓。暗度陈仓是邓艾和钟会去灭蜀,钟会在城外大战,而邓艾则走小路直奔都成,蜀被迫投降。这就是暗度陈仓。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3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十六计》因为想让我变聪明。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翻到目录时,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瞒天过海。原来是唐朝初期,唐太宗亲率三十万大军出征边疆。来到大海边,唐太宗忧心忡忡。小军薛仁贵担心唐太宗因渡海困难而放弃征战悄悄地对唐太宗的爱将张士贵说:“别让皇上看到大海。”张士贵觉得有理就和薛仁贵谋划起来。
薛仁贵搭了很多营帐,装扮成老人弄了一桌饭菜,准备宴请皇上和众臣。唐太宗做定之后大臣们开始向他敬酒,此情此景让唐太宗忘了忧愁。突然听到外面有哗哗的波涛声,出来一看,发现自己与三十万大军正在渡海,船快到岸了。 张士贵这才和唐太宗解释了清楚。
这本书真好,我要把它看完,并把它收藏起来。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4
《三十六计》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小故事,今天我看的是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想办法把老虎从山上赶下来,把它的退路封死掉,不给它吃的,你就是不去打它,它也会饿死。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攻打司马懿率领的魏军,由于诸葛亮的蜀军驻扎的地方路不好走,粮食很难运进去,所以诸葛亮就另外选了个地方假装运粮食,司马懿知道后就带领了精兵打算烧掉这些“粮食”,诸葛亮派兵把他们围在山谷里,同时让人去攻打司马懿的大本营,结果大获全胜。葛亮真是太聪明了。
真是太好看了!我长大了要像诸葛亮一样,做事情要想好了再做。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5
人们都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下面就有我给大家讲一讲“走为上”吧!
“走为上”是非常精妙而有章法的战略战术。运用“走为上”主要是表现三种方面:1、善弃2、善跑3、工算。如同拳师打人一样,先要把拳头收回来。握紧,才能打出去。里面讲的故事有:“楚庄王借势灭庸”“晋文公城濮破楚”等许多的故事。
《三十六计》这本书的学问真多呀!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6
我读完了三十六计,觉得树上开花之计用的最妙了。当时曹操百万大军来到了长板桥,只见张飞一人站在桥上后面浓烟滚滚。张飞大叫一声,曹操的侄儿就吓死了。曹操吓的赶紧逃,百万大军也跟着跑。
张飞之所以能吓退曹军就是靠树上开花之计。
你们觉得三十六计哪一计最妙呢?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7
今天我读了,《三十六计》里的《唐太宗渡渤海》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有了困难不要害怕,要想办法克服。文中写了一个叫薛仁贵的将军,巧妙的让唐太宗和他的文武百官们过了河。
唐太宗只觉得四面的帷幕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哗哗的涛声如雷轰鸣,心中十分疑惑。他命人打开帷幕观看,之间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滔滔海水,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由惊恐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唐太宗发现自己位于大海上的时候,已经快到高丽国了。
三十六计观后感200字篇8
今天我读了《三十六计》里的《趁火打劫》里的第二个小故事。《多尔衮攻占中原》。
多尔衮是清朝顺治皇帝福林的叔叔,骁勇善战。福林登上皇位的时候刚刚6岁,还不能处理朝中事务,多尔衮便代替皇帝来处理朝政。多尔衮一直想攻取中原,很想趁这个机会建立功业。
多尔衮趁着李自成兵败的机会,李自成撤离北京城,逃往西安,不久就自杀了。于是多尔衮顺利地攻占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