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总结自己的观影体验,从而更好地吸收电影中的营养,提升自己的影视文化素养。写《八佰》的观后感600字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八佰》的观后感600字下载,供大家参考。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1

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观看《八佰》这部新上映的抗战电影,时长大约156分钟。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天4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开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保卫上海,租界那里有很多德国人,他们租了中国的国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达时,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们逃的逃,躲的躲,还是没有逃过敌人的屠杀。他们到达四行仓库,被安排完毕后,有一群平民来到这里。他们被送往租借这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和敌人战斗了4天4夜。

中间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郑凯演的陈树生要绑着手榴弹跳下去,在历史上陈树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陈树生当时在四行仓库也有这样对抗敌人,只有用种量砸进盾牌的隙缝,才能真正的摧毁敌人。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

《八佰》这部电影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和感动,兴奋与悲壮。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和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会更加团结,这震撼人心的战斗必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2

近期有一部名叫《八佰》的电影上映了,于是我和姑姑就赶往电影院观看。

电影开头就讲述的是战争的残酷,一帮来自各地的人们被征集去保护上海,可到了上海才发现残破不堪的上海已无人烟,日军的袭击把征集来的人们吓得到处跑,我都有点看不起这帮人,这么贪生怕死,这么没骨气,气的我都想打他们,他们成了逃兵,可他们又误打误撞的被捡进了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弟五二四团,来到了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进行镇守,日本鬼子连续四日不断的袭击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死伤无数,国民党军人明知道凭这些人是赶不走日本鬼子的,可他们还是选择牺牲自己去拯救大家,去守着这最后一块阵地,国人的援助,送来了国旗,让他们燃起了希望,即使要面对更猛烈的袭击,也要在楼顶庄严的升起国旗,让它在风中飘荡,带给所有中国人希望,看到他们为了保护国旗一个一个的被枪杀,甚至连贪生怕死的逃兵也都参与进来,扛起支撑国旗的重任,后来为了延续中国的希望他们选择冲桥,一个一个的冲,一个一个的被杀,后对面的友人大声的为他们呐喊,为他们加油,对他们伸出了双手,影片结束了,我还沉浸在里面出不来……

在这些贪生怕死里的逃兵中有几个典型人物,小小年纪的小湖北,有想法的哥哥,怕死的老算盘等等,他们看着苏州河对面的天堂,他们羡慕对面的人,他们在地狱里绝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地狱,可终归回到了四行仓库,他们在四行仓库经历了连续四日的日本轰炸,看着军人为抗日救国,舍弃生命,身绑炸弹纵身跳跃下去炸毁日本的攻击,他们的精神感染了这批逃兵,他们变得一次比一次勇敢,我也被他们的爱国精神感染,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气,我要努力学习,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3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

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

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4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国民党组织7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役,由于当时国家不够强大,淞沪战役失败了。国民党在大规模撤退以后,组织420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上海抗战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称“八佰壮士”。

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日军带着“怪车”发起进攻,“怪车”将车上的流星锤高高举起,砸向了四行仓库西侧的墙上,守卫四行仓库的壮士为了保护西侧的墙很多都英勇的牺牲了。令我非常感动的是,那些曾经很怕死的人,现在也英勇无畏的参加战斗,浑身布满了伤痕。这个时候,日军高举着盾牌强行突袭到四行仓库楼下,四行仓库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危险。

千钧一发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原来是一位英雄背着炸药包从楼上一跃而下,口里高喊着:孩儿不嫩能够尽孝了,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四行仓库的安全,其他人也英勇的跳了下去,四行仓库安全了。租界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我自己看到这里,也被这些英雄壮举感染了。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这种爱国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如果我长大了,中日再发生战争,我一定会献出生命,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奋勇保护自己的国家。我希望,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让中国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5

八佰是一部战争片,它记载着1943年的战争历史和日军与中国军的战争。

这战争的时间有4天。每一天的战争都不同。

第1天的时候,日军大部分的,从中国军的仓库赶来。然后中国军强势防守,终于把仓库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并且将日军全部打败。

第2天,日军他们派出了怪车,这个怪车是用钢铁做出来的,连手榴弹都不怕,还有一些日军,手上举着铁板来挡住手榴弹,还有两个日军负责凿墙。于是,中国军就用自曝兵的形式来,炸开这些铁板和怪车,最后终于把日军成功打败,但是,仓库现在的人员只剩下420人。

第3天日军就派出了战斗机来轰炸中国军的仓库,在轰炸机没来之前中国军就已经升起了国旗,然后就有了轰炸机,来攻打仓库,随后有一个人拿着机枪把飞机打落了下来,但是还有一辆,另一个人就用猎枪把飞机打跑了。

第4天的时候,中国军决定撤退,因为第4日如果再次打下这句话,可能会让老百姓受苦,更何况是杀害,所以就选择撤退,让他们撤退的那一瞬间的时候,日军的照明弹就打响了起来,随后他们就准备冲桥,但是冲桥的过程中,那些日军用狙击枪和机枪把那些,把那些冲桥的人全部都杀了。但是冲桥结果如何,我具体也是不知道。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中国的人就要保守中国。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6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7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__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8

疫情以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导不会让影迷们失望,无论是小人物题材的小制作,还在这样一部还原真实历史故事的大制作电影。

当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响起,迟迟不愿离开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实人物介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籍贯。

感谢管虎在和平年代给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拍摄场景震撼,拍摄手法巧妙,镜头设计总是巧妙从租界记者的望远镜内转场到战场,强烈的对比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彩色繁华的租界,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形成的对比,还是镜头的最后,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满布弹孔的大楼旧址。

再一次看到管导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战场中,留着鲜血的白色不倒骏马,表现中国军人毅力不倒的献身精神和预示受尽欺辱的中华民族终将会屹立在世界之巅。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个人建议是非常值得走进影院观看,因为,震撼,感动,真实!

致敬那场战役中牺牲的以及幸存的人们,无论是留下姓名的,还是不知名的英雄,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

和平年代,国人,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

《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9

为了还原1937年的时代质感,剧组不仅搭建起占地200亩的建筑,更不惜人工开凿了一条仿真苏州河,负责场景搭建的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在还原历史质感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对此,管虎坦言“几乎没有哪个电影剧组会真砖实瓦地对建筑场景进行1:1复制,《八佰》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再现那个时代,就是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王中磊则表示,剧组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实”字,“整个实景搭建花了一年的时间,真实的筹备花了两年,剧组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已经三个月了,似乎还有不少没完成的事情。”同时,王中磊还感叹,“希望可以有一部电影作品,除了本身的观赏感、娱乐性之外,更能让观众铭记这段历。”

除场景外,管虎对片中出现的每一位演员要求都非常高,影片拍摄所需的千名型态演员志愿者全国七城面试正在进行当中。同时,片方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特约演员,他们在严寒与酷暑的考验下已经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军训,艰辛的训练被管虎称为“炼狱式的折磨”,军事教官臧雷更将这批演员称为“八百壮士精神的传人”,“这些演员流过的汗可以以斤来论了,这是我所了解到的电影演员接受军事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一次”。

66位特约演员代表也亮相发布会,冒雨向在场媒体展示了他们的训练成果。被问及电影主演的甄选标准时,管虎坦言这次对主演也会同样严格要求,秉承着合适的、真正的好演员两个标准来挑选,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之外,还会对演员进行日常训练,“包括口音和形体,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对剧本不停地围读和研讨。”

10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