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怦然心动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怦然心动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1
《怦然心动》(FLIPPED)看了五六遍,尤喜其中的两段话。其一是上文所引朱莉父亲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其二是布莱斯的外公对于人的评价,“我们有的人暗淡无光(flat),有的色泽艳丽(satin),有的则光彩照人(gloss)。但是偶尔,你也会遇到色彩斑斓(iridescent)的人。当你真遇到时,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韩寒译为:“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人生在世,必深谢有几个能点悟你的人。比如朱莉的父亲,又比如布莱斯的外公。由此说来,《怦然心动》的小清新里增添了几丝大智慧的魅力,贯穿影片始终,也渗透到朱莉和布莱斯的成长轨迹上。虽讲述早恋题材,但又不仅仅止于此。哪怕如我这般过了早恋年纪的人来看,仍旧受益匪浅。
除了朱莉和布莱斯,其他的每个人似乎都散发出各自的气息,宛如一部活字典,通过片言只语,一不小心就透露了生活的很多秘密。家庭的矛盾,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失衡,性情的懦弱等等,都隐于豆蔻年华情窦初开之际,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还原真实的生活,整饬个人的心扉,使人更加坚定和清醒。有一个镜头让人很感动,当朱莉在晚餐时讨论修饰院子的计划时,父母亲为了家庭花销不禁大吵一架,过后父亲和母亲各自到朱莉的卧室与她谈话。家庭成员之间的挚爱深情,很温暖,羡煞旁人也。
电影讲故事的方式有些意思,抛开平铺直叙,采用了叙述人称变换的手法,从布莱斯的独白切换到朱莉的讲述,如此交叉进行,共分为7段。这使得影片保持在平稳和舒缓的节奏上,如潺潺流水,波澜不惊,自然生动。
同时,这部电影也很赏心悦目。朱莉披着一头柔顺的棕发,略带着东方女性刚柔相济的气息,很讨人喜欢(让人想起90年代香港的某位女影星);还有晨曦或落日中的梧桐树,本身就是一处蕴涵象征性的美丽风景;还有异国乡镇的淳朴风情等等。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2
第一次看到如此特别的一部电影,通过两个小男孩和小女孩内心的真实对话,由第一次见面开始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
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她看到的世界一片美好;如果不会善于发现的眼睛,他的眼里容不下任何的东西。因为第一次看到小男孩,小女孩被他蓝色的大眼睛吸引住,忍不住一系列的幻想,可惜现实狠狠地给她一巴掌,告诉他一个人的内心比外貌更重要。
小男孩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没有树立好的价值观,所以他脾气不好,他讨厌小女孩,讨厌她为什么一直追着自己。但是外公的到来,似乎对这一切有了微妙的改变。外公一直不吭声,总是坐在椅子上,望着远方想念他最爱的人。
因为一篇报道,他对邻居的小女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从她的行动和善良他看到他喜欢的人的影子,他喜欢与善同行,所以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小男孩,慢慢地,慢慢地,小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再单纯地看小女孩,他更看重她内心的世界。
小女孩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在正确的家庭引导下,她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哪怕再爱,也会理智地告诉自己,什么才是爱,什么才是善,什么是自己追求的样子,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男孩,小男孩慢慢地对小女孩着迷了。
在小女孩一度无法对小男孩释怀的时候,小男孩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种植了一颗小梧桐树,小女孩的脸上再次绽放灿烂的笑容。他们两个开始相爱了。
我们都会遇到色彩斑斓的人,我们要学会用善眼发现生活的美,用心地感受爱,感受深藏在内心的那一份美好。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东西。
“我想拥抱你,不管天荒地老,让我爱你,当生命中出现爱,那一定是完整的爱,没有了爱,我的生活将暗无天日,请不要离开我,说你只爱我一个人,并且你会永远爱我,说你永远,让我爱着你”这是电影结束的一首歌曲,感谢影片用小细节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3
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那一瞬间偶然的停顿可能就是后来的此生不换。
就像《怦然心动》里的男女主两个视角,角度的不同引人哈哈大笑。
人生没有那么多读档再重来的机会,都是在弯弯绕绕中才得以收获成长。
《夏至未至》里有句话:“那些男孩,教会我爱;那些女孩,教会我成长。”
有很多人会说注意一个人是先注意他的眼睛。也许那时候清澈的眼睛里有一束光,就那样恰好地射进她的心房。而她的爱,也那样干净澄澈甚至如那道光般炙热。
我很喜欢朱丽和朱丽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是足够温暖。有足够善解人意的爸爸妈妈,也有幽默有才的哥哥。她的家庭我觉得有点“放养式”,就像他爸爸色调盘里的色彩,总能渲染成一幅美丽的画。
而生命就是由这些情穿织起来的温暖的载体。
脑海里的想法帧帧播放,可却不像电影那样可供人观赏可让人津津乐道。
也正是这种活在各自世界里的精彩,才会牵引出后来更多故事的发展。
《怦然心动》里的爱情主线,其实不想说是爱情,更像是一种清新的懵懂。
我觉得布莱斯和朱丽就是这样的存在。女孩是因为男孩的眼睛而爱上。
只是,这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友好的回应。印象最深是朱丽坐在梧桐树上恳求布莱斯保卫梧桐树。布莱斯选择坐校车离去。这部电影我看过好几遍了。而这个场景其实是我最印象深刻的。因为我会想着,我喜欢了那么多年的人,原来对我那么冷漠。这是一个,会让人重新思考自己感情的瞬间。而就是这一刻,朱丽对布莱斯的感情有了些变化。在绚烂的日落景象中,朱莉慢慢领悟了父亲所说的整体胜于局部总和的道理。
小黎老师说:“情,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4
在这个酷热的暑假里,玛亚老师为我们推荐了非常好看的电影和书籍,让我获益良多。其中推荐电影《怦然心动》真的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电影讲述的是男孩女孩青春成长的故事,女孩朱莉早熟敏感,而男孩布莱斯则有些懵懵懂懂、后知后觉,两人的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着相互交替的微妙变化。电影讲述故事的手法也很有趣,通过朱莉和布莱斯两人不同的视角,描绘出了男孩女孩不同的心理变化,也呈现出了两个家庭不同的生命状态,让我看到了人与人的不同。
影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个家庭中的父亲角色:朱莉的父亲贝克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好父亲。他非常愿意陪伴孩子,会留意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愿意与孩子分享人生的感悟和道理。他教导朱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幅画不是由部分简单拼凑而成的。牛仅仅只是一头牛,草地也只有青草和鲜花,而穿过树枝的阳光也仅仅只是一束光,但如果将它们放到一起,却美得不可思议。”
当他看到女儿朱莉因为心爱的梧桐树被砍断而伤心难过时,他特意为朱莉画了一幅梧桐树,朱莉因着这幅画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当世界夺走了女儿的大梧桐树,朱莉的父亲在女儿的心中却种下了永远的大树,那是一棵充满父爱的大树。朱莉的父亲用他的智慧、友善和爱影响着朱莉,也让女儿成为一位爱思考、懂分辨的女孩,她也向父亲回馈着爱和敬重。也难怪朱莉会说:“我从未因为我们家屋子简陋而自卑,也不曾为我家的清贫而感到困惑,我知道我家不富裕,但我觉得我们应有尽有,什么都不缺。”父亲的爱,让孩子有着无比大的安全感和夺不走的喜乐。
反观布莱斯的父亲,真是大相径庭。布莱斯的父亲总是对周遭的事物有着厌烦的情绪,他常常嘲笑邻居,这似乎成了他生活的乐趣所在。他年轻时未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导致他对此一直心存抱怨和苦毒,他没有给家庭带来欢乐,也未能收获孩子的敬重,我看到他沉默时眼神中的悲伤……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深体会到父母正直、家庭温暖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也非常感恩自己正生活在这样的幸福之中,我明白了自己除了要学习课业知识外,还应该要有美好的品格和一颗包容有爱的心。非常感谢玛亚老师的推荐,让我在这个暑假学习到了言谈举止之道的重要,感受到了家庭温暖的喜乐,更收获了受益匪浅的真理教导,这真是一个丰盛有爱,收获累累的假期!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5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何时朱颜落寞,何时眉眼萧瑟?终于,那曾经熟悉的脸庞在记忆深处血肉模糊,终于,那曾经熟悉的声音在脑海尽头粉身碎骨,终于只是我的段落,终于只是他的过客,终于的终于,终结不了怦然心动的那一刻,那一刻你鼻尖上的雀斑,那一刻他嘴角上的微笑,定格!
上周五我们观看了一部青春成长电影《怦然心动》,里面的男主帅的不要不要的,女主小时候也是很可爱的,但长大后有点跟不上男主颜值爆表速度。我们的刘大社长还认为男主是缩小版的“小李子”。
影片讲诉的朱莉在小时候就就被布莱斯“那双世界上最明亮的眼睛”所吸引。并且一直幻想得到他的初吻。在这不断的暗恋过程中,朱莉从一颗梧桐树上看到全世界,并且父亲告诉她:有的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有的人却不是。在布莱斯没有帮助她保护梧桐树后,朱莉觉得布莱斯可能只是绣花枕头。然而在朱莉不再喜欢布莱斯时,布莱斯却对朱莉怦然心动了,他发现你朱莉热爱生活,有自己的个性,就连平日她爬树的愚蠢行为都变得可爱了。他也不再对她家的鸡蛋反感了。此时,布拉斯才明白外公的.道理: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个如彩虹般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以前遇过的都是浮云。
该影片上映于20__年,但背景却是1963年,当时逐渐在重视女权,所以全篇大部分已朱莉的口吻在叙述。除此里面有许多非常棒的细节:全剧都是以非常暖的色调,让人看电影时非常温馨,还有布莱斯家的色调是冷,让人感觉家里都是冷冰冰的,但在朱莉家,色调非常暖和,感觉得到家里的味道。
当朱莉喜欢布莱斯时,他两人的对话时的角度一直都是布莱斯在上朱莉在下。而当布莱斯喜欢朱莉时,两人的对话角度换成朱莉在上;
听说青春成长电影和乡村音乐更配哦。两者的融合使我们对青春的向往更加美好。
对于这类的电影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个老人来引导男主,女主正确的思想,正在这部剧中,布莱斯的外公充当智者的形象。正是外公对布莱斯的那番话才使得布莱斯自己早已经对朱莉怦然心动了。
在对于初恋这件事上,女孩总是要比男孩早熟,朱莉总是环绕在布莱斯的周围,总是在付出。可布莱斯把这种喜欢当成了一种困扰,甚至很讨厌朱莉。可男孩总长大,他用自己的方式再次赢得朱莉的心,一个小男孩不会甜言蜜语,他在朱莉家种了一棵朱莉最爱的梧桐树,一种当朱莉求他和自己一起保护,自己却视而不见的树。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6
颇有兴趣,今晚看了一部电影。从微博中看到12星座应看的爱情电影,选择了金牛座的那部《怦然心动》,感觉还不错。看到最后很感动“如果选择了,无论怎样都要走下去”。
这部一看题目就知道是爱情的电影,讲述的是茱莉与布莱斯青梅竹马的成长发展故事。最开始茱莉因为布莱斯搬来,而第一眼就为他迷倒了。尽管年龄很小,茱莉却对布莱斯穷追不舍。并认定她的初吻就应该是布莱斯的。可是布莱斯一直都不怎么理会她。因为茱莉家境不怎么好,受到布莱斯爸爸的嘲讽,而布莱斯因而附和,他希望摆脱茱莉的死缠烂打。茱莉对布莱斯很好,可是布莱斯一点不领情,并把茱莉送的鸡蛋扔了。最后也伤害了茱莉。茱莉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厢情愿,觉得很伤心。特别是当布莱斯同意Gary的观点来侮辱茱莉的弱智叔叔时,茱莉开始不再在心中留位置给布莱斯,同时开始觉得不在乎的时候、放下的时候感觉并不是那么差。当布莱斯最后意识到自己早已对茱莉动心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错误。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他很抓狂。最后找到了弥补的方法。他在茱莉的院子里种上了一棵梧桐树。因为在梧桐树上,茱莉看到了很美丽的景色。最后两个人自然地走在了一起。
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一幕:茱莉与她的daddy在画画时的对话。“整体与部分哪个比较大”。有时候在一些人眼中,部分比整体重要并且会远远大于整体。只要眼中有他,那么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乎。另一幕是,茱莉在树顶看景色时,当一个人不断往上爬的时候就会发现更多美丽的景色。有时候停留在原地太久,就认为本来的就是最好的。其实,人要安于现状还是不断往上爬。这个问题只取决于我们自己。也许美丽的景色在更高处,有时候只是忘记了也不再想继续往上爬。其实只要再往上爬一点,或许再向前走一点,看到的或许是一片更令人豁然开朗的美景。
事实,看到最后还是很感动。
怦然心动的观后感篇7
犹记得那是高中的一个暑假,安静的午后,一个人看完了这个电影,该怎么形容这个电影带给我的触动呢,这么多年,我永远忘不了《怦然心动》带给我的温暖与治愈。
布莱斯全家搬到小镇,邻家女孩朱莉对他一见钟情,布莱斯却很抗拒朱丽。朱莉是一个特别的女孩,她誓死捍卫一棵将要被砍的梧桐树但是他退缩了。她的事迹上了报纸,外公对她颇有好感,她凭借鸡下蛋的项目获得了科技展第一名,朱莉的父亲一直攒钱照顾傻弟弟,所以朱丽家庭生活拮据。她理解了父母,自己动手,还得到了布莱斯外公的热心帮助,布莱斯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朱莉。
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朱莉这样的女孩,她独立而勤劳,恪守自尊却又不敏感,她用自己的热情善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慢慢的融化了布莱斯的心。朱莉喜欢布莱斯,布莱斯在她的心里便是最好的模样。她能够把他的缺点看成可爱,能够因为一个眼神一个笑容而颤抖颤栗,觉得他的声音婉转动听,他的名字所组成的音符也是那么悦耳。当你遇到那个人的时候,你就会突然明白一件事,原来生命可以美好成这个样子。
布莱斯一开始不能忍受朱莉在自己的身边出现,一次次伤害朱莉,想要远离她,但当有一天朱莉真的离自己越来越遥远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很抗拒的女孩是那么的耀眼可贵。朱莉的'家庭状况很艰难,经济状况拮据的父亲需要养育一大家子人,自己还有个精神病的叔叔,但即使陷入这样的窘境,朱莉说“我觉得妈妈很不容易,我觉得爸爸也很不容易。但是生在这个家庭里,我很幸运。”相爱的父母胜过富有的父母。朱莉还是每天面带微笑,如同向日葵一般向阳而生。正如影片中布莱斯外公所说,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我不禁又回想起影片的末尾,迎着阳光两人一起种下一棵树苗,相视而笑,时光在那一刻静止成温柔的永恒,我想这就是初恋最美好的模样吧。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当你遇见那个人,你才会感叹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