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领域,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如何撰写优秀的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这里分享一些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1
清明时节,哀思无限。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革命先烈志士仁人,追思他们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铭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表达我们当代中学生的敬仰之情,告慰烈士先驱的在天之灵,激扬我们的澎湃斗志!
此时此刻,我无限感慨,思绪万千:脚下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肥沃的土壤中浸透着春的气息;眼前是一张古老而年轻的日历,清明的字眼中流淌着挥之不去的崇高记忆;心中是一份让人难以忘怀的追索,处处传诵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回顾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多少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用他们的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描绘了光彩夺目的雄浑画卷!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让我们发自心底地呼唤:革命先烈,浩气长存,万古流芳,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定祥和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传承革命先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的民族魂魄,用丰富的文化知识武装头脑,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丰满心灵,勤奋学习,加强修为,完善人格,努力成才,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就在脚下,未来尽在手中,让我们铭记英雄先烈,继承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无畏气概,克服困难,拼搏奋斗,努力开拓美好幸福的未来,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富饶美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2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3
清明节中国的“时年八节”之一,由周代始,如今已经将近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清明那几天,人们会祭祖、扫墓,为先人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好。
当然,家家都有先人,咱们家也不例外。清明节那天,我一早起床,几丝阳光透过小窗射入家内,显得格外美丽,格外耀眼。我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窗户旁边,看到天边淡着几丝红霞,如不好意思的小女孩,红着脸偷偷笑呢!我沉浸在这美景中,眼前不时的出现几个偏偏起舞的少女在为我表演,心里美滋滋的。突然,一声“儿子”把我从幻想的世界里拉了回来,使我不时感到有些惊恐、惊讶。“老妈!干啥呀?吓我一跳!”她回答道:“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姥姥姥爷要去新郑扫墓,你去不去啊?我高兴地回答,说:”我去我去,今天天气多好啊!“在经过了我的同意后,妈妈又打征求了舅妈的同意。咱们磨叽了一个多小时后,在九点整出发了。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高速路上,咱们遇到了堵车,只能乖乖等候了。终于,在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奔波后,咱们终于来到了新郑,进行扫墓。在姥爷的指导下,妈妈开着车颤颤巍巍的来到我姥姥的妈妈的墓边。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入我的耳中。姥姥说:”小孩子扫墓不好,让大人去吧!“顿时,我火冒三丈,心想:”开车开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到了,而你们却不让我去,什么意思啊!“可是我在口齿利索,也说不过三四个大人啊!唉!只好带着妹妹在菜地里玩了。于是——我一手拿着相机,一手牵着妹妹,走向了田野。
田野里都是麦子,如今还没有熟呢,但是他们都长得很高大约有30厘米长,像猴子的尾巴,弯弯翘起。在这一望无际的田野中,有妹妹,有我,更有那斑斑点点。各形各色的昆虫呢!又偏偏起舞的蝴蝶、臭熏熏的屎壳郎、斑斑点点的七星瓢虫以及美丽的无名鸟(其实是我不认识)等等,他们与我和表妹一起,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松软的土地。这时,远处出现了一片金黄色的地方,走近看,原来是一片油菜花地啊!我迫不及待的想过去,可是中间一道沟阻挡了咱们,于是,我和妹妹”跋山涉水“,那些昆虫跟着咱们,一同来到了那。我和妹妹躺在那里,感受阳光,感受花香,感受昆虫的气味,还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过去了,咱们该走了,我恋恋不舍,想和大自然拍张照,那些昆虫成全了咱们,我和他们一起拍了张大自然与人的全家福。
一上午过去了,我从刚开始的不情愿到了不舍离去,虽然没有扫墓,但我却祭奠了城市没有的美丽大自然,这一趟,我没有白来。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4
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我校积极相应上级号召,在_月__日至_月__日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在网上祭英烈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组织安排
我校接到教育局“有关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该活动,及时召开师生大会,就网上祭英烈活动做了安排部署会,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一)组织学生学习并在网上观看有关烈士们的图片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使学生深知烈士们的壮举所感动。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继承先烈们的革命遗志,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共青团员,高举团旗,重温入团誓词。队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决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三)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班会。各班都积极组织,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活动,学生们用自己的心诉说着一个个英雄。在引导广大中学生培养正确的英雄观和历史观的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青年学生为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为学校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努力奋斗。
(四)我校利用学校广播,广泛宣传“祭英烈”的重要意义,营造出良好氛围。学生们在活动中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抒发对党的无限深情,进一步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意志。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勿忘光荣的革命传统。
文明祭祀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他们认为这样的宣传活动很有意义。许多学生家长在这个清明节不再上街烧纸,取而代之以文明、环保的网络祭祀方式缅怀已故亲人和革命先烈。
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萦绕耳畔,妇孺皆知。
清明不仅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它之于中国,好似感恩节之于美国,意义古老且深远。清明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它依附于暖春四月,杨柳遍地生,百花未谢尽,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显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游的大好时节;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笼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环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与愁伤,制造出穿插在暖春里的心寒。清明节就在这一暖一荣、一寒一叹中无止境地延续着,永不衰竭。
前些时日,老家人说,告诉我大伯家要为死去的大爷重新修立墓碑,问我能不能在四月一日当天归家参加立碑仪式。我闻言愁喜交加,愁的是现在在公司不方便抽身,喜的是大伯的这片孝子之心,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了清明节回去祭祀。家乡人的清明节本就过得较为隆重,自从九几年老家立了宋氏祠堂以后,欣闻这十几年来愈显热闹异常。由于我这些年一直在外求学就业,没怎么参加祭祀的仪式,好在中央修改了节假日休假制度,这回可得好好地回去体会一番。“叫祖先”是每家每户清明祭祀的主题,做几样固定的菜,几碟几碗地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制托盘垫着,托盘上还放有黄纸冥币等阴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边,将托盘毕恭毕敬地搁在地上,一根火柴划出明亮的火花将黄纸冥币点燃,祭祀的人双膝跪地,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烧完后将白酒洒地,一串鞭炮“啪啪”地响起,像是在催促酒足饭饱的先人快快离去,免得惊扰阳间人。至于在各家逝者墓碑前和祠堂里的祭祀,无外乎烧纸焚香、磕头爆鞭之类的,形式只显露在言行举止上,而真正的感觉却埋藏在内心,他人怎可知?对宋氏祠堂祭祀的回忆依稀,如今一股莫名的冲动正牵拽我神往,好在清明节真地快了,祖宗与逝者的召唤马上可以换来马不停蹄的奔赴。
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是迷信,并时常不屑,等慢慢长大后,才意识到这是对一种模式的传承与发扬,而这种模式却深蕴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习俗,更烙印了一种龙族精神与炎黄情怀。我们的今天,是父母赐予的,往上追溯,一代一代地蔓延,不可弃根忘本。普天下的父母都以年迈换取了后代的茁壮,他们从盛到衰等价着后辈的从衰到盛,正如清明这个荣与怨的结合体一样,一个家族总循环着旺与衰。我们都不要辜负父母的给予与奉献,更不要将父母的培育转化为年富力强后抛弃老人。这些都是犯法的行为,与泱泱中华的传统美德相违背,为世人所不耻。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年轮随日光漂移,清明来了又去了,留下孝心一直在,善待老人!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6
清明雨
天色微明。
落起清澈的雨,寒冷的雨。
雨中,微凉的空气浸入一座座荒山,送去一片片的安静与凄凉。
来了,是扫墓者。雨丝一次次将火烛扑灭,火烛却又执拗地被人们再次点起,让阴阳两隔之人的心灵再次相通。那空气中的一小缕青烟,既是生者对逝者由衷的怀念;又像是逝者的魂魄淡然的俯视着大地,表达着对生者的欣慰。肃穆的人们正对眼前的墓碑不住的磕着头,絮絮叨叨地诉说着,任由细雨濡湿自己的脸颊和须发。
天亮了,雨却不止。
跪在墓前,父亲不语,不知在回想什么。待他起来,脸上不知是雨痕还是泪痕。爷爷的墓碑就在前面,上面的刻字已经有一点不清晰。大家都静静的,没有一个人扰乱宁静祥和的气氛。墓碑下是一堆黄土,人,是从黄土而来,一辈子与黄土打交道,最终,又会归于黄土。
雨珠和泪珠交汇着,谱出的是悠远的思念,是离别的苦情,又是远方的希望。
纸钱,被点燃,变成黑糊糊的焦碎片,随风雨升上天空。仰望着渐升渐远的碎末,这是前往冥界的通行证,冉冉升起的它,承载着我们对远在天边的爷爷莫大的思念与爱,希望他一路走好的同时,也盼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安康。雨,打不灭燃烧我们思念的火焰。
风雨俱静,湿润的空气飘散着。
欲断魂的行人将去,给留在黄土中的人不舍地作别,细雨沾湿的衣裳未干,地上残留的雨水正向天空化为碎粒、翻腾、回转,将我们的哀思带去,还我们一个清爽的内心。走时,只听后面传来一阵阵的鞭炮声……
珍惜亲人,怀念亲人,作别亲人。别离之后,才懂得为我们付出之人的情。永久的悲伤不能改变一切,被怀念的人也会更加希望我们开心地生活下去。忘记,才是更好的怀念。
蓦然回首,雨静,在与我们作别。
大梦初晓,细雨纷纷。
清明节祭英烈观后感范文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杜牧的一首诗,描写的是清明特有景象。春天到了,风暖了,花儿开了,城市逐渐苏醒。清明节到了,我们心中总有那么一丝丝的沉重,因为每到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先烈们。
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舍生忘死,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用生命创造出现在的辉煌。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代代相传,记住这些为了新中国付出生命的先烈。
这个春天,我们记住了为我们开辟出春天的每一位英雄。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了一场疫情阻击战,在这场战争中有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寒冬,只为换来春天,他们用生命守护了万家灯火。刘智明说∶“一张床位就是一条命,能多一张就能多救一条命!”夏思思的母亲说“她还想着再上一线。”大年初八,本来会有一场婚礼,但是新郎的婚纱照,没有摆在婚礼上,却出现在了追思会上,他叫彭银华。迎风坚守的90后药剂师宋英杰,牺牲时不满28岁。在这次疫情中有61位医护人员付出了他们的生命,让我们向这些英雄致敬!
在这次疫情中,有多少逆行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冲在最前线,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并没有离开,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他们并没有离开,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他们并没有离去,他们只是换了个地方住在我们心里,以后的每个春夏秋冬,家国永念!
愿逝者安息,生者将奋然前行。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不负青春,不负时光,自将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