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
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你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可以锻炼你的文笔和表达能力。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1
《流浪地球》是一部有一点科幻感觉的国产大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的体积开始慢慢增大,100年后将会吞掉地球,而300年后整个太阳系都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类决定离开太阳系到另一个星系找新家园。所以人们在地球上建了上万个推进器。在途中因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大部分转向推进器都熄灭了,男主刘启和一些人最后团结一致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要团结一致。比如电影中的有一个片段,是推发动机的“撞针”就有各国的救援队一起推动最后才得以成功。人们得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也可以看出人们的团结。如果他们不团结,就不会做出要找新家园这个决定,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毁灭。
我们还要有希望、有信心。平时不管干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信心对自己有希望,这样才能办成功,如果自己对自己都没信心那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在社会上就有很多没有希望、没有信心的人,经历了一些小挫折就会感觉到自己不会成功,但是他如果感觉自己有希望、有信心我敢说他就会成功。就比如电影里面,如果男主有办法也不敢去尝试,地球终究还是会毁灭。所以我们做事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办到。要多鼓励自己。
我们平时要多在一些细节,比如在电影中如果男主在回忆的时候没有在意那个细节,他们终究是没有办法挽回地球被毁灭的结局。就比如做数学题,如果你读题只是简简单单的读一遍,而不是把其中所有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那么这道题你一定会做错。
我们也要做勇敢、乐于尝试的人,有时候你遇到困难了,想出了办法,但是你不勇敢、不乐于尝试那么这办法只是想想而已了,就比如你想知道这一盆水的温度,但是也不乐于尝试你是不知道的。就比如电影中男主想出了办法,但是他不敢尝试、不勇敢那么地球迎来还是毁灭。
我们平时也要孝顺父母,现在的社会上都有很多不孝顺父母,还问父母要钱的人,毕竟百善孝为先。在电影中男主也是非常爱自己的姥爷的,虽然表面上不是,但是在上海的那一段可以充分看出他比较爱自己的老爷。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团结、做事情对自己有信心、细心、勇敢、乐于尝试、孝顺父母的人。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2
20__—20__年,《流浪地球》票房突破1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科幻电影,也向外国证明了中国可以拍好科幻电影。
看科幻电影从来不流泪,但是看完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我几乎是湿着眼睛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家一起拯救地球的最后一幕。
当时电台广播了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让我们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剩下的一天。虽然句子很温暖,但语气很懂事,很吓人。其余的人听了都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年轻人不死心。他们仍然尽最大努力争取最终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个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这个计划,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烧掉了空间站的所有资料。刘启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拯救地球。最后大家都欢呼起来,一起推发动机。终于火出来了,但是离木星还很远。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真的没有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英勇牺牲,弥补了这段巨大的距离。最后,地球终于得救了。作文刘启等人为流浪地球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他们最终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和地球一起流浪。其中,说明中国传统思想的返璞归真,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具情感色彩。这部电影不像某些好莱坞大片,因为无法生存,放弃了地球,去了另一个新家。他们永远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和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然没有电影那么伟大,但是拯救了地球,却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大江大河》的导演孔胜,不追求名利,只想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很坚定,很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60多岁,从来没有华丽的服装。她为了练琴,甚至为别人做家务,历尽艰辛。但是她没有放弃。最后,一切都有回报。她的巴黎音乐厅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自然!
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充满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要努力去实现,哪怕很累很苦。正如影片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和DIA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3
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外国的科幻大片,一定憧憬过成为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看着电视屏上的欧美面孔,你是否有过失落?但在20__的新春,我可以激动、自豪地告诉你:终于轮到中国人来拯救地球啦!
中国人何德何能能担上这样的责任?其中不可能有空手套白狼的事。电影一开头在讲述完世界观之后,便为我们呈现了在中国地下的景象:该打闹的打闹,该享乐的享乐,该过年的过年。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冷漠,对社会的不关心——毕竟地球危在旦夕!——但我却不能苟同:其一,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就算心系天下,也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若表现出担忧,不免会人心惶惶,亦不如淡然生活。老师从不停止教书育人的工作,厨师们也坚守在岗位上。各司其职,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做到最好的了。这样的大智慧,中国人已在无言中吸收了。
另一处令我深受震撼的,是在主人公刘启逃亡过程中被强行征用后所发生的事。刘启失去了他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人,尽管如此,他非但没有排斥救援工作,反而投身于此。他明白:这是地球存亡的关键。因此果断地抛下了家事,担起了拯救地球的使命,而在之后的救援中,更是他灵机一动,与同伴共同努力,在不断撤离的人群中逆流而上。就算只有一丝希望,他们也奋不顾身;尽管得不到一点帮助,他们也仍然履行自己的责任。他们,是中国人。
主人公的父亲——刘培强中校在此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尝试。他与空间站的智能机器人搏斗;与联合国博弈;在最后的最后,他独自一人带着空间站驶向了木地交界处,点燃了木星,也拯救了地球。这样的顽强,这样的不畏强权,这样的舍己为人,正是中国人在生死关卡所拥有的财富。
再说电影的制作,也许离顶尖的大片还遥远,但相比之前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了。只要在前进,中国人就无所畏惧。电影里如此,现实中更是如此,快速发展的中国势如破竹,无人能挡!只要中国人依然在地球上;只要中国人的精神依然闪耀;只要那颗红星永不坠落。拯救地球,轻而易举。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4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5
22,去影院看的电影不多,在网络上也没怎么看过影片。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心情,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温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家、对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难忘: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年轻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6
在年前我就听说有一部电影叫《流浪地球》一听到它的名字我就十分好奇。地球为什么要流浪?流浪地球到底是什么?于是它刚上映没几天,我就带着种种疑问去观看了这场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在未来太阳快速老化,剧烈膨胀时,科学家们预测人类再过三百年将会灭亡,为了让人类生存下去,联合政府决定让地球迁往另一个星系,以使人类可以继续活下去,这个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
接着讲述了主角刘启的父亲刘培强,为了执行流浪地球计划要离开他的儿子17年,所以把照顾刘启的任务便交给了他的姥爷。同时由于地面温度急速下降无法使人们存活,联合政府就在各国地下建立了地下城,并在地下城的上方建造了行星发动机,以供地球飞行另一个星系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
渐渐地刘启长大了,长大后的他非常憎恨他的爸爸,错误的认为他妈妈的死就是因为他的爸爸造成的。有一年春节刘启带着妹妹朵朵去地面玩时,突然行星发动机停止了,他迫不得已的要和救援队一起给行星发动机补充能源……在地球快与木星相撞时,我看到了他们团队的协作精神,敢于尝试,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希望。
当看到刘培强最后一次和他儿子对话的情景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深深地父子之情再次打动了我。让我突然也想到了我和爸爸,我们也是好久才能见到一次,在我的记忆里爸爸从来都没有打骂过我,但他的每句话我都牢记在心,我以后再也不埋怨爸爸陪我的时间少了,爸爸我爱你。
在这部影片中更突出的是他们对家人之间的那份亲情和关怀。我很敬佩刘培强一家和救援队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在生命垂危时刻仍然想着要保护地球这个家及世界上的所有人类。还让我看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在地球危难时刻,团结一心,坚持到底的决心。
我以后也要像影片中的刘启一样,敢于尝试、不怕困难、深爱家人,做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铭记影片中的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7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观后感850字篇8
从20__一直火到20__的《流浪地球》票房过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我国目前来说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时也向外国证明中国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从不流泪的我,看这部电影后半部分时,几乎是湿着眼眶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当时广播中播送着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几天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语句虽然温暖,但语气却理智的让人害怕。其余的人听到后,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青年不放弃,他们仍竭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从而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一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了这个计划,并且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把空间站的资料全烧了。刘启他们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终大家都振作起来了,一起推动发动器。终于火喷出来了,但离木星还是有一段距离。就在大家认为真的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壮烈牺牲,补上了这段伟大的距离。终于,地球终于获救了。刘启等人为地球流浪又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到最后他们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中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落叶归根,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这部电影也没有像有些好莱坞大片那样,因为无法生存,而放弃了地球,去往另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始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不及电影中那般伟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说《大江大河》的导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坚守着踏实和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她60多岁了,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经艰辛,甚至还给人做家务。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饱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实现,哪怕再苦再累。正如电影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