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
写观后感并与人分享是一种有益的交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拓展视野和思路,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收获。什么才算好的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供大家参考。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1
这个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虽然只是一些笔录,但让人感触很深。
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倘若因为荣誉问题而出现问题,要么就是学校的评价机制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个人的姿态出了问题,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培根在《论称赞》中谈到:“名誉好像一条河,能飘起轻浮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这话是何等的分量!所以荣誉面前我们一定警醒,要慎重!慎重!慎重!否则学校就会变成这样一个地方:“一群没有意思的人,做着一些无聊的事情,他们为了荣誉争得不可开交。”
培根追求权力的一生是如此失败;培根追求知识的一生又何等辉煌。权力能左右荣辱于一时,思想的余辉则能泽及万世。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遗产为此做了最好的注释。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2
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我们总是把友谊高高捧起,像歌颂圣洁的天使那般去赞扬它,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一颗赤诚的心、”心有灵犀“、”善解人意“等)都赋予它,让它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诚然,我也喜欢歌颂友谊,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任你依靠的肩膀······这些确实让人心中充斥着温暖。我曾做过一篇名为”朋友“的演讲,中心大意是让同学们珍惜彼此的友谊。却殊不知,这些东西,被包上了华丽的外表后,人们所见到的,根本不是本质。一味地褒奖,照样会使人迷失。
这篇名为《谈友谊》的文章,仿佛给我泼了一盆冷水——以前那么多书和文段的耳渎目染之下,心中把友谊看得极为浪漫和轰烈,总觉得友情也会轰轰烈烈,而一段友谊的联结者也总会得到一个完满的结果。可是文章中举出的几个例子,那些和我一样把友谊看得十分伟大却被所谓的友谊所伤的那些历史名人后,总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培根说:”看到伟大的君王对我们所说的的友谊的成效评价多高,真令人感到奇怪。“
看到此处,满心欢喜地以为培根会在这篇文章中大力夸赞友谊的我像是被人毫不留情的讽刺了一般一样,脸悄悄的红了。他话中含的讽刺意味我看出来了,我在心中暗暗的告诉自己:以后遇见一件事情,一定要自己去体验去分析,不然这次只是看书时被”嘲讽“了一通,下次可能就被人当面批评了!
一切的一切,自己亲自分析体验才是上策!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3
《培根随笔》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的。他总结了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成就,并且瞭望到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景,立志要促进这种发展。
他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一个伦敦的官宦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1576年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法国,在法国两年半的时间里,他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1的书记,但是这一职位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空缺。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培根受到大力赞赏。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院指控,处罚四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被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都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他身体孱弱,经不住风寒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在《谈美》中,培根表达了他对美的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秀雅合度的美才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无法表现出来的,他的美学思想已含有浪漫主义的最初萌芽。
在《谈逆境》中,他为世人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顺境中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中需要的美德是坚韧,那在道德中是一个更为英雄的美德。
《谈国家的真正强盛》中,他总结出一个国家想成为强大的国家,最重要的是要承认军事是他们的主要的荣誉,跟学问和职业一样。
读了这些相隔了很久年代的作家作品,最健康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4
我一直以为爱情是一种美好的东西。爱的感觉是深刻而深切的,世上除了她恐怕就没有什么更值得人去亲身体验一番了。像我们这样太过平凡的人,放弃我们触手能及的,而去追求遥不可及的,那才是最最愚蠢的。超明通达的智慧应该是我的最终的追求,然而,当我确信真正的智慧不可能为普通的人获得时,我虽未放弃原由的追求但猎获触手可及的爱情,不再让我认为是庸俗和低贱的事了。当然我比谁都清楚,爱情有时就是一句咒语,一切的不详都有可能随她而来。“灾祸”“昧心的愚蠢”“被恋者奉赠的轻蔑”。我都统统接受,因为我的心永远在他们之上。培根的忠告应该记住,但爱情的美妙也决不要放过。
“爱情总会得到报偿,要么得到被恋者的回恋,要么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人的天性中潜藏着一种欲施爱于人的倾向,如果世人不只是将爱施与某人或某几个人,那爱就会自然而然普及众生,从而让自己变的高尚仁慈。”
《谈读书》
读书有三用:怡神旷心,增趣添雅,长才益智。蛰伏幽居时读书怡神旷心,读书对高谈雄辩能增趣添雅,博览群书得来的才智会使人在需要运筹帷幄通观全局时从容不迫,并能克服经验只在处理熟悉事物时才得心应手的不足。
讲究实际者往往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往往仰慕读书,惟有英明睿智的人才会真真运用读书。读书可使人充实。读史可使人明智,读诗可使人灵透,学数学可使人精细,学物理可以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要讲求方法: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少许重要的书则要细嚼慢咽,认真领悟。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亦不可寻章摘句和尽信书中言论。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5
无论是在《伟大的复兴》还是《新工具》等著作里,培根,这位伟大而又传奇的笔者以他永不言败的斗志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动人的乐章。
他以笔代戈,以热血铸剑影,在中国近代,无疑只有鲁迅先生才有资格与他相媲美。
在这五十多篇的随笔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论美》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围绕“美”而谈天说地的佳作。读完它,我恍然大悟,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不同。所以,每个人所追求的果实也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将来未知的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永不凋谢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外表,而行为是指举手投足间的动作神态。这才是真的美。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丽,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心,光有外表,也不过只是个躯壳,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一个不漂亮却有美德的人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的进步思想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样,推动着人们一直向前进。
《培根随笔》——我人生的导师。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6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 ” 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和他分享,你将会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告诉了一个朋友与他共同承担,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 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不可以缺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以让我们靠着的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想要的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帮助我们站起来,并告诉我们: ” 从什么地方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 “ 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知识渊博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且时刻告戒我们 ” 胜不骄,败不馁 “ 。朋友是可以倾诉的、可以依赖的、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使我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我对《论美》这篇的印象也很深。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的美丽,他们虽然具有美丽的外貌,却因为缺少了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别人的赞美 。 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丽的人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得道德的人是更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丽的外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芒!
这就是我对《培根随笔》的感悟!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7
我今天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第二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同样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未来如何,但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的想法应该也是如此,但在他写的《论美》中却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培根随笔》十分具有哲理,希望大家读一读。
培根随笔观后感100字篇8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评价它,那就是:他把深奥玄妙的道理变得简单而明晰,以使我们更好的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培根的《论友谊》中,我提练了许多精湛的道理。“人生离不开朋友”,如果一个人没有益友,他将在孤独中死去。他说“友谊的作用很奇妙,如果你将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将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担一半忧愁。”这更加说明了你不可缺少知心朋友,他们在你的生活是重要的“调节师”,在你的生活大舞台上承担着中重要的角色。“虽照了镜子,却还是看不清自己的嘴脸。”这句话在这里的意思是说,把非益友比喻成镜子,他们的告诫并非出于真心实意,所以就无法通过朋友长时间相处的得来对自己的建议从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最好的忠告往往来自于诚实而更正的友人,最可靠的忠告也来自于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像孔茁与我的“双赢”】
在《论嫉妒》中,说“嫉妒心甚强的人假如看到别人的某种情况下强与自己,因而产生嫉妒。”包法利夫人就是,尽管她没有看到她想象中的爱情。其实,我也常常嫉妒于孔茁超过我的某些方面,我是不对的,因为孔茁这个人很踏实很踏实,即使有了一些成就也不会去炫耀,更何况她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迈向向成功的。所以,我根本没有理由嫉妒她。当然收获不仅仅只有这些。
它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人生的许多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