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赤壁》观后感300字

《赤壁》观后感300字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深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增强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各种影视作品。小编给大家分享《赤壁》观后感300字参考,方便大家参考《赤壁》观后感300字怎么写。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1

今日去看了吴宇森的作品--赤壁,本不喜欢什么所谓的国产大片,大概是让黄金甲之流害的吧,今日也是没抱什么期望,可能同去的人比影片对我来说更有吸引力吧,开玩笑啦,看到这都不许吃醋。

就和事先宣传的一样,这是一部十足的男人戏。

先拿它的演员来说,张丰毅的曹操最先登场,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张的眼神凶狠狡诈,很贴合大众心目中一贯的枭雄形象,还算出色的扮演了这个主角,不愧一个老牌演技派。接下来出场的是金城武演的诸葛亮,本来就很喜欢粱朝伟和金城武,喜欢他们的眼神,喜欢他们深沉的男人魅力,可说句实话开头金城武的演技实在差强人意,让我真是为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和林志玲小姐做伴,成为赤壁中的男花瓶,直到故事发展到之后,刘备孙权联手后,他和梁朝伟一段又一段的对手戏时,一个运筹帷幄绝顶聪明的诸葛孔明才映入我的眼帘。我觉得金城武早晚有一天会和梁朝伟一样,成为名副其实的影帝。接下来的刘备让严重过气的尤勇来演,其实是一招很高的棋,尤勇想当初也曾很辉煌过,扮演过很大气的主角,但此刻实在是严重的过气,猛一看他出场,还真是象刘备,本应是个大气的人物,但实则没什么真本事,一副窝窝囊囊的样貌。再说胡军扮演的赵云,一副铁铮铮的硬汉形象还是很讨巧,虽然少了想象中的骑着白马的飘逸英俊,但还是很让人喜欢的。当时就在想,如果李亚鹏先生肯掏钱赞助赤壁以换来扮演这个主角,是不是又会招来骂声一片呢胡军能演好这个主角还是有自我独特的气质和演技的。接下来的粱朝伟扮演的周喻就无须多讲了

,因为说了也是废话白说,因为粱朝伟就是一个演什么成什么的人。后面的关羽张飞鲁肃孙权等就是一个个脸谱似的人物了,关羽耍的大刀,张飞的暴脾气和震天的吼声等等。

再来说说赤壁中的女人主角的扮演者,都是一个以前风格的延续。赵薇的孙尚香延续了她的小燕子风格,一个调皮的假小子。林志玲延续了她的广告风格,我的脑海一会儿蹦出的是潘婷洗发水,一会儿又是玉兰油沐浴乳,因为都是头发脸蛋和身体的展示,毫无演技可言。

赤壁电影中的大场面戏的确挺好看的,一些排兵布阵的场面和打斗场面很吸引人,很有看头。可是有些电脑特技的画面难免制作的太过粗糙。

在看赤壁过程中,有些台词难免使人笑场,比如多吃一点吧,此次东吴之行,路途遥远(刘备举着碗米饭递给诸葛亮)。这匹马出生在荆楚,就该有个荆楚的名字,我们叫它萌萌好么(周瑜搂着小乔温柔的说)编了(草鞋)很多年,习惯了(刘备一副业务熟练的样貌)。此刻好好读书,以后就有饭吃(关羽教小孩子读诗经时说的)。欲望使人年轻(曹操)。还有什么平安是福之类的软广告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当时真担心孙权嘴里会蹦出一句我的地盘我做主。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回想当年的历史,我不禁陷入沉思。

我认为,赤壁之战时一场残酷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滑稽搞笑的游戏。但这电影里,时不时就会出现搞笑台词,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我觉得,拍《赤壁》这种电影必须要尊重历史,而不能将一些片断删除。在看之前,我就一向期待那里面会出现的连环计、什么苦肉计、什么反间计……。可我等了半天,脑海里的精彩片断一向都没有在我眼前浮现。

我认为,曹操时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善于用兵,能文能武。但这电影里的曹操,那是相当的令人失望。孙权,周瑜都上阵杀敌,而曹操却躲在房里傻傻地念地图。直到周瑜杀过来,他才拿剑还击。

当然,不得不承认,这是部好片。战争场面拍摄的宏伟,并且淋漓尽致。十分逼真。其中八卦阵的阵法让我叹为观止,没想到古人竟然能从一个小小的乌龟壳上想到这么一个精彩的阵势;草船借箭也同样精彩,数百万只箭从空中一闪而过,插入船上的草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中描述的周瑜、诸葛亮还是比较成功的。周瑜沉着冷静、诸葛亮神机妙算。种.种事例让我折服。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期望吴宇森导演能再次拍出这种精彩的历史电影,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3

最近我读了《赤壁之战》,故事讲得是曹操率领大军占领荆州,虽然威震四海,势如破竹,但是却十分骄傲,警惕性不高,认为孙刘联军不堪一击,一举就可以击破。所以,可以看出曹操对孙刘联盟的具体形势了解不足。孙刘联军的所有人马不足五万,虽然力量弱小,但是上下军民团结一心,所以其士气大增,并在周瑜的正确指挥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帮助下,找到对方的弱点。

11月,曹操率领10万大军,进攻刘备、周瑜、黄盖等人发现连环船有不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江南每年在12月有几天是反常吹东南风;为方便放火,周瑜、黄盖使出“苦肉计”,曹操蒙骗上当。而联军充分利用了有利的条件,所以赢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

曹操为什么会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他的十万大军还胜不过孙权的三万人马?是曹操多疑,轻易信人,是曹操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会获胜,掉以轻心。

赤壁之战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制胜的根本在于诸葛亮聪明的神机妙算、周瑜足智多谋、能够抓住对方的弱点,曹操的听信谣言自大轻敌。这也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不仅仅要拥有聪明的头脑,还要学会做任何事都不能够掉以轻心,不能够听信他人未经过证实的话。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4

前天晚上去看了看《赤壁》,基本的感想是很好玩,不管是台词,还是情节,都有不少趣味之处,下头谨就所记得的部分,列举一二:

1.影片开头是曹操南征,赵云救阿斗,没有提到这是长阪坡,后面交代说,这是新野撤退。在历史上,刘备率领的是襄阳十万多百姓撤退,因为行走缓慢,在当阳被曹操五千骑兵追上,一万多士卒被骑兵打垮,不得不抛弃十多万百姓,率领几十骑向汉津逃窜。幸得关羽船队在汉水接应,才拣得一条性命。长阪坡一役,刘备损失惨重,不但一万多步骑血本无归,连自我的两个女儿都死在乱军中,如此惨烈的情节,电影中毫无表现,实在可惜。影片中说刘备竟然率领十多万百姓安全撤离,让人大跌眼镜。

2.曹操和周瑜在赤壁相持,竟然派步骑绕到周瑜后面去跟他打陆地战,这情节有些不可思议。赤壁两岸交通应当不便,如果是平原广隰,能绕过去打陆地战,曹操早该想到。以曹兵陆地战军力之强,周瑜的数万水兵,转瞬就会被击溃,还打什么水战如果曹兵在赤壁和周瑜遭遇,他完全能够派一支船队上溯,在远一点的地方渡江,从陆地夹攻周瑜,而历史上曹操竟然没这么做,说明陆上攻击周瑜军队后背完全不可能。古代交通不便,很难绕攻,往往一城就能够堵住军队去路,要前进,非攻拔此城不可。

3.此场陆战,在电影中虚构一个八卦阵也不大现实,那种盾牌构成的阵势,可是一人高,很容易被骑兵马蹄冲散,又不是土垣石墙,哪有分割包围敌兵的功效曹兵的士卒手持圆盾,还搞个鱼鳞阵,大概是模仿罗马步兵,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过圆盾,况且罗马鱼鳞阵十分坚固,几匹马拉起一条绳子,绳子上串几条狼牙棒似的东西就想摧毁鱼鳞阵,似乎也有点小儿科。

4.诸葛亮去东吴劝降,鲁肃竟然说周郎此刻就在赤壁练兵。要明白赤壁是当时孙刘联兵沿长江上溯时,和曹兵偶然相遇的地方,周郎怎样可能预先在赤壁练兵呢电影画面转瞬又切换到诸葛亮在周瑜兵营的画面,好像赤壁就在吴都城附近,也有点不大合理。

5.关羽、张飞、赵云的打法,有点像武侠电影,一个人撞倒几十个士卒,除非超人。连周瑜在中箭后,也拔掉胸前的羽箭,飞越而起,将箭插入对方大将的脖子,穿颈而过,似乎和历史战争片有点不大谐调。并且,当时骑兵已经很发达,董卓和吕布都以骑射闻名,关羽也是策骑在乱军之中斩颜良,为什么电影里的几个主将都喜欢下马徒战呢况且周瑜以主将之尊,贸然上阵,未免冒险了些罢

6.诸葛亮给小马接生,周瑜说要给小马取个荆楚风格的名字,小乔说,就叫萌萌罢。萌萌和荆楚有什么关系小乔写字平安,说取为周郎儿子的名字,也有点傻,平安这样的名字也太现代了,汉末的人绝不可能取这种浑名。赵薇被称为郡主,那时候哪有郡主这种称呼郡主的称呼最早起于唐代,还是用来指皇太子的女儿。

7.赵薇竟然会点穴这种功夫,大大加深了这部电影的武侠片属性。本来这情节放在一般电影中也似乎无所谓,但在《赤壁》这种双方甲士弩箭对射如雨的军事片中,突然蹦出一个会点穴的女人上窜下跳,无论如何不能不让人觉得滑稽,这使得影片的性质无所归属。

8.两军对峙的地方,完全不像长江。曹兵的船队竟然不是沿江岸横着一条线的排开,而是竖着构成纵深的列队,列队后才是陆地,试问哪有这么宽的江面

9.关羽教孩子念《诗经》,似乎也不可能。汉代儒学发达,《诗经》有专门的博士讲授,关羽未必懂。当时蒙童课本主要是《论语》和《孝经》,以及《急就篇》之类,不会用《诗经》讲授。汉简中士兵习字简多是《急就篇》、诏书和算术书,似乎无五经。

10.张飞在大纸上练字,当时纸张制造并不发达,官府公文也大多用竹简,电影中曹操给孙权的信都是竹简(似乎过于节省),而张飞这个穷军官竟然用纸练字,未免过于奢侈。

11.回光阵完全瞎扯,刘备哪有这么多财力去打制这样的盾牌;就算有,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把它磨得像铜镜一样光;就算能磨光,哪能计算阳光角度计算得那么好,反射阳光,让对方骑兵受惊

12.周瑜为了训练孙权胆量,让孙权一个人打老虎,并且不允许随从帮忙,这无异于谋杀,任何君主都会认为这是谋反,有点胡编乱造。

再就是台词问题,半文半白,颇为失败,就不用说了。从此片上集看,整部电影暂时还没看到有灵魂,它想说什么呢,歌颂刘关张的兄弟情,抨击曹操的残暴,叙述孙权的成长,赞扬周瑜的雄姿英发似乎都不是,总之有点乱。另外,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江上寒冷刺骨,这种气候对战争的影响也没有表现。当然这无关紧要,但至少显得不够精致。

当然,此片也有亮点,比如曹操船队蔽江而下的时候,虽然做的特技不是很好,但也颇具震撼力。曹操在船上吟诵:“驾九龙九合诸侯”的时候,镜头迅速拉远,俯拍船队全景,也很不错。影片中的服饰也还行,前额发两边中分,皆是西汉式,士兵纱帽也是西汉式,看阳陵俑便知,惟无赤帻。有的士卒护颈甲胄,一如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墓墓出土弩兵,也是西汉式。小乔穿的衣服则为战国楚式,花纹都是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直裾衣的花纹,和东汉末年的服饰只怕有所区别,可是这个关系倒不是很大。东汉陶俑出土不如西汉那么多,画像砖发式不清晰,袭用西汉乃至战国也是能够的。曹操给孙权的信,写在竹简上的字体,和出土汉简很相似;小乔和张飞的字如同东汉碑刻,这些都是不错的细节。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5

东汉末年,新野一战刘备大败。无法反击的蜀军只好带着老百姓离开新野。但老百姓的行动很慢,这极大地耽误了行军转移的速度。有人劝刘备放弃老百姓,说这样会使转战快一点。但刘备说:“不行,老百姓不愿投靠曹操才跟我们走的,我们连老百姓都保护不了,那我们打仗还有什么意义?”

刘备决定让孔明去东吴请求援军。孔明来到东吴,接下来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舌战群儒”,最终,孔明说服了周瑜和孙权,孙刘联军对抗曹操的一场三国大戏,就所以拉开了……

不一样的人看《三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那么导演吴宇森要经过电影《赤壁》表达他怎样的思想呢?

一、情义高于一切。

赤壁一役的胜利完全在于“义”和“团结”。“义”是一种神奇的万本事量,能让不一样的人联合起来,割头换颈。“团结”让无数根稻草抱成一团,不会被轻易折断。曹操虚为汉民,实为汉贼,不讲正义,更不懂得用人,狂妄专横,自然没人愿意相信他,真心效力于他。

二、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备虽然打的胜仗不多,但他得民心,肯为老百姓着想,即使到了自我最危急的时刻,他也仍然不愿弃老百姓而自顾。同样,在刚刚上映的《建国大业》里,我们再次见到了一个爱民如子的领袖形象,毛泽东得了民心,所以他领导的革命才获得了伟大胜利。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6

由梁朝伟主演的《赤壁》分为上下两部,主要讲述的是曹操率领八十万兵力攻打东吴,进而产生了流传久远的赤壁之战故事。在电影开始也插入了一些小的情节,比如赵子龙救刘备之子阿斗和刘备夫人投井自杀的故事。刘备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危,在老百姓没有完全撤离之前依然要坚守到最终,险些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关羽断后与曹操有过一面之缘,曹操料关羽是一个有骨气的汉子,求贤若渴的他放了他一条生路,这一命是关羽欠曹操的。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野心无非是为了能登上皇帝之位,刘备所主导的势力和东吴是曹操的两个拔不掉的眼中钉,刘备和曹操作战基本上都是吃败仗,就东吴而言曹操未对其有充分了解。经历了无数次败仗的刘备,不甘心就这么落个历史尘埃无人知晓,他一心爱民,可是也胸怀雄心壮志。为了能制衡曹操的力量,诸葛亮提议刘备与东吴来一个强大联盟,如此方可与曹操抵抗,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与曹操匹敌,众人拾柴火焰高,联盟是制衡曹操唯一的方法。

诸葛亮深知东吴皇帝也想要建功立业能名垂千古,同时他明白东吴皇帝没有历经过什么战乱,精神上和身体方面没有得到锻炼,性情比较懦弱,诸葛亮一边使用激将法不断的怂恿东吴皇帝联盟,一边到周瑜的训练营地中做说客请求他作战并且说服东吴皇帝。周瑜是东吴的有功大臣,对曹操的无耻行为早已熟稔于心。周瑜没有明着说计划与诸葛亮进行联盟,他邀请诸葛亮一齐合奏一曲,在合奏的过程中,诸葛亮完全听懂了周瑜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是会联盟的,并且也会应战。小乔是周瑜的夫人,也是一个善解人意很有人情味的女人,在赤壁之战爆发之前,她已经怀了周瑜的骨肉。周瑜明白东吴皇帝懦弱,所以也没有直接的说服他联盟抗击曹操,他期望皇帝能跟他一齐出去狩猎,在狩猎的过程中,经过让他去打一只老虎的方式警示他,如果你不把老虎杀死,那么老虎就会吃了你,所以在遇到老虎的时候,仅有胆子最大的那一方能赢,而后,皇帝答应了联盟,并且会全力支持抗曹的行动。

在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之前,擅长江南水性的蔡瑁、张允投降归顺曹操,一开始曹操对他们两个人一个劲的瞧不起,甚至还使用语言含沙射影的骂他们,直到两人献出了赤壁地形图之后,曹操才对他们两个人刮目相看,并且还委以重任,水师就交给他们两个人全权管理。周瑜也擅长水上作战,其培养的水军作战本事比较强,在蔡瑁、张允归顺曹操之前,他们和周瑜作战几乎是屡战屡败,可是在曹操这课大树下乘凉,谁胜谁负还是一个未知数。曹操派使者送去了他们的战书,可是东吴只回送了一张白纸,曹操看懂了其意思:懒得跟你废话,要战就战,不战就不战。曹操一气之下直接砍了东吴使者,周瑜十分恼火,日夜练兵,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战斗力。周瑜是一个和诸葛亮很相似可是在有些方面又超过诸葛亮的人,他们都很注重谋略,周瑜在实战方面比诸葛亮擅长一些。

曹操和自我的部下说,此次挑起的赤壁之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期望能得到小乔。在小乔青春时候,曹操来过她家做客,看到小乔斟茶的手艺和美貌,曹操深深的爱上了她,就算是为了她也要打赢这场战争,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抢女人。可是这是赤壁之战的十分让人动容的情愫,很可惜,曹操也因为这个女人而失去了获胜的机会,一念痴缠,一念差池,成为了终生的遗憾。

曹操的兵力主要来源于北方,南方湿热的气候容易引发水土不服,在开始安营扎寨于赤壁对面时,出现了流行性传染病,曹操也所以受到了损失。华佗为曹操随从的医生,他认为这次的疫情最少也要在二十多天才能得到解决,那些因为病毒而失去的士兵应当火化以防止传染的继续,可是曹操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而是将这些士兵用船载着,随着水流搁浅至周瑜军队所在的对岸,周瑜和刘备的队伍也所以受到了危害,死去了很多士兵。周瑜出于人道主义将曹操“送”来的死尸进行火化,疫情恶化,有一部分老百姓也所以染病。两军联盟,设计刘备佯装撕扯联盟协议破坏合作,以使曹操大意,实则刘备从背后出击。刘备的军队拥着老百姓撤回了原先的地方,唯有诸葛亮继续留下来与周瑜作战。周瑜部队所剩的物资不足,尤其是箭,完全无法与曹操的物资相匹配,诸葛亮献计能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担保如果在三天之内无法弄到十万支箭就按军法处斩,可是他的条件是期望周瑜能将蔡瑁、张允这两位曹操的得力水将铲除,限期也为三天。周瑜愿意理解诸葛亮的这个赌注,两人就各自的目标而施策。诸葛亮经过观天象而获知近期天气,在大雾较浓时分派遣船舰前往曹操所在对岸,营造出进攻的假象,每艘船上都放置很多的稻草人,由于大雾的原因,无法分

辨是真人还是假人,蔡瑁、张允见到这种进攻场面之后下令射箭击退周瑜的攻击,诸葛亮所以满载而归,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另一方面,周瑜也紧张的进行着他的狩猎计划,周瑜发小跟了曹操,他发小本来还想去劝降周瑜的,没想到周瑜并没有上当,而是设计骗取他发小,故意在自我的口袋装一封关于蔡瑁、张允投降的书信,发小看到后大喜,于是就信以为真的偷取后献给曹操。曹操本身就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加上曹操对蔡瑁、张允的认为并不看好,认为他们是墙头草,见风使舵,所以曹操打心眼就没有给予他们两位以足够的信任,加上这封向周瑜的投降书,多疑的曹操大怒也信以为真。

蔡瑁、张允两位将军刚想击退周瑜的“进攻”向曹操请功,本以为人生从此圆满,没想到曹操拿着投降信质问他们,不论他们如何解释终究无法获得曹操的信任,曹操一气之下让手下将他们两个拉下去砍了。曹操的意气用事也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恶果,失去了两位最懂水师的大将,仿佛失去了左臂右膀,当他意识到自我的冲动之后,他感觉十分苦恼后悔。

曹操决定不再等待,要发起总进攻,彻底的吞灭东吴力量。诸葛亮和周瑜商量火烧曹营,小乔听到了他们的计划,觉得此刻的形势危急,而据她自我听到的一些有关于曹操为了自我而战的消息之后,她觉得自我应当做点什么来挽救东吴。她孤身一人来到曹营,在总进攻当晚,她邀请曹操喝一杯茶,其目的是拖延时间。曹操大喜,为了这个女人,为了朝思夜想的一杯茶,他延误了战机,等有利的风向成为过去之后,他最终落得失败下场。真的很可惜,当然也能见的电影里的曹操很痴情,能为了一个自我所爱之人,放弃所有。

电影的战争特效做的还不错,总体而言有一般战争片的特征,整个过程都是纠结并激动的。尤其是最终曹操和小乔品茶的那一段,其部下焦急等待曹操能下发号令开始进攻,可是迟迟没有等到。当曹操看到自我的战船都被大火吞噬的时候,他的内心有多崩溃是无法想象的,他明白自我失败了。大火烧了一个夜晚,第二天,周瑜和“出逃”归来的刘备大军“再次”联盟发起对曹操力量的总进攻,曹操的部下对小乔恨之入骨,于是就四处寻找她的下落以将她杀死为这场失误的战争赔罪,可是最终也还是没有得逞。曹操输的很惨,他披着头发,神情很矛盾,周瑜的剑架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他并不慌张,只是一时无法相信眼前战败的事实。周瑜放了曹操一条生路,只是在最终跟曹操说,你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我们再也不想看到你。

电影也异常提到了诸葛亮的智慧,他说他自我之所以能懂得这么多的天文地理,完全取决于自我的观察,周瑜说他是一个好农夫,诸葛亮在自我的隐居之地以耕种为生。表面上是不问世事,可是却在不断的酝酿着更大的力量。他在隐居期间认真总结和观察天文地理,以此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能够说如果一个人能懂得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就能够成为你的重要武器进而借此获取你的胜利。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发我的思考,主要是因为曹操。曹操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他大意又细心,心思缜密又容易相信,无情又多情。在这种复杂且矛盾的人物塑造下,让我感觉即便是再有野心的人,再有抱负的人,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所有情绪和感情。能否完成心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方面到达标准就足够。

《赤壁》观后感300字篇7

三国鼎立时期,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蜀国。东吴与蜀国结为同盟,共同抗曹。在周瑜勇猛地火烧连船,孔明机智地草船借箭后,曹操大败,败走华容道。

此次战役空前绝后,被喻为“赤壁之战”《赤壁》一片以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重现了古代宏伟的战斗场面,实在令人震惊。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我不经感慨到:团结力量的伟大。影片中,刘备与孙权结盟把弱小两国变为了强大一国,击败了曹军。可见团结的力量不可小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弱小的蚂蚁团结起来的威力。

生活中,人更应当如此,与家人、朋友、同学友好相处,不要闹不和。分离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团结才能凝聚精神和力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亚马逊森林里,一场森林火灾包围了一群蚂蚁。蚂蚁们迅速合拢,变成一个“蚁球”。蚂蚁们冲出火海,外表的蚂蚁牺牲了,可大多数蚂蚁因为蚂蚁的团结而得救了。不团结也有坏处,“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就是不团结的坏处。

上次接力赛,我班表现不错,大家的速度十分快。眼看胜利在望了,可是由于我们不团结,掉了棒。我们得了第二名。可见,大家不齐心协力,触手可及的胜利也会擦肩而过。团结,一种我们身边经常能够做到的事,可多少人做到了呢?期望大家生活中要团结,团结力量大!

10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