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积累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那要怎么写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呢?这里提供一些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1

星期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观看了少儿频道播出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观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不仅让我受益匪浅,还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孝。

这个节目播报了徐佳琦姐弟,彝族兄妹邱小华和邱萍萍,7岁女孩杨峻熙,16岁茶园少女王梦佳,“棒棒男孩”冉俊超,王森洋,11岁男孩石培昊,“棉花女孩”任立春,姚沁雯,黄诗桓这12位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并且为他(她)们都颁了奖。他(她)们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孝的含义。

他(她)们给予给父母的或许没有那些给父母一次就是好几万的人奢华,或许没有那些让父母吃好的、住好的、穿好的人贵重。但是,他(她)们这些平凡的举动,却恰恰体现了剥去华贵外衣的,最原始的,最单纯的,最朴实的孝啊!

孝是什么?孝就是对长辈的敬爱与尊重。就是在妈妈手有残疾的情况下帮助妈妈卖烤串儿;就是在爸爸身患高位截瘫时夜夜都起来为爸爸翻身。孝,却就在这看似平平常常的举动中,切切实实的体现了。古有黄香温席、扼虎救父,今有十大最美孝心少年,他们都体现了孝。能给予长辈丰富的物质生活固然好,但却不如这些平凡的举动更能打动人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同学们,不要等到父母双亲都不在了才后悔自己没有尽孝,那样你会抱憾终生的。从现在开始,真心地去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地去尽孝道,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2

教育部要求我们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活动,在民众中间选出十个孝心少年。让他们的孝心、善行感动我们所有人,让感恩之心风靡人间。

看了这个视频后,我非常感动。这些少年,他们的家境都不太好,大部分都住在大山里。他们都尽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顺父母。“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这是《跪羊图》中说的。“孝”这个字,先老后小,小辈要尊敬长辈,孝顺长辈,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不再孤独、寂寞。

我最感动的人是第一个出场的女孩。她生活在大山里,她的爸爸瘫痪了,身上完全没有知觉。妈妈离家出走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身上。当时他只有六岁,她请电焊工给爸爸焊了一个大铁床,听说上海的医院医术高明,有救治的希望,她便不顾艰辛推着爸爸一路走到上海,路上有不少好心人给她们吃的,让她们搭顺车。终于到了上海,上海的医生们全面会诊,认为病情严重,束手无策。但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最后,他们辗转到了北京,在北京医院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让她爸爸病情有了好转。

她这样急切的想医治她父亲的病,足以表达她的孝心。我希望她离家出走的母亲可以重新和他们团聚。她的这份孝心感天动地。

后面让我流泪的几个孝心少年,她们几乎都是在上节目的前几天母亲离世。他们的父母都有重病,是自己一手托起家庭的重担,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和困难,他们依然忙里偷闲,刻苦学习,成绩仍名列前茅,我和他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想想真是惭愧。她们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我想,以后我的父母老了,干不动活了,我要像他们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孝顺他们。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母子俩卖烤串的那个女孩,环境是非常的艰苦,为了帮妈妈多买一点钱。烧烤时稚嫩的小手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妈妈还患有疾病。这个小女孩卖的时候很低调,害怕被同学看见嘲笑她们。为了维持生计,她依然每天帮妈妈做烤串、卖出……烤串香喷喷的十分诱人,但为了那三毛钱的利润,她至始至终没有吃过一个。她的这份孝心,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个叫邵帅的男孩更令我感动,他从小父母离异,自己住在徐州。听说自己的妈妈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便不远千里的去见她,然后献出了自己的骨髓救妈妈,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害怕,所以编歌为自己壮胆,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这些孝心少年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他们再也不用受穷困的干扰,再也不用怕病痛的折磨,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为父母付出了那么多,收获的应该是人间的亲情,社会的关爱!他们的孝心、善行将是我们前行的`明灯。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3

今天我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它讲的是几个优秀的乡村少年的故事。

看完这段视频,我的感悟很大,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那些孝子们为长辈“服务”时的片段中,让我差点哭出声来。几个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都很刻苦学习;对比我们,都生活在城市,我们的学习不如他们用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更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学习多么的珍惜、多么的喜爱!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他们非常孝顺。他们的长辈有的已经离世,有的生患疾病,但是,他们并没有失去自信心,并开始用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也在慢慢地减少父母的负担。我突然认识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的人。虽然我们平时都曾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但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孝顺,太微不足道了,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

看了影片后,我觉得从现在起,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用行动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首先,我们在学习方面要向孝心少年学习,像他们一样,喜爱学习,快乐地学习,让自己变得卓越无比。就像变形记中的少年一样,因为接受了艰苦的乡村生活锻炼,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各方面都变得很优秀起来,非常的爱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学习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阶段,我们只有把学习成绩搞好,考上好大学,才能报答父母。

我还认识到,乐观是世界上最好的品质,它对学习能力的推动作用巨大,能起到百分之九十的作用。因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乐观的状态,就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4

“爸,饭做好了,药也给你放好了,一会儿你吃完放床上就行,等我下学回来再收拾。”说完,她背起书包,匆忙奔向学校,时间是5点40分。

她叫陈金辉,13岁,承德县三家乡松树底村人。对不少孩子来说,是躺在父母怀里撒娇、赖在家里看电视的年龄。然而,13岁的陈金辉可没有这样的幸福,由于父亲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忍受不了生活重担悄然离去,自20_年起,幼小的她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

为照顾好父亲,她坚持每天5点就起床,给父亲洗脸、倒便盆;为了给父亲看病,她大冬天推着轮椅小跑5里地,甚至累瘫在医院门口;为了省钱,她有时一天就吃一顿饭。

那一年父亲遇险妈妈离去

20_年秋,陈志武外出打工,拉货物时突然遭遇了车祸,当场就昏死过去。经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却造成了胸部以下瘫痪,完全失去知觉,从此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

“那时候,我感觉天塌下来了,孩子才几岁,我残了,家里也失去了生活来源。”说起往事,这个北方的汉子潸然泪下。可是,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在赔偿问题还没有谈好的时候,妻子却又突然“消失”了!

“我不怪孩子她妈,她也有她的难处,只是可怜了孩子。”陈志武说,直到现在,也没妻子的&39;音讯。从此,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年仅7岁的小金辉一个人的肩上,她开始用幼小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

那一年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奶奶的离世,再一次打击了她幼小的心灵。“奶奶是这个世上最疼我的人,那时爸爸病了,妈妈走了,是奶奶陪着我,和我一起照顾爸爸。”陈金辉说,奶奶走后,家里只剩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为了照顾父亲,每天早上5点多,天才蒙蒙亮金辉就起床,先问爸爸舒服不舒服,给爸爸擦脸、捶背、倒便盆,然后烧水、下面条。做好了饭,先端给父亲,自己再吃饭、上学。中午放学了,一路小跑回家,给父亲做饭;晚上放学后,金辉先照顾父亲吃饭,父亲入睡后她才写作业。

为给父亲看病,金辉“当家”能省就省。她在作文中写道:“我和爸爸依靠断断续续的救济生活,平时不买油和米,因为它们太贵,我们只能腌点咸菜、吃个面条。”

吃住能勉强,可护理高位截瘫的父亲不是件容易事。陈志武肩胛骨以下没有知觉,只能依靠胳膊挪动身体,在女儿的帮助下坐上轮椅。而导尿、冲洗膀胱等都需要金辉上手。每隔两三天,金辉都会熟练地拿起注射器,提取药物,注入生理盐水瓶,再高高举起,帮父亲“洗膀胱”。

金辉俨然成了父亲的“贴身护士”,她的技术都是被逼出来的。“女儿8岁时的那年冬天,刚下雪不久地上还很滑,我的导尿管突然出了故障,把我折磨得脸都青了。”陈志武说,见此,金辉推着他奔到5里之外的村卫生所。到了卫生所,金辉累得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抚摸着金辉冻麻的手,医生感动得直流泪。

那一年多亏了爱心人士的帮助

独自照顾了父亲3年,10岁时,金辉和父亲的故事受到了爱心人士的关注。在志愿者的帮扶下,金辉入读了乡里的中心小学,不用每天奔跑在家和学校的路上。“看着孩子,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心疼’。”爱心人士雅吧晚霞说,现在金辉的性格开朗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村里为他俩办理了低保。如今,金辉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中学在离家几十里外的乡镇,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带着父亲一起去外地上学,可生活费用却难住了她。

金辉懂得感恩,她说,从来都不恨妈妈,“因为妈妈给了我生命。”她把《隐形的翅膀》歌词装在兜里,每天都哼一遍,“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金辉说,她的希望就是,和爸爸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5

“爸,饭做好了,药也给你放好了,一会儿你吃完放床上就行,等我下学回来再收拾。”说完,她背起书包,匆忙奔向学校,时间是5点40分。

她叫陈金辉,13岁,承德县三家乡松树底村人。对不少孩子来说,是躺在父母怀里撒娇、赖在家里看电视的年龄。然而,13岁的陈金辉可没有这样的幸福,由于父亲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忍受不了生活重担悄然离去,自2010年起,幼小的她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

为照顾好父亲,她坚持每天5点就起床,给父亲洗脸、倒便盆;为了给父亲看病,她大冬天推着轮椅小跑5里地,甚至累瘫在医院门口;为了省钱,她有时一天就吃一顿饭。

那一年 父亲遇险 妈妈离去

2010年秋,陈志武外出打工,拉货物时突然遭遇了车祸,当场就昏死过去。经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却造成了胸部以下瘫痪,完全失去知觉,从此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

“那时候,我感觉天塌下来了,孩子才几岁,我残了,家里也失去了生活来源。”说起往事,这个北方的汉子潸然泪下。可是,更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在赔偿问题还没有谈好的时候,妻子却又突然“消失”了!

“我不怪孩子她妈,她也有她的难处,只是可怜了孩子。”陈志武说,直到现在,也没妻子的音讯。从此,家里的重担落在了年仅7岁的小金辉一个人的肩上,她开始用幼小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

那一年 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奶奶的离世,再一次打击了她幼小的心灵。“奶奶是这个世上最疼我的人,那时爸爸病了,妈妈走了,是奶奶陪着我,和我一起照顾爸爸。”陈金辉说,奶奶走后,家里只剩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为了照顾父亲,每天早上5点多,天才蒙蒙亮金辉就起床,先问爸爸舒服不舒服,给爸爸擦脸、捶背、倒便盆,然后烧水、下面条。做好了饭,先端给父亲,自己再吃饭、上学。中午放学了,一路小跑回家,给父亲做饭;晚上放学后,金辉先照顾父亲吃饭,父亲入睡后她才写作业。

为给父亲看病,金辉“当家”能省就省。她在作文中写道:“我和爸爸依靠断断续续的救济生活,平时不买油和米,因为它们太贵,我们只能腌点咸菜、吃个面条。”

吃住能勉强,可护理高位截瘫的父亲不是件容易事。陈志武肩胛骨以下没有知觉,只能依靠胳膊挪动身体,在女儿的帮助下坐上轮椅。而导尿、冲洗膀胱等都需要金辉上手。每隔两三天,金辉都会熟练地拿起注射器,提取药物,注入生理盐水瓶,再高高举起,帮父亲“洗膀胱”。

金辉俨然成了父亲的“贴身护士”,她的技术都是被逼出来的。“女儿8岁时的那年冬天,刚下雪不久地上还很滑,我的导尿管突然出了故障,把我折磨得脸都青了。”陈志武说,见此,金辉推着他奔到5里之外的村卫生所。到了卫生所,金辉累得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抚摸着金辉冻麻的手,医生感动得直流泪。

那一年 多亏了爱心人士的帮助

独自照顾了父亲3年,10岁时,金辉和父亲的故事受到了爱心人士的关注。在志愿者的帮扶下,金辉入读了乡里的中心小学,不用每天奔跑在家和学校的路上。“看着孩子,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心疼’。”爱心人士雅吧晚霞说,现在金辉的性格开朗了,脸上也有了笑容。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村里为他俩办理了低保。如今,金辉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中学在离家几十里外的乡镇,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带着父亲一起去外地上学,可生活费用却难住了她。

金辉懂得感恩,她说,从来都不恨妈妈,“因为妈妈给了我生命。”她把《隐形的翅膀》歌词装在兜里,每天都哼一遍,“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金辉说,她的希望就是,和爸爸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6

今天,我看了“寻找最美少年”这个节目,十大最美孝心少年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还非常孝。孝,是最重要的,百家性,孝为先。老在上,子在下,每个中国人都要尊老爱幼。

最美的少年,带给我们一次次信心、感动和震惊。

一个少年,年仅六岁,父亲不慎从楼上摔下,造成残疾,而母亲离家出走。少年叫黄凤,年幼的她,用柔软的肩膀扛起了家。黄凤打听到青岛的医院可以治好爸爸的病,便千里遥遥、风餐露宿的来到了五百里外的青岛。刚开始,没有医院同意让他们治疗,而黄凤一家一家的问,终于感动了青岛总医院,免费给黄凤爸爸治疗。回家以后,黄凤每隔两个小时给爸爸翻个身……就这样,坚持了十年!

还有许多最美少年,为了他们的家人,可以付出一切。他们的爱,比山还高,比地还深,他们的爱,如同汪洋大海,太多了。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字永远坚持着他们的信念: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报答不尽。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7

今天,我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非常感动。“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这意味着孩子要孝顺长辈。古人不但创造了字,还创造了中华的传统美德。

最美孝心少年有许多,悉心照料93岁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应志、坚持多年带着年幼弟弟妹妹上学的余虽、独自照顾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给渐冻症舅舅带去温暖和希望的周蕊、为患病母亲唱歌进入《音乐大师课》的向小康、和继母共同撑起六口之家的坚强女孩迟凯琳、跑遍深山为爷爷采药的“小大人”张钊、替父母分忧悉心照顾年迈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鹏,

最令我感动的是向小康,11岁。母亲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父亲打零工赚钱。妈妈发病时,她一遍遍深情呼唤;妈妈病情稳定时,她给妈妈唱歌,陪妈妈看电视,给妈妈讲学校的开心事。 她成了妈妈的最佳护理,成了家里的核心。乐观的她,她还被选入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的学员。

看到了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里,我不是吵着买这个买那个,就是偷懒。在他们面前,我突然感觉自己很渺小。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学习。

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动着所有人,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简短篇8

今天我们在付老师的带领下看了,观看了有关20_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电视节目,里面讲述了12位孝心少年的故事。还没看完,我们班的许多同学都感动的痛哭流涕,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震动了,他们在艰苦处境下还这样坚强的面对生活,他们对父母真的做到“孝”字为先!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徐煜岑。他的妈妈因为从楼梯上滚下来而丧失了说话、写字能力,可他不放弃,依然教他妈妈说话、写字。功夫不费有心人,终于他的妈妈学会了说简单的话和写家人的名字了。在颁奖时,他妈妈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徐煜岑,你真棒!”

另一个是王帅康。他父亲逝世,母亲改嫁,奶奶生病。他和他的爷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因为有遗传,他的左眼视力0.1,右眼几乎看不见。可他仍靠自己的力量养家糊口。他捡瓶子时很困难,常常看错;读书时眼睛离书要很近才看的清楚,但从未叫过累。家务活抢着做,不让爷爷奶奶伤心。

看了这个节目,我十分感动。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像他们一样孝顺父母呢?我们是温室里的花儿,享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无忧无虑,但我们还有时让父母烦恼,还抱怨父母。而这些少年像是在苦难中存活的野花,但他们依然向父母倾注着自己的爱,他们从不抱怨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家人,孝顺着父母。我们应该以“最美孝心少年”们为榜样,应孝顺父母,应学会感恩父母。

1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