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思考所观看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题、情感和思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1
偶然的因素去看了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出乎意料地感觉很赞,国产动画此刻真的是越来越有水平了。
片中冰、水、沙、火、草、木等各种元素都有涉猎,画面质感、3D效果等视觉体验都很不错。
虽然是改编,可是故事节奏紧凑不拖沓,每一帧都自有用处,全程无尿点;人物设计造型大胆,不一味卖萌讨好观众,风格自成一派:那个丑丑的哪吒,何不让你也代入到了对这个传闻是“魔童”的男孩有些抗拒和敌意呢
当观众也和剧中人融为一体时,每一个泪点和笑点都是实时共振的。
哪吒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不是中国神话体系里的一线明星,毕竟“剔肉还母,拆骨还父”这样的情节实在太反叛,太暗黑了。
导演大胆地挖掘出了哪吒的市场价值,从宝藏山里挖出了新的璞玉,不再盯着改编到吐的孙悟空了,这会带来什么样的蝴蝶效应,我简直不敢想象。
整个中国神话体系里随便派出一个啸天犬白龙马,都能跟迪士尼打。
片中主题刻画的还比较有意思:个人对命运的掌控,突出自我意识。那个眼看着就要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的无敌英雄,应对世俗的敌意,是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完善自我的世界观和人格定型的。
电影《哪吒》真的刷新了我对国产动画片的认知,很多个情节都看得我热泪盈眶。
“不认命,便是哪吒的命。”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仅有我自我说了算。”
“你是谁,仅有你自我说了算。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故事起源于阴差阳错地搞错了灵珠和魔丸,本来要生出灵珠转世神童的李靖夫人被坏人作梗生了魔丸转世的哪吒,而灵珠被海龙王偷了去放到他自我的龙蛋里以求龙太子升天成仙来拯救龙族永囚海底的命运。
但灵珠和魔丸本就合二为一。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一样,好坏都是相对的,好坏也会相互转化,有好也有坏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平衡。
哪吒的父母为了纠正他内心的魔性,一向循循善诱、多方设法拉回正道。哪吒不屈服于命运的既定,说“是魔是仙,仅有自我说了才算”,奋力地挣脱命运的定义。
我最感动的一个画面是他不愿意他爸爸为他承担命定的天雷之劫,说:
“我自我的命我自我扛,不拖累别人。”
他把移花接木的仙符损毁,自我上去理解天劫。
理解自我的命运但又不屈于命运,不把自我该承担的职责卸膊给别人,这是我们为人的志气和尊严。
也许,每一个想要有一番作为,能位列仙班者,都要经历诸多的考验和磨练,不理解命运的既定、不在意他人的成见、做自我想要成为的人,才能通关成功。
困难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自我或者他人给予的无形的眼光,有的是需要积累足够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的是需要牺牲一些东西来换取想要的结果,但,只要认定目标、坚持自我内心真实的想法,遇到一个困难克服一个困难、总是会有功德圆满、得道成佛的那一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2
有人说这是一份给畸形和残障孩子心灵的礼物。我认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十个里有一个看了能体谅父母的苦心,一百个孩子里有一个能明白要为自我的行为负职责,那这部电影就有他存在的意义了。
第一,不要在意别人心里的成见。如果别人影响到了你,你要做的是,要么远离这个人,要么打倒,千万不要想着改变这个人的成见,因为成见已经融入这个人整体的人生观里了。想要改变整个人太难了。第二,大众是盲从的。很多艺术家都告诫我们不要在意大众的看法,因为大众的看法毫无意义,对你这个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大众的看法来自于个别意见领袖和盲从的大多数。不要在意,不管他们是敌视你还是赞扬你。
剧情里的申公豹,他一向不理解自我是妖,认不清自我身上的缺点,而错误得将得不到的地位和认可全部归于是自我出身问题。嫉妒为什么是太乙真人而不是技术高超的他。就好像巴拉拉小魔仙里的小月,嫉妒为什么选择小兰守护魔仙堡而不是本事在她之上的自我。
我是哪吒,不认命,便是我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3
相信大家对哪吒都不陌生,他被认为是道教护法神,而大众对他的熟悉则来源于各种神话故事,比如《封神榜》。哪吒的传奇经历比起孙悟空也丝毫不逊色,并且“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充满了悲情色彩,与孙悟空搅乱天庭不一样,哪吒主要祸害龙王。而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较以往的哪吒有了必须程度的改编。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动画电影,讲述很久以前,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其分为灵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哪吒身上,却错将魔丸托生给哪吒,哪吒出生后调皮捣蛋顽劣不堪,活生生一个小的“混世魔王”,但这样的哪吒却有一个做英雄的心,但众人却对哪吒充满了误解,而元始天尊为消灭魔丸在哪吒被托生之前就启动了天劫咒语,哪吒真的会变成为祸人间的魔王吗中国这类神话故事不一样于欧美,有自我一套独特完整的体系,如果能挖掘出来那将是巨大的宝藏,若能效仿漫威出一个神话宇宙也有可能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近年来优秀的国漫相继涌现,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等,基本都托生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并且做了较大的改编,这部哪吒也不例外。
首先最大胆的改编就是哪吒的形象上,以往哪吒都是灵珠子转世,而这次却成了魔丸转世,以至于外表并没有多少灵动的感觉,反而一看就是一个“熊孩子”的感觉,在曝光的剧照中网友惊呼,这个哪吒是按照王宝强的脸画出来的吗所以这版哪吒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丑哪吒。虽然哪吒的形象可能并不会让一部分网友满意,但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资料却足够吸引人,尤其电影中山河社稷图一幕真是无比震撼,电影将想象中的物品具体化,而拍好神话故事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而此片导演想象力天马行空,使观众能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
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7分,很多网友都认为要比之前的《大圣归来》在制作上和故事内核上都更加成熟,而首发的预告片中还玩了一段“哪吒x大圣的梗”,很多网友表时想要哪吒的“电动平衡车”感兴趣的网友能够一齐去吐槽一下。顺带一提,风火轮那么好用的平衡车我也想要。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4
在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里面讲述的是哪吒被人偷偷换成魔丸,三年后就会被雷劈死,但哪吒通过自己的毅力,勇敢反抗命运,最终活下来的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哪吒有时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就快喘不过气来。但他在和父母告别的时候,却仍我感动得泪流不止。我觉得哪吒总被冤枉,在哪吒救下小女孩后,被人冤枉是他干的坏事。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就因为妈妈跟我开玩笑,就气得大哭大叫,当我看到哪吒的遭遇,觉得跟哪吒比,我那点小事真是不值一提。在我看到哪吒出生时,被母亲救下一命,在他的父亲决心替他死亡那刻,才知道母亲是多么关爱孩子,知道父亲宁愿用自己的命来换儿子的命,也不会让自己的儿子被雷劈死。这时,我才体会到了父母深沉的爱。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点小事故意气爸爸,爸爸一生气,破天荒的给了我一个耳光,我觉得很生气,心里默默发誓不再和爸爸说话。我本以为妈妈会劝说爸爸消消气,没想到她却不动声色地坐在了沙发上。后来我换位思考了一下,要懂得爸爸妈妈给我的爱,所以不再乱说话,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以后不再气人了。
在这部电影里,我觉得最有气势的一句话是:“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哪吒反抗命运不公的巨大勇气,并最终成功改变命运的顽强拼搏精神。
一部小小的影片,却让我感触良多,有对抗命运不公平的执着,也有父母对孩子一路相伴的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5
看过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哪吒颠覆传统的形象,哪吒的大眼大嘴,浓厚的“黑眼圈”,不齐整的牙。还有那插在裤子里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哑的声音。与片中“魔丸转世”的形象十分符合,且别有一番趣味。
人物设定上,影片中会提现大小哪吒的对比,两者差异不仅体现在前后形象的变化上,更在于其对于命运的不同态度:屈服于人们的偏见还是与命运斗争到底。
而在故事内容上,哪吒从一个顺从世人偏见的“魔童”,到最后与命运顽强斗争,自身对于命运的态度发生转变。
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哪吒,用自己“生而为魔,那又如何”的态度,与命运进行着斗争。
在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也在用行动去突破出身、环境的限制,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运偏见,不断勇敢蜕变。
为魔,不受喜爱,哪吒的童年怎一个惨字了得。众人对他避犹不及、侮辱取笑,让哪吒变变成了一个缺爱的朋克魔童。
哪吒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浑然天成的反叛精神。不认命、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部分神话故事,都免不了将主角形象“神化”,赋予他尽善尽美的人格。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哪吒“人化”,让他成为优缺点并存的角色。
叛逆者哪吒背后隐含的真正意义是:丧气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觉醒。
如此一来,哪吒的人物弧光更为强烈,前后变身也更令人期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6
早就听说假期出了一部好电影,名字叫《哪吒之魔童降世》,听名字感觉挺诧异,哪吒怎么是个魔童呢?怀着好奇心我一直央求的妈妈快点儿去看这个电影。某天下午,这个愿望终于如愿以偿了,因为爸妈答应带着我去看哪吒了。
电影一开始就感觉很震撼,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我慢慢解开了自己之前的疑问,原来由于上天的安排,哪吒出世确实是个魔童,不过电影看完后才觉得,这个电影讲的不是那么简单,虽然有些看不懂,理解不了那么深,但是通过和爸妈的交流后我确实知道了更多。
这个电影大概讲述的是魔童哪吒出世后,由于带有魔的基因,所以有时看起来他是挺凶的,村里的人都不喜欢他,都想办法欺负他,不过不用担心,由于哪吒能力巨大,所以最终人们都不能得逞。可是他的父母很疼爱他,为了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名望甚至生命,还有他的师傅太乙真人,一个可爱的胖乎乎的小老头,对哪吒疼爱有加。还有他唯一的朋友,龙王的儿子敖丙,虽然他们是敌对的,但最后敖丙也是为了哪吒牺牲了。最后哪吒说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我命由我,不由天”。感觉哪吒真是有一颗强调的内心。
电影看完后,爸妈对我说,你看哪吒生下来就是个魔童,出身很不好,而且只有三年的寿命,邻居也都不喜欢他,可是没关系,他有爱他的父母,理解他的师傅,还有一个过命的朋友,这些才是造就哪吒强大内心的支撑力量。所以我也想想我们自己,我们都有疼爱我们的父母,也有理解我们的老师,更有周边相互关心的同学们,我们的环境真是比哪吒好多了,所以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努力掌握老师交给我们的知识,我们也应该变得和哪吒一样,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克服它。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7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大大的黑眼圈,参差不齐的牙,两手插兜,时不时来个坏笑,还有一张厌世脸。
这就是哪吒。这部电影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拽拽的坏坏的无恶不作的哪吒变成了善良、敢担当的哪吒。
电影中有两个情节我印象很深。一是,哪吒将要被闪电夺走灵魂时,他把父亲事先准备的换命符撕了,一脸严肃的说:“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来扛!”二是,当计划失败后,敖丙用水活埋陈塘关百姓,这时哪吒抵住大水,敖丙在一旁嘲讽:“这是命中注定的。”而哪吒坚定地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最后阻止了敖丙。
从这两个情节,我看到了哪吒的成长,他不认命,与命运斗争,他是有责任、有担当、善良的哪吒。
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善的,都想追求真善美。哪吒也是这样,但因为他是魔丸转世,一出生就搅得陈塘关的百姓不得安宁,百姓也很厌恶痛恨他。哪吒从小到大收到别人的侮辱,他只能待在结界里,十分孤独。但是在哪吒心理始终有一颗救世的心,他去修炼,去救了小女孩,他不愿认命,而是与命斗。
在我们每个人追寻美好的道路上,会遇到误解,遇到不公,甚至是命运带来的不公。但我们内心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管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不要自暴自弃,勇敢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我想到了孙悟空,他不也与哪吒很像吗?他经常在打妖怪时被师傅误解,但他坚信自己,保护唐僧,完成使命。
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dou要坚持下去,活出自己的理想生活!
哪吒之魔童降世内容观后感篇8
哪吒,完全颠覆了以前英气十足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邪恶吊儿郎当的样子。就光是哪吒的形象也是值得去看的。
他只是一个贴着标签的魔,过完了一段亦正亦邪的命。是混世魔王,也是救世英雄。人们只看到他翻天覆地的破坏和惊天动地的救赎。 哪吒,申公豹,敖丙……似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对抗命运的不公。
这不是鸡汤,也没有突兀的加进语言里,基本上是契合所有人物的关系价值观融合到他们子里。剧情的改编更适合当今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哪吒并没有吊打龙王三太子,也没有把骨肉还给父母的血腥场面。据说还有很多人感动得流泪,可以自备一包纸巾。可,他只是一个有人愿意陪他踢毽子就能坦诚相待的孩子,在母亲归来时能多陪他就会窃喜的孩子啊。
最后,即使前面一项你都不该片的剧情肯定能够吸引你。成见是一座山,哪吒一出生就被世人成见抛弃,甚至师傅,父母也或多或少对他有成见。我看到快结尾了,我都在想,到底谁是大BOSS?原来那不是别人,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