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电影的背景和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这里提供优秀的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写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参考。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1
电影《中国机长》从开拍的时候就一直备受关注,影片根据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遇险并成功迫降的真实事件改编;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的《萨利机长》。
看完点映后,影片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首先是剧情方面,将近两个多小时的剧情节奏很明快,没有拖沓的地方,导演情节上的把握也很有分寸,整个电影叙事结构完整。在特效方面,本片的表现也很不错,飞机在高空遇险的镜头相当逼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演员方面,主演张涵予把一位有经验,沉着冷静的机长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飞机遇险后他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机长应有的素质。袁泉塑造的乘务长美丽干练,其他几位演员也把机组成员塑造的很逼真。还有片中的众多金牌配角们,也让影片增色不少。
总之,《中国机长》是这个国庆档一部值得去影院观看的影片。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2
9月20日,北京到重庆的川航航班上,来了一群高颜值的空乘人员,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等身着空乘制服亮相——原来《中国机长》的全体主创们正前往重庆举行电影的首映礼。当天下午,导演刘伟强携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等演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张涵予角色的原型就是重庆籍英雄机长刘传健,张涵予说他的性格其实和刘传健有相似之处,“出演机长有压力,当然刘传健机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拍摄中遇到问题我会马上给他发微信沟通,他也经常来现场给我们指点。”
强风设备真实还原空中失压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重庆英雄机长刘传健及其英雄机组的真实事迹改变:去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失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中国机长》将于9月30日正式上映。
这段空中惊险经历,被导演刘伟强搬上了大银幕。“从发生故障到成功降落的35分钟,想要拍成一部电影,当然有一定的难度。”刘伟强透露,为了拍摄《中国机长》,团队都在开拍前多次与机组人员交流,同时斥资近3000万元,1:1制作了同型号的模拟机。为了还原空中风挡玻璃爆裂脱落造成的机舱失压,剧组现场配备了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可喷出接近8级风力,刘伟强笑称张涵予拍戏的时候都不吃饭,“因为每天喝风都喝饱了,根本不想吃饭。”张涵予更是直言:“我拍过20__年戏,这样大的风还真没见过,这次的风真的是最恐怖的。”
虽然电影还未上映,但《中国机长》的高颜值空乘团队已经多次在网络刷屏,众位主创也分享了自己参与拍摄的经历。“我一开始是在新闻中看到这个事件消息的。”张涵予连用了两个“非常非常”来表达自己的震撼:“非常非常震惊,也非常非常佩服,我自己就在想要是能拍成一部电影不错。”张涵予说大概两个月后他接到了邀请他出演机长的电影,“我立刻推掉了所有工作,就等着这部戏了,我想等电影上映后要让全世界观众看看,我们中国人是怎么开飞机的。”
“第一次看到新闻,我觉得很震撼,这是一个奇迹,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袁泉说自己是在出租车上听到广播说会拍《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没想到第二天我就接到了导演的电话,这是一个特别的缘分。”张天爱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她是在休假的转机途中接到的邀请:“当时已经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想着放一个假,在转机途中接到了电话,我当时就问自己,如果不演到时候会不会后悔?我的答案是肯定会后悔,所以我就放弃了冰岛旅游,回来参加电影拍摄。”
张涵予自认和刘传健性格相似
张涵予在片中饰演的机长原型就是重庆英雄机长刘传健。虽然扮演过多个英雄角色,但张涵予直言饰演英雄机长还是有压力。“出演机长这个人物有压力,因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真实人物,当然刘传健机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拍摄中遇到问题我会马上给他发微信沟通,他也经常来现场给我们指点。”张涵予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第一次看到刘传健本人,是在他们去年的首次复飞航班上,张涵予也认为他和刘传健在性格上有相似的地方:“刘传健机长平时不苟言笑,很严肃,虽然话不多,但每一句都非常有逻辑。”
拍完《中国机长》,众位主创对民航业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原以为经历了在“空中遇险”的拍摄,大家会惧怕乘坐飞机,没想到所有人都对飞机出行更加的信任。袁泉就说到,“原来确实有担心,但通过拍摄我对飞行的`安全性有了更多了解,乘坐飞机我更安心了。”杜江也表示,“以前飞行中遇到颠簸,可能会很紧张,但现在我知道了,颠簸不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飞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3
有无数《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拍成了电影,被一直传颂,这个国庆我们又迎来了这样一部根据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
它的原型人物,就是那位曾感动中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
他只是千千万万个英雄中的一个,却值得亿万个个我们去铭记。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专业和沉着。
在万米高空,飞机副驾驶一侧的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颠簸,客舱释压,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员半个身子直接被甩出窗外的极端险情下,刘传健历时34分钟用36个精准无误的动作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
我们应该铭记属于中国普通人的奇迹。
刘传健的一系列处置和操作,创造了世界民航的奇迹,就连外媒《每日邮报》都称赞称赞他“不可思议”。
我们更应该铭记那份永远熠熠生辉的“中国精神”。
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所说的:“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得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机长是一架飞机的灵魂,机长队伍是中国民航生产力的主力军之一。通过观看《中国机长》,我明白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肩上佩戴四条杠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素质、本领、使命浑然一体,视旅客生命安全为职责。作为南航的飞行学员,我们是幸福的,公司为培养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4
中国70岁了,伴随着祖国生日的不仅有盛大的庆宴,还有专门献给祖国的三大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我们就看了其中的一部《中国机长》,真是受益匪浅呐!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20_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从飞机起飞,到落地。我的心都在悬着,没有一刻我不紧张,情节如同其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我,我跟着情节,心里随着变化。一会儿开心,为他们想到办法;一会儿着急,为他们烦躁的心而担忧;一会儿恐慌,为他们危险的情景而害怕。我就如同,在电影里。忐忑不安。
我为他们的机智感到骄傲,为他们的冷静感到自豪,为他们的配合感到庆幸,为他们勇敢感到佩服,为他们而感到自豪,骄傲。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在当中,我像他们一般冷静吗?我会像他们一样配合吗?我会像他们一样勇敢吗?答案可想而知。
因为有他们。我为中国骄傲。因为有他们,我们能在外国人面前挺起腰杆。因为有他们,我对空军的敬畏又上了一个高度。因为有他们,那119位旅客平安回到家。
《中国机长》无疑是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5
电影《中国机长》在国庆热播,当时一直想去看看,今天刚好中山赣州商会组织观看这部电影,特别感恩赣州商会的组织和恒天财富的赞助!电影观看到半小时左右的时候,我已泪流满面!所以今天想借此机会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20__年5月14日6时27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载有包括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7时06分左右,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此时,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航班进入在万米高空的生死时刻……
激烈的爆炸声,外面狂风的呼啸声,还有客舱里乘客的哭喊声,顿时混杂一片,我的心顿时揪起来,当时我心里有一个声音:这是真实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啊,如果当时我在飞机上,会是怎么样一个状态??会恐惧到什么样子?在这条航线上飞行了上百次的机长刘传健,也许他也从未预料到他驾驶的飞机竟然会出事故,即将可能面临一次空难的灭顶之灾,机上128条生命啊,还有什么责任比保护人的生命重大呢?我很敬佩机长的勇敢、智慧、沉着、冷静,正如机长所说的: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这样的机长,不愧是英雄,好样的!
生命当中很多时候只有你即将面临失去的那一时刻,才会懂得珍惜,这样一个普通的早上,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然而和他人却又是千丝万缕的,却又是如此宝贵的,当时发生危险的时候,多少乘客或许内心深处在想,也许这辈子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了,他们该有多伤心,而当飞机安全降落之后,乘客喜极而泣的场面,让我泪流满面,我相信这些经历过生死一劫的乘客,将会更加珍惜他们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们拥有的一切。有一句话说: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是啊,还有什么比生命宝贵的呢,这些乘客与机组人员从鬼门关走了一次,人生没有什么经历比这个更宝贵的了!
而这也让我想到自己,我们每个人能活着,不就是一件幸福值得感恩的事情吗?每个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我坐过很多次飞机,但是这次看这部关于民航的电影,却让我看到,当我们可以安全地坐上飞机,从一个地方安全到达另一个地方时,我们要感恩多少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人员,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机场里面有这么多不同职责的部门,有地面控制部门,有塔台,有机组人员,特别是机组人员出发前连手表上的时间都要全部仔细检查过,我深深为他们的敬业而敬佩,虽然这些都是他们的日常例行工作,但是每一步不落下,每一步检查仔细到底,发生危险的时候,乘务长和乘务员一遍遍地安抚慌乱的乘客,这些都彰现了这些人员高尚的职业精神,也即工匠精神,因为生命安全,不容得半点马虎!正如这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所以,最好的爱国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好好去爱身边的人,珍惜尊重每个普通人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职业敬业精神去保护他们,这样的保护就不是最大的爱吗?我要感恩我拥有的一切,感恩我还平安地活着,感恩我的家人,我的亲人朋友,感恩所有为我做出服务的人员,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敬业与付出,我如今不会活得这么好!不要等到将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醒并吸取教训的就是:为什么机长飞行了上百次的航线没有出问题,单单这次出问题,单单这次飞机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爆裂呢?是不是飞机正式使用之前的检查不到位?这些责任也是要追究的!如果空难是天灾不能怪人,但如果是人的失责导致的呢?则要一究到底,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向创造生命的上天致敬,向保护生命的英雄机组人员致敬,向每一个默默为我付出,关注,鼓励,肯定,鞭策我的普通人致敬!
【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相关文章: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6
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中国机长》。而在我看之前,一直疑惑它到底讲了中国机长的什么呢?是事件,还是专门讲品质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去看了这场电影。但是,在最后却很让我感动。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重庆到拉萨的航班,途中发生的事情。此事件是由20__年5月14日重庆航班事件改编而成。所以比较真实。
这天清晨,这次航班的几个机组人员聚集在了一起。因为拉萨是高高原地区,所以经常遇上气流。飞机可能有颠簸风险,机长刘长建为此做足了准备。机组一行来到了飞机上,做好了起飞前的准备。
飞机很快起飞了,但是没多久,飞机就开始强烈颠簸,机长一顿操作,又向上级请示高度,飞机才又平稳了下来。接着机长就开始和副驾驶聊起天来,突然就聊到了他六岁的女儿,今天要过生日。而且还答应过她,下班之后就来参加生日会。突然“咔嚓”一声,头挡风玻璃突然裂了两条缝。机长急忙摸了一下裂缝,发现根本没有受力点。正疑惑时,挡风玻璃,突然又开始裂缝,直到右挡风玻璃脱落。右边的副驾驶成员,直接被卡在了外面。当时,驾驶室只有他们两个人。而另一个机长正在客舱内。机舱突然开始摇晃,乘务员们察觉到一丝不对劲,但还是安抚乘客。不久,因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而现在又处于危险的时期,全机人带上了紧急面罩。所有乘客都极度紧张,场面一片混乱,甚至有的乘客情绪失控。
因为与总部失去联系,指挥部的人无法给机长指导路线。他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机长的选择。没想到,机长凭借着他的努力,找到了一条云里的路。虽然过程艰辛,但他们成功的出来了。指挥部重新出现了3u8633的身影。但是,他还面临着一个问题。现在如果要迫降,严重超载。成都机场塔台立马把,跑道给让出来。飞机成功降落,可是刹车却失灵了。再在跑道上冲下去,就要撞到前方的市区了。在这紧急关头,副驾驶猛按刹车,飞机终于安全停稳。车上乘客119人,没有一个受伤。但是有两位机组成员受了轻伤。这128人,可谓真是死里逃生。
我非常佩服这位和死神战斗的英雄。很开心,这位中国机长,在我心中树立了伟大的形象。这部影片向我们表达了中国机长是多么伟大!敬畏生命!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7
电影《中国机长》从开拍的时候就一直备受关注,影片根据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遇险并成功迫降的真实事件改编;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的《萨利机长》。
看完点映后,影片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首先是剧情方面,将近两个多小时的剧情节奏很明快,没有拖沓的地方,导演情节上的把握也很有分寸,整个电影叙事结构完整。在特效方面,本片的表现也很不错,飞机在高空遇险的镜头相当逼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演员方面,主演张涵予把一位有经验,沉着冷静的机长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飞机遇险后他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机长应有的素质。袁泉塑造的乘务长美丽干练,其他几位演员也把机组成员塑造的很逼真。还有片中的众多金牌配角们,也让影片增色不少。
总之,《中国机长》是这个国庆档一部值得去影院观看的影片。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8
“各位乘客大家好,你所乘坐的3U8633航班已安全降落重庆……”今(20)晚,“重庆光荣中国骄傲——电影《中国机长》礼赞楷模致敬英雄特别活动”在解放碑举行,电影导演刘伟强,演员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主创,以及他们的角色原型、英雄机组的成员副驾驶徐瑞辰、第二机长梁鹏以及乘务长毕楠,齐齐亮相,引来众多市民关注。
电影导演刘伟强在现场表示,“真实的故事就是《中国机长》最大的亮点,相信这也能打动观众。《中国机长》曾经在重庆拍摄了三天,重庆机场和重庆市民给了剧组很大帮助。”随后主演们身着空乘制服亮相。
而当英雄机组成员副驾驶徐瑞辰、第二机长梁鹏以及乘务长毕楠登台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成员们向市民讲述了事件发生时的惊心动魄,也分享了电影拍摄时震撼人心的诸多细节,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徐瑞辰坦言很危险,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当时也有绝望,但想到一定要把自己的职责履行下去,就让自己坚持了下来。”而第二机长梁鹏也表示:“那时候就是想怎么把飞机飞回去,没想太多,当时的环境也不允许我们想太多。”英雄机长刘传健由于正在执行飞行任务,虽然没有来到活动现场,但通过视频表达了对电影《中国机长》的期待,他们的讲述也感动的现场所有人。
看了中国机长的观后感篇9
《中国机长》讲述的是_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机组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险情,他们临危不乱、果断采取应对之策,确保了机上119名乘客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对于为国履职、为民服务的年轻干部而言,亦可从《中国机长》身上汲取经验启示,在力促自身发展的“航线”上稳步前行。
精准确定,以细致的观察力“领航”。3U8633航班面临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座舱释压的突发情景,当时天气恶劣,飞机几近陷入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搅拌器”中,机长刘长健依然能够稳定心神,以细致的观察力,在生死关头果断作出应对之策,硬是在云层中间的狭窄地带闯出一线“生机”,也实现了“将全体乘客安全送回家”的诺言。年轻干部在处理和应对岗位上的复杂事务、在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也需要同中国机长一样,镇定心神、善于观察,方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项,及时处理各类问题。
遵规守纪,以规定的践行者“固本”。在突遇险情之前,从3U8633航班的副驾驶徐奕辰身上,多少能够看到时下年轻人言行稍显“浮夸”的影子。然而,在进入飞机驾驶舱之后,他就“秒”变“严肃脸”,完成起飞的“规定动作”时可谓一气呵成、十分干练,对事关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都烂熟于心,可见私下里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虽然琐碎而忙碌,但也不能忽视对一些规章制度的及时学习和深入掌握,不做虚头巴脑的“花架子”,而要不断夯实“基本功”,如此方能在从事岗位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
从容不迫,以镇定的心理素质“立足”。3U8633作为高原航班,本身就“暗流汹涌”、问题丛生,由于高原地区气象不定、情景复杂,且飞机置身于万米高空之上处于完全“孤立无援”的状态,一旦发生险情,就需要靠机长自身的掌控决策和全体机组人员的从容应对。在3U8633机组上,我们感受到了一股从容而向上的力量:机长刘长健本人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以“泰山压于顶而不改色”的心态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机组乘务员以真情打动人心、安抚慰藉焦虑不安的乘客们,不让局势失控,方能让大家一同安然渡过危机。年轻干部在岗位上也要锻炼自我、磨练自身的好心态,以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在岗位上立足,即便遇到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做到统筹“一盘棋”,走好每一步。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年轻干部也应有“中国机长”的范儿,做到精准确定,以细致的观察力“领航”,遵规守纪,以规定的践行者“固本”,从容不迫,以镇定的心理素质“立足”,在岗位上用心用情、尽职履责,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为自身的成长之路规划出一道最亮丽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