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榜样》观后感1200字

《榜样》观后感1200字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可以帮助人们锻炼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好的《榜样》观后感1200字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榜样》观后感1200字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1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__100周年特别节目)2021年12月8日晚间8点开播。他们是戍卫边疆的战士、基层党务的“多面手”、扎根南海岛屿的守护者、“为国铸盾”的科学家、为村民挖渠的“当代愚公”、用生命托起大山希望的“燃灯校长”……榜样们身上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共产党人的“爱国之光”“开拓之光”“奉献之光”,让我们一起追光,向榜样之光奋揖前行。

追逐“爱国之光”,涵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丹心。

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英雄团长祁发宝用张开的双臂展示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态度,在外军的围攻下,祁发宝带领士兵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战斗,坚持到增援队伍赶到,让来犯者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在边境线上,魏德友放牧巡边57年,堵截牲畜、劝返人员,“组织让我守在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要做到问心无愧”,几十年来,魏德友为国戍边的信念从未改变。“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边防英雄们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爱国的赤胆忠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追逐“爱国之光”,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根植在心中,并转化为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追逐“开拓之光”,涵养“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

“力,形之所以奋也”,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开拓创新就是这样的“力”。南京仙林街道的孙金娣,开拓创新网格化服务,纵向上划分三级网络,横向上区分类别,划分为439个网格“同心圆”,把错综复杂的基层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为全国各地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搞科学就是要不断创新”,这是陈定昌常说的一句话,他是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上世纪80年代,在激光雷达领域刚展露冰山一角时,陈定昌就以科学的论据取得了项目支持,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啃下了硬骨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工作不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多思考、多探索,跳出思维定式、逻辑惯性,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创新伟力。

追逐“奉献之光”,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为解决草王坝村缺水问题,黄大发带领村民,用三十六年如一日,挖出一条“生命渠”;为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张桂梅坚守山区教育一线四十年,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党员干部当追逐“奉献之光”,牢记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胸怀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意识,在工作中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道德自觉为人民赤诚奉献。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2

12月8日晚8点,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____特别节目)开播。榜样们用实际行动亮出姿态,诠释了英雄本色。吾辈青年既是瞻仰者,也是接班人,在涵泳“榜样之光”的同时,要深刻汲取“榜样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答卷”。

守初心,吾辈青年当“时时拂拭”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没有人能永远“满血状态”,只有常常点醒、时时拂拭,才能在“物欲诱惑”“思想松懈”的时候,得以重拾初心,“拨云见日、迷途知返”。“榜样”们身体力行,让初心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他们中,有秉承军人热爱祖国、扎根边防初心的“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有立下“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样铮铮誓言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还有想让贫困山区女孩都能读得起书的“燃灯”校长、大山妈妈张桂梅。初心的光芒始终熠熠闪耀在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吾辈青年要把“不忘初心”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多“对标”先进榜样典型、多“透视”人民群众期待,深刻领悟“岁月易改,初心不变”的深厚意蕴,把溯源归真的意识融入血脉,以更高的信仰、更实的举措“拂拭初心”,永葆公仆本色。

勇作为,吾辈青年当“肩挑日月”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榜样”们在重大工作任务中“不打哆嗦、不喊撤退”,冲锋在基层一线扛重活、当先锋。无论是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干部们扎根于南海深处、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还是陈定昌为国铸盾、为我国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做出卓越贡献,亦或是孙金娣带领党员干部开创网格化党建模式,街道11年无上访记录。一位位科研攻关的“领航员”、业务精干的“智多星”,他们展现了什么是“最强作为”,吾辈青年要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困难,不断拔高成事“本领”,磨炼成事“胆色”,在自己的领域成为“行家里手”,敢于“肩挑日月、手转乾坤”,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争取更大光荣。担使命,吾辈青年当“奔走一生”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年人如初升的太阳,溢满朝气与光芒。然而我们的使命不是一时的,是需要日复一日践行的,需要接续奋进传承的。“榜样”们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何为“使命”。廷·巴特尔扎根草原探索“蹄腿理论”,引导牧民“减羊增牛”“围栏轮牧”,一干就是40多年,魏德友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一守就是57年,黄大发为解决草王坝村缺水严重的问题,拿着锄头、钢钎和铁锤,一凿就是36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那一条“生命渠”,那一道“边境线”,都在诉说着“榜样”们辗转一生的使命荣光,吾辈青年要学深悟透“榜样精神”,始终立大志、展宏图,将“奉献一时”的热忱转化为“奉献一生”的决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干劲,担当起职责使命,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奔走一生”。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个人都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为了人民服务,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榜样4》讲述的这些英雄们,书写了共产党员至高理想的绚丽篇章,诠释了人民公仆最美的模样,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楷模,是日月星辰中最美的那道光!

日光——“淡泊名利,功成不居”的默默无闻。张富清同志今年已95岁高寿,在他30岁之前不怕牺牲,功勋累累,30岁之后又深藏功名,坚守初心。在残酷的战争岁月张富清同志没有丝毫犹豫奔赴一线,面对危险的突击任务坚定不移地冲在最前,而在如今和平的年代,张富清同志却从不把自己的赫赫战功讲与他人,甚至自己的儿女都不知情,张富清同志的战友没有同他一起归来,是他内心深处最不愿面对的事情,看到这里我的眼眶也湿润了,秉承着什么样的初心,才能让这名赫赫战功的老同志隐藏了自己一生的功名,这种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牺牲生命的精神让我震撼,我想,这就是他给自己定义的初心和使命吧。

月光——“久久为功,善始善终”的无私奉献。扶贫之花黄文秀,年仅30岁就牺牲在了扶贫的道路上。黄文秀同志于20__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该同志优秀的学历被大城市的许多岗位投去橄榄枝,却都被她一一拒绝,回归家乡,只为生她养她的地方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事发当日,黄文秀同志为了了解村子发生洪涝的情况,不惜危险毅然决然地走向灾区,在路上还不断地在了解附近村子的情况,然而灾难过于无情,洪水来势汹汹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黄文秀同志直到生命的&39;最后一刻都怀揣着村民们的安危,因为村民的安危就是她的初心,村民的贫富就是她的使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再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

星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担当作为。以“吃亏”换来百姓幸福的书记李连成,他的初心是脱贫致富,而他的使命却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李连成同志用自己的双手摆脱了西辛庄村贫穷的“魔咒”,也因此被大家选为村书记,担任村书记的李连成同志为了能让大家共同富裕,不惜将自家的菜棚转让给了村民,又为了全村可持续发展率先带头不怕风险的创办企业,还大胆启用打骂过他父母的村民的孩子,李连成同志不喝群众一盅酒,不花公家一分钱,为了西辛庄村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村民不敢担的风险自己担,村民不愿住的地方自己住,这种敢担当、敢作为,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

身为组工干部的我们,面对这一位位时代的楷模,不禁汗颜!他们的初心是心系群众,是敢于担当,是不怕牺牲,是甘于奉献,他们的使命是将自己毕生的事业都奉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我们又有何种理由不向这些榜样们看齐,当我们精神懈怠,感到迷茫和彷徨时,要向他们看去,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日月星辰中最美的那道光!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4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12月8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____特别节目)播出,推荐了涵盖“____”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榜样,他们对党忠诚、执着奋斗、无私奉献,他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画卷。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在新征程上主动担当、奋力作为,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荣光。

以榜样“忠诚”之姿,坚定信仰信念。

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面对越线外军的无理行径,他寸步不退,拼死搏斗,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____”获得者魏德友,57年如一日扎根边防一线,巡边护边达20余万公里,磨破80多双鞋子,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榜样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不论身处什么境地,面对何种难题,始终不曾退缩、躲避,始终坚守一线、奋不顾身、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榜样”为镜,学习他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诠释许党报国的赤胆忠心。

以榜样“勇毅”之姿,奋力担当作为。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典型模范层出不穷。《榜样6》专题节目中,三沙市七连屿工委的党员干部们就是鲜活的事例,面对七连屿的艰苦环境,七连屿工委一班人放下“笔杆子”、拿起“铁锹子”,坚定扛起“维权、____、保护、开发”使命,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组建起“岛礁巡护员”队伍,定期对各个岛礁进行巡视以及清理,推动七连屿成为南海璀璨明珠。榜样是一种力量,榜样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要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扛重活、打硬仗,在前行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力担当作为,勇往直前。

以榜样“奉献”之姿,心怀“国之大者”。

________曾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从坚守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先后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到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建成一条“生命渠”,被誉为“当代愚公”的黄大发;从离开“将军家庭”,成为普通牧民,让牧民脱贫、让草原变绿的廷·巴特尔,到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开创网格化党建模式,所负责街道11年无上访记录,被称为“新时代城市版的‘枫桥经验’”的孙金娣。他们默默奉献,实干为民,在不平凡中铸就非凡成绩。党员干部应向“榜样”看齐,真正心怀“国之大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立足本职岗位,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5

什么是共产党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有什么样的特质?10月26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在期待中与观众见面,给出了优秀党员的答案,亮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看家本领”“先锋本色”,也释放了榜样的力量。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在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用“实干、担当、无私”的坚定信念,挺起“牛庄精神”的“县官”罗官章;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滋养大山孩子,书写一卷美丽教育图画的人民教师支月英;用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大国匠人”李万君……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的精神底色,一样忠诚于党的初心。

身边榜样,前行力量。当前,站在决战“精准扶贫”的关键节点,处于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起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还有许多难题要破,还有许多险滩要涉足。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关键力量,如何凝聚力量?如何接续奋进?就是需要学习这样的精神榜样。

学习他们忠诚于党的“奉献精神”。“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是奉献的基调,也是奉献的主旋律。入党60年,年满花甲的罗老在种植的道路上有过失败与挫折,但他对党的忠诚和信念始终如初;支月英36年坚守在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却愧对了家庭,凭借的正是共产党员忠诚的坚定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如今,行走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物欲横流的诱惑下,一些党员干部轻易丢了党性,迷了方向。当看到,奉献是对党员的现实要求,也是历史使命。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牢记党的信仰,始终肩负党员担当,补足精神之“钙”,甘于奉献,才能彰显本色。

学习他们不畏艰难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罗老时时这样警醒自己,鞭策自己,年过八旬,试种药材、烟叶、蔬菜,帮民挖掉了穷根;“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样儿来”,独具匠心的大国工匠“李万君”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实现了“技术突围”;苗振水不断探索创新,给流动党员撑起一方心灵家园。正是他们的实干作风,为党赢得了民心。实干才能有为,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走在前列的实干精神。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积极面对;面对发展中的难题敢于挑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学习他们开拓创新的“躺椅精神”。何为躺椅精神,就是一种忘我的责任意识、一种创新的能力、一种无私的情怀。94岁依然站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的吴老,用一生研究医学,守护人民健康;互联网领域不懈探索的专家学者,不懈努力守护网络安全;退休回乡融入于“民”,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探索适合高山致富的新路子……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段段克突破难关的经历背后,无不是为了人民谋福祉而不惧风险的开拓精神、忘我精神。新形势、新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以榜样为标杆,勇于创新、善于克难,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躺椅精神”做出成绩。

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榜样好比指南针,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向榜看齐,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6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榜样7》专题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展示、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展示了8位党的__代表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榜样看齐,追寻“榜样”之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以“解民忧,纾民困”的“公仆心”,印出“政之所兴”的“民心”。《管子》有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__曾引用这句话来说明造福人民就是最大的政绩。无论是“我愿做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来照亮孩子们的前途”的张玉滚,还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的林占熺……他们都怀着一颗为民的公仆之心,尽心尽力地为百姓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信仰,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榜样看齐,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初心,要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让“公仆心”赢得民心。

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印出“精益求精”的“匠心”。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熠熠闪光的背后都是默默的努力。无论是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最终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明菌草技术的林占熺,还是在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的艾爱国。他们勇于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非凡成就,都是由点滴平凡累积而成;每一项繁重任务,都要靠咬牙坚持才能完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榜样看齐,学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事业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地去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以“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心”,印出“永不褪色”的“红心”。“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管是“将思念刻在‘星星’上,将使命写在星河里”的王亚平,还是“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路生梅,亦或是“听党话,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的王传喜……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诸葛亮《兵要》里提到,“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忠诚是一个人重要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就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品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永葆“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之心,把“忠诚”二字烙于心、笃于行,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好干部。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7

昨日我局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央视播的电视专题片《榜样7》,在观看节目之中,我数次被节目中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感动得潸然泪下,更为他们高尚的人生境界而由衷的敬佩。

信仰,是每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追求。过去的士大夫以“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开天辟地的辉煌成就?我们党在执政多年中,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由具有坚定信仰的人组成的。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在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中,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比比皆是。如革命先驱蔡和森、何叔衡、恽代英、彭湃等等,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执着于信仰,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再如一代楷模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等,他们同样忠诚于信仰,不畏险阻,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同样,在《榜样7》节目中,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这些普通的党员,以他们平凡的事迹,再次为我们诠释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是啊,新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共产党员引领和奋斗下,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创造出美好、灿烂的今天!“民之难即党之忧,党之忧即我之责”。共产党员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这种信仰,既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包含对生命、对责任的一种敬畏,一种如履薄冰的责任心态。我想,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永远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做一名“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共产党员。

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总是在抱怨,觉得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感到物质丰富了但却找不到精神寄托。于是,这些人就认为:现在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少信仰的时代。但现实真是这样吗?绝对不是!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信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她一直都具有伟大的力量!王亚平、王传喜等人的平凡事迹,让我感动。他们质朴的叙述,让我深受鼓舞和激励。他们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值得让我们为之醒悟和反思。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够吗?不!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诚然,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阶段,我们中的许多党员干部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迷茫,有的甚至逐渐颓废。与革命先辈们相比,我们淡漠了当初的忠诚和无畏;与电视中的榜样们相比,我们缺少了几分执着和坚定。

看完《榜样7》这个节目,回想着荧屏中这些鲜活的人物,感悟着他们的心迹,我们应该转变思想,转换观念,振奋精神,坚定信仰!我们也必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向榜样学习,做一名好的党员干部!

《榜样》观后感1200字篇8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人,他们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通过榜样让我认识了很多让人尊敬的人。

他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择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么也站不够的讲台。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