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读后感 > 《我们仨》心得体会

《我们仨》心得体会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03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 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 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Mom拍着胸脯说:“没关系,我会修。”

Pop自豪的说:“我会划火柴了!”

圆o说:“我和爸爸最哥们儿,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Pop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圆o对mom说:“妈妈,你不害怕么?”

圆o对pop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Mom对pop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能见人么?”

圆o对mom说:“爸爸,好好休息。”

圆o对pop说:“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有人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锺书最小。”

Mom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

圆o对mom说:“妈妈,该撮煤了。煤球里的猫屎我都抠干净了。”

Mom曾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Pop和园o对Mom说:“妈妈有点笨哦!”

Pop说:“她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

……

Mom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肠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

Pop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

圆o对mom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去。”

Pop对mom说:“绛,好好里。”

Mom说:“现在,只剩了我一个人,怀念着我们仨。 ”

……

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我在这里,想要安慰杨绛老先生的是,珍宝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爱在心中,家便在心中。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在这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后记:早在1996年,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瑗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瑗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5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5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瑗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2

在我六岁以前几乎是没有记忆的,因此对我的爷爷并没有什么印象,使劲回忆起来剩下的是一个穿着中山装的消瘦老头,时常带着八角帽,兜里总有一块深蓝色格子的手绢,随身携带一杆烟袋,特别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我清楚地记得他去世前用力抓着我的手,泪水沿着他的眼角缓慢地往下滑,我从未见过老人流泪,仔细地盯着他已经没有光泽、隐藏着痛苦的脸。

他好像要对我说些什么,似乎又担心我听不懂,欲言又止,我确实什么都不懂。可能我当时瞬间意识到他要向我说些特别重要的话或交待些特别重要的事,要知道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没有一个大人会这么正式、这么凝重地想和你交流。可能我当时有点急着想让他和我说话或者突然发现这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不知道该向他怎么表达,哇的一声哭起来了。

那确实是我们最后一面,从那时起我有了记忆,对所有我看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都以镜头或画面的形式保存下来,唯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所有的经过都像无声电影一样刻在脑袋里,即使发生时听到的声音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也变成了画面。后来,每次想到他去世前的那一幕,泪水沿着我的眼角缓慢地往下滑,我理解了他想和我说什么。人将近死亡的时候,所有的爱恨情愁都会变得淡薄,就像一壶放了一段时间的白开水,喝的时候没有滋味,饮尽时会觉得一丝丝发苦。

去年在清华园和一个朋友瞎逛,在礼堂附近的树上看到一串串纸鹤,千奇百怪的纸鹤一眼就知道不是批量制作的,在学校里的各种活动让人觉得一点都不新鲜,我们骑着车子穿过小桥,一个巨大黑色条幅进入视野。杨绛先生走了。我从未看过有关钱钟书和杨绛的任何书籍、甚至花边新闻都不愿意关注,传说中他们已经接近圣人了,至少是完人,我之前对那些传说中高风亮节的知识分子总是保有这样的戒备和谨慎。经推荐开始读《我们仨》(杨绛著),草草读了前几篇立即停下来,我发现我必须重新开始,并且要不断压制阅读速度,否则年轻幼稚的我将会错过很多。老人们最让我们遥不可及的地方就是他们年轻过,而我们没老过。

那些久经考验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是从惊鸿一瞥开始,两个人彼此最初的印象含有足够的势能在岁月长河里慢慢释放。无从得知钱钟书和杨绛二人之间谁先爱上谁,谁爱谁更多,两个人的情感就像酿酒一样,时间长了才有味道,后去世的人难免回味更多。当一个老人丧女丧夫再无羁绊之后,过去的幸福与美好都化作此时的悲伤与孤寂,家里只剩下自己和回忆。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接受或经历的,既不能过于悲痛也不能无动于衷,不可避免地会时常做起万里长梦,梦里是如何团聚,梦里是如何分别。

夕阳不总是无限好,一个将要死去的孤独老人,不知道自己死后能否与亲人团聚,对未来没有任何盼头,只能静静地等待,默默地回想。诚如杨绛所说,他们仨口人是平平凡凡的一家人,平淡而幸福地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即使曾经有过波澜壮阔或起承转合的人生,在记忆里也只剩下支离破碎的镜头。很难从一个老人身上看到怦然心动或柔情似水,也很难发现迷茫困顿与不知所措,曾经的愤怒、喜悦、矛盾、痛苦、欢乐、惬意都像水滴一样汇成了一条舒缓的河流飘向大海。在漫长的一生中,幸运有爱人相互欣赏、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幸运有爱女带来温馨,带来理解、带来陪伴。在教科书里,有国才有家,每一个家庭都是国家历史下一粒沙,在《我们仨》里,国家历史是每一个家庭的土壤,在此之上的家才是灵魂的归宿。

在这里不想记录他们家庭生活的任何细节,杨钱二人在漫长的道路上总是能走入对方的心里,同时尊重彼此的习性,照顾对方的感受。女儿同他们二人亦师亦友,一家人风雨同舟,和睦温暖,就这样度过了三个人的一生。可能人老的时候总是念着别人的好,特别是老到家人都已不在时,只有这些美好记忆让人感觉活着,让人还能活着。这本书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神仙伴侣大抵就是杨钱这样,生活就是这样波澜不惊。不得不提醒各位,这部回忆录既不完整也不客观,只能理解这是一位孤独老人的精神支柱,绝不是生活的全部。

老人身上总一些旧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我们以为旧的东西从来没有过时过,一直如是罢了。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3

一本拖了很久才看的书,一本前后看了差不多一个月的书。开篇即是三人走散,读来顿觉悲凉。我一直觉得有趣的人要活的久一点,即便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所以当看到钱先生和钱媛相继离世,便跟着杨先生一起心痛。当然,我所感知的痛不及杨先生万分之一。

不带感情色彩地说,这本书记录的不过是杨先生一家几十年来发生的大事小事。但是字里行间的浓浓爱意是当今爱情小说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特别是杨先生说:“阿媛是我生平杰作。”以前听我妈宝贝我时还觉得肉麻,但看到杨先生特别认真动情地宝贝钱媛,并且例举出阿媛杰出的事迹,我突然理解了我妈。这么认真的夸女儿的杨先生,真是可爱极了。

其实杨先生一家都非常有趣,从前便知道钱先生调皮用墨笔给杨先生和钱媛画花脸的故事。大多数时候杨先生是比较端庄的,只有爷俩特别没正经,从儿时的玩闹被钱先生的姐姐“大的揍一顿,小的也揍一顿”,到长大后趁着杨先生不注意就不叠被子不收拾屋子,被发现了只好像个孩子一样嘀咕一声“被发现了”赶紧去整理房间。大约是他们都是鼎鼎有名的学者,生活中的这些调皮的点滴,让他们有一种“反差萌”。这大约是我最近爱读名人传记的一个原因吧。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书中读得这种痛失所爱的心情,一方面感慨也一方面懂得珍惜眼前。不要等到失去才明白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是“易碎物品”,要“轻拿轻放”。世间有很多“我们仨”,但愿所有的“我们仨”都能像杨先生一家一样有趣地、和谐地、开心地过完一生。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4

“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书中如是说,那么他们仨从女儿钱瑗出生到死去这六十年,一直饱有的这份亲情还算坚牢吧,按一辈子的长度来计算的话。钱锺书和杨绛堪称夫妻模范,钱对杨的那番“遇见她之前没想过结婚,娶她不后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mate啊。

以上为昨日晚上所写,写不下去,今天中午继续。

其实我最佩服最喜欢的是他们那种对名利淡然的心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钟爱的文学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钱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又岂能达到这境界呢,别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闻达可已闻达,我们呢,庸碌辈,拼命挣扎。换句话说,他已经获得就不在乎,(当然也有可能在他没获得之前也不在乎),我们连获得这份殊荣的门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夸的歌词,想起里面那个人物的用大动作来博人们关注,怕被遗忘就用浮夸的表演来放大自己,未尝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个。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特别是在20岁这个年纪,脑袋里的幻想,心胸的壮志,被现实中的默默无闻强烈的压抑着。这种感觉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应该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别人的膜拜,前程似锦,指点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万个可是。所以真的会那样去做——其实怕被忘记,才放大来演吧。

或许年轻人本该就迷茫的吧。在你20岁这个年纪,你凭什么去拥有别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换来的成绩,你凭什么众星拱月做人群中的核心,你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你机会要求别人认可你。这个你指的是我,相比去冲去闯,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对自己狠不下心来。

说回他们仨,都是书虫,我觉得做书虫书痴是件很酷的事情,嗜书如命,很棒的夸赞。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读书,是什么样的心态,至于我自己,我挺享受看书的,说的肉麻点,看书的时候我觉得那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在驱动我,在获取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感又奇妙无比,我看的书越多我会发现我要看的书越多,发觉自己看的书是那么的少,世界是那么广袤,恨不得将全世界的好书都看完。很多人将读书的动机归为能增长见识和智慧云云的,我觉得不然,那只是结果,我的动机就是我喜欢读书,我喜欢处于那种状态,就像喜欢打球喜欢旅行喜欢逛街什么之类的正常爱好一样,而获得智慧知识那只是结果,顺其自然的结果,不必去强求的结果。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一直读下去。

再扯两句家庭,前两天妈妈给我微信说爸爸又叽里呱啦,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给爸爸发条短信,其实内容不过于别生气,一家人,要珍惜,我爱你。但是我是带有感情去发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的父母姐姐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他们很少去透露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那么就让我负起这个责任,告诉其他三个人,“我们四”是相亲相爱打死不离的家人,珍惜这世情缘。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点感想在心头。

说是读后感,基本没牵涉到他们仨什么事,只是借题发挥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懒得去管这么多,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所以就不写,望下次写的好点,望长写长有。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5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特别是钱瑗先去后,对于杨绛女士这样不喑厨事,专做学问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是简单、不容易了。所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在作者眼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如鱼在水,冷暖自知了。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一个寻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6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温馨单纯的学者家庭”是对《我们仨》这本书最好的概括。读《我们仨》时,总会感到亲切而又温暖,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杨绛先生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杨绛先生的文字更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可以像“我觉着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一样生动形象;也可以像“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感觉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一样富有哲理。

而《我们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温馨的家庭。乖巧懂事、聪明能干的阿园,和蔼可亲、学富五车的父母,构成了一个普通却又独一无二的三口之家。我认为,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杨绛先生在书中记录的日常琐碎,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他们如同血液,和着生命一起奔流。

我相信,杨绛先生在面对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时,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悲伤。但她选择好好活下来,并以思念为笔,写下了感人的《我们仨》。钱锺书曾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绝对是有依据的,我单单从《我们仨》一书中就看到了一个善良体贴、富有智慧的杨绛先生的形象。亦想起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的问题是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多么睿智的一句话!

看《我们仨》一书,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家住在六楼,每天中午上楼时,都能闻到每一层楼里不一样的饭菜香,这样凡尘中的幸福,不遥远。进家门后,妈妈会为我端上美味的菜肴,在我吃完饭后,她会催促我去午休。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爸爸都会在路口等着我,本来就很短的一段距离,因为爸爸的等待而又缩短了几分。在妈妈的絮叨中,在爸爸的等待中,都包含着对我深深的爱,这一切,我都知晓。父母的恩情,做儿女的永远报答不完。我希望自己能像钱瑗那样,能干而坚强,能在父母老去后,用自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

曾经我想过一个问题:这凡尘到底有什么可留恋的?原来,正是自己的家人啊!他们是我最深的羁绊。死去,也就成了一件让人格外恐惧的事情。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7

一直对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渴望已久,或者说应该是看过围城之后,那个时候就想,能让钟书先生念念不忘、至爱终生的女子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会是一笑倾人城的绝代佳人吗?还是书香四溢的文艺女子呢?在网上查过照片,我否定了第一个,但是读过这本书,无比肯定第二个。

钟书先生的围城很生动的比喻过婚姻:“婚姻就像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一直以为,文章更多是作者对生活的至深感受或者作者的托文言志,可是,这并不是您和钟书先生的真正生活啊。听说您二位初次见面时,钟书先生面色潮红对您说:“我还没订婚”,您也局促不安却雀跃的说“我也没有男朋友”。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一见钟情吧。西方一直有个传说“每个女人都是男人掉下的一根肋骨,男人的使命就是不断的去寻找着这根肋骨。有的人找错了或者肋骨不合身,难免会有婚后的纷争。那在我看来,或许有些不恰当,但您真的是钟书先生最合适的肋骨,由天定由命成。”

好久没有真正的心无旁骛的去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看的很快也看的很慢,想了很多感慨了很少。看得快是因为短短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就拜读完毕,看得很慢是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不曾有遗漏。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可是这个时候我却感觉自己真正的和你们仨在一起。看着你们求学的辛苦会心酸,看着钟书先生的生活懵懂会高兴,看着__期间所受的苦难会痛心,看着您开篇我们仨走散了会难过到不能自已。我很难想象您在钟书先生去世后的生活,正如您所说,您的家没了,而那只是个客栈。

但是,阅读全文,却很难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情绪起伏,您很平静的去叙述、回忆您三位的点点滴滴、生活趣事。祥和、淡然,仿佛他们还在身边,等着您去做午饭一样。

一直觉得好书是能帮助人重新塑造三观的。谈过恋爱,也曾像个小女生一样幻想爱情的模样。小的时候总觉得爱情就要轰轰烈烈,就像梁祝一样,冲破时间的束缚。不齿并憎恨平凡无奇,觉得一生没有波澜实在是无趣。而今,一方面生活的阅历,另一方面书籍的熏陶才逐渐懂得,无论曾经多少绚烂,终究要归于平淡。我甚至会觉得梁祝殉情的恰到好处,不然,这么璀璨的经历难免会归于油盐酱醋,让人索然无味。在我看来最美的爱情、最温暖的生活应该就是您和钟书先生一样,一路上有不少坎坷,但两个人相互扶持,带着女儿,执手相伴到老。

很久没有觉得自己的语言是如此的匮乏,不能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那就留在心里慢慢沉淀,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留在心间,如果以后幸运的找到属于我的杨绛时,在与她一起慢慢的重新拜读,细细品味着这个您留给我们的温暖生活。

《我们仨》心得体会篇8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题记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我们仨》,2003年由杨绛女士于九十二岁高龄时所作,是以纪念其先生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的散文般的传记图书。这本书纪录了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学者家庭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成长跋涉。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杨先生先前所做的一个梦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与女儿住院治疗到弥留之际以及第三部分对Mom、Pop、圆o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忆。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灵魂所在。以意识流的写法,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从锺书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而不可违抗的命令离家前往某地开会,到一家人在古驿道相聚,再到阿园离家住院治疗,最后到阿圆去世,锺书去世,杨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虽然内心痛楚只字未提,但那种痛楚却简直是倾泻纸面,源源不绝,读起来字字是血,声声是泪,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这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对失去两位至亲的苦痛,这样却带给我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绵绵的伤悲。

阿圆住院期间,“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留眼泪。”于是杨先生感觉“自己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热泪的眼睛。” 而阿园听从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后,杨先生“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的跳动,每跳一跳,就牵连着肚肠一起痛。”而这时的锺书,“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锺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 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5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