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读后感 >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

时间: 黎民 读后感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刻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记录收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1

我一向都是一个自卑的人。

最近看了本书,却让我心态放平了许多,也许不只是这本书的功劳,只是从这本书开始,我有了真正的变化。所幸,真有了质变,我期望这质变能持续进行下去,让我变成自我想成为的人。

小时候,有位教师评价我说我学习是“蜻蜓点水”,我一开始不服气,之后渐渐长大,反省自我,发现自我真是这样,所以也经常那这句话警醒自我,不要再“蜻蜓点水”!可是,秉性难移啊……之后我渐渐发现,我做事总是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好像我的自信是建立在别人的`鼓励、赞赏、羡慕之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我学习这些知识,只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比如说这次学习园运动,看到别人回答问题都回答的很好,而我能回答出来的都是书上能找到的,找不到答案的脑袋就一团乱,总想着得到教师的鼓励,所以这之后我总是要先自嘲一番,然后小我萎缩到不行,幸福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羡慕别人打击自我的过程。自我有时也忍着不去看别人的精彩答案,可是总避免不了的啊,所以有时痛苦,有时难过……

此刻,这些我都放下了,虽然不明白是不是真正的放下了,但我此刻确实心里很简便,因为,不管我答得好与坏,完美与否,我都切实的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我期望我能真正的自我肯定自我,不依靠别人的评价,虽然我不聪明,但我在尽力做到勤奋!我想慢慢的,等那些基本知识我都掌握牢固了,我会越来越熟练的运用联系的。

我看见我在寻求被打击的痛苦感受,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2

遇见未知的自己:我们为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就像我们的眼睛,虽然可以有很广的视野,但我们的注意力其实只是聚焦在前方很狭窄的范围。平时做事的时候,你的身体除了在动作之外,也在呼吸,在适应和感知着周围负责的范畴,我们心思的注意力其实是集中在其他比较明显的事物上。

一直听着老师讲,用身体感受,面对每一次的状况,用身体感受你的感受,一直在心理默念,但是真心没有体会到,用了两天时间看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文章中一次次的身体触碰,胃部,心口、喉咙每一处的反应都是最真实的反应!我们真的需要放下头脑妈妈,更多的用身体感受,身体就是我们最真实的回应!

心理学真的很神奇,可以一次次触碰我们的内心,直击要害。我们一次次面对真实的自己,一次次从黑暗辗转迎接光明,这种内心的喜悦是油然而生的,每一次的触碰我们都刻骨铭心,每一次的成长我们焕然一新,这种内在成长受益匪浅!

报名了孙培丽老师的团体课程,为期1年,每周五9点开始,特别期待,愿这次我能更好的突破自己,层层放下傀儡,找到最理想的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在心理课程的陪伴下,我一次次遇见真实的`自己,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

与身体对话,得到最真实的回应,身体的种种反应是最直接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生活脚步太快,快的我们早已忘记寻找内在的自我,太多的在意外在的自我,因此我们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太多的在意他人,我们终究失去了自我!心理学一次次帮我们回归,回归最真实的旅途!

遇见未知的自己:若菱是幸运的,她遇到了老人,身心重生,幸福满满!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3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上次跟X去锦汉展览中心逛书展时买的。第一次逛书展,感受最深就是人好多,想不到喜欢看书的人还真不少呵。逛了一上午,也没啥收获,就买了几份香港的英文报,一本考公的理论热点书,还有就是这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断断续续翻了几天,总算读完一遍。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上书时,再仔细想想里面讲什么,却都很模糊了,也记不起几句完整的句子。不是里面的故事不精彩,只是有不少挺专业的,也懒得去多领悟。书的封面写着“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等字样,标榜的内容似乎很大,但其实就讲了一都市白领偶遇一老人的.故事。跟大多数心灵励志书籍一样,这本书无非也是告诉我们要寻找真正本我,要追求崇尚爱、喜悦、和平。但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更深体会内心世界的变化,是可以改变很多现实的东西。

说句实在话,确实也有点像在推崇“唯心论”的意思,但是,一定程度上的“唯心”确实也是必需的呀,人很多时候,就真的需要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否有哪些被扭曲了。太现实,会很辛苦的。想要简单的快乐,平凡的幸福,从“心”开始,从意识上稍作些改变,其实可以变得更容易。

书中有一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没有多大的感触。但看完整个故事,才知道这话的意思: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意思也就跟“吸引力法则”差不多,积极乐观的意识可以吸引到积极的光芒,很多不好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消极想法招惹过来的。所以,要关心内在,要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这本书时,喜欢泡杯绿茶,听着柔柔的钢琴曲,安静地翻动书页,放松自己,享受着宁静,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娱乐。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若菱”遇见了神秘的老人,老人教她修心、正心、养心,提升她的心态,让若菱破茧而出,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合上这本书,心里很多触动。老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真实的你。老人画的圆圈也让我受益良多。最里面的圆圈写着小小的真我,在身体的最里层。因为我们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真实的自己,真我向往的是爱、喜悦、和平;最外面的是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这就是人们戴的面具,最大的面具,它先让我们失去了真我。

还有一句让我似懂非懂却又记忆犹新的话,“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这种东西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而且会更强;同时你问自己:“我可不可以欢迎它?”,如果答案是“不行!”也没关系,接下来你问自己:“我可以允许它存在吗?”然后你会发现,允许不允许,它还是存在了,当你回答“可以”时,你内在就会有种力量升起,你就不会那么害怕、排斥让你痛苦的情绪了。

你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比如当你的手够不到脚尖时,试着把你的精力放到身体紧绷的地方,告诉它们:“没关系,慢慢来”。然后你的手一会就能够到脚尖了,太神奇了!

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躺在草坪上,徐徐的微风中,蓝蓝的天空下,看着我,微微地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5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的内容揉和了心理学、哲学、神学等许多形而上的内容,无论形式看上去多么简单生动,也注定不是一本能一口气消化的书籍。虽然我已经从头到尾读过一遍,但我知道离真正理解作者的意思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挺喜欢作者的表达方式,以小说的形式,将这些如此神秘深奥的理论融入到一个故事中,层层解析,让读者读起来不觉得过于枯燥和吃力。这样的表达形式让我想起《苏菲的故事》,每当大家对哲学望而却步的时候,常常会有人推荐这本书作为入门。把晦涩的理论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普通人也能接受,其实这是需要很大的智慧的,所以我很喜欢这样的作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通读全书,我觉得它就是引领人们去思考这样一个命题:我是谁?我想很少有人想过这样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也许是因为我们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用不着思考的问题。

但作者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很多理所当然的想法,我们被很多表象所迷惑。她还告诉我们,我不是我的身体,不是我的情绪,不是我的思想,而事实上人们常常把他们混为一谈。那么究竟我是谁?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真正的我也许就如宗教里说的人的灵魂,但灵魂又是什么呢,我们也无从知晓。所以作者说,我是谁,我们只能从否定的角度回答,那就是以上皆非。人的真我应该是充满了爱、喜悦、平和的感觉的,那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不快乐,即使我们拥有了我们想要的一切,比如金钱、地位、名声、爱人等等。

作者说,那是因为我们误认为那些表象就是真正的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地在这些表象中寻找真正的自己,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不时地审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绪。只有我们看清那些表象不是真正的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困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6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有关身心灵成长的小说。作者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它以小说的形式,讲述女主人公经过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点,从烦恼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快乐,并取得生活事业双丰收的故事。它通俗易懂,少了纯心理学书籍的深奥枯燥,讲解和诠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烦恼,比如对某人的讨厌、对工作的烦恼等等,都是我们自己人为地在放大。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来自你对事情的解释。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快乐?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

我们所背负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别人是无法强压给我们的,因为我们可以不接受。总是认为自己的苦恼时因谁或其他什么而带来的,其实不然,真正让自己苦恼的是我们自身,过于看重那些会让自己苦恼的事。

我们多少人是因为与别人攀比而疲于奔波,为财富为地位,可一旦拥有了所追求的财富地位却并没有感到幸福反而有些人更怀念以前清苦的日子。因为那不是真正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那是外在的东西。就象作者在书中所谈到的快乐和喜悦的区别,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外在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己;认识真我,从自身做起。因为外面没有别人。这本书读了之后让人受益颇深,要试着学会放下,当我们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另外一种结局,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7

近两周来,通过在宁静中的思考和对一些零散记忆的回忆联想,我心里如释重负的同时还油然升起了一种仿若新生感。早先就一直听说这本书,但却在最近两周才开始阅读。

开始我用了一周时间只读了50页,我把自己对书中文字的理解,加上了一些对自己以往回忆碎片的串联和反思,使用辩证的思考方法和对以往阅读过的一些书籍、看过的一些电影等等之类的联想,没想到我在一周内就把自己在以往一直没想明白的一些事情想通了,使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愉悦感。

再次拿起这本书时,用了一个晚上看完了剩下的150页,发现剩下的内容竟然和我这一周心里想的东西不谋而合,这种惊喜使我在半个月中一下成长了很多,我开始变得轻松自信,也不会再以取悦别人而生活。感谢这本书让我找回了自己在童年时那个简单快乐的自己,也感谢曾经伤害过我和曾经爱过我的人,因为幸福和伤痛都让我成长。伤痛是一把通往成熟的直梯,可以直接戳到我内心深处,进而使我在逆境和孤独中学会反思和觉悟。痛苦,未必是永久的,我相信迎接我的将会是一种成熟和幸福。

刚刚读完第一本就已经有这么多的感悟,还有剩下的四本,我准备在未来三个月内读完。第一次,我感到了一种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我已经在迫不及待中期盼着遇见“未知的自己”那天的来临。

最后还要感谢,去年在我生命里最脆弱和迷茫时期,出现的那些人和事。很多人想教我的,和书中很多东西归属同宗,只因当时自己的执迷和一种惯性思维把自己包裹的太厚,没能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诉求。现在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需要一页一页反复琢磨,如果没经历过一些人生中的痛苦,可能很那领悟书中讲述的那些东西,不过至少可以使我们对生命有些释然。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戏,白天我们扮演各种角色应付各类人群,可是我们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快乐。只有在夜幕降临一个人静坐在电脑前时,那种迷茫的失落,才让我们开始反思,人生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不是都在取悦别人而生活?外物并不能让我们幸福,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其实也都是给外人看的,其实我们并不快乐。有很多东西,摆着没有任何意义,用过才算是拥有,做过才是得到。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600字篇8

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层面的东西,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是在讲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学习,很是惬意。故事中的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如何去面对?这是张德芬要告诉我们的。

俗话说,每个人的阅历都是一本书,我想,张德芬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她人生的阅历,层层剥茧,我们会看到现实中我们遇到许多不如意。而当我们通过书中老人教导,掌握了心灵成长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能脱茧而出,重获新生,找到更美好的未来。

印象很深的概念是“臣服”,也就是接受已经出现的不好的事实,然后告诉自己不需要它,这是很艰难的,因为不少的人对发生的事情第一反应往往是推卸责任的态度:条件不好、别人不好、这件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我身上……,结果那些不愉快思绪就像鬼魂一样依附在你的意识中,让你不得安宁,其实这样的折磨更甚于一顿痛打和责骂,有的人甚至让这些想法跟上自己一辈子,结果本来是一时的不痛快却变成了一辈子的抑郁。书上有些方法教导,让我们感到并不困难,一旦逃离这种负面的情绪,我们就会有机会获得新生,人生灿烂的一面正在等着你。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办到许多以前认为办不到的事!

另一个概念“胜肽”我也挺感兴趣,这种由情绪引起在体内自动产生的化学物质,左右着我们未来的情绪,而“豢养”什么的“胜肽”其实是由我们每个人决定的,如果平时我们乐观一些,那么就有乐观的“胜肽”,久而久之,细胞感受器对乐观“胜肽”有特定的胃口,你的细胞会让你的生理有快乐的需求,这让我想起了于丹教授讲过的两兄弟的故事:一个负面情绪很重,一个很乐观,父母把悲观的孩子关到一个堆满孩子喜欢的玩具的房子,把乐观的孩子关到一个堆满牛粪的屋子,若干时辰之后,父母开门,悲观的孩子对着满屋的玩具发愁,不知该玩哪一样?而乐观的孩子对着那堆牛粪正在挥汗如雨地挖掘,因为他坚信有什么宝贝藏在里面。其实,“胜肽”也好,正面负面情绪也好,讲的不就是同一样的东西吗?快点发现自己那些快乐、正面的一刻,豢养它们,你会更快乐、更成功的!

读了张德芬的书,让我感到人生的根本是在快乐中成功,而这些快乐和成功实际上是你给自己的,除了你,没有别人!

34800